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能源博弈大战》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章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能源博弈大战》 作者:韩立华

第8章

  第1篇第2章第3节IEA何时出手

  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石油消费国的危机意识日增。为了制衡石油输出国组织,并对国际能源政策进行协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率先倡议建立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国组织——国际能源机构(IEA)。

  国际能源机构的活动特点就是在IEA集体能源安全体系中的跨政府调节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国际能源机构集体能源安全体系首先就建立在国家间相互协调的原则基础上。1974年制定的《国际能源纲要》对这些原则作了详细规定。按照这些原则,IEA的成员国必须拥有不少于90天石油净进口额的石油储备;此外,必须限制消费,在出现大规模供应中断的情况下,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必须动用储备,与其他成员国分享石油储备。依据《国际能源纲要》中规定的义务,每一个国家制定本国的石油储备和管理制度,本国公司和国际公司参与这些机制的运行。欧盟在自身的框架内也建立了应对供应中断的反应体系,这一体系不但规定建立原油储备,而且还要求建立90天的主要石油产品储备。

  国际油价从2008年1月2日突破每桶100美元,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曾突破了140美元大关。人们对油价每一次自以为大胆的极限猜想,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很快被甩到了背后。

  油价向前猛冲,刺激了全世界的经济神经,所有的国家都在担心一个可怕的字眼——通货膨胀,所有的股市也都跟着瑟瑟发抖,高油价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是深刻而全面的。欧佩克为了谋求高油价带来的利益见死不救可以理解,为何作为消费国组织的IEA也拒不出手?看来在油价飞涨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和动机。有人把石油涨价归结于供需失衡,但似乎这并不是油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国际日需求原油数量是86.7万桶,而原油日供应数量是86.6万桶,要想让这1000桶原油的差距来把油价推到如此高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在2008年夏天于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石油大会上就谁应该对高油价负主要责任的问题吵作一团,代表们都在推卸责任。那么,到底是谁制造了高油价?油价暴涨的全部谜底究竟是什么?

  《石油战争》一书的作者德国的威廉?恩道尔大胆剖析并明确指出了原油期货市场的种种金融炒作才是油价疯涨的最大推手。他说:“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无法控制的炒作,主要就是纽约和伦敦的原油期货市场。几年前美国曾经通过一项规定,允许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不受美国的监管。从那以后,油价就从60美元直线上涨到了135美元,油价上涨70%的因素都是金融炒作。”20多年来一直研究原油期货交易的美国福四通期货经纪公司资深分析师詹姆斯?波尔也指出:“大约有800只基金集结在原油期货市场,每天的交易量大得惊人。基金就是不管市场走势如何,对它们来说最高兴的就是买进卖出,从中渔利。目前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市场波动剧烈,给他们提供了炒作空间。”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大约有超过2600亿美元的基金涌入商品交易市场,和2003年牛市初期相比,增长了近20倍,这其中至少有一半资金,也就是1300亿美元转战在原油期货品种上。

  威廉?恩道尔说,油价暴涨真正的幕后推手,是高盛、花旗、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这样一些国际资本巨头,以及大大小小的对冲基金,借着石油供应紧张、美元贬值这些消息和题材,它们在原油期货市场上兴风作浪,翻云覆雨。因为次贷危机让美国的四大投资银行损失惨重,深陷困境,商品期货市场便成了它们的避风港。詹姆斯?波尔告诉媒体说,有大量的资金集结在纽约商品期货市场,背后有几只看不见的手正在以极大的能量推高油价。在这一轮石油行情中,高盛集团的异样表现特别引人关注。

  如今的高盛被称为“预言大师”,因为2007年年中,当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涨到每桶60美元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达到了顶峰,一致看跌,但是高盛却大胆放言,年底油价将达到95美元,而2008年年初油价将涨到105美元。油价破百的预言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是2008年油价的走势和高盛的预言十分吻合。难怪美国福四通期货经纪公司的资深分析师詹姆斯?波尔说,高盛既是预测家,也是实际的参与者,他们正在“自导自演”一出高油价的行情。詹姆斯?波尔还说道:“有些基金,我就不提名字了,确实是,它们对油价的预测总是那么准,大型的基金像高盛,还有摩根斯坦利总是做这样的预测。摩根斯坦利不久前还说过油价飙升的预言,与其说它们预测得准,不如说是它们为了自身利益操纵了市场。不过,如果这样说,它们还会为自己辩解,预测油价的是它们的研究分部,和能源基金是两码事。”

  除了四大投资银行,各种基金也在原油期货市场上推波助澜。一是对冲基金,领头的就是曾经在亚洲掀起金融风暴的乔治?索罗斯。被称为投资天才的索罗斯旗下经营5个风格各异的对冲基金,其中大量基金战斗在纽约商品交易市场。另一种是专门的石油基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皮肯斯。从油井起家发迹的皮肯斯被誉为“油神”,他率领旗下的BP资金公司呼风唤雨,搏击油市。从2004年起,皮肯斯一直看高油价,是期货市场上典型的“做多派”。还有一种是退休基金和保险基金,2002年以来,它们成为商品期货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此外就是个人投资者,他们通过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和商品个人储蓄账户进入市场,其中的个人储蓄账户还是英国金融机构专门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金融产品。总之,热钱不分国别,来自世界各地。

  也有市场分析师提出,供求关系和投机力量是导致油价居高不下的两个主要因素。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消费国政府认为,长期供求平衡之间的紧张是上涨的主要原因,为此他们一致向产油国施压,要求他们提高产量。而以欧佩克为代表的输出国则坚持认为,美元疲弱、次级债等引发股市动荡,致使金融投机资本大量涌入资源类和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才是原油价格飙升的罪魁祸首。欧佩克举出的相关数据表明,2007年全球原油消费量仅增长了1%多一点,当年的供应量则基本与2006年持平。上述数据显然支持了欧佩克的观点,即:原油价格猛涨主要不是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而是投机因素所致。

  2008年6月12日,国际能源机构(IEA)公布的估算显示,2008年购买原油费用占全球GDP总额的比例将接近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时的水平。6月22日,沙特国王在国际石油会议上宣布,沙特的原油日产量将增加20万桶,增至970万桶,但“杯水车薪”仍难遏制油价涨势。一场供不应求的危机似乎迫在眉睫,但供不应求只是假象,主要是国际资本投机和美元贬值推动了石油涨价。“石油需求近三年每年增长不过1.5%,在2002年至2006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只增加了7.7%,而油价却上升了4.2倍,所以供求关系绝对不是导致油价暴涨的原因。”按照欧佩克主席的说法,导致油价疯涨的原因中需求因素是次要的,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根本原因。

  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霍德?伟登说:“供应、需求、炒作,还有美元,这四大因素,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元。一段时间以来,美元在持续走低,事实上从2000年至今,美元贬值了50%。美元贬值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油价,不仅是石油,全世界其他用美元计价的商品都在看涨。”但是自2002年以来,美元兑全球主要货币贬值超过了30%,而自2003年9月以来的国际油价则上涨了400%,美元贬值和油价的上涨速度并不同步。看来,除了美元贬值,投机炒作难脱干系。

  面对产油国和消费国各执一词,难分胜负,人们渐渐转入深思。经过对各种因素进行梳理,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暴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在主导:美国为了在中东的石油利益,不惜对伊拉克开战;为了转嫁次贷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不惜放任美元贬值(根据欧佩克的计算,美元每贬值1%,每桶石油就上涨4美元),让全世界为其分担危机;为了误导消费国,美国的金融巨头们不断对油价上涨作出预测,放出各种信息,以造成市场恐慌。从期货市场分析,美国四大金融投资巨头高盛、花旗、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是油价泡沫的最大制造者。从根本上说,是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在操纵市场,自导自演,自圆其说。它一方面对油价走势作出预测,一方面本身就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翻云覆雨,赚得个盆满钵满。正是以美国为首的投机行为,即在实际交易中对手中所握有的原油期货不进行交割,推高了原油价格上升。既然美国的动机如此不纯,由美国主导的IEA对油价疯涨袖手旁观也就不难理解。

  20多年的实践证明,美国巨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对应付世界石油市场动荡和调控国内油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已成为稳定国内能源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在《美国石油供应中断政策声明》中也指出:实践表明,这种储备是“极具价值的和有效的”。把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前,老布什总统担心因开战引发油价暴涨,决定动用石油储备,通过净释放1721万桶储备油,使国际油价从每桶32.2美元迅速压低到18美元以下,以及克林顿任总统为平抑油价和增加政府收入,四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做法,与小布什政府的现行政策作一比较,可以形成鲜明对照。2003年下半年,美国大肆渲染将用武力解除伊拉克现政权武装后,世界石油价格迅速攀升,加上委内瑞拉局势动荡导致石油供应中断,美国市场上的油价一路升至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给美国经济造成很大压力。

  美国国内要求小布什政府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以满足供应和压低油价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小布什政府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强大压力,一直未动用战略石油储备。2007年1月,当油价呈现加速上涨苗头,经济专家建议小布什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时,他非但不同意,反而宣称美国要在未来20年内把原有7.27亿桶石油储备再增加一倍。当美元受各种因素影响,2008年4月下旬出现了企稳反弹的走势时,以美元标价的油价理当企稳下降,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些看似巧合的事件阻止了油价的下跌:4月21日壳牌石油公司称在尼日利亚的输油管道遭到袭击,公司原油日生产能力下降16.9万桶;4月25日美国政府和军方发言人同时证实,美国军方船只在霍尔木兹海峡向伊朗军舰开枪;4月29日,小布什总统在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继续增加美国石油储备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从这些看似巧合的现象上我们可以猜想得到,究竟是谁在导演着这场全球油价一路狂奔猛进的一幕。美国一位资深国际战略问题专家曾经说过:掌握石油,就掌握了所有国家;掌握粮食,就掌握了所有的人;掌握货币,就掌握了全世界。可以说,现在的石油危机、粮食危机、金融危机,没有一场危机的背后没有美国的影子。石油战争、粮食战争、货币战争,在全球陆续上演;美元贬值,地缘政治,基金投机,石油产地遭受打击,石油输出国搞国有化,降低产量,自然灾害,制造某国能源威胁论,等等,随便拿出哪一条原因,都可以直接作用于国际油价上涨,而这林林总总的事件没有一条不与美国有关。石油之所以会大幅度涨价,根本就不能用简单的供求关系来解释,因为石油在这里已经不是简单的商品,供求关系在这里已经失去了本来功效。石油作为一种政治斗争工具,其油价完全被个别大国操纵,成为助其谋取本国利益最大化的有力武器。

  问题是,面对美元贬值、投机炒作、地缘政治、供求关系等因素导致油价飙升,面对已经显现出的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和各国要求抑制油价上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素有第一道安全屏障之称的IEA迟迟不作为,“震山石”迟迟不发威,难道国际社会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遏制住油价上涨势头,管住投机者的兴风作浪吗?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韩立华作品集
能源博弈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