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世界开始转向》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章 自然系统优势论:一个新的国家竞争理论(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世界开始转向》 作者:岳川博

第10章 自然系统优势论:一个新的国家竞争理论(3)

  美国工业化是从发展轻工业即发展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开始的。1860年时,美国工业中领先的是轻工业部门,如面粉业、棉织业、木材制造业、制鞋业等。美国对外贸易直到1894年主要是输出原料——棉花、小麦、羊毛及小量矿业产品。

  这些事实说明,美国第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是依托初级资源的,包括农业资源和工业资源。美国第一阶段工业化的胜利,可以说是“自然资源的胜利”。

  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美国领土面积为939万平方公里,它占有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其可耕地占总面积的40%。它蕴藏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许多种矿产储藏量居世界前列: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2\/5,铅约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5,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5,褐煤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8,还有数量可观的石油、天然气。

  正是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美国才在人口和生产能力上拥有其他世界强国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一国的疆域如果不能足够大,其能够容纳的人口和国内消费就受到限制。而一国总的生产能力是一国人均劳动效率与人口总数的乘积,一国的生产能力与人口成正比(假设国家之间的人口素质相同)。

  政治、文化因素不是美国超越英、德、法的主要原因

  美国完成对传统世界强国,如英、德、法的超越,并不主要因为政治和文化的因素。从英、德、法等前世界强国的政治和文化特点看,它们与美国同属于西方基督文明,在大的文化范畴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从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体制与能力上看,英、德、法都曾在文艺复兴之后,创造各自灿烂的文化,如法国的艺术,德国的思想和科技进步,英国对全球工业文明的推动,等等。英、德、法均于不同时期在文化和科技方面拥有巨大的活力,毫不比美国逊色。

  一国的文化和创造能力与国家人口的构成有极大的关系。考察美国人口的构成可知,美国在其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之前,人口与欧洲有同源性。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移民1641年为5万人,1775年独立战争开始时为250万人。美国开始进行人口普查时的1790年人口为393万人。早期美国移民群体的主流是英格兰人,1680年前,移民中的90%来自于英格兰地区。

  到了独立战争前,移民除来自英格兰以外还有爱尔兰、苏格兰、德国、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但主流仍然是英格兰地区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种族的清教徒。虽然,后期的美国移民来自世界各地,如北欧裔、东欧裔、亚裔、非裔和西裔,但这些移民并不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主体,不是美国文化的主要来源。

  美国对世界强国超越的独特性是自然禀赋的超越

  美国的领土面积超过了英、法、意、德、日五强国面积总和的两倍,这还不包括具有战略意义的夏威夷等东太平洋地区岛屿的海外领土的扩张。美国广大而丰饶的疆域给美国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战略空间。

  能够在疆域面积方面与美国相比的是俄罗斯,不过俄罗斯虽然有比美国还大的疆域,但其生产和生活环境远比美国恶劣,不论是在矿业生产还是在农业生产方面,美国的优势都是俄罗斯不能相比的。

  在美国经济增长最好的1970年,其GDP是苏联或日本的2~3倍、法国或英国的5~6倍、印度的15~20倍。当时,美国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5%,但其生产量约占全世界的25%,美国人均生产量约为全世界平均生产量的5倍、苏联的3倍、印度的40倍。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优势的自然条件,它在吸引人才方面往往处于劣势的地位。优秀的人才,需要良好的事业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必然是吸引人才汇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吸引全球向美国移民的,不仅是美国文化的吸引力所致,也是美国的自然风光,广大而又自由的生活环境所致。

  §§§第五节一个反面案例:日本的长期衰退

  日本曾经在经济上辉煌过,甚至辉煌到了让世界倾倒,让美国恐惧。也正因为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甚至衰退,是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固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的专家学者大都从经济管理等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大都如日本长期雇佣制等方面。

  不从国家战略竞争的高度和大局观审视日本的发展,是很难找到日本低迷的正确答案的,不客气地讲,那些将日本长期低迷归因于长期雇佣制的专家学者,认识是非常肤浅的,以其认识及反思来指导中国之实践,必定有害。

  本书认为:

   日本的衰退是国际政治局势由两极世界向多极世界变化的必然结果。

   国家战略竞争失利,是日本进入衰退的转折点(广场协议,金融战略)。

   自然资源在国家竞争要素体系中的重要性上升,是日本衰退的促进因素。

   日本的未来,仍然不乐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上,经过10多年的经济恢复和民主改革,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后又经过10多年的稳定增长时期,日本经济逐渐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更进入了历史性的辉煌阶段,被世界称为奇迹,曾引起全世界的称赞和瞩目。 但是,自1989年日本达到它的辉煌之巅后却较为急速地步入了衰退。

  机会主义的日本高速发展

  日本为什么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歌猛进?除了日本战败以后强烈的国家复兴精神的支撑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国际环境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格局。日本由于是战败国,被限制发展军事工业,这反而使得日本有机会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集中于全球工业和消费品市场,而美国等西方强国由于致力于军事竞争而并不专注于此领域,日本的发展因此较少地受到强大的竞争压力。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时期自然资源的价格相对非常低廉。这对于依靠资源输入发展经济的日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冷战格局中的市场机会与资源价格低廉两大机遇的共同支撑下,日本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环境、商业环境的变化,以及日本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衰退,虽然其间几经反复,日本仍始终无法摆脱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影响。

  对于日本经济的衰退,专家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不少专家将日本衰退的原因归结到日本僵化的经济体制和用工制度等上面,在此不一一列举。

  日本经济的衰退固然有着经济体制、用工制度等原因,但为何日本固有的经济体制和用工制度在过去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反而成为日本衰退的原因了呢?这种解释恐怕难以成立。

  独立地分析日本,不如将日本经济发展纳入到全球历史环境,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自然资源匮乏导致日本衰退

  日本经济所经历的高速发展,正值全球自然资源尚处于廉价时代,这一阶段对日本这个自然资源匮乏国来说是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以石油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价格十分低廉(自1950年至1989年的多数时间里,石油都在10美元\/桶上下徘徊。石油价格低廉一部分是出于美国战略上打击苏联的需要,苏联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苏联换取外汇也主要依靠石油出口。其他主要矿产资源,如铜、铝、铁矿石等,价格也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全球也还没有形成自然保护的强烈意识。

  那时,冷战使得全球主要强国在民用品生产方面尚不能全力以赴,美、苏、英、法等主要强国在军事科技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这为日本在经济方面的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宏观条件。

  与自然资源廉价相对应的,是全球人口与消费的快速增长。除西方发达国家以外,世界其他国家尚没有步入现代化工业进程,这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市场竞争环境。

  当然,日本战败后强烈的复兴精神,日本民族的奋斗精神,日本较为先进的科技,以及美国对日本的支持等,都是造就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日本出口竞争力下降,以及金融与房地产破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日本步入了衰退。

  但日本之所以不能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其根本原因在于那些曾经有利于日本发展的因素已经转变为对日本的不利因素,尤其是自然资源价格的大幅上升,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可以说,制约日本发展以及日本经济衰退深化的最大因素,就是自然资源的危机。

  与日本经济衰退相对应的是,巴西、俄罗斯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的经济兴盛。“金砖四国”与日本相比,在自然资源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与日本有相似处境的,还有“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这四个国家或地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赶超经济的典范。1979年,它们被国际经济组织列入新兴工业化社会,被世人称为“亚洲四小龙”,而因为它们高速发展,其发展模式又被总结为“东亚模式”。

  1997年爆发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使“亚洲四小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韩国经济遭受了重创,这场危机使韩国经济陷入了长达10年的低迷,直到现在也还没能恢复危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它们的状况略为好一点,但也有其特殊的原因。

  中国香港、新加坡,其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而且服务业占其比重较大,自然资源价格上升对其影响就相对较小。同时,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外资相当优惠的政策,加上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与中国有特殊的渊源关系,使得它们较为充分地分享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大地减缓了它们自身经济的衰退。

  但可以预言,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放缓以及中国外资政策等方面的变化,缺乏自然资源优势的“亚洲四小龙”,其未来的发展情景会更加不利。

  我强烈建议国家对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新的剖析,甚至是反思与批判。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远远超过他所在的时代了。很多理论在当前世界也是实用的、有影响力的,但在当下及未来之中国,一旦不加审视地应用,可能会误入歧途。

  纵览今日之中国,资源透支,环境恶劣,这都是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缺乏保护与爱惜的结果。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会让一个国家忽视自然资源重大的和潜在的战略价值,也许还会放弃对自然资源的守护,长期下去,会使国家失去发展的根本保障。

WwW/xiaoshuotxt.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岳川博作品集
世界开始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