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在线阅读 > 正文 1978,中国起步 春天序曲(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 作者:卜凡中

1978,中国起步 春天序曲(4)

T.xt.小.说.天.堂

六十年代末出生的张强小时候和姐姐、父母在筒子楼里居住,直到他上了初中,单位才给父亲分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带独立洗手间的房子,虽然位置比较偏 僻,但比起一家四口挤在不到30平方米的筒子楼里,条件改善了很多。张强至今还记得搬进新家的当天晚上,一家人很奢侈地到餐馆庆祝。

事实上,在福利分房时期,对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能在退休前分得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一旦儿女成家,就只能与父母挤住在一起,三代同屋的住房现象普遍存在于众多家庭之中。

过道上码放的煤球,用废旧木板搭成的简易储藏室,嘈杂的公共厨房、水房,潮湿阴暗的过道,昏黄模糊的灯影……至今,筒子楼里的记忆仍然深深地印在张强的脑海中。

统计数字表明,在具有改革标杆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近三十年间,中国累计用在住宅上的投资仅为374亿元,年人均住房投资不足10元。到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住宅面积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比刚刚建国时少了0.9平方米,全中国的城镇人口中,近一半是缺房户。在“重生产,轻消费”的 新中国经济观念中,普通职工的住房需求,被认为是次要的和可以忽视的,本应用于住房建设的资金,被用来发展重工业。

然而,面对全国869万城镇缺房户,疲弱的国家财政早已无力承担。名义上用于房屋维修、管理、建造之用的由职工缴纳的房租,在低工资的背景下,也少 得可怜。杨希鸿记得,在她每个月工资是40元的时候,她只需要交纳每平方米0.2元的房租,而且这个数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增加过。

房子一直是中国人烦恼的主题。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有5.3亿人口,到1978年增加到9亿。1949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是4.5平方米,1978下降 到3.6平方米。这还不包括城市逾1000多万尚未返城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假如把他们算上可能连3平方米都不到。人口增加了几乎一倍,而房子盖得极少, 可想而知人们居住条件越来越差只能是唯一的结果。

据杨绛先生回忆,1977年她和钱钟书住在学部办公室已近三年,“南北二墙各裂出一条大缝”,后来猜测是时任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帮助,才从办公室 乔迁。今人也发现一封“要房信”,胡乔木上书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字字句句为解决顾颉刚、蔡仪等著名学者全家蜗居之难……由此可见全国居住之窘迫。

虽然中央也提倡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应依靠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以及个人。但实际上始终以前三者为重。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效益好的单位和个人就分到了房子,效益不好的单位和个人就没有分到房子,造成了贫富差距。另一个现象就是租金很低,每平方米 只有一毛钱左右,也就是说在一套房子里面,养一只老母鸡,老母鸡生下的鸡蛋就足够交房租了。”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这样形容当时的住房制度 现状。“这影响了住宅的良性循环,实物分配的住房制度必须改变。”

“这些房租,连旧房子的维护都不够,更不用说建新房了。”住房制度改革研究专家、曾任国务院住房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张元端说。

一边是亟需改善的住房条件,一边是捉襟见肘的财政难题,站在1978年的起跑线上,关系民生的房子问题,成为决策者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邓小平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如果要推选一个“总设计师”的话,他也是邓小平。

家底单薄,百废待兴。面对窘境,如何改善中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从中央部委到省市县有关部门,从中央首长到基层单位领导,无不百般研讨,绞尽脑汁,到头来还是乱麻一团,无计可施。

1978年9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城市住宅建设会议。会上,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传达了邓小平关于解决住房问题的指示,大体精神是:解决住房问题能 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个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的潜力不小。建筑业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积 累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在长期规划中,必须把建筑业放在重要位置。

同年10月20日上午,邓小平视察北京前三门新建的公寓住宅楼,在谈话中肯定了北京市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所作的努力,对新住宅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 “并问居民住房可否成为商品,当时现场的同志没有人敢回答”,“他老人家自言自答说,如果房子算商品,我这几年还有点积蓄,想买套房子给朴方,我的其他孩 子不需要照顾,只有这个朴方,是因为我致残的,我需要照顾他”。因此,时任国家建委副主任的张百发(后任北京市副市长,主管城市建设)后来说:“小平同志 是最早提出住宅商品化的国家领导人”。

伟人就是伟人!高屋?瓴,柳暗花明。

邓小平的讲话,是开启住房制度改革的开场白。

邓小平的讲话,是构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宣言书。

无论多么杰出的角色,都依赖于伟人搭建的时代舞台。

这年年终的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当年“年度人物”,并用48页的系列文章介绍了邓小平和打开大门的中国,其开篇之作题为《一个崭新中国的多样愿景》(VisionsofaNewChina)。

正是这一幅幅改革开放的愿景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激励着无数中国人的人生。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提供的历史机遇和舞台,所有风光无限的中国房地产商都将有着迥然于今天的人生际遇。

中国房地产年度备忘

1978年

●理论研究界开始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为中国房地产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9月,全国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邓小平同志关于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讲话。

●11月11日至14日,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听取新加坡住房与发展局局长范德安关于公共住房计划情况的介绍,并登上该局22层办公大楼顶层,遥望新加坡的普通住宅小区。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卜凡中作品集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