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5节:听大师说儒(4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 作者:胡卫红

第45节:听大师说儒(44)

T,xt,小;说,天'堂

  经典回放

  选自《孟子》

  【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代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武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王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有这回事吗?"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又问:"臣子弑君,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之人,叫做'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没听过弑君啊!"

  大师释疑

  汤放桀: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传说商汤灭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据传在今安徽省巢县一带)。

  有诸:即"有之乎",有这回事吗?

  武王伐纣: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昏乱残暴。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纣王自焚而死。

  学儒一得:不为领导的愚蠢负责

  孟子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可谓石破天惊,一下子过去的"汤武革命"以为后世的帝王定了性:讲仁讲义的才是帝王,不仁不义的就是独夫民贼,杀之有理。这一真知灼见如果繁衍下去,未尝不是中华之福,如果中国人都具有这种理念,帝王就不敢那样为所欲为。可是不知为什么,此后变来变去,竟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等于彻底否定了孟子的观点。

  孟子的观点不传,可能是不符合帝王的口味。那么一些无耻文人就会根据帝王的口味配置政治思想。据南怀瑾大师介绍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非常讨厌孟子,他认为称孟子为"亚圣",实在不配,因此取消了孟子配享孔庙之位。不过晚年他阅历多了,读到《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节,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认为孟子果然不失为圣人,于是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圣庙之位。

  在汉朝时,汉景帝曾亲自一批儒、道两派的学者"汤武革命"的合法性。有说合法的,也有说不合法的。最后发言的是曾做过司马迁老师的黄生。他说:"帽子虽破,还要戴在头上;鞋子虽新,还要穿在脚上。"这一观点否认了"汤武革命"的合法性,应该是很合汉景帝口味的,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刘家天下就可以传至千秋万代了。这时,另一位学者反驳道:"这么说高祖不该斩蛇起义了?"就是啊!如果"破帽子"必须戴在头上,天下至今还是夏桀家的,根本没有老刘家什么事,连周武王革命也可省掉。汉景帝见这个问题涉及到自己的祖宗,急忙下令:今后不准妄谈汤武!

  虽然不准谈,"帽子虽破,还要戴在头上"这一观点还是成了政治思想的主流。所以中国人头上的"帽子"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最后破得实在不像话了才拿掉换新。

  实际上,帽子破了为什么还要戴在头上,换新的不行吗?为了美好形象,没破也该换新。所以说,这条理论根本不通,只不过是拍帝王的马屁而已!

  现代社会不讲"愚忠愚孝",但要讲忠诚敬业。应该忠诚到什么程度呢?古人有关忠诚的一些观点很值得借鉴。

  第一,忠诚的条件。

  《说苑》认为:"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君县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意思是说:君臣关系可用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处理,君王高悬俸禄对待臣子,臣子尽心竭力报效君王。臣子有了意外的功劳,君王就给他重赏。如果君王给予超常的赏赐,臣子就一定效死报答。

  这就是说,按劳计酬是忠诚的起码条件。

  第二,忠诚的限度。

  下属跟领导"交易"的只是智谋体力,并没有把人格、自由等等全部卖掉。而且下属只需做分内的事,对分外的工作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做,没有兴趣也有权不做。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胡卫红作品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杰出青少年赢定未来的12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