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觉悟》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亲临觉悟的大智慧(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觉悟》 作者:倪伟

第18章 亲临觉悟的大智慧(3)

  所谓被动是指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意识和行为以及生命的方向。我们被动地觉知着来自头脑的各种杂乱不堪的念头和想法,还有烦恼和痛苦、种种情绪的高潮和低潮。我们的生命变成了危机四伏的战场,我们经常无法控制自己,导致误会、冲突,甚至暴力产生。这是谁都不想要的,但就是经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夫妻吵架、公司员工之间因为沟通和制度的不到位产生一系列矛盾等等。大到社会,小到家庭,一直有这些事情发生,而这些负面的东西往往是人们在被动中所引发和产生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和消除它们呢?

  成为主动者之后,还要超越它

  接着,就是要超越主动和被动。不擒、不纵、不执形容的是既非主动也非被动的意识状态。

  既不去随顺或放任念头,也不去压制或消灭念头;欲望来了也不跟着去放纵;对自我或喜爱的东西不执著(不执它为我),并处处不以我为主宰。

  不擒

  比如针对感情,不擒就是不压制自己的情感,可以让其在适当的时候流露,但又不过分。凡是一切自己能主动的东西,意识、情感、心念等,也需要一定的释放,但要选择好机会,并要和不放纵、不执著一起执行释放。这样的分寸才是最有助于消除负面作用的。

  不纵

  不放纵自己的意识、念头和行为。对于放纵,每个人的理解和尺度都会有所不同。一般的行为标准是,自己以前没有到达过的尺度,或者虽是新尝试的,但自己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或过头的情况,而且可以被常人接受和认同,如此才可以认为是没有放纵自己。

  如果是要求更高一些的人,对放纵会提升到更精确的尺度和范围,过一点都不会。即除了不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之外,还提升到了意识层面上的控制,包括连不好的念头都不起。

  不执

  对一切存在,包括自己的一切所行所想,不住(表示赞同或喜欢,为此产生种种念头和概念)、不执著(上瘾、贪爱或反复)、不黏着(为此显出种种自我表现)。

  这一步就是从觉照走向观照。做到了以上“三不”,说明觉照是在时时提醒着自己要走“三不”政策。但当主动地觉转为观时,就使相对的主动成为自然,连那个主动要觉照的念也放下了,就成为纯粹的显现。观照即是一种纯粹的显现,时时显现观照说明功夫已经到家,即能真正超越相对了。

  方法六:分解法,最好懂的佛学方法

  以人为例,从大到小,再到微观,我们将自己分解一下,看看会产生什么效果。

  大

  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大的表相。

  我们通常会对有特色的东西产生兴趣,因为各种各样的特性使事物变得有趣或神秘,并且独一无二。人的身体就是这样。身体对个人来说是一个私密的、不可侵犯的独立领域。我们从这样的尺度观察身体,重点会在五官、肤色、身材、运动协调性或其他反应等。如再深入一点就是眼神、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内涵等从内渗透出来的精神气质。

  对于有相的东西基本都会如此,重点只在事物的外表。但一直停留在相上我们就无法了解一切,就像我们看杂志上的衣服,或在网上看图片购物,绝对没有亲临商店的那种感觉。因为亲临现场我们可以亲手翻开商品,观察和触摸每个细节。但这还是表相,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会发现什么呢?

  小

  分解至器官时,得到的是若干较小的表相。

  进一步,我们需要分割整个身体。我们会发现身体里面全都是器官,和外部的表相截然不同,每一个器官通过自己独到的方式处理着日常工作,替我们完成新陈代谢等一系列支撑我们行为和生存的基础。这时我们也许会觉得某些东西组合在一起的整体会相对完美,看起来也会更漂亮与和谐。而分割后就没有那么伟大了,或者太单一了,不管是形貌还是功用。原来人体外表的一切都源于我们身体内部世界的和谐运作,通常是每个部件都缺一不可的。

  微细

  接着分解至无数细胞,则是显微镜下的表相。

  再进一步,部件之相可能也没有了,显现在眼前的基本是肉眼无法区分的细胞。我们的视力范围是有限的,因此细胞的相貌并不对我们的胃口,即便是用显微镜,我们也不会喜欢这一大堆长相差不多的活细胞物质。

  但是我们却难以想象,一切生命就是由它们的和合运作而显现的。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有系统的,复杂得难以想象,我们的意识根本跟不上反映它们的动态信息,所以这还是未知领域。

  小东西们没有自我,共产主义式地各自劳动,处于控制作用地位的细胞组织也不会显得高人一等,全都平等如一。每一个作用都需要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细胞共同运作,它们的流水线可称得上是当今最棒的,差错极少。我们外在一切作用的显现都出自它们之手。就像蚂蚁搬一只虫子,要很多蚂蚁齐心协力才能将一个我们看上去小小的虫子搬进蚂蚁窝。而我们的每个举手投足都是一样,是活细胞们为我们创造出了力量和优雅动人的姿态。

  无形(空)

  继续分解下去,直到无限,这时表相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空无。

  再分解,其实可以一直分解下去,要分多少个等级,可以根据我们的设备和分类而定。可能当今的设备已经无法支撑我们对物质一直深入细分下去,比如分子、原子、粒子、夸克等,但是我们却可以用逻辑来推理。这套逻辑是来自我们使用眼睛来观察事物时所显现的一切,从大的东西,到小的,再小的,微小的,到无形无相的。我们可以依此类推,大的是由小的和合而成的,大到可以将一切存在合一,小到可以是空,即什么都不是的一种状态。当然那种状态的存在作用也是微细而不突显的,但和合起来就不得了了,所以称那种状态的存在作用(显现)是一种无用之用——仍在显现,只是我们无法察觉和分别。

  不懂得分解法,你就会局限于一己之见

  举个例子,你对水果的外形很挑剔,但当它们被榨成果汁时,你就无法再挑剔了。它们不完美的颜色和形状就不再能遮挡里面的实质,因为其表相已经被分解掉了,消失在你的视觉范围之外了。

  存在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那个什么相都未生的状态,空空无相。但人们却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觉功能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假设我们的眼睛是高倍显微镜,那么一切存在的事物就不会以我们所理解的方式而存在了。存在没有改变过,只是不同的生物(一团能量场)会有不同的看待和定义存在的方式。人和一些动物也许是有共同语言的,植物和物质可能也是有共同语言的。

  所以,一切改变的、无常的、是非好坏的都是我们的感观给我们的暗示,然而我们就是喜欢比较,从而被相对束缚。体没有变过,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对眼前所出现的一切无常和变化表示理解,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和存在并没有关系。

  我们所有执著不放的所谓好的东西,也都会因为我们的心意或感观的反应变化而改变,从非常喜欢到一般,再到没什么,之后就想要忘记或抛弃了。我们的心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被外在或内在的影响改变,随之我们的感观也会改变。所以,本来是永恒的东西也被我们的动态意识所遮盖了,我们无法见到存在的本质和本体,却被现象所困扰,以至于无法超越。跟着作用和表相走,我们永远见不到真理的本来面目。

  方法七:替换法,最实用的佛学方法

  替换法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显现出进步或提高的一种方法。比如,人们会通过比较自己在不同阶段的物质性收获来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持进步或不落伍,这还是相对容易的办法。而精神上的进步较难通过比较或快速地积累获得,需要长时间地努力和学习。

  以下的五个步骤是逐步提升的,我们来看看结果会怎样。

  先用美好的事物替换不美好的事物——从表相下手

  替换,要从简单的做起,即从自己的物质生活做起。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所能接触的生活用品日渐丰富、充裕。所以,我们会发现家里的东西一直在更新,这能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物质水平在提升。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品位,生命的质量也在进步。

  从普通的到高级的,再到顶级的,很多人的人生目标会锁定在物质范围内。所以,人们的心思在加工和制造消费品方面正日趋卓越和完美。

  而与物质相对的精神,甚至是绝对高于物质价值的精神财富(知识和经验),我们却往往因为无门可入,缺乏沟通和学习,无法更新自己的意识形态和领悟能力。一般人会停留在用新的信息更换旧的信息这个层次上,但实际上这并没有提升自己的精神。用好的替换坏的,或又用坏的替换了好的,就这样人们在这种矛盾中做着总是无法彻底改变自己的努力。这是因为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当然找到问题的根源需要慢慢实践和领悟。

  再用准确的语言换不准确的语言

  ——从日常生活下手

  改变自己的语言即是改变思维,口出妄语,源于背离真实的意识。

  人们的坏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一旦不注意,不反思,也没有人帮助指出,那么就会越走越远。接下来看看我们的意识离事实真相到底有多远。举个例子:

  现实(事实)

  现实或事实是:今天下了一场大暴雨,降水量200mm。

  如实的表述

  “今天我听到广播电台里说,上海昨天早晨下了一场大暴雨,降水量200mm。”

  真实的表述

  “我听说,上海下了一场大暴雨,降水量有200多毫米。”

  分析:听哪里说的?是否权威部门的消息?这里已经缺失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点,但仍是一个真实的表述。

  诚实的描述

  “我不在上海,可我听说昨天下了一场大暴雨,很大很大。”

  分析:其实他也不了解雨有多大,也没有亲耳听电台说,只是听别人口头说的,所以自己的描述也很含糊,因为还没有经过考证。这样信息就开始失真了,但他作了诚实的描述。

  平常心的描述

  “上海昨天下了大雨,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分析:后半部分完全是一种猜想,但它是出于对事件的关心。

  带有情绪的描述

  “哇,你知道麻?上海下了一场大暴雨,百年一遇哦,都淹过小腿了。”

  分析:个人的情感开始扭曲事实。

  夸张的描述

  “风实在太大了,雨大得简直让人受不了,像黄果树瀑布一样地倒下来。”

  分析:对真实的情况作了夸大的描述,这时已经基本失真了。

  妄语

  “昨天下了一场天大的雨,简直可以在水里游泳了,还淹死了好多人。”

  分析:纯粹道听途说,自己还添油加醋,完全失真了。“淹死了好多人”的说法,使事件的性质被彻底改变了。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自己经常会处于哪一种状态。如果传递的是军事情报,那可要天下大乱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思考着问题,得出的结论和传递的信息也大相径庭,所以导致了这个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如果人们能反思自己的言行,谨言慎行,就会减少很多误会和混乱。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摆事实讲道理、如实传递信息的好习惯,以此来替换情绪化的、夸张的,甚至是妄语的坏习惯。

  用正义的念头换邪恶的念头

  ——将恶行扼杀在摇篮之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止念

  先将自己的念头停下来,理一理,再开始思维,如果是杂乱的就直接停止。

  持咒:起一念止千万杂念

  如发现念头太乱,无法进行很好的思考,也停不下来,不听使唤,那么就用一个简单的咒语,让它来当挡门砖。咒语简单又没有什么意思,还有非常之不可思议的持诵功德,一举两得。如此,心至少可以不那么烦躁。

  起正念,对治邪念

  暗示自己起正念止邪念。心中生起正念,发大愿,给自己力量和信心,及时忏悔,抵制邪念,改邪归正。因为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中多多少少都会萌发一些不好的念头,如果滋养它,慢慢地它就会变成邪念,它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当一些不好的念头生起时,要及时地用正念批评教育和转化。久了邪念就不会起了,至少不会有延伸的平台,更不会有发展成行为的机会。

  生起智慧,破除无明

  生起觉照,智慧自然显现,无明愚痴自然破除。就像大白天,太阳光四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不会有疑惑。

  用真实的存在替换附加的概念——识破你的欲望

  把概念当成存在的本质,乃是本末倒置。

  比如,一张桌子的存在不因为我们给予的概念而变化,概念所能影响的也就是我们的意识范畴,对存在来说,附加的概念是毫无意义的;对我们来说,多余的、片面的、相对的是非概念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概念只是方便我们识别和区分事物,能更好地把握它们的作用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属性。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将意识概念当做存在的本质,并以此作为看待和衡量一切存在的标准。若是如此,我们的人生方向就会搞错。

  比如,我们的身体感到了饥饿,那么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吃饱。但经过一系列概念的附加,就不是吃饱的问题了,比如要吃川菜,要鸡,要活鱼,要美味,要环境好,要有人陪,要有意思,要能开心等等。头脑能关联一大堆概念化的东西给你,你就会一样一样尽可能地去执行。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复杂了,欲望也越来越大,总觉得无法满足。因为总有遗憾,每件事情都不能十全十美。自我用意识做诱饵,想象一切都是美好的,从而使我们屈服,认为值得去做,其实每一次作用的本质就是欲望。想到了却做不成,的确很难受,以至于人们现在被美食、美人、美物吸引得不能自拔,耗费一切精力为此“奋斗”,甚至不择手段,就是因为要满足自己的贪婪。

  不再替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过河要用船,过去了,船就用不着背在身上,应当及时放下。

  当经过一系列的对治后,坏的、邪恶的行为和念头都不生了,那么因对治而生起的相对概念的意识也不需要了,有恶时起善,无恶时则不需善。用完的工具要及时放下,背在身上是多余的。就像过河要用船,过去了,船用不着背在身上,应当及时放下。当要再次过河时,才把它拿起来用。船对于河来说,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而对于纯粹的陆地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放下一切包袱,那些我们曾经用来对付自己散乱的心、狡猾的自我意识、邪恶的业力种子等等一系列过去所用过的手段和概念,我们现在都可以放下了。这些都是相对的东西,随着意识背景的变化,它们不再有用了。当然在没有完成解决烦恼和痛苦的任务之前,我们还是需要时刻谨记,要保持警惕和觉照。来自相对的矛盾和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超越相对。但只有窥见真理的人,才能真正超越相对,并时时拥有超越相对的能力,保持观照。

  以上一系列的方法,每一套都可以从某一个切入点深入表相、作用和本体。因为任何表相、作用都来自本体,三个层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所以只要通过某一层面的深入,就能穿透表相和作用,深入本源。只要从以上的方法中找到便于自己练习的方法,一刀直入,不要放弃,就一定能窥见真理,明心见性。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倪伟作品集
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