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2章 人类诗意地栖居(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作者:武剑锋

第22章 人类诗意地栖居(3)

  在这种游戏的过程中,人们全心投入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而并不计较成功失败,也因此免除了很多得失之间的烦躁与苦恼,没有了这些,才会有审美的快乐心境。然而,问题恰恰在于:生活很难被当做游戏。正如《红楼梦》的《好了歌》所唱的那样:“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人们总是不能看透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东西,以至于埋没了快乐的源泉。

  席勒最早强调了游戏的重要意义。首先,人们在少年儿童时期通过游戏学习很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并在游戏中不断模仿、重复实践。其次,游戏是“自由活动”的意思,自由对于游戏来说非常重要。感性冲动使人感到自然要求的强迫,而理性冲动又使人感到理性要求的强迫,游戏冲动却要消除一切强迫,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恢复自由。自由是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游戏让欲念和尊敬都自由地发挥,得到满足,这是游戏的自由状态。再让我们回到游戏的特点之中:游戏就是在不破坏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尽情享受游戏所带来的乐趣,而忘却结果的成败,而简单的游戏规则并不是对自由的限制,而恰恰是保证自由和快乐的基本条件。

  艺术源于性冲动

  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核心或基础是一种“泛性欲主义”。他认为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耐力和本质是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性欲的替代性满足与“升华”。

  弗洛伊德本来是位医生。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详尽地、富于新意地阐释了“无意识”概念。在他看来,所谓“无意识”就是一种来自生物本能的欲望冲动,这种欲望冲动又称为“力比多”,主要是性本能。它在童年期就以各种形式存在、表现,是人类一切行为,包括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源泉、动力。

  “本我”即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性冲动,它遵循着“快乐原则”不断地追求刺激和满足。“自我”是被社会生活伦理原则所抑制而产生的伪装。

  他意识到本我冲动不可能在现实中任意实现,便遵循着“现实原则”来适应社会。“超我”是真正道德化的“自我”,因此又称“自我理想”。它不是被动地受现实制约,而是从道德要求出发来指导“自我”,克制“本我”的冲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冲突关系。“本我”要求本能欲望冲动的满足,“自我”和“超我”则在不同层次上压抑这种冲动。问题就出在“压抑”上。“压抑”不是“消除”,所谓“压抑”就是把克制了的色情欲望压沉下去,压沉到心灵的无意识深处。

  具有强烈欲望冲动的“本我”在现实中总是受到压抑,使我们感到生活太艰难、太痛苦、太令人失望,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解救的方法。

  艺术活动过程就是从“力比多转移”到“力比多升华”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凡是艺术家都受过分的性欲需要所驱使,他们创作出艺术品,以社会可以接受的“升华”形式来“替代”地表现、满足这种需要。同时也就表现、满足了社会人群的相同需要。

  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则进一步解释说,艺术的功用就在于唤醒、表现“集体无意识”。和弗洛伊德一样,荣格也把无意识作为艺术创作的动力,认为艺术创作是由无意识推动的被动过程,艺术家总是被深层心理中的无意识暗流所左右,不是艺术家决定艺术作品,而是艺术作品的发展因素决定着艺术家的心理状态。

  因此,“并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士德》是什么?它本质上是个符号。这意思并不是说它所指出的东西都是众所周知的隐喻,而是说它所表现的只是早就存在于德国人的灵魂中的一些深奥的东西,歌德只不过是帮助它产生出来而已。”

  优美和壮美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云悠悠下”。

  读完这四句诗词,你是否体会到了美?而且这是两种不同意境的美?关于这个问题,很多美学家都有论及,我们现在要讲的是著名唯意志论哲学家叔本华的看法。因为上面那两种典型的美跟叔本华有密切关系。

  叔本华从意志论出发,认为美是在意志从平常状态进入一种忘乎自我、天人合一的境界时发生的,而要进入这种状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当外界对象完全吸引我们时,我们会自然融入到这种美景之中,与天地合一;另一种是我们自己的意志受到触动,克服欲望的束缚,自发地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样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美:优美和壮美。当然,这两种区分不是绝对的,美感的产生必然同时包含着这两种因素,只不过是所占比例不同而已。

  叔本华说,壮美感和优美感的不同就在于这样一个区别:如果是优美,意志不需要斗争就占了上风,其实,客体的美,无阻碍地,因而不动声色地就把意志和为意志服务的、对于关系的认识推出意识之外了,使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壮美则与此相反,那种天人合一的状况需要通过有意地、强力地挣脱该客体对意志那些被认为不利的关系,而不是像优美那样相对容易地获得。如果有实际的、考虑利害的意志活动进入意识,那么,这被激动的个人意志就会立即赢得上风,观审的宁静就成为不可能了,壮美的印象就会消失。实际上,壮美感和优美感在主要的决定因素方面,在纯粹的、不带意志的认识上,是相同的。而仅仅只是由于一个补充规定,即被观审的对象与意志的关系不同,才和优美感有所区别。由于程度上的不同,就产生了壮美的各级程度,产生了从优美到壮美的过渡。

  我们现在来通过具体的环境来体会一下什么是壮美吧。假如我们进入一个很寂寞的地区,在完全无云的天空下,树木和植物在纹丝不动的空气中,没有动物,没有人,没有流水,没有任何活动着的东西,只是最幽静的肃穆。那么,这种环境就等于是一个转入严肃、进入观赏的号召。单是这一点就已赋予了这只是寂寞幽静的环境一些壮美的色彩了。再进一步,让我们把这样一个地区的植物去掉,只看到赤裸裸的岩石,那么,由于完全缺乏我们保持生存所必要的有机物,意志会感到威胁,这块荒地获得了一种可怕的气氛,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更有悲剧意味了。这时上升至纯粹的认识是经过更坚决的挣脱意志所关心的利害而来的,在我们坚持逗留于纯粹认识的状况时,就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壮美感。

  美是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中提出的一个深刻思想,要义是人类通过漫长历史的社会生产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为人所控制、征服、改造、利用,人的目的在自然中得到实现。

  中国当代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将马克思的这种自然人化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使得这个观点具备了丰富的内容。

  首先,所谓“自然的人化”,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自然界在人的改造之下越来越符合人的意愿和要求,因此人生出了对自然界的美感。

  接着,由于人类理性思维的日益成熟和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一天天提高,自然界在人的眼里变得有规律可循,人们可以利用自己认识到的客观自然的规律去改造自然了,自然界越来越“听话”,越来越不神秘了。

  因此,随着人们内心恐惧感的消除,人们开始转换了眼光看待这个自然界,原来自然界的风景是这么秀美,自然界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能源支持,原本可怕的动物、植物也因为对人失去威胁作用而变得可爱起来,于是,美感便产生了。用稍微学术一点的语言来讲,就是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自然在人类面前越来越呈现出合规律性(就是“真”)、合目的性(就是有用,善),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美。

  李泽厚强调说,美是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逐渐增强而慢慢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所以,美不是一成不变的,美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慢慢“积淀”下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人化”是同步行进的双重历史实践过程,即外在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然的人化,也即客体自然的人化与主体自然的人化。在外在客体自然的人化中,自然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一种“社会存在”,自然实现着人的目的,体现着人的本质,自然感性形式积淀了社会理性内容,这时便产生了美。

  “在感性而不只是感性,在形式(自然)而不只是形式,这就是自然的人化成为美的基础的深刻含义,即总体、社会、理性最终落实在个体、自然和感性之上。”而内在自然的人化则是指人的本质内容、人性的内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自然人化的进程,在不断地更新、前进,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走向善良与正义。

  “自然人化”的关键在劳动实践。是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完成了自然的人化,形成了美的基础。所以,美是自由的形式。

  这里所指的自由,不是精神上那种随意想象、神游八极的自由,而是真正实践意义上人可以更多地在现实中通过实践获得自身需求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而美,正是这种实践意义上的自由的结果和体现。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武剑锋作品集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