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3章 哲学思考的归宿(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作者:武剑锋

第23章 哲学思考的归宿(1)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我们题目的这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出《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的基本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不止歇,相应于此,君子即应坚卓刚毅,奋发图强,时时刻刻坚持不懈;大地的特点在于厚而和顺,实而宽德,君子与此相和,便应增其敦厚美德,包容他人,兼收并蓄,容载万物。

  《周易》就是用一阴一阳两个爻为基本单位,象征阴阳二气和阴阳二性,然后将两个爻放置到上中下三个位置上,这三个位置自下而上分别象征地、人、天,以此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则得出八个单卦,就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当时人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分别归类到这八卦里面去。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每一卦是六个爻,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其中,乾卦六个爻全部都是阳爻,所以典型代表了阳刚的一面;坤卦六个爻全部都是阴爻,所以典型代表了阴柔的一面,至阴至阳两种品性,自是完全不同,同时又正好互补。

  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至清华作《君子》篇,谓之“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这是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学习和为人方面最好的解释。诚如其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下面一则故事,正好可以印证梁启超先生的真知灼见:

  从前,有个人名叫长梧子,很有学问。他教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叫瞿鹊子。有一天,瞿鹊子对长梧子说:“老师,我听了您的很多道理,收益很大。即使是您随口说说的话,对我来说,也是句句精妙,字字合理。我真想一夜之间就能学到您的本领,请您多讲一点吧!”

  长梧子对瞿鹊子急于求成的心理很不满意,批评他道:“真正的道理,内涵很深,不是一下子就能讲明白的。连圣人都不能讲得让人完全明白,况且我一个平凡之人呢?你的要求太急了些。这好像见到一只鸡蛋,还没有孵出小鸡,就要求天明报晓了;见到一颗弹丸,还没有用来打鸟,就性急想吃鲜美的鸟肉了,世上的事,总是一步一步地去做的。做学问也不例外。”听了老师的批评,瞿鹊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以柔克刚的智者人生

  老子曾言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还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从事物的发展阶段来看,柔弱既是事物在初生阶段的表现形态,又是初生事物具有生命力的原因;与此相对,刚强既是事物走向衰亡阶段的表现形态,又是事物走向衰亡的原因。《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他从自然界芸芸众生所经历的形态得出这样一个经验:看起来柔弱的东西反而是最有生命力的,等到发展为坚强的状态时就马上要走向衰亡了。

  因此,《老子》主张人应该效法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云:“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忍受委屈反而能得以保全;地处低洼才能积聚充盈的水分;拥有的少才能得到,得到的多反而使人陷入困惑。得与失,利与害,总是处于不断的循环与转化过程中。因此,老子判断柔弱与刚强的优劣时,不是从二者当下力量强弱的对比,而是从发展的趋势来判断二者的价值的。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很明显,对具体事物而言,其初生阶段虽然外表柔弱,但内里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光明的发展前途,是外弱内强、似弱实强、由弱趋强;事物发展到成熟期,刚性增强,却失去了生机,虽然外表强大了,但这种强大却是走向衰亡的开始,可以说是外强内弱、似强实弱、由强趋弱。外弱内强、似弱实强、由弱趋强的事物对他物而言有利而无害,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外强内弱、似强实弱、由强趋弱的事物对他物有害而无利,自身也会迅速趋于灭亡。

  因此,老子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强大?“守柔曰强”,能够守住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坚强。柔弱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事物的某种性质,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进取不已的精神。柔弱的“柔”字有韧的意思,具有刚的特质。水浸润物体是无意识的行为,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它虽然柔弱,但它的韧性却足以摧毁一切,而它摧毁一切的时候正是它力量充分得以体现之时。水以它柔弱的特质充分表明了它才是真正的强者。它的坚强就隐含在它的柔弱之中。可以说,在《老子》一书中,柔弱与坚强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老子之所以告诉人们要“守柔”,是因为柔弱接近“道”,只有守柔,才可以战无不胜,保生长命。从这一点看来,老子实际上也是崇尚刚强的,毕竟,守柔的目的在于得到至高无上的道,从而保全性命,永远立于不败、不灭之地。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者人生

  读过《论语》,我们就能知道,孔子的精神世界其实是非常丰富而快乐的:他很喜欢音乐,曾经在齐国听韶乐之后一连三个月吃不出肉的味道来;他还对诗歌很有鉴赏能力,曾评价《关雎》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吃饭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生活中也很向往他的学生曾皙那种沐浴春水、歌唱而归的生活……但是最终,孔子还是毅然选择了一种积极入世、投身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号的事业中去的道路。隐逸派和道家的很多人对孔子的这种明明知道世道浇漓不可逆转却还奋不顾身的精神大加嘲弄和批评。殊不知,正是孔子以及后世儒家弟子们矢志不渝地贯彻着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才让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终能绵延至今。

  子路宿于石门。有人问他:“你师承何人啊?”子路回答说:“我师承于孔夫子。”这人听后立刻说:“就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吧?”这就是世人对孔子儒家的不理解,但是孔子丝毫不以为意,正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不厌其烦地强调“仁”,因为内在的仁外化,表现出来就是“爱”,就是“孝”,就是“礼”,就是“和”。孔子试图以“爱”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孝”建立起良好的伦理关系,以“礼”建立起良好的政治关系,最后以“和”建立起全社会的和谐、协调的良好关系。这就是孔子设想的美好的人类社会,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社会是孔子毕生的宏愿,也是他穷尽一生而未竟的事业。孔子述而不作,他影响后世的不仅仅是他的哲学体系和政治主张,还有那一份为了家国和人民奔走终生、矢志不渝、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非常有价值。人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求知,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交往,需要良好的经济条件以生存,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怡情,需要良好的政治制度以保障各种权益和自由。总之,人需要一整套良好的社会制度和体系。虽然理想的完美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可以在当下的条件下不断争取完善,使之朝着完美的方向发展。如果人人都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而不敢行动起来的话,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和改善。所以,每个人不论是出于对个人权益的争取,还是出于对家庭、社会、民族、国家承担道德责任,都应该具有一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关注社会,关注制度,关注环境,关注他人,并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惟其二者,才能让人类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

  儒、道、禅的互补

  任何人都不能跳出他所在的时代。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的时代,一切都在急剧变迁。这也造就了一个空前未有的社会的危机与生机并存,民族的耻辱与希望共生的局面。这是一个任何有担当意识的人都必须起而行动,必须有所作为的时代。所以儒家积极入世,“为万世开太平”的处事取向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态度。作为一个有所追求的人,为民族和国家的强大作出一点贡献是安身的最大所在,也许我们并不一定能真的作出巨大的成绩,但这种态度是必须要有的。人之为人,总得有一点让人敬仰的情怀。

  但同时,这个时代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日益复杂蔓延,对人的控制越来越精细严密的时代;在发展成为主流价值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为物欲兢兢业业,并视为天经地义;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每个人都难以逃离消费文化的灌输。总之,正如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社会已成为人的铁的牢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我们没有一点道家的出世追求将情何以堪?然而,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该如何既要积极面对外界又能不为外物所役呢?

  如何既取得世俗的成就又能超脱世俗呢?儒家的态度可以实现前者,但难以保证后者。道家的心态可以保证后者而难以实现前者。那是否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了呢?也不是。它们都不能作为手段和途径。儒家的积极态度和情怀只能作为行为的推动因素,道家的人生境界是追求的目标以及决定如何看待结果的心态。虽然道家有心斋、坐忘的方法,但这与儒家的态度是冲突的,因而是不能结合的。而且在现实世界也是不适宜的。那么该用何种途径来达到这种理想的结果呢?禅宗的体悟修行是个合适的方法。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平常心即道。于平淡中见伟大,在日常中体大道。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原则。

  其实在儒道禅三家的自身思想中也是有矛盾和补充的地方的。可以说儒家本身也有出世的行为,但这种行为还是以担当为旨归的,因而在个体与社会发生矛盾时难以真正消解人心的紧张,从而最终需要道家的人生境界。庄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虽然表面上庄子是生活于世俗世界的,但在心灵上却是孤独和不合群的。个人可撇开人世而作逍遥游,可不通过人事而独见道,与世无涉,与世无碍,冷淡而不谴是非,历阅星空千年之变幻,漠视人世百年之沧桑。

  在追求上也放弃了所有世俗的目标而专注于对道的体会,这固然是因为对社会的绝望和对道的独特认识决定的,但同样也不能否认其本身所采取的心斋、坐忘的方法对这种状态的影响。同样禅宗也有本身难以克服的局限。因而儒道禅的互补是根本的、必需的,而不是表面的借鉴和补充。

  只有在孤独、恐惧、敬畏时,我们才是真正存在的

  在哲学史上有没有专门研究个人的哲学家呢?答案是肯定的。他就是克尔凯郭尔。

  索伦·阿培·克尔凯郭尔,19世纪上半叶丹麦哲学家。他认为,以往的哲学都在干些不该干的事,它们对人生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因此他反对哲学的传统界定,将指导具体的人生作为哲学的目的,他要另辟蹊径,把人作为研究的对象,而这种人也不是传统哲学涉及的普遍的、抽象的人,它是个别的,具体的、孤独的人,是孤独的个体。他也由此开创了富有现时代特色的人生哲学之先河。

  孤独个体是克尔凯郭尔哲学的核心,甚至我们可以把克尔凯郭尔的哲学称作孤独个体的哲学。对于这个核心概念,克尔凯郭尔有过一段富有思辨色彩的表述:作为孤独个体的人是什么?“人是精神。但是精神是什么呢?精神就是自我。自我又是什么呢?自我是一个与它本身发生关系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它所处的这种关系中,它与它自己发生了关系;因而自我不是关系,而在于一个把它和它自身关系起来了这一事实。”

  可见,孤独个体是一种自己领会自己,自己反思自己的体验性自我。个体是孤独的,因为他只对自己进行观照,只与自己发生关系而绝对排他。总之,孤独个体是一个孤独的主观体验者。

  克尔凯郭尔认为,孤独个体是世界的唯一实在。他强调孤独个体就要把个人从公众中拉出来,引导他们走上重视个性,重视自我的独立与特殊的道路,告诉他们个人的主人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他认为,平坦的世俗生活往往使人忘却自己,公众的人流往往使人把自己与其他人等同起来,自我的觉悟往往变成一种梦幻。但是,如果撕开世俗生活的面纱,撇开公众人流这个空虚无物的庇护所,那么,人的存在的真面目就会变得十分清晰。人的生命过程,人的生活实践,总是处在一种不安宁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使人充满了恐惧、忧郁和绝望。而正是这些恐惧、忧郁和绝望的心理感受使人才切实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存在,达到自我的觉悟,因此它们是人生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孤独、恐惧、敬畏时,我们才真正能体会自我,才是真正地存在。

  毋庸置疑,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哲学思想流露出过多的非理性主义、悲观主义和宗教色彩,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怀疑它的强健理性、积极探索和指向现实的特征,反而应当因此而断言它在哲学史上开创性的成就。克尔凯郭尔是通过揭示人生的悲观因素给人展现一条正视痛苦、创造独特人生的道路。这不仅是对现代社会人生状况的理论概括,而且也为人生哲学的现代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法国哲学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在他的名作《西西弗的神话》中开宗明义地写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尽管他极力避免被称为存在主义者,但是诺贝尔的颁奖词还是对他冠以这样的称谓。

  存在主义反映的是人面对世界感到的一种情绪,孤立无援,个人承担荒谬、无意义的世界。对加缪而言,“自杀”之所以成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因为当你开始思考它,表明你已经意识到世界的荒诞性。既然世界是荒诞的,那必然有一种面对这种世界的态度,加缪将其区分为三种态度:

wW w.Xia 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武剑锋作品集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