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章 文学艺术(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作者:罗元

第10章 文学艺术(3)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采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什么是永明体?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8位文学家:萧衍、沈约、谢、王融、萧琛、范云、任、陆(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沈约和王融。从齐永明至梁陈一百余年间,吴均、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等先后有90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颠张醉素”?

  所谓“颠张”、“醉素”分别指的是唐代两位著名的草书家张旭和怀素。张旭,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尉,以草书而闻名。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法名世,故张旭学习书法有着良好的外在环境。张旭为人潇洒狂放,豁达不羁;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曾官至“金吾长史”,故人称之为“张长史”。他与李白、贺知章等人交往甚密,杜甫将他三人都列入“饮中八仙”。

  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其草书笔画精绝,神逸天纵,萦绕连绵。每作草书必激情勃发,甚至达到癫狂的程度,且嗜酒成性,每喝大醉,就呼叫狂走颠张醉素然后落笔成书。有时竟以头发濡墨为书,酒醒之后,连自己都觉得神妙天真,故人们称他为“颠张”。当时,人们把张旭草书、李白诗歌和裴曼剑舞称为“三绝”。

  怀素为湖南永州人,俗姓钱,出身贫寒,早年出家为僧。怀素学书勤奋,性情爽朗,嗜酒如命,他“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书苑菁华》卷十八,陆羽《僧怀素传》),故人称“醉素”。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他的书法既有张旭的颠狂怪奇之气势,又有圆转玲珑的气韵,他把禅佛之学熔铸到作品之中,达到“字字欲仙,笔笔欲飞”的境界,故而人们将他与张旭并称为“颠张醉素”。

  “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二行书”是什么作品?

  天下第一行书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禊帖》等。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在绍兴兰亭“修禊”。会上人皆赋诗,王羲之写下了这篇优美的序文。传世法帖共28行、324字,笔法、结构、章法都很完美,被视为是王羲之书法成就最具代表性的得意之作。赵孟《阁帖跋》说“右军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因此,王羲之的书法得到人们普遍喜爱和推崇。唐太宗更是以帝王之力,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王氏书法也同样被历代书家所推崇。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古来说法不一。清末广东顺德书家李文田《定武(兰亭跋)》断言“文尚难信,何有于字”,认为晋人的书法不应脱离汉魏隶书的樊笼,认为《兰亭序》不可能是王羲之所书,应为后人之伪作。

  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指出《兰亭序》不仅从书法上来讲有问题,就是从文章内容上来讲也有问题,斥《兰亭序》为伪作。此后,启功、李长路、章士钊、高二适等名家都对《兰亭序》的真伪问题进行了公开论辩,这就是著名的“兰亭论辩”。

  至今,由《兰亭序》引发的疑案仍然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但是不论如何,《兰亭序》的书法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曾命欧阳询、冯承素、褚遂良等钩摹《兰亭序》,分赐近臣。相传真迹被唐太宗殉葬昭陵(一说被武则天殉葬乾陵)。传世至今的《兰亭序》均为临本或摹本,有“定武本”、“神龙本”等。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三大行书”。按时间排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名列第二,故称“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全文共234字。《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安史之乱中英勇就义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颜真卿、颜杲卿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英勇就义。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尸骨,并挥泪写下了这篇祭文。

  此帖为草稿,字迹仓促,涂抹删补之处甚多,本无意于书法。然而不求工而自工,无意于佳乃佳。此作中,颜真卿将悲愤之情流淌于笔端,充满了对亲人的哀悼和对叛贼的仇恨。元代张敬晏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跋曰:“《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

  什么样的书法可以说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源于王羲之的传说,据唐代张怀《书断》载: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力透纸背”见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又唐代韦续《墨薮》:“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后来遂成了两个带夸张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书法笔力的强健。

  如何才能写出“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字呢?清代刘熙载云:“用笔者……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包世臣云:“五指齐力,故能涩。”这样写出的笔画,沉着、凝重,自然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

  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细若游丝,但力若千钧。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你能感觉到画笔凝重,笔笔如铁钩银画。这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你知道毛笔有多少种类吗?

  毛笔有的种类很多,目前约有300多种。按笔头原料可分动物类和植物类。动物类如:胎毛笔、狼毛笔、兔毛笔、紫毫笔、鹿毛笔、鸡毛笔、鸭毛笔、羊毛笔、猪毛笔、鼠毛笔、虎毛笔、黄牛耳毫笔;植物类有如茅龙笔、蔗渣与竹丝笔等。

  按尺寸可以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按笔毛的特性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等。兼毫笔即是在硬毫与软毫之间,一般将狼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

  毛笔的历史非常悠久,原始社会末期已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器上彩绘图案,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出现了名目繁多、种类不一的各种毛笔。现今中国毛笔以浙江省湖州市产的湖笔最为著名,此外比较有名的毛笔产地还有宣州、歙州、新安、黟州(均在今安徽省)和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江西南昌市进贤县等地。

  为什么要“惜墨如金”?

  “惜墨如金”是“爱惜”之义。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泛指不轻易动笔。

  中国画术语,意即用墨要恰如其分,不可任意挥霍,尽可能做到用墨不多而表现丰富。相传北宋山水画家李成“惜墨如金”,所画寒林,以渴笔画枯枝,树身只以淡墨拖抹,但在画面上,仍然获得“山林薮泽、平远险易”的效果。清代吴历曾说:“泼墨、惜墨,画家用墨之微妙,泼者气磅礴,惜者骨疏秀。”钱杜说:“云林(倪瓒)惜墨如金,盖用笔轻而松,燥锋多,润笔少,以皴擦胜渲染耳。夫渲染可以救枯瘠,生云烟,迂翁又何尝顷刻离是法哉!特不肯用湿笔重墨耳。”(《松壶画忆》)都阐述了“惜墨如金”的含义和作用。

  在文学史上,李成和“惜墨如金”这个典故还有着深刻的渊源。李成,字咸熙,长安人。原是唐代皇室,五代时避乱于山东营丘,故又称李营丘。李成学问高深,为人磊落不凡,但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对权贵采取不结交的态度。一次有位姓孙的显赫人物慕名求画,李成断然拒绝,那人只能用别的方法搞到其画。当李成在其家看见挂着自己的画,当即愤然拂袖而去。这在当时,被士大夫看作是人格高尚的表现。

  李成的山水画风出自荆浩、关仝。所作山水,题材内容十分宽泛:“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荣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间、水石,风雪晦明、烟云雪霄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李成尤其喜欢雪景寒林,人们甚至以李寒林相称。李成画古木寒林,树干坚韧瘦削,小枝挺劲有力,简直有点像武将起舞,有铮铮骨气;画山石勾皴不多,山峦好似“运动”,“气象万疏、烟林清旷。”他的画用墨不重,轻淡如在烟雾中,显得飘渺幽清,故有“李成惜墨如金”之誉,这也正是“惜墨如金”的出典。

  “浓墨宰相”和“淡墨探花”分别指谁?

  说到“刘罗锅”(刘墉),一定是家喻户晓,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勤政、廉洁”,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其事迹广为流传。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刘墉除了在政治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与同时代的书法家王文治齐名,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说。

  刘墉勤奋好学、师古不泥。其书法擅长行书、小楷,初学董其昌和赵孟,因而珠圆玉润;中年以后受到苏东坡等人书法的影响,形成了雄健堂皇、铿锵挺拔的书法风格;晚年以后,刘墉学习颜真卿,对碑学也多有涉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敦厚宽博、貌丰骨劲、味重神藏的艺术特色。或谓刘墉书“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耳”(《清稗类钞》之九《刘文清书自成一家》)。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故人称之为“浓墨宰相”。

  王文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探花,以书法称名于世。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并称“清四家”。王文治早年受到褚遂良、笪重光、董其昌的影响,再加上其潜心禅理,形成了婉约飘逸、匀净妩媚的风格特征,作字喜用淡墨,以表现其疏朗秀润的神韵,故被世人称为“淡墨探花”。

  “扬州八怪”怪在何处?

  清朝时,扬州不仅是东南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艺术的中心,当时扬州出现了一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画家,世称“扬州画派”或“扬州八怪”。那么,“扬州八怪”具体是哪几个书画家呢?他们为何会被冠以“怪”之名呢?

  关于“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是具体是指哪八个人,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八”只是一个约数,是对当时活跃于扬州地区的画风相近的一批书画家的总称。但是现在美术史上一般还是以清末李玉提出的“八怪”为准,这主要是因为他与“八怪”所处的时代相近而又记载最全。他在《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提出“八怪”为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鲜、黄慎、李方膺、罗聘。

  “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

  说法也不一。首先是他们艺术风格上的与众不同。“扬州八怪”的作品,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八怪之首的郑燮取材多为兰、竹配上怪石。用行草的笔法,多而不乱,少却不疏,秀劲萧爽,充满生机。题款上用独有的“六分半书”和富有深意的诗词,将三者结合成完整的艺术整体,体现了其“趣在法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的艺术追求。金农用金石碑刻之笔画墨梅,追求一种生拙、奇古之气。如《寄人篱下图》画短篱之下两株寒梅,自开自落,孤芳自赏。

  其次是他们在艺术审美上标新立异。明末清初中国画坛被保守泥古之风笼罩,画风纤弱病态,缺乏生气。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扬州八怪”以“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的创新精神出现。

  他们继承了石涛、徐渭、朱耷等人的创作方法,不死守临摹古法。倡导“师造化”、“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强调作品要有强烈的个性。他们作画不拘常规,肆意涂写,并以一个“乱”字来表露他们的叛逆精神。金农曾言:“用焦墨竿大叶,叶叶皆乱。”正是由于“扬州八怪”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一家,不愿与人相同,在当时是使人耳目一新的,因而别称之为“怪”。正如郑燮自己所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笑我板桥怪。”

  “扬州八怪”以“怪”名世,是因为他们打破了当时画坛的僵化风气,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新的生机。他们绘画作品数量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影响了一大批书画家,如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

  我国最早的文人画家是哪位?

  我国东汉时期的南阳人张衡,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而且是我国最早的文人画家。

  张衡在长期实践中,产生了对文学和绘画的兴趣,在他的画作中,不仅有大量人物画,而且有不少的天文器具画。他绘制的浑天仪,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造型优美、生动,是古代艺术的佳作。张衡画骇神的神画虽然荒诞不经,但很富有浪漫色彩。他在绘画理论上也颇有研究,他说:“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虚伪无穷也。”指出了绘画重在写实的实质。张衡还把绘画和做诗赋结合起来,他张衡像的作品《二京赋》描写京都景象,规模巨大;《归田赋》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四愁诗》、《同声歌》各具特色。这些诗赋,都直接影响他的绘画题材和风格。

  我国清朝初期四位著名的僧侣画家是谁?

  清朝初期,出现了与“四王”画风不一致的画家,他们在艺术上主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情感,创造出豪放、磊落、独具风采的画风,对振兴当时画坛有深远的影响,他们就是有很高艺术水平的四位僧侣画家:朱耷、石涛、弘仁、髡残。

  他们在政治上对清代统治者是不合作的态度,反对清王朝贵族的作风。他们利用传统艺术形式,面向自然、面对人生,表达真情感受。他们也重视笔墨情趣,并寻找自己的绘画空间,抚慰曾经遭受过折磨的心灵。比如,石涛的山水画独具风格,景色构图大胆新颖,笔墨运用多变,是清代早期最富有创造性的画家。

  朱耷以画花鸟画出名,继承陈淳、徐渭的传统,发展了泼墨写意画法。

  作品往往借物抒情,以象征、寓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奇特的形象,抒发厌恶世俗生活和国亡家破的痛苦内心。他的艺术成就,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和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影响很大。

  我国古代著名的楷书四大家是谁?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罗元作品集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