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9章 医疗保健(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作者:辛伟伟

第29章 医疗保健(3)

  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公元1281~1358年),享年78岁。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着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床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帖”。

  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着名的医学家。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1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在医学世家的熏陶下,李时珍从小就喜爱医药。

  李时珍从34岁开始编纂《本草纲目》,60岁时完成,时间长达27年。他十分刻苦,在宋代唐慎微所着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参阅了800多种文献资料,终于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巨着,成为我国药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草纲目》共52卷,卷一、卷二概述了本草历史与药性理论;卷三、卷四以药原为张目罗列了不同类型草药的主治病,比前代以病名为纲的做法更为重要;其余48卷,按水、火、上、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把1892种药物分成16部,各列若干类展开论述,例如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陨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有名未用等60类,每种药皆标正名为纲,纲下列目,非常清晰,并对各种药进行释名、集解、辨疑、解说其修治(炮炙)、气味、主治、发明及附方,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动、植、矿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可谓关于自然知识的博物学着作。

  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什么人,只要比自己有本事的,他都希望拜之为师。这样,他的老师有长辈、有同行、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和尚。当他打听到某人善治某病,就欣然前往,学成后才离去。从12岁到18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17人。叶天士的虚心求教,“师门深广”,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为什么必须血型相同才能输血?

  人体有10余个血型系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尤其是ABO血型系统。输血时必须血型相同,并且供者的血和受者的血相互配合才能进行,否则输血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原因可从ABO血型系统和人体免疫反应两个角度予以阐明。

  ABO血型系统共有A型、B型、AB型和O型4个血型,前三者还有亚型。定血型的根据是红细胞表面称为血型抗原的糖蛋白分子。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者为A型,其血浆中有抗B抗原的抗体(简称抗B抗体);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者为B型,其血浆中有抗A抗原的抗体(简称抗A抗体);兼有A抗原和B抗原者为AB型,血浆中无抗A、抗B抗体;红细胞表面无A抗原和B抗原,只有这二种抗原的前体H物质者为O型,但其血浆中却有抗A、抗B抗体。

  免疫学的一条规律是抗原与其相对应的抗体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如A抗原与抗A抗体、B抗原与抗B抗体),此种复合物在血浆中受补体(血型中另一种球蛋白)的作用下,抗原所在的红细胞可以发生溶解而出现溶血现象。因此,异型输血(即血型不相同间输血),如将A型者的血液输给B型者的体内,则此B型受血者体内便可存在两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第一对为受血者本身的B型红细胞与供血者A型血浆中的抗B抗体,另一对为供血者的A型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浆中的抗A抗体。这两对复合物在补体蛋白的作用下,供者与受者的红细胞可发生溶解,出现以溶血反应为主的输血反应,临床可见到畏寒发热、黄疸、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尿、贫血等症状。因此,任何人输血前必须验血型,血型相同且相互配合者才能输血。

  拔牙后为什么要及时镶牙?

  许多人认为拔掉患牙后,只要伤口愈合,就万事大吉。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患牙拔掉以后,在牙列中间留下了空隙,如不及时填补上,那么与被拔掉牙相对的牙齿因缺乏拮抗力,就会明显伸长,而且,空隙两侧的牙,也向空隙处倾斜,必然造成牙齿间较大的缝隙。这种缝隙易于嵌塞食物,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牙周病或龋病。在青少年时期拔恒牙又未及时镶牙,可造成更多的牙齿移位,发生牙齿排列紊乱,引起终身的痛苦。从理论上讲,拔牙后,牙槽骨失去了生理性咀嚼功能的刺激,会逐渐萎缩,大约要2个月左右才达到稳定的程度。一般认为,这个时候镶牙最合适。某些排列拥挤的牙,因为拔掉后没有镶牙的位置,则不需要镶牙。而“尽头牙”也就是第三磨牙拔掉后也不需要再镶。

  人体的第三种状态是怎样的状态?

  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些人,有时好端端的却感到疲乏无力,情绪不稳,食欲不振,甚至腰酸腿痛,可是多次去医院检查,医生总是以“没什么病”直言相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现代医学揭开了这个谜。

  第三状态的命名,是人类对新的疾病谱和医学模式不断认识的结果,第三状态可能是各种疾病的潜伏期,也可能是导致人类各种疾病的最早原因,目前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所谓第三状态,是指在疾病和健康之间存在的一种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若将人健康时称为人体“第一状态”,人生病时称为“第二状态”,那么,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者可称为“第三状态”,现已发现约有半数以上的现代人处于“第三状态”。

  处于第三状态下的人,他们不像健康者那样精力充沛,生机勃勃,对外界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且有较大的工作潜力和创造力,但也不像患病者那样死气沉沉或卧床不起而无法从事工作或家务,这些人除了工作潜力和创造力有所下降外,通常还表现出第三状态所特有的一些症状如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易发怒、头痛、头晕等,这种状态和疾病的概念有实质性区别,疾病能在短期内或一定时期内治愈,而第三状态常常维持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如不及时摆脱,随时可向第二状态患病转化,相反,倘若能及时扭转,则可恢复为正常、健康的第一状态。

  引起第三状态的原因较多,除环境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接触某些有毒物质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现代生活的压力使一些人精神紧张,心理负担过重也是引起人体第三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体的第三状态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讲究膳食平衡,保持乐观豁达、轻松愉快的情绪,减轻身心负担,保证充足睡眠,经常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较严重的症状,还应辅之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

  大枣是怎样养胃的?

  俗话说“日进三枣,青春不易老”,究竟大枣神奇的功效是什么呢?这里所谓的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一般是指红颜色的大枣,不是那种秋天买来当水果吃的青色的枣。大枣很早就被中国人拿来作为药物和食物了,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

  (桃、李、梅、杏、枣)之一。中医认为枣的药性平和,味甘无毒,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营卫、生津液、解药毒等功效。那些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疲乏无力、心悸失眠的人都可以服用。老百姓常常用大枣来养脾胃,用大枣熬粥,或者用大枣泡茶喝,中医开处方时往往也会用到大枣,其中也有养胃、护胃的意思,因为中药汤剂都要经过胃肠吸收,有些中药会损害脾胃的正气,这时加点大枣进来保护一下胃气就很有必要了。会不会有些人的体质或者病症不适合吃大枣呢?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很少见,但是有的人确实吃多了大枣会肚子胀气,还有的会便秘,这一般都是因为吃得太多的缘故,减少进食大枣的量和频率,胀气就可以慢慢缓解,所以补养脾胃同样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一下子吃太多的大枣。

  藏红花有什么作用?

  藏红花并非产自西藏,而是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原产地在希腊、小亚细亚、波斯等地,《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即番红花,译名泊夫兰或撒法郎,产于天方国”,“天方国”即指波斯等国家。番红花经印度传入西藏,所以,人们把由西藏运往内地的番红花误认为西藏所产,称作“藏红花”。

  藏红花是驰名中外的藏药,以活血、养血的药效而闻名天下。据《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能活血,主治心忧郁积,又治惊悸。藏红花具有舒经活络、通经化瘀、散瘀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的功效,据说长期坚持服用可令人心喜,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

  根据藏医学的观念,除特殊情况外,不提倡孕妇服用任何药物,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数字能显示多少剂量的藏红花会对胎儿有影响,况且,个体差异较大,为了避免不良后果,孕期最好不要服用藏红花或含藏红花的食物。此外,有些供家庭使用的香品中也加有藏红花,挑选时需要加以注意。不过,因为藏红花是一种很好的养血药物,妇女可以在产后服用,用来补血。

  每天8杯水到底是多少?

  每天究竟应该喝多少水?估计大多数人心中都没有一个稍微准确的数字。有的人说每天要喝6杯水,有人说是8杯,也有人认为多些也无妨,建议每天喝到10杯水。本来说喝多少杯水,以杯为单位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但实际上更让人难以掌握,因为:一方面没有标准杯,一杯究竟应该是多少毫升,在多数人使用的杯中,大小都不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应该喝多少水的依据是什么?不能仅仅依靠口渴与否或者喝水到饱来判断是否满足身体需要吧?其实,如果以杯为标准,每一杯的标准量应该是250毫升,那么每天8杯水就是指2000毫升。

  如果要准确的计算身体对水的实际需要量,那么应取决于每天身体利用能量的多少。成年人每产生1千卡的热量就能消耗1~1.5毫升的水,也就是说每1000千卡热量需要耗1~1.5升的水。但又如何知道个人每天的热量消耗量呢?有一简单的计算方法,按身高、体重和活动量来计算。如身高175厘米的男性,办公室工作(轻体力劳动),体重正常,那么此人每天的能量消耗为:(175-105)×30=2100千卡,即其每天需要消耗的水量为2100~3150毫升,也就是需要8~12杯水。除了饮水量外,每餐的食物和加餐的水果等可产生一定量的水分,所以,此人每天保持饮用10杯水左右是安全的。如果在工作之外有其他活动,身体会丢失更多的水分,那么此人可按10杯水的基础,参照增加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每小时增加1~3杯水。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辛伟伟作品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