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5章 心理健康(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心理学》 作者:陈传万,李立新

第45章 心理健康(3)

  本病与遗传素质、神经类型、性格、躯体状况以及精神刺激有关。症状表现不一,急性反应性精神病表现为反应性意识模糊、反应性木僵、反应性兴奋;慢性反应性精神病表现为反应性抑郁、反应性偏执状态,整个活动均集中于创伤性体验上。

  (第三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和心理的不正常,都会导致他们行为的变化及异常。及时通过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良心理的恶化,制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一、心理咨询的内涵与种类

  1.心理咨询的内涵

  由于研究者、咨询专家对心理咨询的机能、性质、内容及方法论等的认识、看法不同,关于心理咨询的含义、定义及其规定性也就自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心理咨询狭义地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援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变化的过程。

  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车文博教授主编的《心理咨询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者通过和咨询对象的商谈、讨论,帮助、启发和教育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以便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身健康。该定义强调重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治疗的关系。

  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我们可以给心理咨询做如下定义: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门训练和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技巧,对那些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困难的人提供帮助、指导、支持,找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摆脱困境的对策,从而缓解心理冲突,恢复心理平衡,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的行为过程。

  2.心里咨询的原则

  心理咨询的原则,即开展心理咨询时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是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排忧解难、自助自强的基本保证。

  (1)理解支持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咨询员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来访者的内心体验,给对方以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关怀,深刻了解其精神痛苦和行为动机。咨询员对来访者的自我反省与改变的努力予以及时的肯定与支持,从而使他们深受鼓舞,改变对自我的认识,消除心头的郁结,获得鼓励和信心。该原则要求咨询员热情、诚恳地接待来访者,对他们心理的苦闷表示理解,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这样,可以使来访者获得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勇气和力量。

  (2)保密性原则

  保密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其基本含义包括:咨询者必须严格地为来访者的谈话内容保守秘密,在未得到来访者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将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和求询问题等泄露给任何人,拒绝任何关于来访者情况的调查,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在需要公开案例教学举例或写作时,应该隐藏一切可辩认出该来访者真实身份的特征,保护其利益和隐私权。保密原则是一项咨询者必须严格遵守的重要原则,该原则是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意义。

  (3)尊重原则

  这一原则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应从尊重、信任的立场出发,努力与咨询对象建立朋友式的信任合作关系。首先,对咨询对象要热情,使其感到温暖、亲切。这样,来访者就会打消心理顾虑,说出内心的秘密。其次,要尊重咨询对象的人格,对来访者不能讽刺、挖苦。再次,要耐心倾听来访者的诉说,并对其表示高度关心。

  (4)态度中立原则

  态度中立原则指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应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将自己的私人情感搀杂到咨询中,不过度卷入到咨询中,并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中立的态度有助于咨询者客观地分析和判断来访者的问题,对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要做到在咨询中保持中立的态度,咨询者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咨询者在面对来访者时,要采取共感、尊重和真诚的态度。其次,咨询者要处理和调节好个人的情绪和态度,摆正自己在咨询中的位置和角色。咨询者应尽量避免任何缺乏根据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应努力帮助来访者客观、冷静地分析当前的问题。此外,咨询者应尽量避免来访者的痛苦对自己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咨询者本身是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敏锐的觉察力和健全的人格。最后,咨询者应尽量避免与来访者有超出咨询室以外的个人接触。避免与来访者的私人接触是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应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5)咨询和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指心理咨询人员不仅应重视咨询对象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诊治工作,更应重视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更好地发挥心理咨询工作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3.心理咨询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心理咨询划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

  直接咨询是由心理咨询员对来访者直接进行的咨询,帮助消除心理疑难,排解心理困扰,矫治轻微心理疾病。

  间接咨询是由咨询员对来访者所反映的当事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的咨询。其特点是在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增加了一道中转媒介,当事人的问题靠中转人向咨询员介绍,咨询员对当事人的处理意见也要通过中转人权衡、认同后,才能付诸实施。因此,在间接咨询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咨询员与中转人的关系,使咨询员的意见易于为中转人所接受,是关系间接咨询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

  个别心理咨询是来访者与咨询师一对一地就来访者的心理疑难或心理困扰进行的心理咨询。其优点是安全保密、沟通深入、因人制宜,因而效果比较理想。

  团体心理咨询是把具有同类心理疑难或心理困扰问题的来访者集中在一起或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集体心理咨询。由于具有感染气氛和支持效应,因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节约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团体心理咨询的优势。但是,这种咨询方式难以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更难以顾及团体成员中的特殊心理问题,因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3)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

  面谈咨询是咨询者和来访者面对面地进行的咨询,有助于咨询者深入了解和诊断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程度。

  信函咨询是由心理咨询人员,以通信方式对来访者所提到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疏导、教育的咨询形式。其优点是不受居住条件限制,运用方便,涉及面广,对于不善口头表达或较为拘谨的来访者来说,其优点更为明显。

  电话咨询是利用电话的一种咨询形式,一般用于紧急情况的处理。

  现场咨询是咨询者就来访者存在的共同问题,深入到基层等活动场所,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和疑惑给予帮助的一种方式。它比较经济,且时效性强。

  二、心理治疗的内涵与方法

  1.心里治疗的内涵

  心理治疗或精神治疗,迄今尚无公认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沃伯格认为,心理治疗是针对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一位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以慎重细虑的态度,与病人建立起一种职业上的关系,用以消除、矫正或缓解病人所存在的症状,调整异常行为模式,以促进病人的人格的积极的成长和发展。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将心理治疗定义为:“主要通过语言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即用心理学方法以使情绪、人格或行为发生改变的治疗方法。”

  根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可将心理治疗做如下的定义:

  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医生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与技术,对在神经、人格和行为等方面有较严重障碍或疾患的人进行治疗的过程。

  2.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异同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一致的: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强调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所遵循的理论和方法是一致的。在心理治疗中传统的三大理论体系--精神分析、行为疗法、人本主义,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合理情绪疗法、再后来的家庭治疗等各种理论,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都是通用的。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要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二者都必须遵循理解、尊重、保密、促进成长等基本原则。

  另外,在从业者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上二者也有相同的要求。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对象有别

  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康复的病人。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是心理障碍较重和有心理疾患的人。心理咨询在意识层次进行,更重视其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工作,焦点在于找出已经存在于来访者自身的内在因素,并使之得到发展,或在对现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改进意见。心理治疗的某些学派,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并且其工作具有对峙性,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的人格。

  (2)遵循的模式有别

  心理咨询主要遵循发展与教育模式。心理治疗则遵循医学模式,它是医疗工作的一个方面,主要任务是治病救人,机构一般设在医疗系统。

  (3)工作任务的侧重面有别

  心理咨询贴近生活,心理治疗临近疾病。咨询任务侧重于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心理治疗的任务是对已经发生心理疾病的人进行治疗补救,消除疾病,恢复正常。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问题有: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职业选择方面的问题、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婚姻家庭中的问题等等。心理治疗的范围则主要为某些神经症、某些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等。

  (4)从业人员有别

  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心理学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从业人员是医务人员,有丰富的医学知识,特别是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

  3.心理治疗的典型方法

  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如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支持疗法、森田疗法、暗示--催眠疗法、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

  (1)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又称心理分析法,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以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主要用于对神经症的治疗。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以及患者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是患者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被压抑的感情。通过咨询、双方的交流,把压抑在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诱发出来,不论其如何微不足道、荒诞不经、有伤大雅,都要如实报告。从而使患者明了症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了解症状失去存在的意义,如此,症状即能消失。

  (2)行为疗法

  行为治疗是针对特殊的问题行为(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运用提高目标行为(良好行为或正常行为)发生率或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率的种种行为技术,以最终矫正问题行为的治疗方式。其理论基础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研究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主要适应症为神经症、人格障碍、酒精与药物依赖、精神发育迟缓、心身疾病以及口吃、挤眼、咬指甲等不良行为习惯等。

  行为治疗的特点在于:强调外在的看得见的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忽略引起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及其演变过程;强调最近而不是过去的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即重视现有症状;强调根据行为改变的程度来评价疗效。

  (3)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又称支持性心理疗法,是一种以“支持”为主的特殊性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支持和鼓励,使面临困难而又无所适从,或情绪低落、消极抑郁者看到光明,恢复自信。通过细听倾诉,使患者内心痛苦、积怨不满有机会宣泄,从而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通过咨询的合理指导,使因缺乏知识或受不正确观念影响而产生烦恼的忧郁者调整原有的认识观念,培养合理的适应方式。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20世纪20年代初由日本学者森田正马教授(1874-1938年)创立的。这种方法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神经质”症状、植物性神经失调等身心疾病。森田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抵制它、反抗它、回避它都是无济于事的。不要把症状当做自己身心的异物,要视若平常,对其不加排斥和压抑,带着症状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活动。“顺其自然”是对症状最有效的态度,一味地对抗是徒劳的。他认为患者只要在心理上放弃对症状的抗拒,就会切断精神交互作用,症状就会减轻以至消失。

  (5)暗示-催眠疗法

  暗示指认识作用的不加批判的接受。接受暗示后可以改变随意肌肉活动状态,影响不随意肌的功能,影响各种心理活动。所以消极的暗示可以使人致病,积极的暗示则可以给人治病。暗示疗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心理治疗方法。治疗者采用言语、动作或其他方式,也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使被治疗者受到积极暗示的影响,从而不加主观意志地接受治疗者的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指令,解除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从而消除疾病症状,或加强某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人在催眠中极易接受暗示,故暗示多在催眠状态进行。

  催眠状态是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特殊意识状态,可以通过催眠过程让人进入这种状态,一般采取如下步骤。催眠师让被催眠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几乎没有外界干扰,然后要求被试者将注意力集中到某种特定的事情,如想象中的风景、表的嘀嗒声等,催眠师用平和的言语引导或暗示被试者的感受和体验,如“放松”、“非常舒适”,这样被试者就慢慢进入精神恍惚、六神无主、完全松弛的状态,患者的意识与外界失去联系,惟与催眠者可以交流,催眠者的语言可以对患者产生奇妙的作用。此时患者可以暴露压抑在内心的情绪、记忆和痛苦,并敏感而诚挚地接受催眠者为治病而事先编好的指示和忠告,从而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6)认知疗法

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 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传万,李立新作品集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