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章 处世不是耍心计,用心磨合换来“铁关系”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 作者:何菲鹏

第4章 处世不是耍心计,用心磨合换来“铁关系”

  当我们面带笑容,看在对方眼中,那朵微笑是发光的;当我们口出赞叹,听在对方心底,那句赞美是发光的;当我们伸手扶持,受在对方身上,那温暖的一握是发光的;当我们静心倾听,在对方的感觉里,那对耳朵是发光的。因为发心,凡夫众生也可以有一个发光的人生。

  ——星云大师

  1.为别人着想,意味着给你插上一对翅膀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自生存,也没有任何一种事业可以只靠孤军奋战而实现成功。懂得为他人着想,就能为别人和自己留下缓冲的余地,实际上最终的受益者还是自己。

  美国一项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资料表明,全美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个是健康问题,另一个是人际关系问题。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谈到人际关系问题时说:“应付人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正如糖或咖啡一样。我愿意支付酬金购买这种能力,它比世界上的任何别的东西都有用得多。”为什么人际关系问题受到人们如此重视?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自生存,也没有任何一种事业可以只靠孤军奋战而实现成功。所以能否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成为人们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性格自私的人不愿意对别人付出任何关爱,所以他们永远都体会不到来自他人的友情和温暖。而那些胸襟开阔的人则始终生活在幸福和关爱之中,这些幸福和关爱既来自于别人,也来自于他们自己。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街道,他看见有一团昏黄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暗的一丝概念,他看不见高山流水,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他挑一盏灯岂不令人迷惘和觉得可笑?那灯笼渐渐近了,昏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游移到了僧人的草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说:”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了?”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盲者缓缓问僧人说:”你是否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僧人说:”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什么都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既为别人照亮了,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们身边。人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亮了自己的灯,即使我看不见别人,但别人却会看到我。

  帮助别人不一定要在他必经的路边放上金子,有时候一点方便,一些提示,一句真心的话,也会成为别人跃过坎坷的机遇,也会成为别人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相仿,一个给予别人方便的人。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给予的方便,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哲学家莫尔在《乌托邦》一书里说过,金银远远赶不上铁的用处大。为别人着想的人,即便自己给出的只是铁,与别人来说则会成为金,即便自己付出的一言一眼真心的祝福,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为他人着想,给别人留有余地可以给自己留下一个缓冲的机会,这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艺术。为他人着想,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博爱,更是一种智慧。为他人着想,就好比你中了一盆花,经过悉心照料,花儿开了,它回报你的不仅是五彩的斑斓和满目的生机,它带给你的,更是一片春天。

  2.微笑是处世魔法,你用了别人也会用

  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可以给别人留下好感,这种好感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可以使彼此建立友好的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就是要靠这些关系才能立足,而微笑正式打开愉快之门的金钥匙。

  在脸部表情这一体态语言中,微笑是最能起到社交作用的一种表情语言。一些心理学家曾把脸部表情分为上半部分和小半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结果出人意外地发现,嘴在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发面的作用比眼睛还要重要。另外发现眉毛也有20多种“表演节目”,而且男子使用眉毛甚至比女子更多。然而,不管面部表情如何复杂、微妙,在交往中最常用、最有用的面部表情就是微笑。正确运用微笑的方式,有助于强化有声语言的沟通功能,增强交往效果。

  如果微笑能够真正地伴随着你生命的整个过程,这会使你超过很多自身的局限,获得很多人生真正的成功,使你的生命自始至终都生机勃勃、辉煌灿烂。我们不妨试着用你的微笑去欢迎每一个人,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微笑,它不需要花费什么,却能创造许多奇迹;它丰富了那些接受它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它产生于一刹那间,却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它创造家庭快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它是疲倦者的休息室,沮丧者的兴奋剂,悲哀者的阳光。所以,假如你要获得别人的欢迎,请给人以真诚的微笑。

  有人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以证明微笑的魅力:

  他给两个人分别戴上一模一样的面具,上面没有任何表情,然后,他问观众最喜欢哪一个人,答案几乎一样:一个也不喜欢。因为那两个面具都没有表情,他们无从选择。

  然后,他要求两个模特儿把面具拿开,现在舞台上有两张不同的脸,他要其中一个人把手盘在胸前,愁眉不展并且一句话也不说,另一个人则面带微笑。

  他再问观众:“现在,你们对哪一个人最有兴趣?”答案也是一致的,他们选择了那个面带微笑的人。

  由此可以充分证明:微笑是最受人欢迎的。世界上不管哪一个人种、民族,每当人们心情愉快时,总会喜形于色。这时候,笑是内心喜悦显诸外在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表达善意的最直接的方法。多年不见的朋友相遇时,在互相趋近、热烈握手之前,老远就可以见到对方的笑靥,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以说,微笑是各个社交场合的通行证,是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动人的微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表情,经过训练的笑容,应该是可以控制、有表达力的微笑,这与我们本色的微笑不同,本色的微笑只有心中有笑意才会笑,没有笑意又没有经过训练你是笑不出来也不会笑的。可是在生活、工作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微笑也是一种工具,你可以用它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表达你对他人的尊敬和礼貌,感谢他人的诚意和礼遇。

  微微一笑,看似微妙,其实它是开启千扇门的万能钥匙。对素不相识的人微笑,表示你的随和;对冒犯你的人微笑,表示你的谅解。在生活中,微笑往往比语言更能传递感情。一个微笑所包含的意义就是:“我很高兴看到你,你带给我快乐,我喜欢你。”

  微笑这种既亲切而又温馨的表情,能够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它能产生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得容易。所以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微笑看似简单,但要把握得恰到好处也不容易。经常出现的毛病是,笑过了头,嘴咧得太大。这样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再有就是皮笑肉不笑,看上去让人觉得难受。要纠正这些毛病,首先是要解决基本态度问题。当代心理学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已经找到了真笑和假笑的区别:如果你在交谈中能够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对方,尊重对方的感情、人格和自尊心,那么你的微笑就是真诚的、美丽的,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否则,你的微笑就是虚假的、丑陋的,你所能得到的也只能是逆反心理和离心力。所以,只有基本态度端正了,“皮笑肉不笑”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其次,要注意掌握微笑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即微笑时,口腔张开到不露或刚露齿缝的程度,嘴唇呈扁形,嘴角微微上翘。

  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的微笑时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试想,冷若冰霜的美貌怎能够比得上一个真诚、愉快的微笑呢?会微笑的人都拥有良好心境,心地平和,心情愉快;会微笑的人都会善待人生、乐观处世,他们的心底充满了阳光;会微笑的人拥有强大的自信,他们对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抱积极和肯定的态度;会微笑的人内心都流露出真诚与友善、坦荡与善良。用微笑做招牌,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人。

  3.肝胆相照,真诚之人才能交到真朋友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百姓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要想别人真诚待你,你就应当首先主动真诚地去对待别人。你怎样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你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

  这个真实的故事在大学里流传得非常广:有一位老师写了一本很专业的书,出版社没有给他稿费,而是让他自行推销一千册作为报酬。对那位老师来说,这远比讲课要难得多。

  为了把书推销出去,他在党校学员队里搞了一次演讲,他说:“……当老师的在这里推销自己写的书,总不免有些尴尬。不过,如今作者也很难,写了书,还得卖书。出版社一下压给了我一千册,稿费一文没有,所以我不推销不行。这本书写得怎样,我自己不好评说。不过有两点可以保证:第一,这本书是我用三年时间完成的,是我心血的结晶;第二,书的内容决不是东拼西凑抄下来的,是我自己长期思考的见解。前不久,这本书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评为社科类图书的二等奖,这是获奖证书。说实话,对于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搞推销比写书还觉得难,只是硬着头皮来找大家帮忙。不过,买不买完全自愿,决不强迫。如果觉得这本书对你有用,你又有财力就买一本,算是帮我一个忙。谢谢。”

  这位老师的演讲一下子产生了良好效果,一次就卖掉了300多册。这位老师不是专职的推销员,但是却获得了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在于他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真诚,从而赢得了听众的信赖。这表明,在讲话中学会表达真诚要比单纯追求流畅和精采更重要。

  想到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某天去商场买电器的亲身经历。当我走进一家电器商店后,一台音色清纯透亮,低音浑厚震撼力强的音响便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时,一位男售货员热情地迎上来,满脸的职业微笑,开始主动地向我介绍这种新产品。他的介绍很专业,语言很流畅,从性能优势到结构特点,从性价比到售后服务,都娓娓道来,还进行了演示。

  刚开始,他的热情而熟练的介绍感动了我,令我对产品产生几分好感。正当我要问他一些什么时,他却还在连珠炮似地讲着,我怎么样都插不上嘴。他不管我懂还是不懂,也不管我的反应怎么样,反正就在我面前喋喋不休地讲下去,好像我不掏出钱他就不会甘休。

  我的心里开始有几分不悦了。当听到他褒扬自己的品牌而贬低其他品牌时,我开始对他的动机产生了疑问:如此夸夸其谈后,产品性能是否果真高超?顿时,这种疑虑把先前产生的好感一扫而光。要不是出于礼貌,我早就走开了。正好这时来了一位顾客,我便乘机“逃”出了商店,把售货员因为白费了口舌而表露出的几分失望和怨愤抛在了身后。

  我一直在思考,这位售货员绝对是一位训练有素且内行的推销员,但却又是一个不懂得说话奥妙的推销员。为什么他那滔滔不绝的介绍反而扑灭了顾客的购买欲望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

  无数事实证明,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说得多么流畅,多么滔滔不绝,而在于是否善于表达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如果你能够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你的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起人际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也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从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的产品。

  不但推销员讲话要表露真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也是同样道理。背得很熟,讲得最顺畅的演讲并不是好的演讲。虽然滔滔不色、一泻千里的演讲非常流畅优美,但是一旦缺少诚意,就极容易失去吸引力,变得跟一束没有生命力的绢花那样,非常美丽却不能鲜活动人,失却魅力。所以,我们说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首先要想到的是如何把你的真诚注入到语言之中,懂得怎样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只有当听众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们才会打开心门,接收你的内容,进而令彼此之间产生并实现沟通和共鸣。

  真诚是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财富,正如钻石埋在深处一样,内在的东西比表面的东西具有双倍的重要性。有的人完全是门面货,好像一座因修建资金不够只修完门面的房子,入口处像宫殿一般辉煌,里间的屋子却像草棚一样简陋。你在他们的房子里找不到休息的地方,尽管他们自己总是在休息,因为他们一旦和你把该说的客套话说完之后,就无所事事了。他们最初的招呼应酬话活泼生动得像西西里的骏马,接下来他们便变得像修道院一样安静了。若想口中的话语源源不断,舌根后就得有智慧的清泉汩汩注入。这一类的人容易蒙混住那些看事肤浅的人,但却蒙混不住目光犀利者,因为目光犀利者会看透他们,知道他们的内在深处其实空空如也。语言的真诚就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4. 为他人留点面子,自己更有面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每个人都渴望被人重视,被人尊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当你懂得维护别人的面子时,你就会成为一个处处受到欢迎的人。其实,正因为你给了别人面子,所以别人也以同样的礼物来回报你!

  人人都爱面子,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尊严和地位。面对弱势群体或者失败者,我们往往由于自己的优越,或有意或无意地剥掉了别人的面子,抹杀了别人的感情,伤害了别人的尊严,却还洋洋得意,自以为是。孰不知,今天你在这件事情上丢了别人的面子,来日别人一定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为难你。这就是你没有给别人留面子,别人自然不会给你面子了。所以,为了让自己更有面子一点,就一定要记得适时地给他人留一点面子!

  曾经在一个年迈富人家做过钟点工的丽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和其他钟点工有所不同,每天除了打扫卫生,花半个钟头“陪读”也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一次我把花瓶与笔筒的位置弄反了,主人大发雷霆,骂我是笨蛋……

  我忍着近十分钟的恶骂,之所以忍着,是因为我同情他,他除了骂人的舌头外,已经别无利器了。等到他要我读一段故事给他听时,我想起了一个台湾朋友讲的一则来自南洋的见闻———所罗门岛上的一些土著,如果树木长得过大,连斧头都砍不了时,他们就会对着树木集体叫喊,直到树木倒下为止……

  喊叫扼杀了树的精灵,刀棍、石头会打断我们的骨头,尖酸、刻薄、粗鲁的言语,会刺伤我们的心。年迈富有但性格孤僻的老人,听完我讲的故事,不说话了,沉默了良久。当我把咖啡送到他面前,准备为他加糖的时候,他第一次慈祥地抬起头来,说:“不,你已经为我加了糖了。”

  丽萨并没有直接批评富人,而采用了委婉的方式让富人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这样做既可以不伤及富人的面子,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试想一下,如果丽萨非常直爽地告诉富人自己的过错,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富人也许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丽萨轻则被批评一顿,重则就有被辞退的危险。

  人人都有自己的面子,人人都要面子。倘若你敬我一尺,我就会敬你一丈。倘若你丢了我的面子,自然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某单位有两个年轻人住单位的集体公寓。两人也许都在恋爱阶段,经常很晚才回宿舍。其中一个后半夜回来了,总是一边敲门一边呵斥值班老人。一次,老人刚准备开门,门外的年轻人嫌老人动作慢,大声骂道:“我当你睡死了,叫了半天不见动静。”老人家听见了,收起钥匙转身回屋睡觉去了。年轻人只好在外面转到天亮。另一个年轻人就有礼貌多了,每每经过门口,一定向老人打个招呼问声好,无论早晚,总是轻轻的叩门,“大爷大爷”甜甜叫。值班老人预知他回来似的,很快就笑吟吟的快步把门打开。因为工作关系,这个年轻人有段时间每天都要很晚才回来,他首先想到是老人家,就和他商量,“我天天打搅您,实在不好意思。如果能给我配把钥匙,晚上就不会打搅您老的好梦了,不知您是否同意?”值班老人一听乐了,谢谢两字说不停,很快就给这个年轻人配好了新钥匙。

  这个故事中,两个年轻人都是很晚才回来,可是他们的做法却不同,得来的结果也大不相同。当你不尊敬值班老人时,值班老人也是人,也有感情也要面子,他自然可以想着法子让你好受,所以这个轻狂的年轻人付出了应该付出的代价,当老人收起钥匙回屋睡觉去时,他只好在外面转屋天亮了。而另一个年轻就懂得人情世故,他给足了老人的面子,而且能够体谅老人的难处,自然就赢得了老人的欢心。

  那是一家国内知名的大公司,我们参加工作那一年,作为人才的储备,公司一次性地招收了七八十名大学生,总经理专门抽出时间和我们座谈,并拿着人员名单,说要与大家认识认识,点到谁的名字谁站起来做自我介绍。

  开始的时候进行得很顺利,但点到一个仝晓晔的名字时,总经理停了下来,皱了皱眉头,然后念出了“工晓华”,但没有人站起来。他又叫了一遍,还是没有人站起来,我忽然明白过来——总经理不认识“仝”和“晔”这两个字,分别念成了“工”和“华”,而这位名叫仝晓晔的就和我住一个房间,我赶紧拍了拍他,让他站起来。不料,他站起来时并没有做自我介绍,而是先说了一句:“某总,我叫仝晓晔,不叫工晓华。”这让总经理感到很尴尬,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

  我看到这种情形,立即站了起来,大声说:“某总,对不起,这是我的错。现在我在总经办实习,这份名单是我打的,因为打印机没有油墨了,所以字迹不清晰,有些字打得不清楚。”某总看了我一眼,很大度地说:“咱们是一个大企业,以后不能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了,如果上报材料出现这种事情就麻烦了,记着散了会就把新墨盒换上。”接着就往下进行了。其实,事前我压根就没有见过这份名单,只是灵机一动,替人解围。当时也没有想别的,只是觉得总经理在那种情况下太尴尬了,自己出于同情想照顾一下领导的面子才那么做的。但接下来的事情就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是我们那批员工中第一个转正的,工资比别人高一级,两年后就成了总经办副主任。更没想到的是,就在我被任命为总经办副主任没几天,那位叫仝晓晔的同事来找我签字办理辞职手续,理由是感到压抑。没想到一件很小的事情竟然造成了我们两个人完全不同的境遇。

  故事中的主人公很理解他人的心理,他知道总经理也是要面子的,所以就及时地给他了一个台阶下。后来,总经理出于感激自然也给足了这个临时帮自己解围的“我”的面子,让他一下子就平步青云。而那个名叫仝晓晔的同事则由于不懂得维护他人的面子,也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回报,最后他不得不辞职离开这家公司。一个让别人失了面子,一个却及时地挽回了他人的面子,结果自然也完全不同。而且就是由于这么一件很小的事情,却导致了二个人完全不同的命运,其实一切都是“面子”的作用。

  5.满怀利人之心,你不会吃任何亏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处影响的关系,如果我们与人相处时,能够满怀利人之心,以利人利己为目标,那么,我们就会少吃一些亏,也会更容易的。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双赢。

  任何人都相互依存,任何事都互为影响。利人之心不可少,利人就等于利己。若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相信人与人之间会更加的和谐。

  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英国的一句谚语,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怀抱,一颗利人之心,真正做到利人利己,我们就不会吃一些冤枉亏。

  有位医生赶着去给一位儿童进行抢救,行至半路,竟发现路前方有一条深沟,他无法过去,于是他求助于路旁的一台推土机的司机。司机答应了,他为医生填好了深沟。医生一路飞奔,终于孩子得救了。在回去的路上,他感激地向那位司机道谢,“谢谢你,是你救了孩子一命。”不料,司机却说道,“我根本不知道那是我的孩子”。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却告诉我们,利人就是利己。

  人的一生,不可能平静的度过,他不能孤立于社会及他人,他需要有他人的关爱与帮助,同时他也应该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爱。

  一天,修道院的大门被叫开,看门人巴拉甘惊喜地看到,旁边果园的一个果农给他送来一大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果农对他说:“兄弟,我送给你这串葡萄,感谢你在我每次来修道院时对我的关照。”看门人对如此情意浓厚的礼物表示感谢,并对果农说修道院的人会很高兴享用这串葡萄。

  果农满意地离开修道院之后,看门人把葡萄洗净,得意地望着它。忽然,他想起修道院里的一个病人最近得病什么也不想吃,便决定把这好吃的葡萄送给他,让他开开胃:“他多么需要营养啊!”

  于是,看门人把葡萄送到虚弱的病人床前,病人睁开双眼惊喜地看着葡萄。看门人对他说:“马蒂亚斯,有人送给我这串葡萄,但是我知道你什么都不想吃,也许它能带给你食欲。”马蒂亚斯从心里感激他,对他说他将永远记住他,就是有一天死了,也会在天堂里感谢他。

  看门人拿来一个大盘子,把葡萄放在上面,让病人享用。然后,他又回去继续工作了。病人拿起葡萄,又想起应该把它送给对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整日整夜地为他操劳的护士,以慰藉自己的灵魂。

  病人喊护士,护士以为病人出了什么问题,就迅速赶到了他的床前。病人对护士说:“埃斯特万,看门人惦记着我的病,送给我这串葡萄,让我品尝。由于我什么都没有吃,现在我吃了它可能伤胃,我想还是让你吃,你对我一直很不错。”护士坚持让病人吃,但是越坚持,病人越是拒绝。护士感谢病人送给他如此诱人的礼物,不得已便把葡萄带走。护士边走边想,这串葡萄应该送给兢兢业业为大家服务的厨师。于是,护士来到厨房,找到了厨师埃纳文图拉,对他说:“你的心像这串美丽的葡萄一样高尚,这串葡萄送给你吧。”厨师谢绝了护士的好意,最后把葡萄送给了为大家操劳的修道院院长。

  就这样,这串葡萄在整个修道院里传来传去,最后重新回到了看门人手中。看门人惊奇得不知所措,他觉得不能再让葡萄兜圈子了。于是他不再迟疑,开始吃起葡萄来。这时,他觉得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甜美的葡萄。

  人们传递是岂只是一串甜美的葡萄,更是一串人与人心灵的吁护与关爱啊! 在传递过程中,他们都满怀着利人之心。人与人之间也正是有了这份关爱,不论风雨,也不论干戈,都将如烟云逝去。

  6.化解矛盾胜于结交新友

  朋友的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帮助,你会发现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化解矛盾胜于结交一个新友。

  朋友之间不光只是温情和欢笑,也会出现矛盾,要知道矛盾就是友情的试金石!它是对朋友关系的考验,经不起这种考验,朋友也就散了!经受住了这种考验,朋友间的感情就会更加深厚!面对朋友间出现的矛盾,我们应立足长远,冷静思考,积极化解,不要轻易地抛弃朋友。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尤其不要害怕朋友跟我们发脾气。人心情不好时,总会选择向亲人或者朋友发泄,因为会觉得这样比较安全。朋友跟你发火时越不理智,越说明他没有把你当外人,所以才敢这样说一些过分的话。其实朋友间重在谅解两字,不管发生什么也要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不能放任不管,谁都要面子,但自己在要面子也要放下,朋友就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需要自己去关心和爱护……无论怎样,永远记住一句话:不要让小小的争端损毁了一场伟大的友谊!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个笑笑的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 ,要写在易忘的地方 ,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 ,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

  友情是两个人之间的真诚相待,可以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但是每个人之间总会有一些或者一点无形的隔阂,哪怕是最亲密无间的人。虽说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多一点的宽容、多一点的理解、多一点的忍耐,那么也许就会少一些朋友间的矛盾。如果发生了,最好的解决方式首先要懂得冷静,双方好好回想一下自己,也许在你的平静之中,会意外发现其实矛盾可以迎刃而解。下面介绍几种朋友之间化解矛盾的良方:

  (1).容忍理解对方。出现矛盾的双方,虽然都有责任,但很少是出于恶意的攻击。所以,要能理解、容忍对方的一时之举。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例如,对朋友无意的伤害,不要过分在意,耿耿于怀。因为这可能只是他一时失口,并无恶意,也不想与你结怨。所以,如果你能以一种高姿态去看待它,矛盾就容易化解。人的一生中难免会与别人产生摩擦和冲突,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宽容好像一把火,融化了两个人之间的坚冰,宽容好像温暖的太阳,赶走了两颗心之间漫长的黑夜。宽容之心可以洗涤人们被欲望蒙蔽的灵魂,可以撒下信任友爱的阳光。宽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精神上强大的力量。

  (2).不要旧事重提。在和朋友闹僵后,不要耿耿于怀、喋喋不休,也不要总是重提旧事,希望求得相互谅解,因为这容易把刚刚长好的伤口重新揭开。这时,如果你能淡化以前的不愉快,艺术地找一些共同话题,时间一长,双方关系的重建也就水到渠成了。

  (3).寻机主动示好。有些同学在和朋友闹僵后,往往因负气不愿主动与对方交往,一是顾及自己的面子,二是担心对方不接受反而尴尬。其实,只要机遇把握得好,双方的不愉快很容易化解。例如,对方生病时,主动去看望;对方有困难时,主动过去帮忙等。

  7.保密是一种基本涵养

  所谓保密不保密,就是能讲不能讲。凡是能对人言而不言,谓之“失人”凡是不能对人言而言之,即为“失言”。自己的密事不去张扬,这是涵养;他人的密事过分张扬,这是失德。

  泄密传播是人性弱点,每个人都以能得到内幕密事表示自己的身份特殊,自己很有办法;泄密更可以表现自己的权威,所以泄密的情形就很普遍了。就连《六祖坛经》中,弟子听过六祖说法后,还要问:“另有密意否”?六祖回答:“秘在汝边!”可见好探秘密实乃人的天性也!人与人之间会有秘密,彼此知道的秘密愈多,愈能成为好友。所以,好朋友就要有替对方保密的义务。当一个人觉得保密比泄密更为快乐时,这人是真正成熟了。

  有人喜欢刺探机密,有人恨不得远离机密。因为知道别人的机密,有时候会惹来是非,甚至杀身之祸,所以就尽量远离别人的密谈,别人的密语,别人的密事,凡是秘密,尽少参与,这也是明哲保身之道。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知道什么时候“闭嘴”能够保密,是一种基本涵养。

  8.如何面对不好打交道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进行有效的沟通,用心进行交流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面对那些不好打交道的人,我们更重要的是针对他们灵活的运用沟通的方法。

  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就必须设法使人与自己“打成一片”,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他们不支持我们,他们要么持骑墙态度,要么与我们作对。我们或许会想,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是提供事实,但要使人相信我们所说的话,首先得想想我们为何要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无论想沟通什么内容,我们总得让人注意您要说的话,并让他们觉得我们的话值得听或读。尤其是在面对不好打交道的人时,我们更要小心谨慎,避免更多的摩擦产生。如果我们已向别人表明,我们认为人是交流沟通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的沟通会更加有效。要表明这一点,您可采取如下行动:

  (1).不与人抵触:别人可能会有与我们不同的观点,如果我们承认他们的观点有理,站得住脚,而不是不留情面地告诉他们其观点有误,我们更有可能吸引他们聆听我们的看法。

  (2).包容他人的观点:如果我们能容忍与自己的看法相左的观点,别人就会觉得他们的观点值得一说也值得一听。只要向他们表明我们的观点和他们的一样。越是能容纳别人的观点,就越能表明自己看重他们。

  (3).别抢话也别插话:每当想表明自己的观点时,想马上插话的诱惑真是强烈得难以征服。但是,如果我们插话了,我们就会给人以这样的印象:我们觉得他的话不值一听。我们可以默默记下欲言的内容(或者,开会时记下关键词语),就能保证不至于忘记自己的观点,以便在适当的时机畅所欲言。

  如果接人待物时以诚相待,向人表明我们非常看重他们的观点,他们就会觉得很受尊重,也因此更有可能敬重您。如果我们能使人觉得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们也因此将更乐于喜欢您了。要做到这一点只须:

  (1).鼓励别人谈论自己:这能使自己获得可资参考的信息。“您觉得……如何?”询问对方问题并聆听(还要记住)回答,我们能使人觉得他们的生活经历对我们是有益处的。下次遇到这些人只要提到一些显著的事例,就能表明我们很在乎他们。

  (2).显示真诚的兴趣:询问密切相关的问题就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什么事让您想起了那事呢?”在意别人的偏好并建立共同之处就能表明自己与之休戚相关。“我知道这件事您很反感……”

  (3).直呼其名:与人交谈时,直呼其名给交流沟通以个性色彩,非常平易亲切。人的名字是人的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谈时使用名字表明您很关心他们,把他们作为单个的人来看。这不仅使人觉得自己非常重要,而且还使得他们对您也是心里暖洋洋的。

  但是每个人周围多多少少有些这样的人,让人觉得和他们难以相处,甚至有些让自己讨厌的人,这些人也许永远有很多不满,满腹牢骚,或者永远自以为是又好管闲事。但是这些人也没必要见而远之,如何学会与这些人打交道呢?要与这些人友好相处,光靠理想是不行的,也得有针对这些人的方法才行。

  (1).牢骚满腹型:仔细倾听他们的抱怨,承认他们关心的问题很重要;如果他们翻来覆去地重复抱怨,则做好准备打断他们;不要表明你的不同意见,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理解并重视他们的意见;要陈述事实而不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歉意;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解决问题上来。

  (2).自以为是型:对付这种类型的关键是对事不对人;倾听并认可他们的意见;坚定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但不要对质;不要成为反专家的形象;帮助他们通过积极的渠道释放精力与能量。

  (3).敌对攻击型:对付这种类型的人,你需要使自己保持冷静;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最后精疲力尽;不必顾及什么礼节,在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出面;想办法赢得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平静下来,从你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避免针锋相对的直接冲突;要为重修于好做好准备。

  (4). 沉默不应型。对于这种类型,你需要询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用友好的静默凝视;不要在沉默的停顿间歇中加入对话;对周围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他们感觉放松,打破紧张感。

  总的来说,对待不同的人,我们要灵活的运用沟通的方法,使得我们的沟通更为有效,尤其是对于那些难于打交道的人,我们更要对症入药,用不同的沟通方法来对待不同类型的难打交道的人。

  9.不与朋友同甘,莫奢望朋友与你共苦

  能同甘不能共苦,能共苦不能同甘,这因为里面掺杂了太多相互利用的成份,真正的朋友无论喜悦还是忧伤,都可以拿来分享;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互帮互助。感情是相互真诚的沟通,真正的友情不需要害怕利益的侵蚀,不需要躲避金钱绕道而行。

  我们总是向往同甘共苦的友情,像武侠小说中写的那样,两个人惺惺相惜、肝胆相照,从草莽中起家,一步步赢得天下,坐拥江山。我们渴望这样的友情,我们感动于这样的友情,可是有几人真正相信呢?历史却给我们留下太多负面的例子,“共苦不同甘”似乎像一把利剑悬在你我的头顶。

  韩信为刘邦打天下,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却落下“叛国”的罪名,株连三族。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这就是“过河拆桥”。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发动陈桥兵变,被士兵黄袍加身,大家一路征战,终于平定中原。可是江山平定之日,也是“杯酒释兵权”之时。那些出生入死的将领一生戎马,好不容易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了,却落得个解甲归田的下场。这是历史,也是真实。

  在苦的时候,大家没有金钱、没有地位,也就没有利益的争夺;可是一旦苦尽甘来,就会出现利益的分配问题。所有的友情一旦牵涉到利益,都免不了最终的破裂。我们害怕背叛或者被背叛,我们害怕失去好不容易建立的友情,所以我们尽量地让我们的友谊纯洁,不涉及利益。这是现在很普遍的一种想法,甚至被很形象地概括为:要想做朋友,就别掺和借钱这种事。我过得好是我自己的,你过得好是你自己的。也许,你现在也许诸事顺利,步步高升,根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但是你朋友也是如此吗?也许他正在为找工作发愁,也许他乡下的母亲看病急需用钱,也许他正需要一笔钱来投资他的梦想?在你飞黄腾达之时,你希望与朋友划清界限,没有经济往来;当你有一天败下阵来,却想着朋友能够施以援手。但是,不能同甘,何来共苦呢?

  战国时,燕国太子姬平继承了王位,史称燕昭王。他一心想要富国强兵,却一筹莫展。一天,他听说郭隗善于出点子,很有计谋。于是赶紧派人去把郭隗。请来后,对他说:“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强国复仇?”?郭隗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要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那么我去访问哪一个才好呢?”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燕昭王立刻尊郭隗为老师,并替他造了一幢华丽住宅。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很高兴,都委以重任,关怀备至;无论谁家有婚丧娶等事,他都亲自过问。就这样,他与百姓同事安乐,共度苦难二十八年,终于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

  这是同甘共苦这个典故的最初来处。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燕昭王“同甘共苦”的做法,可不是大家挤在一起喝西北风。他给了那些同一条船的人太多的恩惠。郭隗当初以自己为诱饵——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燕昭王乐善好施、愿意把钱花在贤臣良相身上,乐毅、邹衍、剧辛等人才投奔而来。二十八年中,燕昭王对将领都委以重任,关怀备至;对村民都悉心照顾,无论谁家有婚丧娶等事,他都亲自过问。所以,燕昭王不仅与贤臣、百姓共苦,更多是与他们同甘。这种无论什么,都可以分享的关系,把楚国民心牢牢栓在一起。

  如果在一帆风顺的日子,不能与朋友分享成功与幸福;又怎敢奢求,落难之时,会有朋友鼎力相助。风和日丽,同舟前行;狂风暴雨,同舟前行;雨后彩虹,同舟而行。无论是苦是甘,只有怀着真心去分享,才能做一辈子的朋友。我们总是觉得“共苦”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敬重、珍惜那些陪伴自己走过深夜迎来黎明的人。可是,分享利益比分享苦难更难。

  霍去病是汉武帝的爱将,在攻打匈奴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却英年早逝,年仅23岁。可是,霍去病死的时候,手下的兵士并没有多少哀恸。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有谋略有胆识的大将军,但更是一个不懂得体恤人的贵族王侯。霍去病每次出征,汉武帝都会赏赐给他很多好吃的东西,他吃不完随手就扔了,可是他手下的人却发生饥荒。这样一个少年英雄被拜将封侯,被历史铭记,但是却没有得到他身边最近的兵士的爱戴。同样,一直没有封侯的李广却博得了一世英名。大凡有颁奖犒赏,他都平均分配给军官小吏,一点都没有私心。李广治军威信是最高的。他逝世的时候,认识、不认识的人无不扼腕悲伤。

  感情是相互的。不与朋友同甘,莫奢望朋友与你共苦。无论喜悦还是忧伤,都可以拿来分享;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互帮互助。真正的友情不需要害怕利益的侵蚀,不需要躲避金钱绕道而行。朋友就是那种人啊,两个人惺惺相惜、肝胆相照,从草莽中起家,一步步赢得天下,坐拥江山。这不是武侠小说,而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只要你愿意放开自己的心,真诚的对待。

  10.站到敌人的身边去,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

  没有朋友,你就会感到生的寂寞,没有敌人,就会感到死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接近朋友,更要接近敌人。有人总结曾国藩的治人之术,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在最关键的时刻把对手变成朋友,联手打天下。击倒对手的是勇,把对手变成朋友,把对立的力量协调成一致才是无上智慧。

  你的敌人有时候是你生命的动力。没有朋友的支持、帮助会感到生的寂寞,没有敌人的较量、追赶,会感到死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接近朋友,更要接近敌人。

  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间出没,还有它们的天敌——狼。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使这可爱的动物繁殖得更多一些。于是,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消灭那里的狼。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群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经过25年的猎捕,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以鹿为捕食对象的豹子等野兽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了又啃食大树的树皮……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苟延残喘的病鹿。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是鹿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从而维持生态平衡。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就是大自然自身的平衡。

  众所周知,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约伯斯和比尔·盖茨为争夺个人计算机这一新兴市场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到了90年代中期,微软公司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公司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软与苹果真正实现双赢,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很多因素,包括他对商机的把握,他天才的设计能力,但其中还包括他对他的敌人所采取的态度。面对敌人,一定要不屈不挠,咬紧牙关,迎面而上,决不退缩———这似乎是共识。但明智的比尔·盖茨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站到敌人的身边去,把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

  现代社会竞争的法则是双赢,而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更不是两败俱伤。首先,当你决定打败敌人的时候,敌人也想着打败你。他既然能成为你的敌人,就一定跟你实力相当,不好对付。退一步来说,就算你历尽艰辛终于将他打败,可是谁能保证某天他就不会东山再起?到时候你又要提起十二分精神,积极备战。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打败他,而是像比尔·盖茨那样,友好地站到敌人的身边去,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实现双赢。比尔·盖茨“接近敌人”的做法为他赢得的不仅是商机,更多的是人气。是那种“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号召力。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开始信服他,表示愿意合作。

  不仅商业上需要这样接近敌人的气度和智慧,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

  1957年,当时还默默无名的约翰·列侬在一次小型演出中认识了15岁的保罗·麦卡特尼。演出结束后,保罗批评约翰唱得不对,吉他也弹得不好,约翰很不服气。于是保罗用左手弹了一段漂亮的吉他,向约翰展示了他的天才,而且他能记住所有的歌词,这让约翰大为惊讶。约翰想,与其让这小子成为自己将来的敌人,还不如现在就邀他入团。就在这天,二十世纪最成功的音乐搭档诞生了,约翰和保罗携手合作,组建了“披头士”乐队。这支乐队后来风靡全球,成为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乐队。?

  有人总结曾国藩的治人之术,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在最关键的时刻把对手变成朋友,联手打天下。我们处在一个市场环境下,处处存在竞争。竞争促人进步,协作使社会发展。能够成为竞争对手的都有相当实力,打倒一个对手,需要花费巨大的力量,况且,“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击倒对手的是勇,把对手变成朋友,把对立的力量协调成一致的是智。有竞争,必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才能形成一个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

www.xiAoshuotxT.Net_T_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何菲鹏作品集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