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临渊而不羡鱼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作者:张中行

第18章 临渊而不羡鱼

  近一时期,“文人下海”的声音,化为文字,常常在眼前晃动。他人门前雪,不管也罢。可是几天以前,广州《随笔》1993年第四期送来,翻了翻,感到形势有点逼人。在这一期里,我滥竽充数,优哉游哉,还在那里谈“酒”,并说有决心站在陶渊明一边,而曾出东山、不久致仕的王蒙先生却按捺不住,用题目中的“再从容些”间接表态,说自己这个文学家并未见钱眼开。我忝为这一期《随笔》中的邻居,如果还是在“隔篱呼取尽余杯”,就真有点那个了,所以决定,至少是暂时,放下酒杯,也说几句有关文人下海的,凑凑热闹。

  入话之前,先要说几句会有防御工事作用的话。计有两项。其一,我不只一次说过,人生是一,人生之道是多。这样,譬如同住一个大杂院,某志士在屋中编造什么主义,并坚信依之而行,婆娑世界可以很快变为天堂,而隔壁的王婆却走出屋门,在门外修建鸡窝,她的所求是鸡蛋,而不是人间的天堂。谁对?应该由著《南华经》的庄子来评断,是“鹏之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蜩与学鸠”,“抢榆枋时则不至”,亦各适其所适而已。这是说,作为人生之道,只要不违俗违法,就难分高下,或竟至没有高下,人也只能各适其所适。扣紧本题说,对于下海,甲说很应该,乙说不应该,其是非就又成为庄子所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庄周,吾之师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尊师重道,昔人所尚,所以我只当说说自己关于“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且,即使这样的想法不无可取,也并不表示与之相左的想法就不可取。其二,下海的“文人”像是有不成文的定义,指文学家;而文学家,像是还有不成文的定义,指能编造小说的。如果我的闭门的体会不错,那就可以判定,现身说法对下海表示意见,王蒙先生及其同道有资格,我没有资格。无发言之资格而还想说,总得找个理由。理由还得由师门来,曰己身虽非蝴蝶,可以梦为蝴蝶,那么,就算我梦为文学家吧,听到门外喊,“文人们请注意,下海喽!下海喽!”我是不是奋然而起,投笔(新潮曰投电脑打字机),跑出门,也跳入东流之水呢?不须再思三思就决定,是学孟老夫子,不动心,仍然拿笔,写不三不四的文章。或问,如此顽固不化,亦有说乎?以下分项说明顽固不化的理由。

  其一是没有改行的本领。我年轻时候非主动地犯了路线错误,小学略识之无之后,无路可走,而中等学校,而高等学校,又因为头脑欠清晰,不能数理化,就落在文史哲的泥塘中。由走入大学之门算起,已经超过六十年,居常面对的,除妻儿黄瘦的脸之外,就是书和笔。语云,熟能生巧,日积月累,也就能够略知文事甘苦,有时率尔操觚,还能成篇,换来量虽不大却颇为有用的稿酬。此外还有何能呢?算平生之账,也只是在干校曾经受命担粪,本领超过妻梅子鹤的林和靖处士而已。担粪之外,还有个未尝不可以自我吹嘘的非物质的本领,是自知之明,具体说是,如果丢开书和笔,那就不要说“发”,就是早晚的稀粥也难得保持坚硬,岂不哀哉。所以为了不哀哉,我坚决不改行,不要说“海”,就是再大,“洋”,我也不下。

  其二,下海是为变贫为富,所谓“发”,即有大量的钱,很多人眼红,我为什么不眼红?原因很平常,只是无此需要而已。需要是个很复杂的玩意儿,非三言五语所能讲清楚。复杂,一半来于客观,是可欲之物无限,如果人没有自知之明,也许想把夜空的亮星摘下来,代替室内的电灯吧?一半还来于主观,如希特勒就想统一全球,并把他厌恶的人都杀死;希腊的某哲人就不然,只希望国王的车马仪仗不遮他晒太阳的阳光。我是常人,虽然看古代典籍,也承认“负暄”为可珍重的享受,但又不忘古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名言,就是说,晒完太阳,还是要吃喝,并要有个蜗居,就算是黄脸婆吧,能够挑灯夜话。这就可见,我同样有需要。一切复杂,一切分歧,来于需要的限度,或加深说,来于想满足什么样的欲望。为了化复杂为简单,只好来个差不多主义,分需要为三个等级,由低而高是,温饱,享受或享乐,阔气。

  说差不多,因为三者有错综的关系,比如温饱也是一种乐,至少有些人,也视阔气为享受。安于差不多,可以因细小以见概括,比如食,吃烙饼炒鸡蛋可以温饱;吃红烧海参就成为享受,因为超出温饱的需要;再升,吃清炖天鹅就成为阔气,因为只是价高而未必好吃。本段开头说我没有发的需要,就因为我的所求只是温饱,而不求享受,更不求阔气。何以会这样?来由有浅的,曰“习惯”,有深的,曰“知见”。先说习惯,自然只能举一点点例。一例说温,我离开乡里家门之前睡火炕,其后由20年代中期起,直到现在,卧之时,身下都是木板。年深,旧棉絮不扔,铺在木板之上,就成为高级席梦思。盖普通席梦思,我也睡过,多软而少支持力;尤其翻身,感到别扭,所以还是不舍高级的。再一例说饱,我肠胃如蜗居,寒俭,不宜于也不惯于迎高宾,比如太阳从西方出来,中午吃得好一些,非“食无鱼”,晚饭就会犯怀旧之病,想吃玉米粥。

  这样,卧,安于木板,吃,安于玉米粥,眼下每月定时有祠禄,还不时会飞来大名为稿酬的外快,而需要额外买的却几乎没有,于是关于钱,所愁的就不是少,而是,比如说,月底了,检查阮囊,竟还有大额票十几张,怎么办?花,无东西可买;存,既要跑银行,磨鞋底,又怕通货膨胀加速,贬值。大额票十几张尚且带来愁苦,况发乎?再说知见,就难得像说习惯那样简明,因为不能躲开人生的价值问题。我昔年读英国薛知微教授的《伦理学之方法》,所得是,关于人生价值有多种想法,无论哪一种,都难于取得确凿的理据。这里也就只好说说自己认为合于情理的,或者说,经过深思熟虑多数人会认可的。为省力,还宜于从反面说,是享乐和阔气并没有什么价值,至少是没有值得珍重的价值。证据有正面的,借用古语,《左传》所举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与享乐和阔气无关。证据还有反面的,是享乐和阔气与纵欲和掠夺(包括隐蔽的形式)是近邻,所以最容易败德,就是说,乐和阔是来于他人的苦难,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所知所见如是,依照王文成公知行合一的理论,我也就不见钱眼开了。

  其三,不见钱眼开是说见钱,而眼这东西,也有所谓“天命之谓性”,于是有时一睁,也会看见各色人等和花花世界,又于是而就不免顿生杞人之忧。忧也可以分为关于人和关于世两类。先说关于人的,为了文不离题,人指人群的一小部分,戴着文学家帽子而想下海或已下海的。所忧是这个,跳下去,扑腾,挣扎,斗争,或得胜而喜,或失败而悲,还有余暇、兴趣、精力,写烈士革命、佳人出洋之类的故事吗?这里,恕我仍是旧思想,认为鲁迅比大大小小的官都高,《阿Q正传》比内藏珠宝金条的摩天大厦更有价值。我不知道,思想改革开放以后,是否也把我这样的旧思想扔到垃圾堆上。如果扔,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扔呢,有的人也许有雄心,说一手抓钱,一手还可以拿笔。

  至于我,就仍是老框框,一直坚信:一、文学事业,有成就,要死生以之,至少也要多半个心贯注,半心半意必不成;二、文穷而后工,蒲松龄是这样,曹雪芹也是这样,腰缠十万贯,会坐在屋里写小说或凑五言八韵,不下扬州吗?我是俗人,比如眼下,肯坐在桌前一个字一个字写,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多余的钱,如果得吕道士之枕,一旦发了,比如得美元百万,大概也会投笔,到什么地方去喝人头马,欣赏娇滴滴吧?再请恕我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所以才生了文学不知何处去的杞忧。再说关于世的。这用不着多费笔墨,因为大家目所共见,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两者是孪生兄弟)的世风已经刮到十级以上,也许只有皇甫谧(高士传)中的人物能够砥柱中流吧?至于一般人,自然就为弄钱,为享乐,无所不为了。绝大多数人为钱而无所不为,我们还在自负的神州将走向何方,也就可想而知了。

  理由说了三项,我的意见就成为很明显,是希望(也只是希望!)已经挑出招牌开文学铺的,只要还能温饱,就不要改卖时装。这不容易吗?也不见得。举太史公司马迁为例,他临渊,也曾生羡鱼之心吧,但终于没有下海。《史记·货殖列传》有这样的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以为贫贱足羞,是动了心。可是因为更重视“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也就没有放下笔,后世无数的人也就还是能够读《史记》,一唱三叹。“欲以究天人之际”是人生的一条路,扔开刺绣文而改为倚市门是人生的另一条路,不知道诸位文学家怎么样,至于我,即使不忘算盘,二一添作五之后,还是决定不改行,永远不能发而不悔。是想希圣希贤吗?曰不敢,“亦各言其志也”而已。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中行作品集
诗词读书丛话张中行散文-人生卷张中行散文-生活卷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作文杂谈流年碎影顺生论文言和白话张中行散文-人物卷禅外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