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5章 想念韶山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作者:谭五昌,肖飞 主编

第35章 想念韶山

  南开大学 周菡。

  我出生在湖南湘潭,主席的故乡。在家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大家都喝着一样没太被污染的湘江水,呼吸着一样微微带些潮润和汽油味的空气。主席的故乡--我们所居住的那个小城,像很多20世纪末中国的中小城市一样,小心翼翼,然而坚定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踱步。我们都知道,在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韶山冲的小山坳,那儿,静静地包藏着一个伟人的少年。

  来到这个北方的城市念大学,水已日渐成为一种奢侈和梦想,空气中除了沙尘还是沙尘,只有这个城市的人们还算热情的笑脸,也许还能聊做不远千里来到这儿的论据。面的司机大哥最常问的问题是:“小姑娘从哪儿来啊?”“湖南湘潭。”然后就是司机大哥略带神往的惊叹,“嗬,湘潭,好地方啊,出伟人……”听本地人有豪爽的北方口音吐出“湘潭”这个名字,这在很长的时间内于我都是一种奇异的感受。在家的时候,渴望离开湘潭的我们提到“湘潭”,从来都是平淡的。然而在司机大哥那一声声略带惊异的神往的“湘潭”中,那关于水和空气的记忆竟都模糊下去,我又开始重新在记忆中打量我的故乡了--那个遥远的带些神秘感的地方。我知道,那所有的惊异、神往都只缘于一个叫做韶山冲的小山坳,那个包藏了伟人少年的小山坳。

  从小学到高中,去韶山是每年春游、秋游的首选--路不远,风景好,还有教育意义。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像熟悉自己家的摆设一样熟悉毛主席故居中的每一件陈列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我们一年一年地去,韶山也在一年一年地起着变化。毛泽东纪念堂修了起来,卖旅游纪念品的小贩也一天天多了起来,惟一不变的是那座高耸入云的韶峰。

  记得小时候在一部讲少年毛泽东的电视剧中看到过,年轻单瘦的十三伢子(毛泽东的小名)离开韶山冲之前,要翻过一座高高的山。登上山顶的时候,他最后一次回头看了看生他养他的这个小山坳,风吹动了他青布长衫长长的衣袂……也许就是在那时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印象,不管后来再看到多少有关毛主席的资料:电视中的毛主席、挂历上的毛主席、毛主席诗词、毛主席书法……在我的脑海中,毛主席的形象总是与山巅那个迎风而立的少年紧密地连在一块儿。而想象中的那座青山,我固执地认为,那就是韶峰……

  初二的那次秋游,我爬上了韶峰。接近山巅的时候,我们已能清楚地看到草丛间的积雪。裸露在山脊上的“之”字路越来越难走,我手脚并用,体会着因恐惧和兴奋而微微战栗的感觉。越是往上,心跳得也就越厉害。我不断对自己说:“到了,到了,马上到了,到了就好了,到了就好了……”真正到了的时候,面前豁然开朗,而我却回头了,脑中闪过的是风中的那一袭青衫。

  也许人的回忆和感受真的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慢慢清晰起来。直到好些年后的今天,当我站在了异乡的土地上,才恍然有些明白,或许当年攀登的勇气只缘于那种莫名的固执,一个孩子固执地追寻着想象中风吹动青布衣袂的那一刻。

  所以说人的记忆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经历过中学那样懵懂的年代,很多东西都淡忘了,而今大学都要毕业了,那些关于山峰、积雪、青衫和风的记忆或想象却仍然一次又一次地在脑海中重现、交叠。是乡愁吧,毕竟是那山峰特有的苍翠、积雪特有的娇嫩和那特有的不含沙尘的风在清晰地对比着北方看不到边的平原、踏不到底的深雪和睁不开眼的大风。在不厌其烦地勾勒着家乡的图景,让我在习惯了没有辣椒的日子中依然深刻地嗅到骨子里浸润着的南方山水的气息。然而尽是乡愁吗?在大学校园那许多个彷徨迷惘的日子中,不也还是这几幕图景给我带来一片澄明的心境,不管多么失意多么迷茫,总能忆起那个攀登的姿态,总能想起那个回望的眼神。是啊,回头看看,再仰起头的时候,胸中又是涨满希望了。

  是的,就是因为希望和勇气,我想念韶山,想念山巅的风,想念风吹动的青布衣衫,想念衣衫下单瘦的身影,想念那或许只是虚构的回望眼神……在这个崇高被解构得一塌糊涂的年代,想念韶山。

  发表于2002年3月17日南开大学BBS。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谭五昌,肖飞 主编作品集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