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0章 选择活着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作者:谭五昌,肖飞 主编

第60章 选择活着

  上海财经大学 刘玲。

  活着,还是死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千百年来,它困惑着无数在苦痛的精神炼狱中挣扎的生命,在生与死的边缘,作出选择举步维艰。精神上的重负往往胜过任何类型的死亡。死亡,简单而神秘,如一道优美的弧线,划破天际的黑暗,却又落入另一种黑暗--永恒的黑夜。死亡,可以淹没一切,超脱一切。“解脱之道存于出家而不在于自杀。”王国维如是说,可他自己的解脱呢?他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冰冷的昆明湖底。杨业血溅李陵碑,是殉国;孟姜女泪尽长城之隅,是殉节;仲卿、兰芝共赴九泉,而使孔雀东南飞,此是殉情;海子尸陈山海关,殉的是时代。死亡,像一个白色的魔咒,令人畏惧却受人膜拜。选择死亡者,往往敏感而脆弱,在所追求的完整的世界渐渐地碎裂之中,他们只有选择肉体的消亡来挽救濒死的灵魂。

  由此而观,选择活着是难能可贵的,铮铮而立于纸面的就有一位--司马迁。

  公元前135年,未来的太史公在黄河之滨的夏阳高门村呱呱落地了。年少之时,他便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聪颖,在严父的教导下,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青年时代,又露宿风餐地游遍了千山万水,从江滩到庐山,从禹会诸侯的会稽到屈子沉沙的罗江畔。博学多才的司马迁至此正是风华正茂,志存高远,踌躇满志的他急欲振翅高飞,手中那管狼毫长笔正是他起飞的翅膀。他立志编史,将历史长卷上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幅幅生动的图景编进那排密密匝匝的竹简。感情浓烈而浪漫的司马迁景仰豪侠之士,有杀富济贫的大盗郭解,忠厚仁义而固执的苏轼,还有少年英武的名将李陵。他从他们的品性中汲取营养,铸就了自己重义轻利的性情与刚直不阿的品格。

  父亲去世后,司马迁出任太史令,走上仕途,常伴君侧,自是荣耀无限。多少人倾慕他的才华,多少人嫉恨他的耿笔直言。然而“伴君如伴虎”,更何况是喜怒无常的汉武帝。李陵事件发生后,龙颜大怒,深斥李陵自去其辱,群臣无不附和,独司马迁坦言:李陵虽败,定仍欲伺机立功回归,且其以五千敌三万,亦无可厚非矣。武帝刘彻闻言怒火中烧,一声令下将其打入天牢,到了第二年,传来李陵为匈奴练兵的消息,司马迁更无豁免希望了,一道道旨使祸从天降,家人只有长泪涟涟,祈首向天。此刻,司马迁面对三种选择:一是依汉律用钱赎命;二是接受腐刑;三是死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深谙此“利”字的太史公却清贫如洗,处境艰难得只剩两条路可走,要么痛痛快快地死,要么带着满身屈辱活下去。史公心中的天平上,一端系着自己半生的名誉、半生的痛苦。死,简单、干净,只是一个了断。活着,则意味着放弃一个男子最基本的尊严,在世人的鄙夷与唾弃下了此余生。孰去孰从?选择本身很简单,可此过程却让他们经历了比死亡更严峻的挑战。在那幽森的天牢里,史公徘徊良久,天色黯然,黑夜无声而至,又悄然离去,当最后的暮色渐渐消散时,史公缓缓地站立起来,他的双眼深陷,忧郁的目光饱含着他对苦难的彻悟,暗淡的眸子里隐隐闪烁着一星亮光,尽存的希望使他终于作出了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决定:选择活着。

  一阵天昏地暗的剧痛过后,史公被抬出了那间阴惨的蚕室,持续的昏迷中,他感到那个扑朔迷离的世界正在远去,死亡虽未降临,可活下来的已不是真正的自己--灰白的发丝,臃肿的身躯,尖细的嗓音,没有胡须的苍白的脸。

  活着,变得艰难,他无法面对世人,面对族人,面对亲友,面对妻女。他看遍了世情冷暖,人世令他寒心而刺心,可他的精神却愈发娟洁而峻峭、浓烈、忧郁而缠绵。踽踽独行的他紧紧握着那支几乎枯秃的大笔,伏案疾书那部只能“藏之深山,传之其人”的巨著,天寒夜晚,此景此情怎不凄惨!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抹杀一切,却同样可以储存一切。述往事,思来者,真理在历史的海洋里颠簸漂荡,却终会浮出水面。公元前90年前后,史公怀着耻辱,却也带着满足就此长眠,而《史记》却得以留传千年,《史记》存储着太史公横溢的才华,高洁的品格,更定位了世人对他的最高评价:高山仰止。地下有知,史公理应宽慰,理应无悔!

  原载上海财经大学《上财青年》2001年12月号。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谭五昌,肖飞 主编作品集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