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章 汉乐府部分 (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作者:月满天心

第3章 汉乐府部分 (2)

  这两个女人,小小地中和一下,强硬中带一丝温柔,妩媚外加一点心机,便是完美了。

  女人,别拿软弱当挡箭牌,否则后果往往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

  得知儿子被杀,戚夫人还在执迷,不晓得是自己的一首歌,间接害死了儿子,她大骂吕后,并欲拼命。这才完全激怒了这个狠毒的女人,发明了世上最残忍的酷刑,将美貌无双、绝代风华的一个美人,斩去手脚,挖去眼珠,毒酒熏耳,哑药灌喉,活活变成了“妖怪”。

  千年前的那一场惨案,阴惨惨载进了史册。

  诉说着吕后的无情残忍,也诉说着戚夫人的愚蠢和天真。

  戚夫人抱怨不甘的结果是害死了儿子;吕后的凶残至极,结果也将一个好好的儿子激疯。

  两个女人的一场战争,害死了一对好兄弟,延伸出了更多的不幸。

  刘盈见过惨遭“人彘”的戚夫人后,惊吓过度,大病一场。病愈后,性情大变,每日纵情酒色,很快就一命呜呼。

  吕雉的残忍,其实也不仅仅是吃醋,事实上吕雉早就对刘邦失望了,她那么精明透顶的女人,未必不明白男女情爱这点事,她自己就一直在养男宠。

  刘邦上谁的床,她未必会吃醋。她对戚夫人的不满,来自戚夫人的不自量力,居然想废太子,和她争夺皇太后的位置。

  以戚夫人的算计和头脑,这,也太难了些。

  也正是因为头脑简单,戚夫人才将易储之事想得如此简单,以为只要男人一句话,江山便可更改。

  明宪宗年间,也有过一个女子,和戚夫人同样的处境。

  明宪宗,宠爱万贵妃无度,以至于万贵妃一手遮天,凶残霸道与吕后不相上下。宪宗所宠幸的宫女嫔妃,无不遭到万贵妃的毒手,哪个女子怀孕,万贵妃便派人强行灌下打胎药,宪宗一把年纪,连个子嗣儿女也无。

  一日,宪宗去内藏,见一纪氏女官,口齿伶俐,对答如流,又生得美貌,明眸善睐,便喝退宫人,在内藏阁临幸了她。

  皇帝临幸个女子,就像渴了喝口水、尿急上个厕所那么简单,此后,宪宗便死死忘记了这个女子。

  谁知道,一次临幸,竟怀了孕。万贵妃自然不肯放过,派人前来打胎。太监宫女们都觉得这纪氏可怜,皇帝又无子嗣,于是谎报这女子不是怀孕,而是肚胀病,按照惯例,将她关在了安乐堂。

  纪氏在安乐堂生下儿子,偷偷摸摸养到六岁。

  太监张敏,找了个机会报告皇上,宪宗一听,喜出望外,急忙召见儿子。纪氏很清醒,皇帝未必保得住自己的儿子,所以大哭道:我儿子此去,恐怕性命难保。这一刻开始,她便逼着自己,想法子,保住儿子的性命。

  第二天,纪氏被封为淑妃。

  这一年六月,纪淑妃暴病而亡。朝中所有人都认为是万贵妃下了毒手。

  其实不然。这淑妃,是明白难逃一死,为保儿子性命而自杀了。纪淑妃和儿子住在一起,若真是万贵妃下手,她能舍弃更有威胁的小皇子,先杀死纪淑妃吗?

  纪淑妃这一死,太后觉得皇孙危险,把他直接接到了自己身边,小皇子的性命,终于得以保全。

  戚夫人也许有这样的心,却没有这样的算计。她太柔弱,柔弱到没有风骨和心计。她太信男人,太信爱情,却独独忘了,女人,最该信的,应该是自己。

  有所思

  女子转身应优雅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读这首诗,虽然调子仍然悲观,却让人眼前一亮。

  想当年,杨贵妃见皇帝宠幸梅妃,愤而离开皇宫,你不再爱我,我还不爱你呢!皇宫又怎样,天下又怎样,我以我心为苦乐!这样率性、情烈、敢于挑战男权的女子,不多。

  你看她听闻男人变心后的一系列动作:拉、摧、烧、扬。好吧,既然你变心绝义,那么,从今往后,我们各自天涯。

  好一个率性女子,击掌。

  想起《汉乐府》中另一首诗《上山采蘼芜》,都是讲失爱的女子,处理感情的方式却完全不同。那一个,见了前夫,马上恭敬有加,走的是温婉幽怨路线,用的是软绵绵的鱼肠剑。这一个,听说心上人有了二心,立刻斩断相思,决然转身,眼泪都不掉一颗——对负心的人,不值得!

  那么多写弃妇思妇的诗,都像水中月,缠绵,幽怨,唯美,伤感。唯有这首,如一柄利剑,齐齐斩断水面,虽然效果亦是抽刀断水,感觉上,已经是气势万千,让人无不拍手称快。

  自古都是男子负人,女子只能听信宿命摆布——遇到长情的男人,是自己命好,遇到浪子,也不该有任何怨言。女子的情爱,是由不得自己的,从一出生,就被社会的约定俗成给画地为牢了。

  《红楼梦》里说,水做的女人。

  水做的女人,自然多了些缠绵和温婉。妾当如蒲草,君当如磐石,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你不要走,我愿用柔情千万缕,缠住你!

  这是大部分女子选择的命运和方式。

  她是怎么听闻男人心有变异的呢,相距万里,必然是书信相通。这一震怒,烧了信,砸了簪,一扬手,前尘与往事一起飞去。

  高鹗续《红楼梦》,处处都是凝滞之语,唯有黛玉临死前,闻宝玉另娶之后的决绝还算靠谱——她挣扎着将所有的帕子,诗词,香袋,两人的信物,全部付诸一炬。倘若,宝黛结局果真如此,黛玉一定会这样做!那样清晰,高贵,冷冽决绝的女子,面对负情,绝不会软绵绵临花哭泣,凄惨惨对月伤心——她之前那样,是为自己的命运伤心,是为自己的爱情无人做主而担忧,绝不是因为宝玉负情,他负情,这是唯一的结局。

  高鹗不是不懂男女情,不是不懂《红楼梦》,他是被人胁迫,不得不将续书向主旋律靠拢而已。

  无论男权怎样强硬,怎样剥夺女人自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就是有这样高贵的情,不妥协,不分享,不忍辱,不纠缠。

  其实,听闻爱人变心,谁的心里不会波澜顿起,惊涛骇浪?

  也许她正站在窗下,思念着他温润的双眸,那里面,曾经写满了爱意和浓情。这样的情义,对情窦初开的少女是致命伤,是深潭水。

  古代,掉进一个男人的情爱世界,是无法抽身的,女子付出的情感,是一次性的,否则便有失妇道。所以她专心,认真,依恋,别无选择。

  你看她给爱人准备的定情物。

  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这是一枝用龟类甲壳制造的发簪。传说,这类甲壳能令男人多文采,它的质地也光滑美观,十分珍贵。

  为了让这发簪更好看,更与众不同,她细心地,充满了爱意地,将簪子的两头坠上珍珠,还在簪子上装饰了一颗颗的美玉,最后,用绸缎裹了,轻轻放在手中。

  女孩子都是形式主义,愿意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念和爱意。用信物,也可以说是定情物。

  亲手织一件毛衣,叠一千只纸鹤,娇云带雨,婉转娥眉,粉面含羞怯,情思绕指尖。

  最美最浪漫的爱情信物,是一枚红叶。

  说的是唐朝诗人卢渥,在御河旁拾到一片从宫墙里飘出的红叶,上面竟有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卢渥如获至宝,也捡起一片落叶,回了两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从诗句上看,这个诗人显然没有题诗的深宫女子更有文采,好在,这个方式特别又浪漫,可以弥补文采上的不足。要知道这样的故事,遇到知音的几率是非常低的,能是一个会题诗的人捡到红叶,已经是造化了。

  据说,这两个人红叶定情,竟然真的成就了一段姻缘,也算是千古佳话了。

  当然,关于红叶诗,在天宝年间又有新的版本。说的是,诗人顾况,也是偶然在宫墙外捡到一枚题了诗的红叶: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予有情人。

  顾况一看,赶紧也回了一首: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从宫女题诗的字面上理解,貌似后者模仿前者,因为“好去到人间”,满含的是幽怨无奈,而后者的“年年不见春”和“寄予有情人”便有些赤裸裸的意思了!

  也或许,红叶定情,红叶题诗的戏码实在是太浪漫,才惹得才子佳人争相效仿。

  回到《有所思》中来。

  殷殷切切的思念之情,别出心裁的定情玳瑁簪,还没有送到心上人面前,他就变了心。

  此前有多爱,此时便会有多痛!

  你看她,听闻这个消息,没有哀哀哭泣,而是将送他的玳瑁簪拿出来,一把折成两段。连同穿在两头的珍珠、用来装饰的美玉、裹簪子的绸缎,统统归到一起,捡起石头,噼里啪啦砸下去。砸下去,像砸毁一段痴情,也像砸碎一段过往。珍珠碎了,美玉碎了,变成一堆白色的粉末,龟甲的簪子要结实一些,她不顾手腕疼痛,使出很大的力气,额头上滚动着汗珠,终于,凝结着相思和深情的簪子也碎掉了。她咬着唇,看到裹簪子的那截小绸子和来往书信还完整如初,索性点了火,火光微红,映着决然的脸。

  如此,还不能解心头之恨,一扬手,一把灰尘轻飘飘飞走了!

  在心里发着誓,从此,与你一刀两断!拉、摧、烧、扬,一连串的动作,干脆,利落,决绝,宛如侠女,一柄剑直指长空,情思、怨恨,挥剑而断,绝不拖泥带水!

  烟尘袅袅,很快就了无痕迹。

  真的是没有痕迹吗?

  转身是一种姿态,是一种高傲和高贵,但,苦在心里。

  只是,这个女子的感情太高贵,容不得丝毫的亵渎和妥协,她是她自己的主宰,不纠缠,不悲戚,爱着,就十分地爱,失去了,便优雅转身。

  有时候,在转身的时候,需要残忍的、决绝的誓言来给自己犹豫的心增加筹码。

  会没有痛苦吗?

  那样地爱过,思念过,付出过。多少流光催人老,你爱花来我爱笑,不知不觉春已尽,蓦然抬头,你已不在相思处。

  她几乎是一夜无眠。

  付出得越多,越激烈,则眷恋越多。

  有时候,我们爱上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庞大的付出。

  所以,这样收不回成本的情感,怎能甘心?尤其是这样一个爱恨分明,纤毫毕现的女子!

  听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地扫过大地,这样的夜,更增添了无奈悲凉和孤独之感。树叶哗哗落下来,像谁的眼泪在飞舞。偏偏,鸟儿求偶的叫声又让人心烦。

  想起了恩爱过往,也想起了夜间幽会,惹动鸡犬吠叫,让家人发现后的尴尬与羞怯。如今,他一去再不回,怎么面对家人?

  这寂寞余生,这尘世,这命运啊,如此不公!

  这个可怜又可敬的女子,从一开始的悲愤难平,终于开始犹豫不绝。

  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云:“妃呼豨,人皆作声词读,细观上下语气,有此一转,便通身灵豁,岂可漫然作声词读耶?”闻一多《乐府诗笺》亦云:“妃读为悲,呼豨读为歔欷。”

  左边是屈辱妥协,右边是高贵转身,付诸东流。这个选择是如此折磨人——不管如何选择,她也不会再爱他。他或许会成为她苟且人生的一块遮羞布,谁让自己为他曾经有悖于礼教道德!或许,她会勇敢面对,众叛亲离——从此,我只爱我自己!

  好在,她有自信,在天明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无论向左,还是向右!

  有人认为,最后的结果,女子是向现实妥协了的。东方须臾高知之,其中的“高”字,便有恒久之意。《汉诗统笺》讲:“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洁,感情热烈持恒之义。

  我不以为然!你看这是个多么情烈、率真的女子,她为爱人,不惜悖礼教,私下相会、为他做发簪,不辞繁琐,知他变心,马上折断信物,烧毁,并随手扬其灰……虽然也有犹豫和眷恋,也是因为之前的付出和缠绵!

  这样一个女子,她肯为了一世安然,而忍受无爱和屈辱吗!

  闻一多以为《上邪》和这首《有所思》应合为一篇。余冠英亦认为: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上邪》是一个女子热烈的爱情表白,而《有所思》则是一个女子,在转身和回头之间无奈的挣扎,若二者合一,悲剧色彩无疑更重。

  无论如何,这女子,遇人不淑。

  那根本就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惹下了相思,却辜负相思。徒留一个高贵的女儿,付出了身家清白,在一腔等待的热切之情之后,独自面对空寂寥落的未来。

  为情误,为情伤,多少红颜薄命薄运于此,由此说来,爱情果然是毒品,尝一口,便禁锢终身。

  转身是伤,回头是恨,难两全!

  留别妻

  飞花流水各自欢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月满天心作品集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