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怀孕百科知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1章 产期及产后期须知(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怀孕百科知识》 作者:任超奇

第31章 产期及产后期须知(2)

  预防方法:孕期内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饥、不过饱,加强营养。生活起居应有规律。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常用温开水洗涤外阴,或用1/500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外阴。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不去餐馆进食,遇到家中或周围有传染病人,应当注意隔离消毒。

  临产时,保持精神愉快,则产力充沛。产妇不可有任何紧张、忧虑情绪,因精神过度紧张,会扰乱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以致大脑皮层过度疲劳,因而影响正常的子宫收缩,是产力不足和子宫收缩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临产时,要尽是设法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排除各种精神刺激。产妇心中宜默诵:分娩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大地自然之理;或默念诗词歌赋;或意守丹田;或思考产程经过,专心候产等,都是消除紧张情绪的好办法。

  (9)分娩时与医生密切配合

  分娩时应当服从医嘱,听从医生指挥,正确适时地使用产力,避免做无用功,使分娩正常进行。

  当第一产程(即外口期)开始时,腹部阵阵疼痛,这时产妇应做到“睡、忍痛、慢临盆”,这“六字真言”,对于提高产力,促进产程进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产妇尽量休息睡觉、不能人睡亦须卧床闭目养神,养得一分神,则增加一分产力。卧床静养,减少体力消耗,积蓄精力用于第二产程。当宫缩时,产生阵性腹痛,产妇应尽力忍住,须知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排出胎儿时的挤压作用,宫缩越强,疼痛越烈。此时产妇绝不可高声疾呼,更不能在床上翻动不休,手舞足蹈,这些毫无意义的活动只会耗伤精神、降低产力,而且还会造成紧张气氛,影响其他产妇休息。

  在第一产程中,尤其不可过早用力下挣。有的产妇以为早用力,胎儿会早娩出,这种做法适得其反。因为第一产程是开口期,其动力主要来自胎儿和胎盘中分泌的激素,促进子宫收缩,使宫颈口开全。在颈口未开全之时,无论用多大力量下挣,都不能将胎儿排出体外。所以,用力过早,非但无益,反而消耗体力,降低产力。须记住医生忠告:产时不可用力过早。

  当子宫口开全时,即进入第二产程。此期子宫收缩频而强,胎儿先露部压迫盆底组织和直肠,引起反射性屏气动作,腹肌和隔肌强力收缩,腹腔内压增高,此时正是用力下挣的时机,医生会指导你正确使用腹压和作哈气动作。当子宫收缩时,产妇双手拉住床沿同侧拉手,先深吸气,憋住一口气向下用力挣。当子宫停止收缩时,不可用力下挣,此时应作哈气动作,使隔肌和腹肌有节律地收缩。当胎头仰伸娩出的时候,应作张口呼吸,即哈气动作,不宜过于用力强迫胎儿落地,以免胎儿娩出过速,撕伤阴道与会阴。

  如果产妇宫缩乏力,或产道异常,如骨盆狭窄、盆腔肿瘤,或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异常情况,需要手术助产时,产妇和家属最好服从医生决定,当机立断,不要从主观愿望出发,随便阻拦手术,或听信谗言,犹豫不决,拖延时间。要相信医生会为你选择最恰当的手术,保证母子安全。

  (10)临产前要排空二便

  临产时医生总是嘱咐产妇先解尽大小便,或在宫颈刚扩张时,医生要用温肥皂水灌肠,清除粪便,这是因为排空二便,有利于子宫收缩。子宫的位置在膀脱之后、直肠之前。怀孕后子宫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而长大,足月孕妇子宫重量达1000-1200克,容积可达5000毫升。长大的子宫,势必挤压直肠和膀眺,使直肠张力降低,蠕动减弱。

  分娩时,子宫强力而有节律地收缩,以娩出胎儿;若周围挤压过紧,必然影响子宫正常收缩。犹如一个拥挤不通的小屋子,人们要在里面自由活动,就感到很困难,便需要更多的力量去排除阻力。子宫的正常收缩运动,也要求有一个宽松环境。假如直肠充满粪便,膀脱充满尿液,子宫的收缩运动必然很费力,先露部因受阻而难于下降,以致宫口迟迟不开;胎头在盆底较长时间地压迫膀胱和肛门括约肌,以致括约肌麻痹导致产后尿潴留和产后大便困难。另外,在临产前排尽二便,可以避免分娩时排便引起污染。

  分娩前,产妇应做到定时小便,每隔2-4小时排尿1次,使膀眈随时呈现空虚状态。若产前有排尿困难的情况,应及时去产科医院检查,必要时导尿,或施针灸通便。临产前应定时大便,养成晨起排便习惯。若大便困难,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蕉、柿子、西瓜)红苦、蜂蜜等,决不可随意服用大黄、芒硝、番泻叶之类峻泻通利之品。医生采用针灸或灌肠导便,可以通过反射作用刺激子宫收缩,对于加速产程进展是有助益的。二、产褥期有关知识

  1.什么是孕妇产褥期

  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到产妇机体和生殖器官复原的一段时期,需要6-8周。医学上将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或产后期,民间俗称坐月子。无论产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着产妇要卧床休息,将养好身体,促进生殖器官和机体尽快康复。

  产前孕妇担负着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母体的各个系统都要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尤其是子宫变化最为明显,子宫肌细胞肥大、增殖、变长,到妊娠晚期子宫重量增加为非孕时的20倍,容量增加1000倍以上。心脏负担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心率每分钟增加10-15次,心脏血容量增加10%,才能供养胎儿和自身需要。同时因胎儿逐渐长大,隔肌逐渐上升,而使心脏发生移位。肺脏负担也随之加重,肺通气量增加可达40%,非常出现鼻、咽、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妊娠期肾脏也略有增大,输尿管增粗,肌张力减低,蠕动减弱。其他如肠胃、内分泌、皮肤、骨、关节、韧带等都要发生相应改变。产后胎儿娩出,母体脏器又要恢复到产前的状态,子宫要缩小,隔肌下降,心脏复原,被拉松弛的皮肤、关节、韧带要恢复正常。这些形态、位置和功能的复原,都要在产褥期内完成,而能否复原,又取决于产妇在产褥期内的将养情况,若将养得当,则恢复较快,且无后患;若将养失宜,则恢复较慢,且多患产后疾病。

  2.月子中的居室环境

  产后室内的布置是力求创造一个优美、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因为产妇及新生川几乎所有时间都生活在室内,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力把室内布置得好一些,这有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也是优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室内应清洁、通风。产妇居室要讲卫生,应注意打扫干净。为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大可开窗通风1-2次,每次通风时间可短一点。通风时母婴要盖好,不要吹直风,以免着凉感冒。房间最好能受阳光照射,以增强产妇和新生儿的自然免疫力,但应避免阳光直按照射婴儿的眼睛。

  (2)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室温在23-25℃,冬天应20℃左右,以使人感到舒适为好。注意室温不宜过高,以免婴儿起皮疹。温度大体保持在60-65%左右比较合适,勿使室内过于干燥,为了保持湿度,室内可放热水盆或用加湿器。夏天要预防中暑,冬天要预防煤气中毒。

  (3)室内应保持安静。产妇居室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使母婴能静心休息。有条件的可给婴儿安排一个小床,如果和母亲同床,也应分睡。为了预防婴儿感染病菌,要避免客来客往,更不能让人去乱摸婴儿。

  (4)为使房间优美以陶冶孩子情操、开发智力,室内可摆设儿童玩具,张贴适合孩子的小动物画、挂气球、灯笼等。

  3.月子中的居室应注意适度通风

  产后居室注意通风,使空气流通,这对做好产褥期保健是不可忽略的。通风可保持空气新鲜,使室内空气适宜,能有助于增强产妇及新生儿的抗病能力,以保证母婴健康。居室通风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风时不能使空气对流太强,特别不要吹“通堂风”,别让风直吹产妇和婴儿,以免着凉感冒。每天可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5-15分钟。如果外面风大时,可暂不开窗通风。

  (2)夏天炎热,尤其要注意居室通风,以防中暑。常见由于居室长时间受阳光暴晒,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使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产妇穿着过多而中暑。室内闷热,使婴儿易患暑热症、抽疯、痱子、脓疮疹等。因此,夏季居室通风次数可多一点,时间可稍长一点,以利于预防中暑。

  (3)冬天寒冷,特别北方风大,又多刮西北风,一般产后不宜通风,故室内空气不好,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婴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如不及时,则易患肺炎。为了使室内空气新鲜,考虑到冬天太冷,每天可在外面风小时开小窗通风。如果室内无暖气设备而是烧煤炉,通风更为必要,以防煤气中毒。不过每次通风时间可短一些,以免造成室内寒冷而不利于母婴健康。

  过去不少人认为产后开门窗通风,产妇会一辈子四肢及腰背疼痛,因而“坐月子”期间紧关居室门窗,还挂上门帘,这种旧传统应该改变。

  4.坐月子期间母体有何变化

  月子内母体变化较大,因此产妇必须了解这些生理变化知识,以便自测其变化是否正常,家属应仔细护理,预防产生疾病发生。

  产后子宫要逐渐缩小,直至恢复正常。分娩后第一天,子宫底下降平脐,以后宫底每天下降1-2厘米,7天左右子宫降人骨盆腔,与耻骨联合(即毛际处横骨)平,大约42天左右恢复正常大小,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所以产后42天应到医院作妇科检查,了解子宫是否恢复正常。

  产后子宫颈从分娩时的松软、充血、水肿,子宫壁很薄,皱起如袖口,呈空腔状,经过30天左右,充血、水肿消失,恢复正常大小。由于分娩损伤,初产妇的子宫颈外回失去原来的圆形(未产型)而变为横裂(经产型)。

  产后阴道变松,阴道周围皱壁减少,阴道内的粘膜平坦,犹如绝经后的妇女。一般说来,在短时间内,阴道粘膜不容易完全恢复到妊娠前的情况,只有在停止喂奶后,月经来潮,卵巢功能正常,在雌激素的影响下,阴道粘膜才逐渐恢复正常。分娩时,由于胎儿挤压阴道外口,常常引起阴道外口充血、水肿,或有不同程度的裂伤。充血。水肿一般在产生10天内逐渐消失。裂伤经缝合后,常在7天拆线。阴道口的处女膜,常因分娩时被撕裂,成为残缺不全的痕迹,称为处女膜痕。故凡见处女膜残缺者,证明该妇女曾经有过孕产。

  胎盘娩出后,约经24小时,乳房开始分泌乳汁,此时便可给婴儿哺乳。产后1周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的颜色呈黄色,汁较清稀,蛋白质含量较高,含糖量略低,并有缓泻作用。以后乳汁逐渐成熟,成熟乳汁颜色为白色,质较浓,含蛋白蛋、脂肪、糖、多种维生素和抗体。产后3-4天乳汁增多,乳房充盈,这时产妇体温可有升高,产妇感到发热,中医谓“蒸乳热”,这种发热一般不超过38。C,约24小时内自行消失,不属于病态,产妇不必顾虑。产妇在哺乳期间,一般不来月经,但也有个别人在哺乳期照常来月经,如果月经周期、经期、经量、颜色、质地均同产前一样,属于特殊生理情况,不屑病态。如果产妇不哺乳,一般月经于产后30-42天恢复正常。

  其他如产后要排除恶露,产后多汗,产后脏腑功能暂时失调等,这些变化都要在产褥期内恢复。是否恢复正常,要求产妇在产期满后收到医院作一次健康检查。

  5.月子内的腹痛

  几乎每个产妇在分娩以后都要发生下腹部阵发性疼痛。这种腹痛是产生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多在产后1-2天内出现,3-4天后自然消失,多者1周内消失。疼痛的特点,下腹部呈阵发性疼痛,疼痛时,子宫变硬,恶露增加,多在产后第1-2大内较剧,以后逐渐减轻以致消失。初产妇疼痛较经产妇轻,疼痛时间也较经产妇短。

  产后腹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子宫在复旧过程中由子宫收缩引起。分娩后子宫腔要从足月时的5000毫升,缩小到非孕期的50毫升。子宫必须通过收缩来减少子宫肌纤维的胞浆蛋白;通过收缩使子宫肌细胞缩短。缩小;通过宫缩使胎盘与子宫之间的剥离面很快缩小,血管断端很快封闭,避免产后大出血;通过宫缩排除恶露。当子宫收缩时,引起血管缺血,组织缺氧,神经纤维受压,所以产妇感到腹痛;当子宫收缩停止,血液流通。血管畅通,组织有血氧供给,神经纤维解除挤压,疼痛消失。

  初产妇因子宫肌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便可复旧,且复旧时间也较短。经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肌纤维多次牵拉,较为松弛,复旧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

  以仁所述,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疼痛时间超过1周,并为连续性腹痛,或伴有恶露量多、色暗红、多血块、有秽臭气味,多属于盆腔有炎症。

  6.产妇为什么多汗?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产妇分娩以后出汗总是比正常人多,稍微活动或进食时,常常汗流满面,全身汗出蒸蒸,粘湿难受。有的睡眠和初醒时更为明显。这种产后从皮肤排出大童汁液的情况,医学上称为褥汗,是产后机体恢复和自身调节时的一种生理现象,大多于产后数日内自行缓解,产妇不必为此忧虑,更不须求医治疗。

  汗是人体水盐代谢的产物。人体水液排出,一靠大小便排出,一二靠皮肤挥发,其次是从呼吸道及其他方面排出。妊娠晚期,由于输尿管增粗,蠕动减弱,尿流缓慢,产后输尿管功能不能在短期恢复,以致小便排出量少,水液储留于机体。妊娠晚期,胎儿及附属物所需钠盐增加,体内水液储留相应增多。胎儿及其附属物所需的血、氧增加而使母体血容量相应增高,也使体内水液储留。产后需要及时将多余的水液、钠盐排出,于是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水钠从皮肤汗孔而出,此为产后汗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二,产妇甲状腺机能亢盛,尚未恢复,脂肪、糖。蛋白质代谢旺盛,故多出汗;其三,产后进食较多的高能量食物,又多喝汤水,这是产后多出汗的又一原因。其四,产后体温略有升高,需要通过出汗散热。总之,)太后出汗是一种生理调节现象。

  中医认为,由于产后气血虚弱,营卫失调,阴阳暂时失衡。卫阳虚弱则固表功能失职,皮肤毛窍空疏,汗液自出。营阴不足则阳热相对亢旺,阳热外浮,使津液外出为汗。产后数日,气血渐复,阴阳调和,日趋平衡,出汗不治而愈。

  产妇必须注意,有一种病理性出汗,医学上称为产后汗出异常。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汗出湿衣,持续不断,常兼气短懒言,倦怠嗜卧;或见睡中多汗,醒来即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状。所以,产妇必须鉴别清楚,正常出汗和病理性的异常汗出,以便及时求医诊治。同时可参看本书中有关“怎样防治产后汗出异常”,以便辅助治疗。

  7.月子内为什么容易发生大便困难?

  临床常见有相当一部分产妇在产后数日内发生大便困难,腹部胀满,欲解不出,或大便干结如羊粪。若长期努挣极易导致脱肛、痔疮、子宫下垂等疾病。

w w w.x iaoshu otx t.NETT xt ~小 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任超奇作品集
怀孕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