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用人三十六计》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2章 第十三计约法三章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用人三十六计》 作者:吴蔚

第22章 第十三计约法三章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其有几招用人之道,浅显明了,但内涵可谓精深,运用得当,妙用无穷。一言以蔽之:识人,用人,笼络人。

  我们说,商场如战场。这不只是指两者残酷激烈的程度相似,智谋战略的重要相同,更重要的是在对人事上筹划管理的要求也是极为相近的。

  万事人为本。人是生产力中是重要的因素,对人管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巩固、发展大计。

  慧眼识才固然是领导的水平,但善于用才更是领导的良好素质。

  有句话叫:没有不能用的人,只有不会用人的人。用人之道就是在“识人”基础上的延伸,既要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充分锻炼培养人的能力,还要在工作实践中大胆地擢升委任,放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总之,“识人”是基础,“用人”是目的,用人要不拘一格,屏弃陈见,用人不疑,这需要的是管理者的胆识和勇气,但这个“勇”不是盲勇,是基于充分认识的勇,是虚怀若谷,是从谏如流,是有谋之勇,有识之勇。

  领导干部在用人过程中要根据人才专业特长、综合素质的不同,因人制宜,把人才用在适合他发挥特长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官吏队伍管理的规范性,是用人之道更深化的体现。

  刘邦约法三章

  刘邦的军队进了咸阳,将士们纷纷争着去找皇宫的仓库,各人都拣值钱的金银财宝,闹得乱哄哄的。只有萧何不稀罕这些东西,他先跑到秦朝的丞相府,把有关户口、地图等文书档案都收了起来,保管好。

  刘邦在将士的陪同下,来到了豪华的阿房宫。他看见宫殿这么富丽,幔帐、摆设儿好看得让人眼花缭乱。还有许许多多的美丽宫女。他在宫里呆了一会,心里迷迷糊糊的简直不想离开了。

  这时候,他的部将樊哙闯了进来,说:“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个富翁呀?这些奢侈华丽的东西,已经使秦朝亡了,您还要这些干么?还是赶快回到军营里去吧!”

  刘邦不听他的话,一个劲儿地说:“让我歇歇吧。”恰巧张良也进来了,听到樊哙的话,对刘邦说:“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樊哙的话说得很对呀,希望您听从他的劝告。”

  刘邦是很信任张良的,听了他的话,马上醒悟过来,吩咐将士封了仓库仍旧回到灞上。

  接着,刘邦召集了咸阳附近各县的父老,对他们说:“你们被秦朝残酷的法令害苦了。今天,我跟诸位父老约定三条法令:第一,杀人的偿命;第二,打伤人的办罪;第三,偷盗的办罪。除了这三条,其他秦国的法律、禁令,一律废除。父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必惊慌。”

  刘邦还叫各县父老和原来秦国的官吏到咸阳附近的各县去宣布这三条法令。

  百姓听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高兴得了不得。大伙儿争先恐后地拿着牛肉、羊肉、酒和粮食来慰劳刘邦的将士,刘邦好言好语地劝他们把这些东西拿回去,他说:“粮仓里有的是粮食,不要再让你们费心了。”

  从那时候起,刘邦的军队在关中百姓中留下了好的印象,人们都巴不得刘邦能留在关中做王。刘邦就是靠约法三章得了民心,后来又得了天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得先有规矩。

  晋商的号规

  名扬海内的晋商号规极严,无论经理、伙计、学徒,均须遵守。

  晋商有谚称:“家有家法,铺有铺规。”其内容包括各分号与总号之间的关系、业务经营原则、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等。例如休假制,一般规定号内下属从掌柜起,均为三年回家探亲一次(分号路远者,如东三省、蒙古、新疆等地为五年一次),称为班期。住家半年,往返旅杂费由号中供给。如遇婚丧等事,视情况予以补贴。号内包括掌柜在内,一律不准携带家眷。

  下面是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大德通票号号规的部分内容:l.在各分号互相之间,规定虽以结账盈亏定功过,但也要具体分析,如果本处获利,别的分号未受其害者,可以为功;如果只顾本处获利,不顾其他分号利益,甚至造成损害者,则另当别论。

  2.在业务经营上,规定买空卖空,大干号禁,倘有犯者,立刻出号。强调生意之中,以通有无、权贵贱为经营方针。

  3.对于工作人员,规定凡分号经理,务须尽心号事,不得懈怠偷安,恣意奢华;凡一般工作人员,强调和衷为贵,职务高者,对下要宽容爱护,慎勿偏袒;职务低者,也应体量自重,不得放肆。

  4.严禁陋习。规定不论何人,吃食鸦片,均犯号禁。前已染此弊者,责令悔改,今后再有犯其病者,依号规分别处理。各分号难免有赌钱之风,今后不管平时过节,铺里铺外,老少人等,一概不准,犯者出号。游娼戏局者,虽是偶蹈覆辙,亦须及早结出,刻不容缓,严行禁之。

  这实际上就是制度化管理,事先约法三章,这也是晋商的成功之处。

  黄盖口软手硬

  三国时期的黄盖曾和周瑜共同演过一出“苦肉计”,至今还是妇孺皆知的事,但在这之后,黄盖还曾做过石城县令,有一件事也很值得玩味。

  黄盖早就听说石城县的官吏很难驾驭,一到任,他就先进行人事结构大调整,把官吏们分置成两掾,让他们各自管理好自己的事务。他召集各曹官吏,对他们说:“我这个当令长的没什么德行,只是靠武功才做了官,并不熟悉文吏的事情。现在,敌国未灭,军务很多,一切文书都交给你们掾属去处理。你们一定要管理好各自的事务,不断纠正谬误,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倘若有弄奸欺骗的行为,我是终究不会对你们鞭抽杖打的。”言下之意,如果谁弄奸欺骗,那就要给杀头。

  这种不软不硬的命令下达后,各曹官吏们是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恭敬老实地认真为黄盖办事。可是时间一长,有些官吏们因为黄盖不懂文书治理,便开始懈怠起来。从心眼里开始瞧不起这个“武”县令。

  黄盖发现了这种苗头后,不动声色,就着手暗中进行调查,最后查出有两名掾属各自违法的几件事。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以后,黄盖便召集所有官吏,提出几件事情来追问那两个掾吏,两个掾吏想不到黄盖掌握了这么多有关他们的材料,吓得连忙磕头谢罪,请求黄盖饶恕。

  黄盖看了这两个磕头如鸡啄米一样的掾吏,语气偏缓而又面露杀机地对他们说:“我已经约法三章有言在先,如果你们中的无论哪一个犯了法,我是终究不对你们鞭抽杖打的。我这个人向来说话算数。今天,我也不敢欺骗你们!”说完,大声喝道:“来人,把这两个家伙拉出去斩了!”

  那两个掾吏本来还存一点侥幸心理,但一听这话,连哭鼻子的机会也没有了。两个掾吏被杀后,众掾吏从此人心惶恐不安,再也不敢拿黄盖的话当儿戏了。从此,一县安宁,黄盖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历史上的制度建设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官吏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制度建设。一些明智的帝王深知,建立一支好的官吏队伍,仅靠明君贤相的个人作用是不够的,明君贤相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还是制度。因此,历史上一些有作为的帝王非常注重官吏管理的制度建设。汉武帝称帝以后,深感旧的选官制度弊病之大,大胆对旧的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从选拔、考察、奖惩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全新的官吏管理制度,对推进汉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汉末年的著名丞相薛宣,以知人善任而著称,在任丞相期间,有意识地实行了官吏交流制度。晋武帝针对机构重叠、官吏队伍臃肿、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以精简职能为中心,对机构和官吏队伍进行了精简,其做法对我们今天机构改革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梁武帝萧衍是我国南朝历史上在位最久的一位皇帝。他称帝后,首先对当时官吏选拔的“九品中正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制度,致使南朝出现了自魏晋以来从未有过的兴旺局面。

  至于官吏管理工作的试用制、回避制、荐人失察追究制等,我国历史上都有比较成熟的制度。历史上也有不重视官吏管理的制度建设而差点造成国破家亡的教训。唐朝李隆基早期的用人还是任人唯贤的,选拔任用了一批忠臣贤相,但到了后期,因为宠爱杨贵妃走到任人唯亲的道路上去了。追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建立一个好的用人制度。因为帝王的思想认识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变好,也可变坏,因此,制度建设是搞好官吏管理的根本保证。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吴蔚作品集
大唐游侠管人三十六计宋江山处世三十六计明宫奇案包青天璇玑图斧声烛影说话三十六计用人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