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用人三十六计》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5章 第十五计刚柔并济(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用人三十六计》 作者:吴蔚

第25章 第十五计刚柔并济(1)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便立志平定天下,统一中国。平定西蜀之前,太祖派人在京为西蜀主孟昶修建了住宅宫邸。平蜀之后,他便派人将孟昶及老母家眷接到京城。

  孟昶被俘后,整日以泪洗面,不知何时命归黄泉,在受降仪式这天,孟昶换上白冠素服,手持三尺白绫,套在颈上,表示自己罪该万死,悬帛以备自缢之用。但在受降仪式上,太祖并未降罪于他,不仅命人取下他颈上白绫,还赐给他宋朝一品官服,并封他为秦国公兼中书领,尊其母为国母。太祖以通家世交礼仪相待。

  太祖问孟昶道:“你今年多大了?”

  “臣今年47了。”

  “那精力也还不甚衰。”太祖说,“四海已分裂几十年,总得要统一起来,才是百姓生命之福。太原、吴越、江南、闽粤都还得费些手脚,你还很可以做些事。”

  “臣愿效前驱。”孟昶答道。

  “倒也不一定用兵,”太祖说,“用兵是不得已的事,你是明白。”孟昶很快答道:“陛下至仁至心,天下感戴,愿陛下广遣使节,晓谕各处,多加恩抚,自然驯服。”

  “我就是这么在做,”太祖说,“但望你做个受豢养的降王榜样给李煜他们看。”

  孟昶心里一惊,终于明白了太祖对他的所作所为的最后目的,但又没有办法,只好勉强答应了一声:“是!”宋太祖靠这种恩威并施的手段,终于使天下臣服。

  宽和与严猛、刚柔并济、软硬兼施的方略,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驭臣之道。

  精心雕琢方出人才

  王化基是宋朝人。《宋史.王化基传》说他“宽厚有容,喜怒不形”,善于教育训导,因此他的几个儿子在当时都很有名望。宋太宗时,有个叫鞠咏的年轻人,在文学方面很有造诣,受到王化基的赏识,两人结为莫逆之交。鞠咏恃才傲物,为人正直但处事有时过于偏激。

  王化基出任知府后,鞠咏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兼任杭州仁和县知府。得知去杭州任职,鞠咏很高兴,临行前特意给王化基写了一封信,既对往日的提携之恩表示谢意,同时也流露了即将重逢的喜悦之情。但王化基却没有回信答他。见面以后,鞠咏感到王化基的态度有些冷淡,觉不出好友之间的亲热劲儿。便想:王公政务繁忙,平日自我要求又很严格,这几天他没有兴致也说不定。来日方长,君子之交何必非得朝夕言笑呢?鞠咏这样安慰自己。

  时间长了,仍不见王化基有什么表示,反而对鞠咏的政务考核得极严格,从不留情面。鞠咏越想越不对味儿,再把前面的几件事联系起来,他突然意识到,关系疏远了,友谊结束了。鞠咏又失望又伤感,不再指望王化基赏识自己,政务上更不敢有丝毫疏忽,过去的兴趣和爱好全都搁下了,把一身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职责工作上。

  后来,王化基回到朝中做了参知政事,向朝廷推举人才时,他极力推荐鞠咏。有人知道他两人交往的经过,觉得过去是那么疏远,如今却倍加推荐,简直不可理解,于是向王化基询问情由。

  王化基回答说:“鞠咏的才干,以求显达是没问题的。只是他盛气凌人,容易骄傲自满,难当大任,使人放心不下。我有意挫抑他的骄气,为的是让他在操行上日趋完善,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鞠咏听说后,感激万分,感叹说:“王公才是真心爱护我的人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可造之才要刚柔并济,软硬兼施,这样才能磨砺出人才的锋芒。

  苦心锤炼良才

  赵伯升是宋朝人,出生在一个读书世家,加上他自幼聪明颖异,少年时便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第二次入京赶考,连作三篇诗文之后,自认为才高于世,非人能及,此次必中无疑。赵伯升应召入宫后,仁宗见他少年俊爽,文如其人,心里十分高兴,又询问了许多事情,赵伯升对答如流,毫无偏差。

  仁宗见赵伯升年纪轻轻,才华出众,庆幸朝中又多了一个人才。可是又想:赵伯升过于一帆风顺了,没受到什么打击,就很难懂得处世、为政的艰辛,此后难保没有挫折,过惯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又立时平步青云,也就难以沉下心来,为成功而耐心吃苦。如果不加以锤炼,德与才不能兼备,终难成为承担大任的栋梁。

  于是,仁宗对赵伯升的考卷吹毛求疵,使赵伯升由独占鳌头,变成名落孙山。

  赵伯升盛气而来,此时丧气灰心,羞归故里,只好流落京城再等3年了。此时,身处逆境的赵伯升,与先前的踌躇满志相比,自然又有了另一番人生阅历和感受。从此他羁留京城,深秋过后,仆人也不肯同他一道吃苦了,偷着跑回家乡。赵伯升孤孤单单,旅费用尽,只好每天到街上,为人代写文书,卖些字画,勉强维持生计。同时抓紧时间,发奋读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尝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人也变得谦逊、深沉了。

  一年以后,仁宗带一名侍从出宫私访,在一家茶馆里找到了穷困潦倒的赵伯升。赵伯升并不知道眼前坐着的客人就是仁宗皇帝。

  仁宗在言谈之间故意试探他对一年前名落孙山的感受。赵伯升不但对落榜的事毫无怨言,人也变得虚心了。显然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德操和学识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仁宗于是决定委以赵伯升重任。仁宗向成都制置使王大人修书一封,让赵伯升去向他讨份差使。第二天,赵伯升带着推荐信启程赶回家乡西川,求见王制置,并说明原委。王制置将信将疑,待拆开书信,心中大惊,这分明是一套委派新任制置使的圣旨!里面还交代了王制置的升迁事宜。

  赵伯升此时才明白仁宗皇帝爱护和培育自己的一番苦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骄傲有能力的下属,要适时让他在逆境中锻炼,这样才能经得起挫折,能够完全地独当一面。当然,领导要把握分寸,给大棒的同时,也要适时地给根胡萝卜,这样才能令下属感激涕零,为我所用。

  曾国藩启用李鸿章

  清代名臣曾国藩颇具容人之量,很会用人所长。他的幕府之中,文武兼备,人才济济。年轻时的李鸿章也是曾国藩的幕僚之一。

  但李鸿章除了好吃懒做之外,几乎一无所长,其他人都对他深恶痛绝,没有人愿意跟他交往,人人都欲驱之而后快。

  曾国藩却独具慧眼,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李鸿章眼光敏锐,见事深刻,看问题常常能一针见血,曾国藩一方面时加责骂,以折其骄气,另一方面,则法外开恩,免其值班,还往往主动屈尊与其讨论战略战术,每每通宵达旦,全然不知疲倦。

  曾国藩的一番苦心,终于造就了一个近代史上的大人物。

  “中兴三杰”之一的左宗棠虽才大器弘,但为人非常傲慢,先后得罪了很多人。而曾国藩却爱才心切,执意栽培他,要兵给兵,要饷给饷,总是全力给他发展空间,使他有机会从浙江、福建一直打到甘肃、新疆,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唐僧的胡萝卜加大棒

  唐僧、孙悟空经过许多磨难,到达西天,佛祖封他们为佛。孙悟空喜不自胜,向唐僧下拜道:“师父,请受我徒儿一拜,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使我成了佛。”

  唐僧双手合十,眼睛微闭,躬身答道:“应由我来感谢你对我的忠诚,阿弥陀佛!”但当他低头念完佛号,不觉抿嘴一笑。

  没想到这细节被土地神看到了。

  土地神问唐僧:“师父为什么对悟空发笑?”唐僧回答说:“这猴头神通广大,现在又成了正果,其实根基还是很浅的。你要知道,我对他的信任,无非是那道紧箍咒;他对我的忠诚,同样,也是那道紧箍咒。”

  唐僧能驾驭群雄的法宝最具有物化的特征——其实,现实生活中领导领导众下属和唐僧管教他的徒儿手段差不多: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就是恩惠,唐僧把悟空从五指山下救了出来,接着用悟空之力收编了八戒、沙僧,自此在徒儿面前,唐僧一直有种道德的优势,即师傅是你们的恩人。但降服这些魔鬼出身、本领高强的徒弟仅仅靠恩情显然不够,他还有观世音给的最厉害的一个东西——紧箍咒。

  俗世间的领导驾驭下属,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紧箍咒:或宗教教义、或利益、或胁迫。如忠王李秀成的老母留在天京为质,朱元璋大将出征后,必将家人留在大本营。一手硬一手软,而最终决定领导权威和威慑力的,是道德优势加紧箍咒。

  审时度势的诸葛亮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 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吴蔚作品集
管人三十六计包青天璇玑图处世三十六计说话三十六计斧声烛影明宫奇案大唐游侠宋江山用人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