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用人三十六计》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2章 第二十五计扶正祛邪(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用人三十六计》 作者:吴蔚

第42章 第二十五计扶正祛邪(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营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成败,关键是“人和”。驾驭人才是一门学问,对于领导者来说,境界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当今社会不泛能人之辈,而如何选用这些人才,如何用其所长,这便是领导的学问了。世有千里马,亦需伯乐。本篇的这些经典案例,不妨作为前车之鉴,效仿之术。

  领导是企业的核心和模范,他的所作所为对于企业的风气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必须从制度上和实践上两方面入手,扶正祛邪。

  上行下效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以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他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

  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景公听了弦章的话,认为弦章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侍从赏给弦章许多珍贵的东西。

  弦章看了摇摇头,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受了这些赏赐,岂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说什么也不接受这些珍贵的东西。

  后人便用“上行下效”来形容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跟着怎么做。比如一家公司的领导人经常在外吃喝玩乐,不理业务,他的下属也跟着不务正事,这便是“上行下效”。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领导正,下属才能正。

  管仲善喻

  历史上的君王大都爱马,无论是征战、游猎时的胯下坐骑,还是辎重、农事上的役用,都需要慓悍精良的骏马。

  有一天,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

  他一见养马人就关心地询问:“马棚里的大小诸事,你觉得哪一件事最难?”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

  其实,在养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备料,饮马遛马,调鞍理辔,接驹钉掌,除粪清栏,哪一件都不是轻松的事!

  可是在君王面前,一个养马人又怎好随意叫苦呢?管仲在一旁见养马人尚在犹豫,便代为答道:“从前我也当过马夫,依我之见,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这件事最难。为什么呢?因为在编栅栏时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杂。你若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顺手,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选料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势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像这样曲木之后再加曲木,笔直的木料就难以启用。反之,如果一开始就选用笔直的木料,继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管仲虽然说的是编栅栏建马棚的事,但其用意是在提醒齐桓公,要把编栅栏选料与兴社稷用人联系起来,在选拔肩负重任的人才时,必须慎重行事,从一开始就把握正直的标准,以便永远按这样的标准选贤任能。

  物以类聚

  齐宣王求贤时,号召天下人推荐有才干、品德好的人。有个叫淳于髡的人在一天内就向齐宣王推荐了7名贤士。齐宣王当然很高兴。可是,他对顷刻间出现的这么多贤士感到有点怀疑。

  于是齐宣王把淳于髡叫到跟前,对他说:“先生,我有一个疑点想问问你。我听说,能在方圆千里的范围内找到一位贤人,那么天下的贤人就多得可以肩并肩地排成行站在你面前。在古今上下近百代的范围内能出现一个圣人,那么世上的圣人就多得可以脚跟挨着脚跟地向你走来。今天,先生您在一天的时间里就给我推荐了7位贤人,如此看来,贤人岂不遍地皆是,有点太多了吗?”淳于髡笑了笑,对齐宣王说:“大王您听我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类的鸟,它们总是栖息、聚集在一起;同类的“兽,它们也总是行走、生活在一起。如果我们到低洼潮湿的地方去寻找柴胡、桔梗这些植物,别说是短短的几天,就是几辈子也不会找到一棵;但是如果到山上去找,那就多得可以用车去装了。万物都是以同类相聚的。我淳于髡向来与贤士为伍,我的朋友个个都是德行高尚、才智非凡的人,大王您找我寻求贤士,这就像在河里舀水,在火石上取火一样,轻而易得,取之不竭,您怎么能嫌我一天之内给您举荐的贤士太多了呢?我周围的贤士多得很,岂止这7个人!今后,我还要继续向大王推荐呢。”

  淳于髡一番话,使齐宣王茅塞顿开,心服口服。

  这个故事说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倘若领导没有一个正的标准,那么你的团队就要忙于勾心斗角了。

  明主扶良将

  周亚夫是中国古代名将,以治军严谨而著称,但他的盛名与汉文帝的提拔、重用分不开。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奸的挑拨,跟汉朝断绝交往。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军臣单于起兵6万,侵犯上郡(今西榆林东南)和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大量财物。边境的烽火台都放起烽火来报警,远远近近的火光,长安也望得见。

  汉文帝连忙派三位将军带领三路人马去抵抗,为了保卫长安,另外派了三位将军带兵驻扎在长安附近。将军刘礼驻扎在灞上,徐厉驻扎在棘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周亚夫驻扎在细柳(今咸阳市西南)。

  有一次,汉文帝亲自到这些地方去慰劳军队,顺便也去视察一下。他先到灞上,刘礼和他部下将士一见皇帝驾到,都纷纷骑着马来迎接。汉文帝的车驾闯进军营,一点没有受到什么阻拦。汉文帝慰劳了一阵走了,将士们忙不迭欢送。接着,他又来到棘门,受到的迎送仪式也是一样隆重。最后,汉文帝来到细柳。周亚夫军营的前哨一见远远有一彪人马过来,立刻报告周亚夫。将士们披坚执锐,弓上弦,刀出鞘,完全是准备战斗的样子。

  汉文帝的先遣队到达了营门。守营的岗哨立刻拦住,不让进去。先遣的官员威严地吆喝了一声,说:“皇上马上驾到!”营门的守将毫不慌张地回答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军令。将军没有下令,不能放你们进去。”

  官员正要同守将争执,文帝的车驾已经到了。守营的将士照样挡住。汉文帝只好命令侍从拿出皇帝的符节,派人给周亚夫传话说:“我要进营来劳军。”

  周亚夫下命令打开营门,让汉文帝的车驾进来。

  护送文帝的人马一进营门,守营的官员又郑重地告诉他们:“军中有规定:军营内不许车马奔驰。”

  侍从的官员都很生气。汉文帝却吩咐大家放松缰绳,缓缓地前进。

  到了中营,只见周亚夫披戴着全身盔甲,拿着兵器,威风凛凛地站在汉文帝面前,拱拱手作个揖,说:“臣盔甲在身,不能下拜,请允许按照军礼朝见。”

  汉文帝听了,大为震动,也扶着车前的横木欠了欠身,向周亚夫表示答礼。接着,又派人向全军将士传达他的慰问。

  慰问结束后,汉文帝离开细柳,在回长安的路上,汉文帝的侍从人员都愤愤不平,认为周亚夫对皇帝太无礼了。

  但是,汉文帝却赞不绝口,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灞上和棘门两个地方的军队,松松垮垮,就跟孩子们闹着玩儿一样。如果敌人来偷袭,不做俘虏才怪呢。像周亚夫这样治军,敌人怎敢侵犯他啊!”

  过了一个多月,前锋汉军开到北方,匈奴退了兵。防卫长安的三路军队也撤了。汉文帝在这一次视察中,认定周亚夫是个军事人才,就把他提升为中尉(负责京城治安的军事长官)。第二年,汉文帝害了重病。临死的时候,还谆谆告诫他的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如果国家出现紧急情况,可以让周亚夫统帅三军。”汉景帝曾任命周亚夫为车骑都尉。等到吴、楚等七国谋反的时候,汉景帝又提拔周亚夫为大尉,主帅三军,果然平定了叛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必须在员工心目中建立一个明确的概念,什么是真正的将军,真正的将军才是领导所赏识的。

  杜宪逆上封相

  唐朝会昌四年正月,唐武宗听说扬州娼妓善于饮酒行令,便下令淮南监军使选送17人进京。监军使请节度使杜宪与他一起选送,但杜宪不同意,坚决顶着不办。监军使大怒,将此事奏报了唐武宗,告了杜宪一状。

  左右宦官都劝唐武宗下诏,命令杜宪与监军使一起完成这项工作。

  唐武宗沉默片刻,说:“命令节度使选娼妓入宫,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圣明天子应该办的事,杜宪不同意这样办,正是体现了他一个正直大臣的气概。这表明他具有宰相的才德啊。我实在是太惭愧了!”于是当即任命杜宪为同平章事,兼度支、盐铁转运使。

  杜宪入京谢恩时,唐武宗称赞他说:“你不从监军之言,我知道你有忠君之心,所以我今天才任命你为宰相,就像当年太宗得了魏征一样。”

  唐武宗有这样的胸襟,能够放下面子扶正,他手下的人自然再不敢轻易用邪事来引诱他。

  硬脖子的洛阳令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以后,知道老百姓对各地豪强争夺地盘的战争早已恨透了,决心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例如减轻一些捐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还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天_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吴蔚作品集
璇玑图宋江山管人三十六计明宫奇案说话三十六计用人三十六计斧声烛影大唐游侠处世三十六计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