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用人三十六计》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0章 第三十六计同甘共苦(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用人三十六计》 作者:吴蔚

第60章 第三十六计同甘共苦(2)

  在史书上,戏曲里,演义中,我们看到的曹操常常是阴险、奸诈、多疑的。然而,这远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至少加入了人为的演义。他对人才的爱惜与渴望,以及他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的制度同样是非常突出的。为留住关羽这位超重量级人才,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既封官,又许愿。可以说,一位领导者能够采用的一切挽留人才的办法,他都采用了。他的诚意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后来曹军在赤壁之战后败走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使他逃过了一劫。在用人上,曹操打破豪门士族的小圈子,不论出身,唯才是举,把大批出身庶族寒门的人才罗致自己的手下,形成了“文武并用、英雄毕力”的盛况。不仅政治人才军事人才他兼收并蓄,就是一些很难伺候的文人们,也被他吸引到自己的麾下,服服帖帖地为其服务。以“建安七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就是他一手培育起来的。在他们父子三人的大力提倡和亲自参与下,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建安文学”。所有这些,都是他同时代的刘备、孙权之流无法比肩的。

  他的诗歌《短歌行》就是他的人才宣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寓意深沉的诗句,是他渴望人才的自然流露。人才来了,他欢快地唱道:“呦呦鹿鸣,食“之苹。我有嘉宾,鼓琵吹笙。”人才未到,他忧伤地唱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发现人才的所在,他禁不住“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淡宴,感念旧恩”。面对天下人才,他郑重承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确实也做到了,共患难、同富贵,对人才从来不吝啬高官厚禄。

  和曹操相比,他的后继者曹丕就差得多了。他一改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良策,接受陈群的建议,确立了“九品中正制”,使统治集团固定化。在这种体制下,形成了新的士族,扩大了社会等级隔阂。从此以后,由创业到守成,曹丕的进取心弱化了,选才用人的视“也狭窄多了。曹魏政权渐渐由基本上代表小地主阶级的利益逐步转向大地主阶级。此举扼杀了其父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丢掉了曹操长处的同时,曹丕却把其父性格中的弱点继承下来,猜忌功臣,并在不知不觉中把它发展到一种极致,这在曹丕对待他兄弟们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曹操一生共养育25子,除曹昂早逝,曹冲短命以外,还剩下23个。曹丕继位后,立即把他们打发出京,并命令他们:不得擅留京师,不得随意行事,不得离开封地,不得互通音讯。同时,他还给每一位兄弟配备专门的监国使者,对他们的言行严加督责,稍不如意,即奏其过失,弄得兄弟们人人自危,如履薄冰。对生性刚毅威猛的曹彰,他不惜用毒药将其毒死。对于和他有太子之争的曹植,他更是无所不用,让曹植一生都在郁郁寡欢中艰难度过。曹丕人才政策的结果,使得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曹魏集团变得门庭冷落,对曹姓诸王的压制和打击,更直接地动摇了他的统治基础。最后,等到司马氏集团起而攻之,竟然不费吹灰之力,悲夫!

  如果说,曹操性格的弱点是那个动荡混乱、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话,曹丕在相对稳定的背景下采取的做法,则更多地暴露了他自身性格上的嫉贤妒能和缺乏自信。

  由此看来,人才政策的优劣,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又显示着领导者的人格与胸怀。

  汉景帝刘启

  周勃曾经跟随刘邦东征西战,战功卓著,后封为绛侯。周勃死后,其长子周胜之继为侯爵,但因罪被除。汉文帝乃择周勃庶子中贤德的人,众皆推崇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

  汉文帝临终时,训诫太子刘启说:“假如有急事,周亚夫是真正可以付与统兵作战重任的人。”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汉景帝三年,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当时叛乱军队力量十分强大,并且叛军有很好的后勤保障,因为吴王濞所在的吴国地处东南膏腴之地,不但物产丰富,而且还有产铜”炼之业。其他各诸侯也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吴、楚早有叛乱之意,军队也训练有素。相形之下,汉代天子的力量反而不及吴、楚。敌强我弱,叛乱军队很快占领了大片地盘,形势万分危急。汉景帝刘启想起乃父临终的嘱咐,马上任命周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周亚大出发前,对景帝说:“楚兵剽轻,难与争锋。请求让梁国先吸引他们的主力,我先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战胜他们。”周亚夫用此计果然平了七国之乱。但功勋太高,因而跟景帝有了介蒂。

  有一次,景帝在皇宫中没事,宣诏条侯周亚夫进见,赐食。孤单单地在餐桌上摆下一盘大块肉,又没有刀具可将肉切碎,甚至连筷子也不摆。周亚夫心不平,回头叫宫中尚席官去拿筷子。景帝视而笑曰:“这些不能令君满意吧?”亚夫免冠谢。景帝站起了身,条侯周亚夫“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这个人如此心怀怨恨,断不肯做我少年皇帝的下臣!”

  没过多久,周亚夫的儿子为了替年老的父亲预办后事,便违反规定,到国家工官尚方署买了甲盾五百副,准备殉葬之用。后来有人借此事告周亚夫想兴兵造反。景帝知道此事后,便把此事直接交给一般狱吏办。吏簿责条侯,条侯周亚夫心想自己乃高贵出身,便不搭理狱吏。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便叫把亚夫解到廷尉处。廷尉责问周亚夫说:“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于地上,即欲反于地下耳。”这真是欲加之罪,问患无辞。周亚夫被下到狱中,周亚夫因绝食五天,呕血而死。

  这样的例证还很多,像隋朝的高颖,既是开国元老,曾助隋文帝杨坚篡周;又是建国重臣,曾为恢复战乱后隋朝的经济和社会正常秩序,作出过巨大贡献。他担任宰相20年,终于使隋朝江山稳固。这时,隋文帝便听信独孤皇后等人的谗言,罢免了高颖。并且还厚颜无耻说:“自从我罢了高颖后,便瞑然忘之,如本无高颖者。”到炀帝时,更是把高颖对隋朝的功劳忘得一干二净,最后竟罗列罪名杀了他。

  周亚夫乃一代英豪之子,在西汉王朝危难之时,为其平定七国之乱,对刘汉王朝来说,可谓功益日月,恩泽千秋。可是一待政局稳定下来后。汉朝皇帝便全忘了急难之时,反以功高盖主而嫉恨周亚夫,屡屡找岔刺激他,置之于死地。汉景帝这种做法,确实太过苛刻,失去了人君应有的气度,更失去了知恩图报的千古美德。虽然景帝日后多有善举,但在对待周亚夫这件事上确属不光明之举。

  以上这些君主过河拆桥,残害功臣,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相反使国失大臣、忠臣,导致国家处于危亡境地,像东晋最后免不了被篡夺、隋朝因炀帝的胡作非为而成了短命王朝,唐朝最后也逃不脱覆亡的命运。这个道理很简单,尽忠报国,反遭灭顶之灾,那谁还敢再尽忠报国呢?

  这个教训,从赵宋王朝的倾覆中可以看得更清楚。民间传诵着杨家将的故事,宋朝天子难至则用杨家将,难平则弃、则害,这些传说并非没有根据。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宋朝统治者一直对武将防范、猜疑。高宗乃至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了岳飞。从此,有志、有能力之士为此寒心,不再以习武报国为本。到孝宗时想再行北伐,可朝中已无可用之将,最终导致惨败。从此宋朝的苟延残喘,蒙古铁蹄一到,便随之瓦解了。

  许多案例证明,在现代的经济行为中,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甚至夫妻之间也是如此。经营者如果不能适当对待同患难的人才,不但只会将人才推向竞争对手的一方,还会令企业后来的员工心寒。古代之所以有养士之风,一是为自己招揽人才;二是不让人才为竞争对手所用。

  一个企业的成功是每个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是事物的决定因素”。这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企业家们应该时时悬为明镜,以检言行,以照心胸。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吴蔚作品集
明宫奇案管人三十六计用人三十六计大唐游侠宋江山说话三十六计斧声烛影处世三十六计包青天璇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