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仓储与配送》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仓储管理(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仓储与配送》 作者:欧阳泉,刘智慧

第7章 仓储管理(1)

  【学习目标】

  掌握仓储管理的内容和仓库定位、仓储作业流程和仓库管理系统、商品盘点和保管损耗;理解储存的合理化;了解储位管理的定义和目的、集装箱码头空箱管理;熟悉储位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范围、商品养护知识、集装箱堆场管理的一般方法。

  【关键概念】

  仓储管理、储存合理化、储位管理、仓库管理系统、商品养护、温湿度控制、锈蚀、商品盘点、保管损耗。

  3.1仓储管理概述

  3.1.1仓储管理的研究对象

  从狭义上看,仓储管理是对货物存储的经营管理;从广义上看,仓储管理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存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包装、分拣、整理等活动的经营管理。

  仓储管理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同时也涉及应用技术科学;故属于边缘性学科。仓储管理将仓储领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以探索仓储管理的规律,不断促进仓储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仓储管理的内涵是随着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而变化。仓储管理从单纯意义上的对货物存储的管理,已发展成为物流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它的功能已不是单纯的货物存储,而是兼有包装、分拣、整理、简单装配等多种辅助性功能。

  仓储管理研究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货物储存环节的经营管理。即研究商品流通过程中货物储存环节的业务经营活动,以及为提高经营效益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以及调节活动。

  仓储管理主要是从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购、销、储、运各个环节的相关关系中,研究货物储存的收、管、发和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以及围绕货物储存业务所开展的对人、财、物的运用与管理。

  3.1.2仓储管理的内容及仓库定位

  3.1.2.1仓储管理的内容

  仓储管理既具有一般管理的共性,也体现出其本身的管理特点。

  从研究和实务角度来看,物流企业仓储管理应涉及以下诸方面的内容:

  仓储网点的布置,仓储设施的选择,库场规模的确定,仓储管理自动化,特殊商品的仓储管理,库场管理的组织方式,货源组织,仓储计划,仓储业务,货物包装,货物养护,库场治安、消防和生产安全,仓储成本核算,仓储经济效益分析,仓储货物的保税的类型,保税制度和政策,保税货物的海关监管,申请保税仓库的一般程序,仓储管理的定量分析方法,仓储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以及对仓储管理发展的研究等。

  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是主要管理内容之一,过去认为仓库里的商品多,表明企业发达、兴隆,现在则认为零库存是最好的库存管理。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加重;但是如果过分降低库存,则又会出现断档,失去机会成本。

  因此,在仓储管理应该特别考虑下述两个问题:

  第一,根据销售计划,按计划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时,要考虑在什么地方,存放多少。

  第二,从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出发来确定库存量以及如何保证补充的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与库存在物流过程中的功能有关。

  具体来说,仓储管理主要做到:

  1)防止断档,缩短从接受订单到送达货物的时间,以保证优质服务,同时又要防止脱销。

  2)保证适当的库存量,节约库存费用。

  3)降低物流成本,用适当的时间间隔补充与需求量相适应的合理的货物量以降低物流成本,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

  4)保证生产的计划性、平稳性以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

  5)展示功能。

  6)储备功能。在价格下降时大量储存,减少损失,以应灾害等不时之需。

  3.1.2.2仓库定位

  在物流系统设计中,如果它能得到服务或成本优势的话,一个仓库应当被建立。仓库的合适数目与地理位置是由客户、制造点与产品要求所决定的。仓库代表着一个公司赢得时间与地点效益的总体努力的一部分。从一项政策的角度看:当销售与市场营销影响增加或总成本减少时,仓库才应当在一个物流系统中建立。仓库选址可划分为以市场定位,以制造定位或中间定位等几类。

  1)以市场定位的仓库。以市场定位的仓库通常用来向客户提供库存补充。一个仓库定位于接近主动脉的客户地点,可获得最大的长距离的从制造点进货的集运,而向客户的第二程运输则相对较短。

  由市场定位仓库服务的市场区域的地理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被要求的送货的速度、平均订货多少,以及每个单位当地发送的成本。以市场定位的仓库是由零售商、制造商与批发商运作的。他们共同存在并向客户提供库存补充,这不论从服务能力基础或是作为提供物流支持的最低成本方法来看都是合理的。

  以市场为定位的仓库,通常用来作为从不同源地和不同供应商那里获取商品并集中装配商品的地点。通常商品分类很广泛,而任何特定商品的需求和进出仓库的总量相比是很小的。一个零售商店通常不会有足够的需求来向批发商或制造商直接订购大量的货物,零售要求由许多不同的或广泛分散的制造商生产的不同产品的集合。为了以低的物流成本对这样的分类库存的快速补充,零售商可以选择建立仓库,或者使用批发商的服务。

  以市场为定位的仓库的例子可见于食品与大商品工业。现代食品分销仓库,在地理上通常坐落在接近它服务的各超市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商品不再需要长距离运输,因此,从这个中心仓库位置可以完成迅速到达零售店的经济性运输,所服务的最远距离的零售分销店一般约离仓库350km。其他以市场定位分销仓库的例子可见于制造物流支持中,在那里部件与零件被陈列着,以实现“适时”战略。

  以市场定位的仓库在产业中很容易被观察到,仓库邻近于被服务的市场,可以以最低成本方法迅速补充库存。

  2)以制造定位的仓库。以制造定位的仓库通常坐落在邻近生产工厂,以作为装配与集运被生产的物件的地点,这些仓库存在的基本原因是便于向客户运输各类产品。物品从他们所生产的专业工厂被转移到仓库,再从仓库里将全部种类的货品运往客户,坐落位置用来支持制造厂,可以集运费率将产品混合运往客户。

  这种产品分类的集运促进大量购买产品。以制造定位的仓库的优点在于它能跨越一个类别的全部产品而提供卓越的服务。如果一个制造商能够以单一的订货单集运的费率将所有销售的商品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竞争差别优势。

  采用制造定位仓库运作的主要例子有General Mills,Johnson,General foods等。

  在Johnson公司,支持医院和消费商业部门的仓库作为集运者,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商业单位,这样,跨越单个商业单位的所有的各类产品可用一张订货单、一个交通工具就可向客户提供。运输分库坐落在每个客户的附近,所有主要产品的库存在每一个分库中被保存着,以便为客户提供充分的运输服务。

  3)中间定位仓库。坐落在客户与制造厂之间的仓库是“中间定位”仓库,这些仓库与“以制造定位”的仓库相似,为广泛的库存品种提供集运,从而减少物流成本。

  3.1.3储存合理化

  储存合理化的含义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储存的功能是对需要的满足,实现被储物的“时间价值”。如果不能保证储存功能的实现,其他问题便无从谈起了。但是,储存的不合理又往往表现在对储存功能实现的过分强调,因而是过分投入储存力量和其他储存劳动所造成的。所以,合理储存的实质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的尽量少的投入,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

  3.1.3.1储存管理政策的选择

  一个厂商的存货需求取决于网络结构和顾客服务期望的水平。从理论上讲,厂商会在设施中储备每一种销售产品,以致力于为每一位顾客服务。但是,因为这种储备会增加总成本,而且对厂商来说,也有一定的风险,因而很少有哪种经营作业能承担得起如此耗资的存货义务。存货的目的是要以始终与最低的总成本相一致的最低限度的存货义务来实现所期望的顾客服务。虽然过度的存货可以用来弥补物流网络的基本设计中的不足,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降低了物流管理的质量,而且,把过度的存货用作向顾客提供的服务,将最终导致更高的物流总成本。

  物流战略要以尽可能最低的金融资产维持存货。存货管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在满足对顾客所承担的义务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流通量。

  良好的存货管理政策是基于5个选择性的部署之上的,即顾客细分化、产品要求、运输一体化、时间上的要求,以及竞争表现。

  1)顾客细分化。每一个将产品出售给各种顾客的企业都会面临一定范围的交易收益率。从有些顾客中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并有发展潜力,而从另外一些顾客那里却不一定能得到。与顾客做生意的收益率取决于顾客所购买的产品、销售量、价格、所需的增值服务,以及为发展和维持一种正在进展的关系而必须追加的活动。而存货战略就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满足这类核心顾客的需求上,有效的物流细分化的关键就在于优先安排支持这些核心顾客的存货。

  2)产品要求。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在其生产线上经历着产量和收益率的重大变化。如果不加限制的话,也许厂商会发现,全部的上市产品中不足20%的产品占全部利润的80%以上。虽然这种所谓的80\/20规则或巴雷特原则(Paretoprinciple)的现象很普通,但经理们可以避免为执行物流战略和维持良好品种的生产线而产生的过度成本。避免过度成本的关键是要对产品进行现实的评估,区分出哪些产品可获得利润但却是低产量的。出于明显的理由,一个企业会想方设法地对更有利可图的产品提供高度可得性和一致性的交付。

  然而,对于低赢利性产品给予高水平支持,以便向核心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是必要的。

  在此要避免的是对于那些由次要的或非核心顾客购买的低赢利性产品承担高水平的服务责任。因此,在展开一项选择性的存货策略时,必须考虑生产线的利润率。许多企业认为,在中心配送仓库里维持慢运输或低利润的产品项目是可取的,而实际的交付表现则可以在收到订单时再根据顾客的重要性程度作出适当的安排。对于核心顾客,可以通过可靠的航空运输提供快速服务,而对于其他的次要顾客的订单,则可以通过较便宜的地面运输交付货物。

  3)运输一体化。在特定的设施中选择哪些种类的产品进行储备,会直接影响到运输表现。绝大多数的运输费率是以具体的装运数量和规模为基础的。因此,在一个仓库里储备充足的产品,以便向某个顾客或地理区域安排统一的装运,也许是良好的策略。这是因为,运输中相应节省的费用往往会抵消,甚至超过为维持存货而增加的费用。

  4)时间上的要求。承担快速交付产品的义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是物流服务的重要驱动力。按时间的需要作出的安排,是想通过提高针对制造或零售顾客的明确需求,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来减少总的存货。如果产品和材料能够迅速交付,就没有必要在制造工厂维持存货。同样,如果零售店能够迅速得到补给,那么就可以减少在供应链中必须维持的安全储备量。囤积和维持安全储备的方法是要在所需要的时候获悉存货的准确数量。

  虽然这种按时间要求作出的规划可以将为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储备的货物减少到绝对小的程度,但是必须将这种节省的费用与其他在对时间敏感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平衡。例如,如果按时间的需求作出的规划趋向于缩小装运的规模,将会使装运的次数、频率和费用增加。依次地,这会导致更高的运输成本。因此,要有效和高效地作出物流安排,就必须实现交易平衡,在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所期望的顾客服务。

  5)竞争表现。在一个与竞争隔绝的空间里是无法产生存货策略的。实际上,厂商更期望去做的业务是它能否承诺和履行迅速而又一致性的交付。因此,即使这种承担将增加总成本,它也有必要在一个特定的仓库中进行存货定位,以提供物流服务。良好的存货策略可以获得顾客服务优势或抵消其竞争对手当前所享有的实力。不过,在物流系统中存在材料和零部件存货的理由与制成品存货不同。因此,每一种存货以及所承担的水平必须从总成本的角度来观察。

  3.1.3.2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1)质量标志。保证被储存物的质量,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只有这样,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通过物流之后得以最终实现。在储存中增加了多少时间价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润,都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所以,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中,首先应当是反映使用价值的质量。

  现代物流系统已经拥有很有效的维护物资质量、保证物资价值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也正在探索物流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问题,即通过物流过程的控制,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储存物的质量。

  2)数量标志。即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

  目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已能在各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对合理数量范围做出决策,但是较为实用的还是在消耗稳定、资源及运输可控的约束条件下,所形成的储存数量控制方法。

  3)时间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储存时间,这是和数量有关的问题,储存量越大而消耗速率越慢,则储存的时间必然长,相反则必然短。在具体衡量时往往用周转速度指标来反映时间标志,如周转天数、周转次数等。

  在总时间一定前提下,个别被储物的储存时间也能反映合理程度。

  如果少量被储物长期储存,成了呆滞物或储存期过长,虽反映不到宏观周转指标中去,也标志储存存在不合理。

  4)结构标志。是从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储存数量的比例关系对储存合理性的判断。尤其是相关性很强的各种物资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能反映储存合理与否。由于这些物资之间相关性很强,只要有一种物资出现耗尽,即使其他种物资仍有一定数量,也会无法投入使用。所以,不合理的结构影响面并不仅局限在某一种物资身上,而是有扩展性。结构标志重要性也可由此确定。

  5)分布标志。指不同地区储存的数量比例关系,以此判断和当地需求比,对需求的保障程度,也可以此判断对整个物流的影响。

  6)费用标志。仓租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都能从实际费用上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

  3.1.3.3储存合理化的实施要点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欧阳泉,刘智慧作品集
仓储与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