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仓储与配送》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8章 配送作业(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仓储与配送》 作者:欧阳泉,刘智慧

第28章 配送作业(1)

  【学习目标】

  理解配送作业的主要流程及进货流程的安排;了解货物的编码和分类;掌握货物验收检查的标准和内容、订单处理的形式和内容、各种拣取方式的优缺点、拣货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以及拣货、订货、配货、送货的基本业务流程。

  【关键概念】

  订单处理、电子订货、拣货、补货、配货、送货。

  配送作业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将货物分拣出来,及时按量发送到指定地点的过程。配送作业是配送中心运作的核心内容,因为配送作业流程的合理性,以及配送作业效率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配送作业一般包括进货、搬运装卸、储存(必要时)、订单处理、分拣、补货、配货、送货等流程。

  7.1进货作业

  7.1.1进货作业基本流程

  在配送的基本作业流程中,进货作业包括把货品等物质做实体上的领取,从货车上将货物卸下、开箱、检查其数量、质量,然后将有关信息书面化等一系列工作。

  在进货作业流程中,确定进货目标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掌握货物的到达日期、品种、数量。

  2)尽可能准确预览送货车的到达日程。

  3)配合停泊信息,协调进出货车的交通问题。

  4)为了方便卸货及搬运,计划好货车的停车位置。

  5)预先计划临时存放位置。

  7.1.2进货流程安排

  7.1.2.1进货流程安排的原则

  为了安全有效地卸货及能按期正确地收货,物流中心安排进货流程应注意以下原则:

  1)多利用配送车司机卸货,以减少公司作业人员和避免卸货作业的拖延。

  2)尽可能将多样活动集中在同一工作站,以节省必要的空间。

  3)尽可能平衡停泊码头或车站的配车调用,例如按进出货需求状况制订配车排程,或分散安排部分耗时的进货作业,尽量避开进货高峰期。

  4)码头、车站至储区的活动应尽量保持直线流动。

  5)依据相关性安排活动,以达到距离最小化。

  6)在进货高峰期使货品能维持正常速率的移动。

  7)尽量使用同样的容器,节省更换容器的时间。

  8)详细记录进货资料,以备后续存取核查。

  9)进出货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货品搬运及储存。

  7.1.2.2进货考虑的因素

  在安排进货流程以前,需要考虑所有相关的影响因素,以便于统筹规划。在进货方面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进货对象及供应厂商的总数、地理分布、交通运输情况。

  2)商品种类与数量。

  3)进货车种与车辆台数。

  4)每一辆车的卸(进)货时间。

  5)商品的形状、特性(包括散货、单元的尺寸及重量、包装形态、有无危险性、托盘堆放的可能性、人工搬运或机械搬运、产品的保存期等)。

  6)进货所需的工作人员数。

  7)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

  8)在进货时间内流经的车辆数调查。

  其中,第7项是指配送中心储存货物时采用的托盘、箱子、小包三种方式。货车进货同样也有三种方式,因而如何在进货与储存作业之间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转换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有以下三种转换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进货与储存都采用同样的方式,即进货时的托盘、箱子、小包都原封不动地转入储存区。在这种方式下,进货输送机可直接把货品运到储存区;第二种方式是进货采用托盘、箱子的形式,而储存则要求是小包或箱子的形式,这时必须把托盘和箱子在进货点拆装之后,以小包的形式放在输送机上,再送至储存区;第三种方式是进货采用小包或箱子的形式,而储存要求用托盘形式,这就必须先将小包或箱子堆放在托盘上,或把小包放入箱子后再储存。

  7.1.2.3货物编码第一排货架

  进货作业是配送中心作业的首要环节。为了让后续作业准确而快速地进行,并使货物品质及作业水准得到妥善维持,在进货阶段对货物进行有效地编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编码是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即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商品的编码是将商品按其分类内容加以有次序的编排,用简明的文字、符号或数字代替商品的“名称”、“类别”及其他有关信息的一种方式。

  1)商品编码的作用:

  (1)提高商品信息传递与处理的正确性。

  (2)方便检查、核对与管理商品信息资料。

  (3)提高商品进、出、存的作业效率,便于信息传递。

  (4)便于利用计算机管理。

  (5)有利于加强存货控制、降低库存。

  (6)利用编号代码表示商品,可防止公司机密外泄。

  2)货物编码的原则:

  (1)简易性:编码结构应尽量简单,长度尽量短,这不仅便于记忆,也可以节省机器存储空间,减少代码处理中的差错,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2)完全性:每一种货物都有一种代码表示。

  (3)单一性:每一个编码只对应一种货物。

  (4)一贯性:编码要统一,有连贯性。

  (5)充足性:采用的文字、记号或数字应足够用来编码。

  (6)可扩充性:为未来货物的扩展及产品规格的增加留有扩充的余地,使其可因需要而自由延伸,或随时从中插入。

  (7)组织性:编码应有组织性,以便存档或查找账卡及相关资料。

  (8)适应性:编码应尽可能反映商品的特点,易于记忆、暗示或联想。

  (9)分类展开性:若货物过于繁多、复杂,使得编码庞大,则应使用渐近分类的方式来进行编码。

  (10)应用性:管理计算机化已成为目前趋势,编码应与计算机配合。

  3)货物编码的方法。货物编码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无含义代码和有含义代码。无含义代码通常可以采用顺序码和无序码来编排,有含义代码则通常是在对商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序列顺序码、数值化字母顺序码、层次码、特征组合码及复合码等进行编排。配送中心常用的方法有:

  (1)顺序码:又称流水编号法,即将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按顺序往下编码,常用于账号及发票编号等。在少品种多批量配送中心也可用于货物编码,但为了使用方便,常与编码索引配合使用。

  (2)数字分段码:把数字进行分段,每一段数字代表具有同一共性的一类货物。

  (3)分组编码:这是按货物特性将数字组成多个数组,每个数组代表货物的一种特性的编号方法。例如,第一组代表货物的种类,第二组代表货物的形状,第三组代表货物供应商,第四组代表货物尺寸等。至于每一个数组的具体位数应视实际需要而定。

  (4)实际意义编码:指按照货物的名称、重量、尺寸、分区、储位、保存期限或其他特性等实际情况来编号。此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货物编号就可知货物的内容及相关信息。

  (5)后数位编码:利用编号末尾的数字,对同类货物进一步分类的编号方法。

  (6)暗示编码:用数字与文字的组合进行编号,编号本身虽不直接指明货物的实际情况,但却能暗示货物的内容。此法容易记忆又不易让外人知道。

  商品编码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进行商品输送的分类、检索和统计。在配送作业中,商品编码贯穿于整个配送作业流程,为信息处理和作业管理提供便利,同时提高信息处理和作业管理的准确性与效率。

  商品编码可以标识于容器、商品体、储位上,也可以直接反映在单据上。通常容器及储位上标识的编码以特定使用为目的,保留时间较长。

  商品分类编码后,应制作系统的商品分类编码表。商品分类编码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新商品增加,旧商品淘汰而需要定期修正,新商品导入应注意分类编号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淘汰商品应定期删除其编号,并加以登录管理。

  7.1.2.4货物分类

  货物分类是将多品种货物按其性质或其他条件逐次区别,分别归纳入不同的货物类别,并进行有系统的排列,以提高作业效率。

  1)货物分类的原则。完全、合理的分类能使繁杂的作业变得有系统性,因而对货物进行分类应注意以下原则:

  (1)从大类至小类,按统一标准、同一原则区分。

  (2)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选择适用的分类形式。

  (3)有系统地分开,逐次细分,层次分明。

  (4)分类明确且相互排斥,不能互相交叉。

  (5)应具有安全性、普通性。

  (6)应有不变性,以免货物混乱。

  (7)应有伸缩性,以便随时增加新产品或新货物。

  (8)应具有实用性。

  2)货物分类的方式。

  (1)为适应货物储存保管的需要,可按照商品的特性分类。

  (2)按商品的使用目的、方法及程序分类,如把需要流通加工的分为一类,直接性原料分为一类,间接性原料分为一类等。

  (3)按交易行业分类。

  (4)为方便账务处理,按会计科目分类。

  (5)按货物状态分类,如货物的内容、形状、尺寸、颜色、重量等。

  (6)按信息方面分类,如货物送往目的地、顾客类别等。

  3)进货分类的应用。

  (1)进货分类的流程。此进货分类系统先按库存单位作第一次商品分类,再按货物的颜色、性质、大小分类。

  (2)颜色的应用。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不同的下游公司,卡片上再分别写上进货日期。这样很容易对后续作业(储存、拣取、分类、出货等)实行管理。

  此外,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卡片来区别进货日期,以防货物超过安全期限。

  (3)自动分类储存(条形码)的应用对品项较多的分类储存,可分为两阶段、上下两层输送同时进行,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由条码读取机读取箱子上的物流条形码,依照品项作出第一次分类,再决定归属上层或下层的存储输送线。

  步骤二,上、下层的条码读取机再次读取条码,并将箱子按各个不同的品项,分门别类到各个储存线上。

  步骤三,在每条储存线的高端,箱子堆满一只托盘后,一长串货物即被分离出来。

  步骤四,当箱子组合装满一层托盘时,就被送入中心部(利用推杆,使其排列整齐)。

  步骤五,箱子在托盘上一层层地堆叠,堆到预先设定的层数后完成分类。

  步骤六,操作员用叉式堆高机将分好类的货物依类运送到储存场所。此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上、下输送线)进行分类储存,还能在1分钟内自动堆叠48箱货物,大大提高了分类作业的效率。

  7.1.3货物验收检查

  货物验收是对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的工作。验收工作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先点收货物,再通知负责检验的部门办理检验工作;第二种是先由检查部门检验品质,认为完全合格后,再通知仓储部门办理收货手续。

  7.1.3.1货物验收的标准

  为了准确及时地验收货物,首先必须明确验收标准。在实际进货作业过程中通常依据以下标准验收货物:

  1)采购合同或订单所规定的具体要求和条件。

  2)议价时的合格样品。

  3)采购合约中的规格或图解。

  4)各类产品的国家品质标准或国际标准。

  7.1.3.2货物验收的内容

  1)质量验收。配送中心对入库货物进行质量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入库商品的质量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清责任,确保到库货物符合订货要求。质量验收通常采用感官检查和仪器检查等方法。

  2)包装验收。货物包装具有保护商品、便利物流等功能,因此,包装验收是货物验收的重要内容。包装验收的标准与依据一是国家颁布的包装标准,二是合同或订单的要求与规定,其具体内容有:

  (1)包装是否安全牢固。包装验收要从包装材料、包装造型、包装方法等方面进行检验。如检验箱板的厚度,卡具、索具的牢固程度,纸箱的钉距,内封垫和外封口的严密性等。此外,还需检验商品包装有无变形、水湿、油污、生霉和商品外露等情况。

  (2)包装标志、标记是否符合要求。商品包装标记、标志主要用于识别商品、方便转运及指示堆垛。包装标志、标记要符合规定的制作要求,起到识别和指示商品的作用。

  (3)包装材料的质量状况。包装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状况直接关系到包装对商品的保护作用,因此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

  3)数量验收。入库商品按不同供应商或不同类别经初步整理查点大数后,必须依据进货单和有关订货资料,按商品品名、规格、等级、产地、牌号进行核对,以确保入库货物准确无误。在日常作业中,入库货物数量上的差错是较常见的现象,这直接关系到配送中心的库存数量控制和流动资产管理。因此,数量验收是进货作业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常采用计件和计量两种方法,计件法一般有标记计件法、分批清点和定额装载三种方法。计量法通常包括衡量称重和理论换算两种方法。

  7.1.4货物入库信息的处理

  7.1.4.1货物信息的登录

  到达配送中心的商品,经验收确认后,必须填写“验收单”(如表7.1所示),并将有关入库信息及时准确地登入库存商品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及时更新库存商品的有关数据。货物信息登录的目的在于为后续作业,如采购进货、储存、拣货、出货等环节提供管理和控制的依据。

  入库货物信息通常需要录入以下内容:

  1)商品的一般特征,通常包括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商品的包装单位、包装尺寸、包装容器及单位重量等。

  2)商品的原始条码、内部编号、进货入库单据号码,以及商品的储位。

  3)商品的入库数量、入库时间、进货批次、生产日期、质量状况、商品单价等。

  4)供应商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编号、合同号等。以上信息录入后,配送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将自动更新和储存录入的信息,特别是货物入库数量的录入将增加库存商品账面结余数。更新后商品账面数与实际库存数量才一致,这样既为有效地保管货物数量与质量提供依据,也为库存货物数量的控制与采购提供参考。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单据和其他原始资料应注意根据一定原则,如按不同的供应商或时间顺序等进行归类整理,以便留存备查。

  7.1.4.2作业辅助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在进货通道、站台、库房布局等硬件设施的设计中,需考虑许多相关因素,才能合理规划、达到既能控制适当的规模、节省投资,又能满足作业需要的目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在进货作业中对进货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以下信息是进货系统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1)进货商品的一般特征和数量分布。

  2)进货商品的包装尺寸、容器、单重的分布状况。

  3)每一时段内进货批次的分类。

  4)卸货方法及所需时间。

  5)进货入库的场所。

  这些信息将决定进货工作量的大小、装卸货方式及设备的选择,以及仓库、外卸货站台的空间大小、进货验收对人员、设备的需求,进货作业活动所需场地和空间的大小,运输工具的安排等。

  7.2订货

  7.2.1订单处理含义

  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到着手准备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为订单处理。通常包括订单资料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等内容。

  订单处理分人工和计算机两种形式。人工处理具有较大弹性,但速度缓慢且易出错。计算机处理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目前主要采取后一种形式。

  7.2.2接受订货

  接单作业为订单处理的第一步。随着流通环境的变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接受客户订货的方式也渐渐由传统的人工下单、接单,演变为电脑间直接送收订货资料的电子订货方式。

  7.2.2.1传统的订货方式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欧阳泉,刘智慧作品集
仓储与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