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做孩子的天使妈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9章 送你一座世上最美的花园(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做孩子的天使妈妈》 作者:梅寒

第29章 送你一座世上最美的花园(2)

  “孩子,我们培养你有理财观念,却不是要培养你当一个小小的守财奴,你还要学会一项本领,就是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节省,什么时候该大方。”周末,爸爸带孩子到商场去,正遇上有人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搞募捐,爸爸毫不犹豫地上前掏出自己钱包的钱投进了募捐箱。

  “爸爸,那么多钱,你就放进去了,算不算浪费?”孩子不解。

  “因为这些钱可以帮助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让他们重新走进学堂。这不叫浪费,这叫献爱心。”爸爸耐心地给儿子解释。

  “好,我也献爱心。”儿子说完毫不犹豫地把身上带着的五十块钱投进了箱子。

  要过春节,爷爷奶奶到家里来,爸爸当着儿子面给他们一笔数额不小的钱。

  “爸爸,爷爷奶奶都是大人了,你为什么还要给他们钱?”

  “因为爸爸从小长到大,爷爷奶奶在我身上付出了太多,如今他们老了,我给他们钱算是一点回报,也叫孝顺。”

  孩子听了不再问。

  大年初一的早上,他早早起了床,等候在爸爸妈妈的卧室门外。

  “爸爸妈妈,过年了,我没有给你们买礼物,就每个人给你们发五十块钱压岁钱。”

  爸爸妈妈一下子怔在那里,等反应过来,他们郑重其事地接过儿子递上来的钱放到了自己的钱包里。一个堂堂的理财师,眼圈儿就红了。他说,从来没有哪一刻,让他比那一刻觉得更幸福。

  如今,那个十岁的男孩儿已是一位理财小能手。他灵活自如地运用着自己手上的零花钱,用它去应付他日常的开销,用它招待远方来的朋友,用它对亲人对社会表达自己的爱心。一年到头,他还节省下一笔钱,他咨询过爸爸之后,把那笔钱买成了基金。

  “很多家长怕跟孩子谈钱,不想让孩子从小就沾染上一身的铜臭气,那其实并不是理智的做法。我教儿子用钱,其实也是在教儿子如何对待生活。十岁的小男孩,在一般家庭里,可能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年纪。跟着家长去超市,遇上自己心仪的东西,手里无形魔法棒轻轻一指,父母可能就颠颠地跑到结账处去付钱了。甚至有更大的孩子,读了高中,上了大学,大学毕业,也只知道钱是钱,却不知道钱从何处来,他该如何运用、管理自己手中的钱。便有了社会上的‘啃老族’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不能让我的儿子将来变成那样一个人,所以,我要从现在起就教他如何花钱。我教他花钱,其实就是教他如何做人,教他将来在离开我们时能够独立地很好地生活,能跟这个社会紧密地相融。”朋友如是说。这一席话,我很赞成,相信对广大的家长朋友也很有借鉴意义。

  5.我只是说得很少

  那时,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而那个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大男孩,已逃离学校整整二十八天。亲朋好友轮番上阵,劝他回校,父母甚至以死相逼,仍不见丝毫效果。是朋友的朋友,一层托一层,才联系到那位心理咨询师,而心理咨询师听完朋友的来意,又是精挑细选,才在自己早已安排得满满的日程表上挤出那么宝贵的一小段时间的。

  在约定的时间,男孩被家长一左一右“押”着走进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室。一米八的个子,却不修边幅一派邋遢样子,进门就挑衅似的坐在她对面的沙发上,毫无顾忌地将两条长腿伸到地板中央。第一次见面,他就以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同心理咨询师拉开架势。

  那一次会面,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一个小时里,男孩的父母焦灼地在外面晃来晃去,他们只能隔着厚厚的玻璃门窗看到室内的人:

  心理咨询师拿着一笔一本极认真细致地做笔记,坐在沙发上的男孩则讲得眉飞色舞。咨询结束时,男孩彬彬有礼地同心理咨询师挥手告别:

  “老师,恐怕我以后再也不能来了,我得回学校去加紧复习。”

  那位男孩,果真没有再来。几个月后,他以超出众人预料的好成绩考上了一所理想的重点大学。

  这是发生在着名女作家毕淑敏老师心理工作室里的一则小案例。

  事后,她的朋友及男孩子的父母都倍感惊奇,迫切地想知道,她是如何在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里将一块顽石打动。毕淑敏老师只微笑着说了一句:“那一天,我说得很少,孩子说得很多。其余的,无可奉告。”

  在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做父母师长的多用一下耳朵,少用一下嘴巴,保持着对孩子独立个体的尊重,对那些被定性为“有问题”的孩子来说,也许就是一副最好的良药。

  6.爱是最好的未来

  他闯进我的镜头,完全是一种偶然。在那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我原没指望会找到什么样的新闻线索。却还是被那种宁静的乡野风情深深地吸引,当日薄西山,牛羊归栏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扛着自己的摄像机,在炊烟依依的村子里走来走去。

  他就那么突兀地进入了我的镜头,也从此进入了我的生命。

  两扇紧闭的木板门,上面的门漆已脱落得斑斑驳驳,一把黑色的大锁把门后的院落紧紧锁住。他就扑在那两扇门上,张大着嘴巴,闭着眼睛,哭得声嘶力竭。边哭边不时用胖乎乎的小手用力地扑打着沉默的大门。那种扑打,透出着说不出的委屈与绝望,与他的年纪那么不相称。他举起的小手才勉强够到冰冷的锁。他不过三四岁的样子,却在那个黄昏独自领略着被人抛弃的滋味。

  是从旁边那位无奈的福利院工作人员口里,大体知道了那个男孩的故事。

  孩子叫冬冬,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来到这个院门紧闭的家的。那时,院子的主人,一对人到中年刚刚丧失了亲骨肉的夫妻,从路边抱回几近冻僵的他,从此把所有的爱,加倍地给了这个从天而降的小人儿。他们给他买最好的奶粉,最时新的玩具,却宁可苦着自己,他们放他在掌上在心尖仍然觉得爱不够。在他们无尽的呵护下,孩子一天天长大着,他能对着他们沧桑的脸笑了,笑容纯净如新月,他能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抓住妈妈的头发往嘴里吮吸,他能迈动短短的小腿儿在院子里蹒跚挪步……在那个贫寒却充满了温暖的小院里,小小的他,再也不会在睡梦里无助地哭。

  这一切的突然改变缘自一场突如其来的重感冒。冬冬三岁,一场持续的高烧过后,再好过来的冬冬,突然变得冷漠。他不言不语也不再笑,心急的父母带着他往一家又一家的医院跑。那一纸薄薄的诊断书,却似晴天里的霹雳,毫不留情地砸向了那个家。孩子竟然患上严重的神经性耳聋。手捧诊断书,夫妇两个欲哭无泪。犹豫再三他们决定把孩子送到当地一家福利院去,是因为他们觉得,为冬冬做人工电子耳蜗的二三十万元医药费,政府会出得起。他们爱孩子,却不想因为自己的贫穷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冬冬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被悄悄送走的。可冬冬却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固执,在福利院的四天时间里,他不吃不喝,只哭闹着要回家。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又将孩子送回来。迎接他们的却是紧锁的院门。冬冬的养父母,已锁了家门,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打工去了。

  我把冬冬带回了电视台,并连夜把那段让人心碎落泪的录像制作出来。在此期间,冬冬已不再哭,他很安静地坐在休息室里,看着我和同事们来来回回地忙碌走动。把他拉到镜头前,让他叫一声“妈妈”

  的时候,他竟然毫无反应。几天的时间,他已丧失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听力。可他还是很努力地睁大眼睛,对着镜头。他说不出,但他明白,我们在为他寻找失去的家。看着冬冬明亮清澈的大眼睛里,泪水越聚越多,最后终于无声地沿着那张泪痕重重的小脸再一次滑落下来的时候,我的手,轻轻地抖了。是什么样无法承受的忧伤,让孩子美丽的眉睫再也托不起那滴滴晶莹的泪啊。

  节目播出后的两三天里,我们的栏目热线几乎被人打爆。是热心的观众朋友,从四面八方,将牵挂与爱汇聚而来。他们有询问孩子的父母找到没有,有询问如何为小冬冬提供捐助,也有人,愿意担当冬冬的父母。除却深深的感动与感谢,我们不能答应那些好心人的请求。

  有些人,有些爱,在孩子的生命里无法替代。

  我们一直渴望的一个电话,是在节目播出第四天后打进来的。电话接通,里面却只有压抑的抽泣声:“我们来领冬冬回家的……”一句话未讲完,下面的内容已完全被泪水淹没。

  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个镜头,是冬冬的父母来电视台接他的时候。

  那一对满面尘土尽是沧桑的中年夫妇,在看到孩子的一瞬间,当着众人的面,把冬冬紧紧搂在怀里,哭得泪水狼藉。冬冬也哭,把小脸蛋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脸上,把自己的眼泪和妈妈的眼泪混在一起……有些重逢的痛胜过生离别,那一刻,我相信。

  “我们错了,错了。其实,从把孩子送走的那一天起,我们的心就没有安生过。我们不是不爱冬冬了,可我们家穷,我们治不了孩子的病,我们就想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现在我们才明白,我们就是他的未来,无论他怎么样,有我们,他才有未来……”她一直在哭,一直在说。怀里的冬冬却一脸的茫然,他只是那么紧张那么小心地贴在妈妈的怀里并不时地抬起小手轻轻地替妈妈擦一下眼泪。冬冬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心理专家提醒我们,孩子心灵上受到的创伤也许远远超过他身体上的病痛。这些可能是孩子的父母万万不曾料想到的。

  得到,失去,失去,再得到,一个四岁的孩子,短短的生命历程中,就已经历了那么多。也许他还不能懂得那么多,不知道那些曾经爱他的人因为爱他曾做过怎样的挣扎。对那对善良的夫妇,我们也不能做出什么指责,因为爱而犯下的一个错误,相信他们会用一生的爱来弥补。但我们终究还是觉得庆幸,因为他们又回来了,因为他们终于认识到,对于冬冬,他们的爱就是他最好的未来。其实,于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真爱无敌,有爱就会有美好的未来。爱面前,我们不可轻言放弃。

  7.给风写信的女孩儿

  几个月前,她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我的办公室,将厚厚的一摞信纸交到我手上。那是她与病痛抗衡的几年来,自己写给风的信。连最疼爱自己的亲人,都不曾读到的一些秘密,她犹豫再三还是交到了我的手上。她说:“阿姨,我知道,你曾用你的文字帮助过很多人。”

  十五万,就能帮她做一个脊椎矫正手术,让她变成一个羽翼丰满的天使,可那时,她没有。

  女孩儿叫欣然,一九九五年出生在一个贫寒的矿工家庭,两岁时妈妈生病去世,跟随父亲与祖母一起生活。九岁那年,欣然的脊椎突发病变,由于家贫无钱治疗,就一直拖下来,病情也越来越严重。

  十五岁的她,身高已由原来的一米五一下降到一米四几,整个脊柱严重变形,弯成一个“S”。欣然今年读初二,课堂上,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她不得不用左胳膊支在课桌上,一种固定的姿势坐四十五分钟,常常让她汗湿衣衫,而常年用左胳膊支撑,她的左胳膊肘儿上已磨起厚厚的一层茧子。尽管如此,老师同学们的眼里,欣然却一直是个懂事又勤奋的女孩儿。她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与涂涂写写上。欣然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欣然的作文永远是班上最棒的。他们却不知道,两年来欣然趴在课桌前奋笔写下的,除了课上课下的作业外就全是写给风的信。

  “亲爱的风,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还在与病魔抗争。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你轻轻地吹过大地,绿色的小草正悄悄钻出地面享受你的抚摸。可你,为什么忘记了角落里的我,正在偷偷地哭泣。我的家人老师同学,他们都那样爱我体贴我,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想把自己心底的痛苦说与他们听。你是风,可以把我的痛苦轻轻吹散带走,你是风,可以把大自然最美妙的声音带回来给我……”轻轻地读着欣然写给风的信,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在读哪一位散文大家的人生随笔。那份欲说还休的痛苦与忧伤,那份面对不幸人生的宽容与豁达,怎么会出自一位十五岁花季少女的笔下?

  一百八十二封写给风的信,两百多页信纸,娟秀的字迹,描绘的是一个让人惊奇又美丽的世界:“风,我看到了蔚蓝色的大海,我看到我和我的同学一样在金色的沙滩上赤脚奔跑,你轻轻地掀起我们洁白的裙角……风,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成群的牛羊是散落在茫茫绿毯上的花朵,云在天上轻轻地飘,我和同学策马向着没有尽头的天边飞去……风,我看到了千里风沙的大漠,夕阳的余晖将我们的驼队拉出长长的影子,而你轻轻地摇响一路驼铃……”那是一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信件,欣然给它们起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走进风的怀抱》。

  欣然的那些信,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的,《走进风的怀抱》写着她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幸福在身边》描绘的是她身边火热的学生生活;《快乐城堡》里欣然告诉风,她躲在那个贫寒却不失温暖的小家里,如何折叠出美丽的千纸鹤,还有青蛙王子、椰子树……

  也有疼痛与泪水,当她每天躺在牵引床上,经受着刀割般的剧痛做牵引矫正的时候,当身后投来那种含义复杂的眼光的时候。欣然问风,为何上苍会不公,把这么多的痛苦降临到她的身上。那样的信,却是少的。因为在那些信的第一页上,欣然已赫然写上:“我的脊椎弯曲了,但我有不屈的意志!”。

  那些信,我反反复复地看,那篇报道我却是一气呵成。《给风写信的女孩儿》以最醒目的标题占据了那天晚报的整整一个版面。那已是我能给她的最好的帮助。

  此后的那段日子,报社的电话几近被打爆,热心的读者大多是冲着那个“给风写信的女孩儿”来的,他们关切地询问着她的近况,渴望能给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写给风的信,风没有回音,这世间善良的心却收到了,给了我最温暖的回信。代我谢谢所有的好心人。——-欣然”这是从欣然住的医院里捎来的消息。几个月的时间里,热心善良的市民已帮助欣然解决了她急需的手术费。而我,也终于可以对着窗外缓缓流动的风,展露笑颜。是的,这世间最温暖的怀抱,不是风的怀抱,不是云的怀抱,而是善良人爱的怀抱。

  8.妈妈,我不是一个坏小孩

  晓晓十岁时听力出现问题,在那方无声的世界里,幸亏有舞蹈为他重新打开了一扇窗。可进入青春期的晓晓行动却越来越怪异,让晓晓妈妈一时急火攻心无所适从,差一点就做出伤害孩子的事。

  ——题记那天黄昏,从外地出差回家,才到小区门口,就遇上对门住着的李大妈。

  “晓晓妈,你可回来了。有件事,我实在早就想跟你说说了。”

  就那样,还没进家门,我满腔久别归家的幸福与喜悦就被李大妈一席话浇得冰凉透湿。“你们家晓晓,最近不正常得很。平时多听话的一个孩子啊,这段时间老把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往家里带,把头发也染了,听说还常到那种地方去……”李大妈所说的那种地方,是离家不远的一家歌舞厅。

  那天是周末,依照平时的习惯,晓晓应该从舞蹈学校回来了。我在楼下跟李大妈匆匆道别,拎着行李就飞身上楼。肺都几乎要炸开,我才走了不过一个月的光景。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梅寒作品集
做孩子的天使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