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接纳不完美的孩子》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别让“刻苦”二字把学习弄苦了(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作者:蒙谨

第18章 别让“刻苦”二字把学习弄苦了(1)

  孩子从出生之后,就开始了学习的旅程,这种学习是积极的、快乐的。比如,咿呀学语、动手动脚。只是大多数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的这种学习,他们只把目光盯在了教科书知识的学习上,还认为只有刻苦,才能学好。这是一种背道而驰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同时还会毁掉其学习兴趣和激情。

  学习不是死板地坐在书桌旁读书

  坐在书桌旁的就是学习,在草地里和小伙伴们玩耍,就不是学习,这是大多数父母对学习的狭隘定义。实际上,孩子不管在做什么,都是在学习,没有探索,他就不会产生快乐感。

  任何一个孩子,都不甘心自己生活在一个他无法认识的世界中,所以,孩子成长的每一刻,都在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发展自己,让自己去适应世界。

  布拉德·皮特主演过一部电影,名字叫《生命之树》。

  很多人初看这部电影时都无法理解,因为它没有像一般的影片那样叙述一个让人震撼的有冲突有矛盾的故事,而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生活片段。

  当然,影片中也有冲突,但这种冲突并不激烈:孩子只是在某个瞬间产生了伤害父亲的意念。

  这部片子给我的震撼非常大,我发现,一个简单的生命轨迹其实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因此,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什么又是不好的?如果我们处处给孩子好的,包括心理上的,那么孩子就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吗?

  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因为心理或者生理受到创伤,而产生一些并不全是积极向上的心理,但在这种迷幻的状态下,他们却创造出了最美的艺术。

  我就在想:如果他们没有这种受伤的经历,那么他们还能有那么高的艺术成就吗?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培养艺术家,就要给孩子伤害。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矛盾,也一直让我迷惑不解。但在生活中,我还是极力按照正确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

  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我忽然明白了。其实任何人都无法百分之百地保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不可能永远保证孩子的心理不受伤害,甚至不可能永远在第一时间内为心理受伤的孩子疗伤。

  这是很正常的教育现象,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是无力的。相反,我们仍有很大的控制空间,那就是我们要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只要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思考能力在,那么即使是心理阴影,对于他而言也终将不过是一片浮云。

  当然,我所说的学习能力,不是教科书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自我认识,社会情感的发展。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父母要发展的重点能力之一,但是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必须要摒弃只让孩子坐在书桌前面学习的狭隘认识。

  我上大学时,曾经给一个叫洪江的孩子做过家教,即使一个简单的公式,这个孩子记上千遍,也还是记不住。

  我教了他三天,就想放弃。但洪江对我说:“老师,您别放弃我,我妈其实并不要求我取得多好的成绩,她只是见不得我玩。”

  说洪江的妈妈不想看到好成绩,那是假话,我当然不信。

  洪江说:“老师,我跟你说,我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觉时我妈不能左右我之外,只要醒了,就必须坐在书桌前学习,不然我就罪大恶极。”

  “没那么夸张吧,可能因为你要小升初了,你妈才会这么紧张。”

  “才不是呢,我从上一年级,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学习方式。跟你说,我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春节只玩了一天,然后就每天都在学习。”

  “难怪你记不住公式,你是不想记啊。”

  “我怎么不想记?”

  “你的潜意识不想记。你会想,反正即使记下来,自己也还是不能不学习。”

  如果一直把孩子拘在书桌前学习,那么孩子的潜意识就会产生抗拒心理,他的大脑也会配合潜意识,那么他的学习效果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陶京有个朋友,是个编剧。他的女儿从小作文成绩就特别棒,但那些经典的童话作品,和一些经典的故事,她几乎都没有读过。

  所有的人都说这是遗传,但这个编剧说,不是,是我每天都在教她。他怎么教的她呢?就是自己编故事。

  这个编剧非常聪明,他从来不给孩子念故事听,而是随机地给孩子讲故事。为了让孩子提高想象能力,他甚至采用孩子说一个词他来编的方式。

  这个难度很大,当然也会出现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但是孩子却听得津津有味,爷儿俩经常在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里大笑、大闹。

  编剧的妻子觉得这种方法对孩子不好,她更希望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旁,认真地读读书。两人因此闹过矛盾,但编剧始终不改自己的原则。

  这个孩子上学后,作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个编剧却改变了要求,让孩子自己阅读。当然,是坐在书桌前。但孩子没有任何反抗的情绪,因为她喜欢看故事。

  最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可能不是端坐在书桌前学习这种方法,而是玩着学的方法。如果你能让孩子在玩中产生学习欲望,那么他自然就能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学习。

  蒙老师心语

  端坐在书桌前学习,是最差的一种学习方法,尤其在孩子学习兴趣很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只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其实,孩子的学习有很多方式,就连玩,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所以,父母千万不要片面地要求孩子只关注教科书上的知识,只让孩子在书桌前受教育。

  做知识的产婆,让孩子自主学习

  以前的武侠大师有一种很特别的教育方法,那就是不教。老师越是不教,孩子就越是想学,在这种状况下的学习效果几乎是最好的。

  很多父母会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上点心,学会为自己负责。”孩子当然要学会自己学习,但有时候,父母却放不下孩子的学习,从而成为孩子自主学习最大的障碍。

  明义的爸爸是我的一个朋友。有一次,我们参加家长论坛,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学习一筹莫展,唯有明义的爸爸不以为然,他甚至莫名其妙地问一位妈妈:“有那么严重吗?”

  那位妈妈有些不悦,说:“难道你的孩子很喜欢学习?”

  “那倒也不是。不过,要是他喜欢的东西,他就会表现出超顽强的精神,即使没有资料可查,没有人能教他,他最终也能学得很好。”

  “那他学习成绩怎么样?”

  “学习成绩也还不错,没让我操过什么心。”

  “那是你的孩子好,天生爱学习。”

  “也不算吧,他开始并不喜欢数学。有一次,我们俩坐车出去,在车上我给他出了一道题目,一个数乘以九,我简单教了他一个手指计算法。”

  “手指计算法?”

  “对,就是把十个手指从左到右编号,几乘以九,就把十个手指中编号为几的手指曲回去。这样曲回去的手指作为中介,左边为十位,右边为个位。”

  “哦,是这样吗?”那位妈妈听了明义爸爸的话,也摆弄起手指来,当她把二九一十八摆弄出来后,显得非常高兴。

  “对,就是这样。您也很喜欢数学吗?”

  “不,我数学很差的。”

  “但是您看您对这个玩法很感兴趣。”

  “是,因为它比较有意思。”

  “孩子也是。我儿子后来就问我,一位数乘以九可以这样做,那么两位数可以吗?我说,你自己看看呀。他摆弄手指,半天也没有弄明白。就又问我,我什么也没说。”

  “您不知道吗?”

  “不,我知道,但我就是不告诉他。我说你自己想,然后他就不停地在那里摆弄手指,很快结果就出来了。”

  “真的?”

  “对啊。他就是这么喜欢上数学的。”

  “哦——”那位妈妈若有所思。

  当我们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后,我们可以不用教孩子,或者一定不要教孩子,这样孩子就会不得已动用自己的大脑,从而能领会到自我学习的乐趣。

  我堂哥很喜欢摇滚乐,小语知道后,就一直缠着他,要跟他学习摇滚乐。但是我堂哥知道我不喜欢,就严词拒绝了。

  小语毫不气馁,使用了不少招数,逼堂哥就范。比如,她用赞美的词语软磨,用很严厉地词汇讥讽他,用激将法激他,用偷梁换柱法拿走他最需要的东西,逼他做交换……

  三十六计大约用了十八计之后,堂哥依然无动于衷,小语沮丧极了。我听堂哥说了小语的这些伎俩后,觉得甚是可乐,想着她肯定会放弃了。

  果然,一段时间内,小语不再提找堂哥,跟我们也很少再激情澎湃地说她的摇滚乐了。

  相安无事大约两个星期后,我发现,我们其实不过是中了小语的缓兵之计。她在网上搜集摇滚音乐,还参加了摇滚爱好者的俱乐部。

  她那时候的音乐基础很差,就是学校音乐课教的那点简单知识。

  而且由于以前她的嗓音不好听,高音都唱不上去,她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

  小语就在这样的基础下开始了她的摇滚之旅,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她居然拿着一个谱子去找堂哥,说这是她谱的曲。

  堂哥看了之后,大吃一惊,他马上跟我打电话,第一句话就说:

  “以后,你千万不要拦着小语了。当然,你拦着也可以,但我告诉你,这孩子,你越是拦着她,她学得就越好。”

  一些父母有这样的经验,越是不愿意让孩子学的东西,他越想学,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偷着学,结果学得非常好。其实,只要不是不良嗜好,就应该允许,以维持孩子的学习激情。

  我初中的化学老师叫詹瑞良,那时候以脾气不好出名,经常和学生“拌嘴”。当然,这个拌嘴是带引号的,因为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吵架术”。

  我还记得在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时,有人问,天上下雨是物理现象还是化学现象,大多数人都回答说是物理现象,但化学老师反驳说:“是化学现象。”

  本来有几个也说是化学现象的同学,一听化学老师说是化学现象,马上就改变了主意,说是物理现象。因为根据经验,化学老师大多站在错误的一方。

  这下可好,詹老师孤军作战,和我们打起擂来,他让我们列举物理现象,这很简单:下雨的时候有打雷,有闪电,光速比声速快,这是物理现象;彩虹,也是物理现象……

  老师听了频频点头,他同意下雨的时候有很多物理现象,但仍然坚持下雨的时候也有很多化学现象。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No,no,no……老师骗人。”

  “我可是有根据的哦,你们想想,下雨的时候空气的味道会不会有变化?”

  “好像有哎……”有的同学要倒戈。

  “实际上,下雨的时候,氧气会和氮气发生化学变化。”

  ……

  苏格拉底非常愿意做学生的产婆,他经常通过和学生进行激烈的争辩,不断激励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如果父母也能这样做,那么孩子就不会不爱学习了。

  蒙老师心语

  “做知识的产婆”这个概念是苏格拉底发明的,他为它起名为“助产术”,他还称它为“理智助产术”以及“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不喜欢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喜欢让学生自发思考、学习。他认为,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学习,还是孩子的心理和大脑发育,都离不开激励。父母如果能更好地激励孩子,那么孩子就能学会自主学习。

  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

  有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像个破坏王,他走到哪里,哪里就要受到伤害。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孩子的任何破坏都是在探索,父母应该给孩子探索的自由。

  对孩子来说,尤其是男孩子,没有破坏,就没有建立,破坏从来不是目的,它只是建立的手段。所以,父母千万不要颠倒着看孩子的破坏行为。

  别看小语是女孩子,她可是我们家的破坏大王。当然,她破坏的东西,不是那些可以研究机械原理的钟表式破坏,而是可供研究服装设计的衣物破坏。

  小语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肆无忌惮地对我的衣柜大举进攻了。

  开始,我并不知道,直到有一天,我穿着一件后背挂着小熊挂件的衣服出现在办公室里。

  我的同事大声喊道:“哇,李姐,你好有童心哦。”

  我当时莫名其妙,然后我的同事拍了拍我后背的小熊说:“乖,你来学校后,要安静地和其他同学一起好好学习哦。”

  我伸手到背后,乱抓了半天,才感觉到了这个小东西。我连忙跑到卫生间,把外套脱下来,发现小熊居然已经被缝到了衣服上,我当时那个气啊。

  晚上回家的时候,我质问小语:“你为什么要在妈妈的衣服后背上缝上一个小熊啊?你是想说啥吗?”

  小语吃吃笑着,说:“妈妈,那个小熊你喜欢吗?那可是我最喜欢的东西了。”

  “我问你,为啥要偷着给我缝上?”我提高了声音。

  “好看啊,你的衣服都太单调了,我给你装饰一下。”

  “那你也不能让我背着小熊啊?”

  “没有,我把它缝在了胸前这里。”小语说着,在胸口比划着。

  “哎呀,你就别骂孩子了,孩子也是一番好意,我看小语在服装设计方面很有天分。”陶京马上说。

  “是啊,小语就喜欢捣鼓针线,上次还帮你缝了个收纳包,不是挺好吗?”奶奶帮腔。

  我哭笑不得,只好说:“那你下次要做什么的时候,能不能先跟我商量一下?”

  小语点头,又抿着嘴笑了。

  如果孩子是出于好意,或者是好奇心,那么即使做错了,父母也不要一味地责备孩子,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个不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灾难的“破坏”方法。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到夏天,学校就会设两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

w w w/xiao 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蒙谨作品集
接纳不完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