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章 美的精灵(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 作者:杨华

第16章 美的精灵(1)

  “胸有成竹”从何而来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字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可是他照样跑到竹林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结节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像用脸盆泼水似的下开了。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

  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由于长年累月地对竹子做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

  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但是“胸有成竹”美学上的意义却出自苏轼。文与可病逝后,苏轼看到文与可送给他的《谷偃竹》这幅遗画时写了《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一文来纪念他:“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矣。”所谓成竹于胸就是营构审美意象,作为审美意象的胸中之竹既不是眼前之竹,也不是画纸上的竹,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意在笔先,它是审美创作的先决条件,所以要“必先”。这还不够,苏轼还具有一种自由的精神性格,他以儒家思想为基本皈依,又糅合着佛、道中的超越意识,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还要达到“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的艺术境界。

  “成竹在胸”、“身与竹化”的命题则详尽探讨了审美创造的准备阶段。清代郑板桥则更进一步:“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说明了艺术的审美创造经历了一个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这样一个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双重转化的动态过程。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相传宋代画院考试时候出了这样一道题“踏花归来马蹄香”,这本是一句诗,难坏了考生们,大部分都是画了一匹马,又画了一丛盛开的花。但是考官认为都没有画出来“香”字的含义,无色无形的香味怎么画出来呢?

  有位聪明的考生是这样画的:一匹骏马奔腾而来,在马蹄后面引来了一串蝴蝶。最终考官心情大悦。

  这个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古典诗歌与绘画的相通之处,古人很早就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这已经成为一种诗画的美学尺度。

  先说画中有诗。位置经营是画学六法之一,是画家的基本功。画家善于把许多个别迹象通过经营位置组合成一个整体,而王维的诗就吸取了这种特色。例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两句是本诗的主旨,作者大力描绘了农村的闲逸,也就鲜明地表示了对官场奔竞生活的厌恶。

  在前八句中列举了农村生活的许多个别迹象,第九句只用“闲逸”二字一点,就把那些个别迹象贯穿起来,组成了一幅和谐具体、生动鲜明的完整画面。这种经营位置的功夫,是融有绘画的特色的。

  再说画中有诗。如王冕的《墨梅图》,此图作倒挂梅,枝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干枝描绘得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梅花的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尤其花蕊累累。勾瓣点蕊简洁洒脱。更有题画诗云: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诗画结合的诗情画意在这里就充溢纸上了。

  “画龙点睛”之妙

  有个叫张僧繇的人,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

  “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这就是“画龙点睛”的典故,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传神。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事实上,关于“点睛传神”的真正渊源是《世说新语》中对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认为所有画中画人物是最难的,不仅难在不容易掌握人的形象特征,而且更难在不容易表现人的精神面貌,也就是要“传神”,而传神的关键就在于“点睛”。这种“传神”的笔法,是顾画的最大特色。古书记载说,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三国大诗人阮籍、嵇康的像,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还有一个故事说,顾恺之曾在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做过参军(掌管文书的官),他很想给殷画像,但殷因为自己的眼睛有毛病,怕画出来不好看,就坚决推辞。顾恺之看透了他的心思,就坦率地对他说:“眼睛有毛病是没有关系的。我在画的时候,可以一样把瞳人画清楚,画后只要用干笔在上面轻轻扫过,就可以画出你眼睛的特征,就像遮在薄云后面的月亮,将会更美。”这番话把殷仲堪说得很高兴,但同时也表明了顾恺之在画人点睛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技巧。

  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顾恺之就以此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他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例如:洛神曾多次出现在水面上,手持麈尾,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之情。曹植头戴梁冠,身穿宽衣大袖,在打着华盖的随从者的簇拥下,有着贵族诗人的优雅风度。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她梳着高高的云髻,手持麈尾,以依恋之情望着曹植,他们好似在互相交谈。洛神的目光成为这幅画的精妙所在。

  遭到驱逐的画家

  画家作为美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在当今社会可谓星光耀眼,他们引导艺术潮流,是人们瞩目的焦点,但谁曾想到他们也会遭到谴责,被驱逐出“理想国”呢?没错,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大作《理想国》中就明白无误地对画家们列出了种种罪状,进行了一场驱逐。

  为什么画家遭驱逐?我们首先要看柏拉图的美学主导思想。柏拉图出身雅典贵族,早年师从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权以破坏宗教和毒害青年的罪状处死后,柏拉图开始了游历生涯,回雅典后,他创办学园,授徒讲学,并撰写哲学对话录,直到死时为止。最著名的有体现他的政治纲领的《理想国》。他把“理念”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做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实的。

  在《理想国》中,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囚犯解释说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这样,画家的罪状就出来了,例如,画家画床只是模仿木匠制造的床,而木匠造的床又模仿床之所以为床的道理(理念),所以画家的画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两层”。同样遭到驱逐的还有诗人,就连最伟大的荷马也不放过,因为诗滋养着应该由理智压制下去的“人性中的卑劣部分”,例如情感和欲念,在认识真实世界的过程中,“情感”只是一个干扰物,所以诗人也要被赶走。而且,希腊诗人把神和英雄写得无恶不作,破坏了宗教信仰,起了伤风败俗的作用。根据这样的罪状,他把诗人也逐出了他的理想国。“理念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画家模仿影子、诗人描写情感就要被驱逐,因为柏拉图认为“真的”理念才是美的。

  原来古希腊人们的最高理想不是“美”,而是“真理”,一件事物如果不是“真”的,就不可能是美的。他们认为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这样的事物只有意见或看法。相反,如果一件事物是“真”的,那在他们看来就必定是美的。

  “飞天”神韵

  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至中国。佛教的传入带来了印度佛教艺术图像,飞天就是其带给人最大惊喜的形象。飞天,出自古老印度神话,据佛经记载,为乾闼婆和紧那罗二神的衍变。乾闼婆,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她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音神。紧那罗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她们居住在风光明媚的天宫十宝山中,不食酒肉,专采百花香露。按佛经所讲,飞天有三项职能:一是礼拜供奉;二是散花施香;三是歌舞伎乐。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敦煌飞天之美,美在寓意。飞天形象的产生不能不让我们惊叹人类的伟大。古代艺术家们大胆地摆脱了佛教清规戒律,打破了封建社会衣不露体、非礼勿视的礼教桎梏,巧妙地运用夸张和想象,在有限的空间,用豪放的笔力、对比的色调创作出一幅幅超越宗教内容、表现和美化现实生活的民间风俗画。古代画师们用“飞”表示他们的精神解放,用“飞”倾吐他们千百年来被压迫、被屈辱、被歧视的心声。飞天在空中飞翔,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驾驭宇宙空间和对未来、自由、和平的向往、追求。也象征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其美学基调既不是狰狞恐怖的恫吓,也不是消沉颓废的呻吟,而是积极向上、洒脱、开朗、乐观的情趣。古代绘画中还有很多人物形象采用“飞天”的造型,如“洛神”、“麻姑献寿”、“天女散花”等女性形象,塑造出各种轻盈飘逸、巾带凌空的模式。正如唐代诗人李白咏赞仙女诗: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描绘的诗情画意。敦煌莫高窟172窟黑飞天,是其中的典范。她那丰腴柔美、婀娜多姿的体态,伸展自如、灵动优美的舞姿,把女性柔美的形体,表现得尽善尽美。

  难怪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敦煌艺术可以让我们从“一粒沙中窥见一个世界,一朵花中欣赏一个天国”!

  蒙娜丽莎微笑之谜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我们根据瓦萨利的记载,可以确定,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佛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她出生于1479年,达·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正是丽莎二十四岁至二十七岁的时候。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

  银行家佐贡多以丰厚的酬金请达·芬奇为夫人作画。当夫人出现在画家面前时,她身着华贵的连衣裙,梳着时髦的发式,一绺绺卷发散在双肩,身体丰满,眉毛齐整,两颊绯红,颈项和手臂佩戴着名贵珠宝,全身充溢着纯真和高贵。画面上的她双手轻柔地放在椅子扶手上,显得自然潇洒而从容。

  她的右手被誉为绘画历史上最美的一只手,丰满、优雅、自然、准确,不仅画出了皮肤的润泽与光滑,还画出了皮下脂肪的丰腴和手指关节的结构,有一种真正的体积感、量重感和生命力。人的骨骼肌肉都画得十分准确、结实。可是,轮廓却消失在若有若无之间,人物如同在一层薄雾里,眼光、神情都在活动,笑容隐约出现,犹如雾中看花,让人捉摸不定。这幅画背景的运用很奇特,人物背后的山水风景,右边的视点高,显得景物下沉而人物上升,左边视点低,显得景物上升而人物下降,使人陷入似幻如梦的种种错觉之中,仿佛整个画面都在变动,人物的五官、神情和手指都在活动。

  蒙娜丽莎的微笑最为著名:嘴角上挑,似笑非笑。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间和嘴角,可达·芬奇却偏偏把这些要害部位都画得若隐若现,以展现这种朦胧美。因而当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不同感受去看这笑容时,都觉得她笑得很温柔,但是又若隐若现,常常会被画中人物的微笑所迷惑。乍一看去,人们会领略一份安谧的微笑,进一步观察,又会感到笑容消逝。五百年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肖像画令无数艺术爱好者着迷,但也令学者困惑不解。最近,美国一名科学家声称发现了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秘密:达·芬奇绘画“蒙娜丽莎”的嘴巴时,运用了模糊轮廓的手法,这种手法在意大利原文的字面意思为“像烟般蒸发”。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杨华作品集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