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美的精灵(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 作者:杨华

第18章 美的精灵(3)

  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一看,我们读到的就只是一堆破碎的形象:空山、明月、清泉、渔舟、山门、东涧水、西涧水……但是经过细细品味,就会看出门道来:前者以真挚的情感、清新的画面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明丽幽深的山水世界;而后者却以形象的物象和说明把读者引入了一个灵动流转的境界,句句都体现了“无住”、变化的原则,让人在诗句中参透了诸相的虚幻与重新组合后又产生的“虚相”。所以白居易的诗于开始一二字处便可开悟,而王维的诗则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全凭先天颖悟,聪慧之人登地顿悟见佛,愚钝之人立时堕入色欲界。这也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王维的许多山水田园诗,看似写景,实是参禅。如果没有一番“品味”,又怎么能见到其中的缕缕禅意呢?

  中国最早的诗歌理论《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创作的过程就是诗人的心与外物相感,而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我们欣赏诗歌便首先要对这些“文字密码”进行破译,才能想象出诗中所写之物,体味出诗人之心。再加上含蓄凝练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典型特征,文人们总希望用最恰当、俭省的字句充分而圆满地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古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正是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结果。这就给我们的“品味”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那些经过诗人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字、句,品出其中包孕着的丰富含义和不尽韵味,这才不至于流于外表,识其貌而不知其味。

  中国文学的诗化之美

  读中国文学总是带给我们一种诗的享受,不论是婉约还是豪放,不论是诗词还是歌赋,不论是文言还是白话,可以说中国文学之美就在于其“诗化”的性格。

  《诗经》、《楚辞》以来的中国文学史,出现了浩如繁星的优秀诗人和杰作名篇,而且这种以诗歌为主流的文学传统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就连颇具哲学意味的先秦诸子文学也被认为是诗化的哲学。特别是唐诗宋词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无法逾越的两座高峰。这种诗化的追求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小说的作者本身就是诗人,宋元以后的长篇章回小说等更是受此影响,他们不仅在文章的起始和末尾都穿插诗词,在正文中也有很多上乘诗作。如《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唱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汤显祖、孔尚任,哪位不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窦娥冤》、《西厢记》、《梧桐雨》、《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哪部不是华美的诗篇?

  以我国古典文学的典范《红楼梦》为例,其中各种描写景致的文字,多通过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句和诗意的借鉴和化用,来营造一种宁静幽美、清雅如画的境界。如贾宝玉所作《蘅芷清芬》“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取意于王维《山中》“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而《赞会芳园》中“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则颇有《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的如画意境。贾宝玉所作藕香榭对联上句“芙蓉影破归兰桨”以动写静,显然源自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的特殊写法。《红楼梦》是一部诗化的小说,这里的“诗化”不仅是文中有诗作的出现,而是诗意化的意思,这与西方的诗剧和诗体小说有所不同,它不是依据诗的体制,而是借鉴和融合诗的诸多表现手法,使得小说字句凝练,文意隽永,具有诗所特有的节律与韵味。

  《红楼梦》的诗化还表现在对青春女性的形象塑造,不是侧重于外在表象的如实描摹,而是重于对人物风姿神韵的刻意追求。我国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就曾经自称自己是“想不出林姑娘的面貌体态的”,他所知的仍旧是“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在这里作者回避了对人物正面的描摹,而直指人物神韵,借助于诗一般的感性和富于节奏的语言,割断了人们感知的习惯性,使人们不能具体于人物的眉眼等表象性的感觉,转而深入地去体验和感悟人物如诗似幻的风骨神貌。

  春江花月夜——诗也、乐也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单凭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无独有偶,我国还有一首广泛流传的民乐同样叫《春江花月夜》,这使很多人疑惑《春江花月夜》到底是诗还是乐?其实民乐《春江花月夜》最初源于一首名为《夕阳箫鼓》的琵琶文套大曲。公元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将此曲更名为《浔阳琵琶》,并立了十个小标题:“夕阳箫鼓、花蕊散风、关山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乐曲这样注释以后,便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联系起来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隐含其中,所以又有人称它作《浔阳夜月》、《浔阳曲》。也就是说一开始这首曲子和张若虚的诗并无联系。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以汪昱庭的传谱《浔阳夜月》为蓝本改编成丝竹合奏曲,并借用古乐府诗题改名为《春江花月夜》。改编后也有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洄澜拍岸、棹鸣远濑、唉乃归舟、尾声。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它剔除了《琵琶行》中的沦落人飘零天涯的落寞与失意,而将曲意专注在“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上,这才有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

  改编以后的乐曲有很多种版本,但大同小异,是同一乐曲衍生而来。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阳关三叠的离愁别绪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最为著名的送别诗,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曾把它评为唐绝句之冠。由于这首诗能够通过典型的形象充分表现深挚的友情,所以它送的虽然只是元二,却被谱成琴曲《阳关三叠》,全曲曲调淳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表达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成了一首普遍运用的送行曲和众口传诵的诗乐名作。

  我们先来读诗。第一二句先点明送别的地点是在渭城客舍,时间是在春天的清晨。一场朝雨过后,路面洁净无尘,柳条清新可爱,客舍也似蒙上了一层青色。但是环境越是优美,离情就越是浓重。而杨柳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历来象征着依依惜别的心情。三四句情感更加强烈,作者选择了“劝酒”这个富有特征的细节,来表现对朋友的深情厚意,“更尽”二字,说明酒已经喝得很多了,但送别之时意不在酒,反复劝饮只是为了推迟离别时刻的到来。“更尽一杯”,则将这种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表现得更加真挚感人。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点睛之笔,这里既有缠绵的恋念,又有深切的关怀,真可谓情真意切,动人心魄。

  再来听乐。琴曲对王维的原诗进行了增补: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尽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巾,尺素巾,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

  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之所以叫“三叠”是因为同一个曲调要反复叠唱三次。琴歌开始加了一句“清和节当春”作为引句,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都不相同。这首琴歌的音调淳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跳进,和“历苦辛”等处都多次反复,情意真切,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的思念之情。

  乐从何来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但是我们可以确定,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了。

  有人说,音乐是神创造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家“只是神的代言人”。天上有个主管音乐与诗词的缪斯女神,她附在音乐家的身上,给音乐家以灵感,召唤音乐家去创作,于是人间才有了音乐。中国古书《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夏禹的儿子夏启是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天帝非常敬重他,经常邀他上天赴宴,而每次宴请时都要演天乐助兴。天乐极其美妙动听,夏启把它偷偷记下带回人间,于是,人间就有了音乐。还有人说音乐起源于模仿。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针;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鸟那里学会了唱歌。”

  我国古代也有这种说法,《吕氏春秋·古乐》一书中说,音乐起源于“听凤凰之鸣”,“效八风之音”。又有人说音乐起源于游戏。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是高等动物,不同于一般低等动物。低等动物要把全部精力用于维持和延续生命,而人类则在维持和延续生命之外,还有过剩精力,于是在游戏中便创造了音乐。

  那么到底是谁创造了音乐艺术呢?我国著名音乐家杨荫浏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说:“音乐起源于劳动。”这个回答完全符合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这一美学论断。

  恩格斯说:“只是由于劳动……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基础上,它仿佛凭着魔力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人注意到,歌曲是出于劳动的号子声。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说:抬大木的人,前面的人喊出“邪许、邪许”的声音,后面的人也跟上去喊,这就是在抬重物的劳动中所产生的歌曲。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造……”这一声声的号子不正具备了最基本的音乐节奏吗?

  那么乐器的产生呢?同理,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墨丘利(Mercury)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据说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时,脚触一物发出美妙的声音,他拾起一看,发现原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一条干枯的筋所发出的声响。墨丘利从此得到启发,而发明了弦乐器。

  可见音乐不是来自天上神的创造,而是来自人在劳动和生活中对美的追求。

  音乐能够煽情的秘密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洪水肆虐,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韩娥来到齐国雍门的地方,这时候,韩娥深切地感受到父老乡亲的苦难和眼前所受的屈辱,把心中的激情化作了一曲人间最哀怨凄楚的歌声。歌声向雍门四面八方飘去,一时间山风停啸,河水停流,行者止步,泣天动地。以致韩娥走后,雍门男女老少仍然沉入愁海之中,昼不能吃,夜不能眠。于是百姓选派一青年做代表,催马扬鞭追上韩娥,恳请她返回雍门。途中,百姓夹道相迎,盛情款待。韩娥感受到百姓亲如家人的深情,化悲为喜,唱起了欢乐的歌,于是大家愁云消散,高歌欢舞,把雍门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个故事也许有些夸张,但是谁也不可否认音乐与情感间的神秘联系。

  音乐是世界上最抽象的艺术,无形无味不可触摸,但是却又是离人心最近的艺术。它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无遮拦的情感亲密接触,拥抱激情、感受悲喜。据说哲学家尼采有次患病,偶然听了比才的歌剧《卡门》,疾病竟然不治而愈。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近来患病,昨夜听了比才的卡门,病意全消了,我感谢这音乐。”但是还有这样一个例子:

  1932年,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创作了一首叫《黑色的星期天》的乐曲,据说听过这首曲而先后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一百,它是个无形的杀手,被称为“魔鬼邀请书”。首先被这个魔鬼邀去的,是一位在布达佩斯一家酒吧喝酒的匈牙利青年。他听了乐队演奏这首乐曲后,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极其悲伤的感情,于是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来解脱自己的痛苦。有一位美国姑娘出于好奇,特意借来这首乐曲的唱片,结果也以在自己的家中自杀而告终,原因也是无法忍受它所带来的痛苦。1945年,西方国家遂下了不许演奏这首曲的禁令,并销毁了它的唱片、乐谱,赶走了这个恶魔。

  为什么音乐具有如此煽情,甚至掌控人的生死的魅力呢?

  因为音乐是一种有一定节奏组织的、通过时间而展开的艺术,而且更重要的是,音乐是纯粹情感、不涉他物的艺术。把音乐的各种音响、音调要素在时间上加以组织,这就是音乐节奏的功能。音乐的节奏感不仅有生理的基础,还有心理的感情作用在内。表情丰富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其原因也在于此。一般来说,节奏缓慢的音乐一般带给人平静、安宁的感受,而节奏较快的音乐则带给人激情。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贝多芬的名作《欢乐颂》放慢节拍,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曲人类大同的颂歌竟然变成了“哀乐”。缓慢的节奏给人忧郁悲愤的感受,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亦如是;轻快的节奏给人欢快热烈的感受,贝多芬的《黎明》亦如是。

  音乐也有颜色吗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杨华作品集
每天学一点美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