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小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走进小康丛书》编委会

第7章 小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3)

  向同伴展示自己,意在获得同伴接纳,进入同伴圈子,赢得同伴认可,家长要鼓励孩子抓住机会、大胆展示。自信和勇气是孩子向同伴成功展示自己的保证。

  教孩子学会谦虚并尊重别人,可以帮助孩子把向同伴的展示达到最佳效果。

  培养同伴间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基础之上的,一个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爱画画、不爱活动、兴趣索然的孩子,朋友是不会多的。因此,家长应努力培养孩子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伶俐清晰的口齿表达、协调敏捷的动作技能、丰富的课外知识、聪慧的大脑、灵活的反应,都是孩子向同伴展示自己的财富。因此,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培养孩子的每一优秀品质,就等于在帮助孩子积累向同伴展示的“财富”。

  教孩子学会向同伴的展示要适时、适度,否则会弄巧成拙,引起别人的反感。

  要让孩子明白礼貌、文明的行为,是成功展示自己不可缺少的金钥匙。

  教孩子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势不自夸,对自己的不足不忌讳。落落大方、坦诚实在是聪明人展示自己的诀窍。

  (3)以宽容之心待人。宽容是不计较而不是示弱,是理解而不是迁就。宽容体现的是情操、修养,教孩子学会宽容可以为孩子赢得好心情、好人缘和健康的身心。

  教孩子学会宽容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鼓励孩子善待生命,善待生活的每一天。

  家长要注意身教。以宽容之心待人的父母,会培养出懂得宽容的孩子。

  教孩子面对非恶意的冒犯,不计较后果,学会宽容地笑一笑,化干戈为玉帛,从而赢得一个朋友,失去一个敌人。

  让孩子懂得倾听别人的辩解,是宽容的开始;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是宽容的根本;理解、善良是宽容的核心。

  (4)自己解决冲突。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冲突,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

  家长不要大包大揽地替孩子解决问题,更不能偏袒自己的孩子,这样会助长孩子任性自私、蛮不讲理或唯唯诺诺、胆小退缩的毛病。

  告诉孩子解决冲突的第一步在于使冲突双方保持情绪冷静。

  如果孩子与他人发生了“冲突”,要抓住机会,适时和孩子一起对“冲突”本身进行一次全面分析:冲突的事件是什么、冲突的起因在哪儿、冲突的双方是谁、可能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等等,让孩子学会权衡利弊,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善办法。

  解决冲突的关键往往在于沟通。让孩子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冲突都因误会而生,沟通有助于澄清事实,教孩子学会与冲突的对方恰当、有效地积极沟通,共同协商,以达成相互谅解。

  (5)感情融入。您应告诉孩子,和善、热情、懂得分享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富于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这样才能成为别人乐意交往的朋友。同时,要达到与同伴心灵相通,彼此接受,还必须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对方的感情之中,要学会耐心倾听别人说话,学会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学会说“我赞成你的主意”、“我喜欢你的安排”;学会关心同伴,学会宽容。

  30.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有一些孩子很聪明,但学习成绩不够好。问题是他们在课堂上边玩边听,在家里是边玩边做作业,可以说,他们不缺智慧,而是缺意志。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并不聪明,但由于他们能付出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努力,结果却常常可以完成一般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学到一般孩子学不到的本领,关键是他们有坚强的意志。

  (1)帮助孩子明确学习和生活的目的。小学生的人生观处于萌发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懂得学习、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为社会和人民作贡献。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联系起来,才能使孩子产生强大的意志力量,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家长要从实际出发,让孩子明白做一件事、学一门功课、参加一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凡是目标明确的孩子,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独立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目标不明确的孩子则相反,一遇困难就向别人求助,不肯付出一点艰苦努力;在没有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又常常表现出粗心大意,满不在乎。这说明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家长培养孩子意志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形成的。现在,孩子在家庭中深受父母的关心爱护,家庭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如果忽视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有利条件也可能变成消极因素。

  父母必须注意平时在学习、劳动、文体等活动中磨炼孩子的意志。在学习方面,督促孩子独立学习、复习、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时只能给予启发引导,鼓励孩子勤思考、反复练,而不要代替他完成作业。在家务劳动中,要有意分配任务,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去完成,有意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3)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对孩子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从小就能做到日常生活规律化,饮食起居要定时。冬天再冷也要毅然钻出被窝,按时起床;晚上电视再精彩,也能丢下,按时睡觉。从小事入手,克服困难和干扰,增强抑制冲动和诱惑的能力。

  (4)家长要做孩子的表率。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除了言传之外,父母的身教也十分重要。家长要以自己性格上的顽强、勇敢、坚毅等优秀品质去影响孩子,以自己工作认真负责、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做事有始有终的模范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1.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1)从小抓起,严格训练,持之以恒。一般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是通病。思想不集中、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始终如一、想到做不到等,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经足够的磨炼、尚不成熟的表现,也是难免的弱点。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就必须从小开始,严格要求,严加训练,逐步增强。如,要求孩子在遵守生活制度方面做到早起锻炼,按时做作业,按时睡眠,不吃零食,不乱花钱,等等,家长要晓之以理,使孩子立下志愿,加强自控,并辅之以检查督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制度一旦制定并经孩子认可,就要坚决执行。如果因为天寒地冻,父母疼爱孩子而让他推迟起床,又如规定孩子每天洗一次碗而妈妈总代劳,都会造成孩子遇事推诿或做事半途而废,对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2)注意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自控能力是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具有鲜明的年龄特点,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必须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认识水平和不同的实践经验循序渐进。

  对小学生除帮助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外,还要注意在观念上打基础,懂得以观念统率行为。如,欲培养孩子有远大理想,就要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孩子树立了正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并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控行为,家长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当头棒喝,而应弄清情况,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该肯定的要肯定,该批评的要批评,讲清道理,分析危害,以理服人,使孩子心悦诚服,力求取得较好的效果。

  (3)有意识地让孩子在困境中锻炼。自控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同克服困难、抗拒干扰和诱惑相联系。

  家长可有意识地设置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让孩子去干,或者让孩子与家长同时干某一件事情,在实践中使孩子认识到该做的事情一定要本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认真去做好。让孩子在困境中磨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32.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受家庭传统教育的影响,接触社会后,他们觉得所遇到的人和事与过去父母讲的对不上号,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已成为现代家长迫在眉睫的课题。

  (1)培养孩子的生存意识。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在付出艰苦努力、承受生活压力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全部包办代替,以致孩子从小养成依赖性,一旦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看文化程度,更重要的是看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要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必须从小开始,让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艰苦朴素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孩子的生存意识。

  (2)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无法回避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为了让孩子树立竞争意识,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鼓励孩子在一切活动中敢于挑战,敢于胜利,敢争第一,即使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也要有目的地渗透竞争意识。对一些意志脆弱的孩子,可有意识地让他看一些激烈的体育比赛项目,感受积极的竞争意识,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3)培养孩子受挫不气馁的意识。一位哲学家说过:“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有三个朋友时刻不离左右,那就是困难、失败和挫折。”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常因这样那样的事情而沮丧、气馁,这些都是初涉人生必然经历的挫折。

  如何使这些挫折成为孩子的“财富”,而不是“包袱”?做父母的就要教育孩子正确地认识挫折,让孩子了解成功、胜利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的,要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教育孩子遇到挫折时不灰心,总结经验,找出原因,“爬起来”再干。这样,有了一定的耐挫准备,当挫折再次来临的时候,就能勇敢地面对。

  33.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也是从小培养和锻炼出来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代替,那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压抑了孩子能力的发展,结果造成孩子事事依赖,生活中遇到困难就一筹莫展、苦恼烦闷,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其一生。

  (1)学会自己走路。心理学认为,孩子断奶就意味着减少依赖性,在心理上产生初步独立的愿望。当孩子会走路,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愿望时,他就迈出了独立的第二步。四五岁的孩子开始“不听话”,不愿顺从父母的摆布,愿意自己行动,自己考虑问题,这时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在这段时期,父母若能因势利导,给孩子做一个独立人的机会,孩子就会迈出独立的步伐,反之,孩子稚嫩的独立意识就很容易被扼杀。

  法国着名文学大师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人只能为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一对父子登黄山的故事很能给人以启发。爸爸对年仅九岁的儿子说:“明天登山,再苦再累也要自己走,我一定不帮你!”孩子不甘示弱地说:

  “再苦再累也不许你帮我!”第二天登山,父子俩严格遵守各自的许诺。在一段最为困难的登攀途中,儿子摔倒了,父亲刚要扶他,满头大汗的儿子摆了摆手,拒绝了。可他毕竟还小,摇摇晃晃地没有站稳,父亲刚要伸手扶他,又毅然决然地把那只手收了回去。父子俩一步一个脚印,终于登上了天都峰。父亲的理智与儿子的坚毅谱写了一首美妙的教子曲。

  (2)学会生活自理。一位教育家说得好:“聪明的父母从不包办孩子自己该做的事情,而是把它作为孩子的必修课。”因此,家长要孩子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识,并耐心地、逐步地教会孩子照料自己生活的技能技巧。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求孩子主动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使孩子树立一种信任感和自豪感。这里提醒家长: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千万不可忽视家务劳动。

  (3)在学习上养成自立。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解难题,实在做不出的,家长可作启发性的提示,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完成,逐步培养学习上的自主精神。

  (4)自主选择“课余”爱好。学校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双休日社会上为孩子举办的书法、绘画、舞蹈、钢琴等艺术班简直是五花八门,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自己为孩子选择学习项目,结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在为孩子选择业余爱好时,一定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孩子有选择的自主权,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www-xiaoshuotxt-nET Txt 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走进小康丛书》编委会作品集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