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幸福财女计划》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比较女人学(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幸福财女计划》 作者:张达红

第24章 比较女人学(1)

  因为不知道黎明何时到来,于是我打开了所有的门。

  --美国女诗人 艾米莉·狄金森

  你无法选择怎样或者什么时候死去。你只能决定现在如何活着。

  --美国民歌歌手 琼·贝兹

  生活中,我们都有不能说的秘密,无法重来的后悔,够不着的梦想和难以忘怀的爱。最终算数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这么多年里你怎么活着。

  --佚名

  永远做你自己,表现自己,相信自己,别到处找所谓成功人士然后企图复制他们的成功。

  ---功夫巨星 李小龙

  你到达成功顶点的标记是你不再对金钱、名气感兴趣。

  --美国作家 托马斯·沃尔夫

  在MBA课程中,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商业问题,需要基于事实、借鉴经验作出判断,而且答案常常不止一个,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所以MBA们必须尽快地积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经验,来自现实的案例就是他们的实验空间。

  同样,如何管理好生活组合也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阅读进行到这里,你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常识和道理,但这些还仅仅是开始。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尔说过,“每天不断地学习,特别是学习来自别人的经验之中的教训。那种教训比较便宜”。没有什么课堂能比生活更加有效,不妨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几个案例吧!

  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

  这是个老掉牙、被重复了千百遍快要被当真的故事。中国老太太一生省吃俭用,临死前攒够了买房的钱,却没住上新房,哪怕享受一天。美国老太太一辈子借债消费,住着大房子,最后背着债务(或者空手)离开人世。用中国人都熟悉的赵本山小品语言来讲,中国老太太属于“人死了,钱还没花完”的那一类,美国老太太属于“人还活着,可钱没了”的那一类。

  这个故事一直被用来对比中国人保守的储蓄观和美国人大手大脚的超前消费观,而且被引用的大多数时候都倾向于为中国老太太感到惋惜。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这个故事又出现了好几个新版本,大多倾向于贬低美国老太太“挥霍”未来的行为。

  很多人认为这个故事的原版体现了在两种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下,不同金钱观、生活观、幸福观的冲突对比。我却认为,这个故事的原创者只了解美国社会的皮毛,由此出发用最后攒了多少钱、住着什么样的房子来衡量比较两种生活方式的优劣,显示了该作者观念的陈旧。这个故事的最新版本则是反映了金融危机后的“流行性智慧”,认为美国人借钱消费,寅吃卯粮,终于落得如此下场。这种简单化的结论一旦在人们脑子里扎了根,可能会害人不浅。

  中国老太太一辈子省吃俭用最后才攒够了买房的钱,第一说明中国房价实在太贵,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第二说明中国的银行业服务太差,像这种勤勤恳恳的优质客户,银行应该抢着贷款给她,帮助她早日实现买房的梦想,而不是把钱浪费在贷给不合格的国有企业,最终导致贷款变成呆账;第三说明中国老太太的生活目标太狭窄了,将攒钱买房设定为生活的最终目标,省吃俭用,其实却浪费了人生。

  说美国老太太背着房贷一辈子,其实不太符合实情。美国房贷的最长期限是30年;2009年美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是77.9岁,一般来讲女性还要稍微长寿一些。大部分的美国老人在退休时(60岁左右)都已经偿清房贷。事实上,很多老人在退休时都是把居住了多年的大房子卖掉,搬到退休社区,换个小房子,两套房子的差价可以让自己的退休基金“更上一层楼”。再者,美国政府鼓励老百姓成为“有产者”,房屋贷款的利息可以冲抵收入,降低买房人的实际税务负担。因此,美国老太太从银行借钱的实际债务成本要低于房贷合同上的名义利率。假如她还能有回报率高于实际房贷利率的投资渠道,那么她借钱就更合算了。

  很多情况下,假如美国老太太住着已经还清房贷的房子,她可以从银行申请“逆房贷”,也就是用房产作抵押(抵押额一般与房屋当前市价以及其预期增值程度有关),每个月由银行付给她一笔钱,直到她去世,然后由银行接手该房产。这样可以不卖房却把不动产变现成现金流。

  当然,有些美国人(尤其是新移民及少数族裔)确实借钱借得过了火,完全不考虑自己的支付能力。再加上银行的“没有客户,制造客户也要上”的放贷政策,资产证券化给人带来了虚假的安全感(成千上万的房屋贷款被“揉团、搅拌、切割”证券化后,债务人的风险看似已经被分散),以及美国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次贷危机爆发了。不过我们应该看到,次贷在2007年占美国所有住房贷款总额的14%,次贷中的烂账率在最高峰时达到13%,所以在次贷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全美国大概有1.8%的房屋贷款成了坏账。因为次贷的恶名整天摆在头条新闻上,人们很容易忽视绝大部分的房屋贷款仍然是“好账”这个事实,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美国老太太”们还是遵纪守法,按时还款的,她们的生活之舟仍然在平稳前行。

  也许有人要说,在这次金融危机里,美国受到那么大的打击,现在全世界最大最有钱的银行都在中国,赵本山在2010年春节晚会小品上都说了,美国人那么牛,不还得找我们中国人来借钱吗?不就说明美国那一套不行嘛!

  不错,美国这次的确在金融危机里栽了跟斗,它的整个金融体制确实问题多多。可是,由此得出结论,从此全部回到“史前”状态,不向银行借一分钱,就是标准的因噎废食之举。

  房屋贷款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不下于货币的发明。遥想当年我们人类的老祖宗们受物物交换的限制之苦,终于想出了以货币为媒,虽然后来有假币、劣币等困扰,也没有人愿意退回到“洞穴”时代。现代金融的发展,使人类调配社会资源的方式不断多样化。房屋贷款就是“盘活”资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让更多的大众有机会安居,同时也加快了资金周转的速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如果所有中国人都像故事中的那位中国老太太那样,我们的经济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更何况,钱攒着,多年下来体积不会变小,但是购买力会被通货膨胀严重削弱。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政策很像“中国老太太”生活哲学的放大--以美国国库券的形式攒着,而不是注入经济活动中成为“活”的资本。巨额的外汇储备眼看着就要成为世纪头号难题啦!

  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最有价值的警示其实应该是中国不能再依赖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必须要培养和发展壮大中国国内市场。中国国内市场长期不被重视,“出口转内销”一直都是高质量的广告词,就很说明这个问题--对待出口比对待亲人还要重视,对待内销则提不起兴趣,这种做法非常扭曲经济资源配置。美国老太太之所以借着债还生活得很滋润,就是因为中国老太太们太节衣缩食,资源在政策的导引下全都流入薄利的出口行业,中国制造成了便宜的代名词,却让美国老太太们享受着价廉物美的好事。

  从个人角度来讲,买房固然是大事,但是一门心思省吃俭用不是聪明的做法。每个人面临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分配好自己的资源,该省的省,该花的花,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一味“紧缩”,消耗是不多,但是机会也大大减少。例如,你怕花钱,从不参加社交活动,你的社会关系网就肯定不会太广。没有社会关系网的人,人力资产方面的劣势显而???见。预支未来不一定就是坏事,只要你预支得有分寸,控制好“杠杆”程度,可以收到以一顶十的效益。另外,你更应该注重扩展自己未来,好让你的“预支”永远都有余地,永远都不会变成“透支”。例如,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让自己在职业阶梯上不断更上一层楼,就是扩展自己未来的一个重要方法。事业上的成功,能给你的个人资产负债表带来质的飞跃,远远超过每天斤斤计较、省吃俭用攒钱的效果。

  在这个故事里,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生活哲学被完全对立起来了。在现实生活中,省钱攒钱与借钱花钱不应该是互相排斥的。如果结合得恰到好处,还可以锦上添花,如虎添翼。美国的亚裔族群的经济状况就是最好的例子。事实上,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亚裔族群所受的连累相对少很多,95%以上的次贷客户是南加州、佛罗里达州等地的拉美裔移民、中西部地区的非洲裔居民以及蓝领工人。在美国的这些亚裔居民,他们可以说是把“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生活哲学结合起来利用的典型--存钱为主,借钱为辅。再加上他们工作勤奋、注重教育等传统,使得他们的整体经济地位在美国社会处于中上层。据美国人口调查统计,2007年全美国的家庭年收入中间值是50233美元,而亚裔家庭年收入中间值则达到66000美元,是所有族群中最高的。我认为,与其以胜利者姿态教训美国老太太们,倒不如建议更多的中国老太太们取美国老太太之长,既勤且巧,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把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最优化。

  站在成功男人身边的女人

  --邓文迪能否成为下一个凯瑟琳·格雷厄姆

  1999年的夏天,还在攻读MBA的我暑期到香港星空卫视实习。我清楚地记得,我到达香港的第二天,所有大报小报和电视广播都被同一条新闻主导:68岁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与来自中国31岁的邓文迪在纽约哈得孙河上默多克的私人游艇上举行婚礼,而17天前默多克刚刚与上一任妻子、与他共同生活了30多年的安娜正式办完离婚手续。巨大的年龄悬殊,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强烈反差,令人目眩的财富背景……如果说新闻的爆炸性也可以用里氏震级来衡量的话,那么这条新闻绝对可以定为8级以上。实习结束,我回到学校上课,大家都热切地交流着暑期实习的经历感受,一听我的夏天是在默多克的公司度过的,所有人的问题都是“你见过邓文迪吗?”“她是什么样子的?”“默多克公司里对这件事怎么反应?”没有人对我的实习内容感兴趣!

  【注①:很惭愧,我从来没有荣幸见过邓文迪本人,只是听她曾经的同事们讲过一些她的点滴(几乎没有什么负面的内容)。她所在部门的秘书给我看过她和同事们的合影,她看起来充满活力,即使是在平面的照片上,你都能感觉到她的突出。】

  邓文迪因为婚姻(她可以算是因为“干得好”而“嫁得好”的例子)站到了庞大传媒帝国权势的中心。随着时光流逝,参与猜测默多克的继承人是谁这个游戏的人将会越来越多。默多克长子拉克林曾经是新闻集团内部默认的首选继承人栽培对象,但是他的耐心还比不上苦等女王退休的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还没到老爷子退休那一天,已经卖掉了大部分的新闻集团股份,搬回澳大利亚,砸下重金另立门户。默多克长女普鲁登斯从来就没有对父亲的商业王国感兴趣过。默多克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因为父亲偏向于“传位”给儿子,自己早就在英国闯出了一片天下。默多克的小儿子詹姆斯统领着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看起来颇有“接过哥哥的枪”的样子。在默多克身后,他的传媒帝国前景如何?复杂的家庭关系能否在没有默多克的日子里维持?更引人注目的是,邓文迪的角色是否会改变?她能否有一天进入新闻集团的决策层,充分发挥她的才能?以她的聪明才智,她会甘心低调,不抛头露面,满足于衣食无忧却无所事事的富太太生活吗?新闻集团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尤其是增长率最高的华语市场),浪费邓文迪的才华是否可惜?

  从纯粹的物质生活角度来讲,邓文迪应该已经达到“无所求”的境地了。假如邓文迪永远甘心于旁观,她一辈子会顶着“嫁了一个大她一倍年龄的有钱老头的掘金女”的头衔。种种迹象表明,邓文迪可能并不是一位传统的“胜利品太太”,而是一个有自己追求的女人。

  首先,吸引默多克的并不是邓文迪的外貌。默多克的亚洲原业务发展总监布鲁斯·多佛在名为《默多克中国冒险记》的书中披露了“当文迪遇到鲁珀特”的很多细节。默多克的前妻安娜多次劝他从商场上退休,多参加些慈善活动,享受生活。默多克的生活哲学则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因此与安娜产生了严重的分歧。1997年默多克到香港参加香港主权移交庆祝活动,在公司的招待会上,布鲁斯介绍邓文迪是星空卫视在中国开拓业务的人员。招待会之后,默多克对布鲁斯感叹道:“这些年轻的中国女孩聪明热情,她们将会改变中国,使中国变成令人瞩目的超级大国,中国应该让这样的年轻人来领导!”默多克接着又说,“我发现人越老越要让自己置身于年轻人之中。他们满怀新鲜观念,精力充沛,热情开朗,让你受到感染,让你精神振奋……”可见,邓文迪的灵气、聪明和主动外向的性格让默多克印象深刻。1996年前后中国留学生的流向还基本上是从中国去美国,“海归”的人数相当稀少,而且这少部分人中大多还是去了华尔街公司在香港的机构。邓文迪在耶鲁大学获得MBA学位后就投身于面向中国的传媒行业,套用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句来说,就是选择了“较少人走的那条路”,由此可见她颇有主见,性格独立。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达红 作品集
幸福财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