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小说 > 《问鼎天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0章 和华夷攸侯显身手,制礼乐周公立乾坤(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问鼎天下》 作者:莽原

第90章 和华夷攸侯显身手,制礼乐周公立乾坤(3)

  周武王后来以将军之礼厚葬伯夷、叔齐于首阳山下,表示对其气节的钦佩。姜子牙封神时,封二人为“和合二仙”。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建有多处夷齐祠、夷齐庙,流传着二人的故事。

  有人用楹联赞曰:“互让君位大美厚德誉华夏,耻食周粟亮节高风传古今。”“几根瘦骨头支撑天下,两张饿肚皮包罗古今。”

  姬发、姜子牙和姬旦率军来到黄河岸边,这时才传来了孤竹国内乱的消息,三人遥望黄河东逝,久久不语……

  《史记·伯夷列传》虽然记录了伯夷、叔齐这段让人回味发人深思的故事,但对二人推位让国所带来的后果,却只字未提,久而久之,便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孤竹国繁荣六百多年,因君侯之位的传承不当而引发内乱。孤竹国只是一方诸侯,如果国家帝王之位传承不当,无疑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夏与商的帝位传承多是兄终弟及,最幼之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迳行传给自己的儿子等。没有定规的帝王传承之法,必然会引发内乱,危及社稷。天下宗周已不可逆转,大周同样面临这一问题。

  眼望滚滚黄河,姬旦心里犹如大河波涛一样,澎湃不息,说道:“孤竹国内乱,错不在伯夷、叔齐,错在爵位传承没有定规。所谓开基易守业难,大周即将立宗庙承大统,就不能做短命王朝,此时就该确立礼法之制,包括王侯将相如何承袭,民俗民风如何倡导等,以确保文明礼仪永续,民众安居乐业,江山恒治久安。”

  “文韬武略”原本指的是姬旦和姜子牙,可见姬旦在历史上的地位。姬旦从孤竹国的内乱中,想到必须有一套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和规范。当时是伐纣的关键时期,姬旦却有此议,足见礼法制度的迫在眉睫。姬旦亲手写下一道伐纣檄文,便折回岐山,潜心制礼。

  正是“夷齐让国”催生了“周公制礼”,即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写出了一部事无巨细的政治大典,为了让人们自觉接受,假以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这就是礼乐制度,简称“周礼”。“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乐”是配合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周公用“节乐”替代了商末的“淫乐”,使音乐成了“礼”的主要形式之一。“周礼”共分六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其中,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等。从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到军事、财政、教育,直至民间婚丧嫁娶、衣食住行、送往迎来等社会风俗、礼节仪式,几乎无所不包。其核心简而言之是“尊尊”“亲亲”“贤贤”“嫡长世袭”“男女有别”。即“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周礼”提出“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思想。人类精神发展史可粗粗划分为巫术、宗教和科学三个时期。殷商时期巫术占统治地位,特点是万物有灵,凡事必卜,人鬼神共居同一个空间,巫师可见。“周礼”以“天命”“天道”为终极信仰,完成了巫术向宗教的过渡。原本的“天命”是指命中注定,所以纣王可以暴虐无道,任何人不得谤议。周公认为,天子的职能是替天行道,天命是否属于天子,取决于天子的德,天子的德体现的是保民,所以叫“以德配天”“敬天保民”。人坐在什么位子上,就要具备与该位置相称的德,有其位无其德,天命不佑。纣王虽然受命于天,但其不敬重德,才丧失天命,周文王、周武王之德感应上苍,故而周兴商灭。

  “周礼”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宗法等级制度,被此后历代王朝所接受。父子相传的制度取代了夏商的兄终弟及制度,确立了大位承继的秩序,指出“废长立幼”就是大逆不道,以期阻止和避免帝位传承时的流血、阴谋和战争。“周礼”确立了婚俗制度,从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共制七礼。将男女婚配喻为“葫芦”,原本如混沌一体,剖开成瓢如男女有别,夫妇之伦就如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乾坤有序。并把葫芦瓢置于婚仪中,称为“合卺”,后来演变成新婚夫妇喝“同心酒”。“周礼”还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大到祭祀、吊唁、师旅操演之礼等,小到接待宾客、饮食、贺庆之礼等。体系之宏大,规则之详细,为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

  周公以为,只要贵族、平民、奴隶等各阶层都各自固守自己的身份,各行其道,不相逾越,自觉安于现状,安分守己,不去求取与其名份所不相应的东西,减少或杜绝僭越或违拗行为,达到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目的。如倡导佩玉,因玉易碎,人们必须小心翼翼,养成行为谨慎的习惯,从行为谨慎到心理谨慎,从而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后因孔子的极力推崇,玉成为美丽、富贵、高尚等象征,为人们普遍接受。

  “周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的基础,正所谓“礼法合一”。“周礼”不但奠定了儒家思想,成为了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法家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法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周公本身得“周易”真传,精通道学,是当之无愧的道家的领袖之一。道家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社会组织仿效自然法则。也就是说,“周礼”同时拥有了儒法道等诸家思想内涵。儒法道虽形式不一,其实质都是建立一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下达到一种和谐,追求“和谐共生”。

  后来,随着历史长河的浪花沉浮,春秋战国时代来临,出现了“礼崩乐坏”,“周礼”丧失了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各种学术思想泛起,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周礼”的另一方面即法家思想首先在秦国确立,秦国迅速强大,最终统一华夏。此后的各个朝代,乱世则礼制被破坏,治世则礼制被推崇。

  现在流行的很多词语如“礼仪”“礼品”“礼尚往来”“礼贤下士”“礼多人不怪”等,其产生均与“周礼”有关。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亦源于此!

  《三字经》上说: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姬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因其采邑在周即岐山北,爵为上公,故称“周公”,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周公辅助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去世时,欲以王位相传,周公涕泣而拒。周成王继位,当时只有十岁,而国家初立,政权不稳,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周公毅然挑起重担,代行天子之职,史称“周公辅政”。

  当时被封在朝歌的周武王的三弟管叔,四处散播流言,声称周公将对成王不利,于公元前1024年,煽动帝辛之子武庚与周武王另一个弟弟蔡叔发动叛乱,即“三监之乱”。因东方的徐国、奄国、薄姑等几十个封国加入,几乎遍及整个东部地区。周王朝才刚刚建立三年多,国基随时可能崩塌,周公于公元前1023年亲率大军平叛,历时三年取胜,管叔、武庚被杀,蔡叔被囚。周公将其弟康叔封到朝歌一带,给予康叔统领八师军旅的权力,同时设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锖氏、樊氏、饥氏和终葵氏等,多是手工艺专长的氏族,以引导民众安居乐业。周公亲书给康叔《康诰》《酒诰》和《梓材》等三篇文告,告诫康叔“敬天佑民”“明德慎罚”,使殷商故地渐归安定,生产恢复。

  周公命其弟召公姬奭之长子就封燕国,切断殷商旧族与孤竹国的联系,并主动联系松花江、黑龙江和辽河一带的肃慎族,肃慎后来成为大周的远方属国。周公分封了蔡、成、霍、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邗、应、韩、凡、蒋、邢、茅、胙等七十一个属国。分封制自周武王始创,到周公奠定,成为中国社会维持了近千年的政治制度。

  周公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为此传下成语典故“握发吐哺”,即洗头时握住头发、吃饭时吐出口中食物,以迫不及待迎接贤士。

  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成王,并对其劝谏,最有名的是《尚书·无逸》。籍载,有一次成王得了重病,周公剪掉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不久成王的病就好了。周公摄政七年,还政于成王。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便避祸到楚地。成王翻阅库府藏书,发现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之忠感而泪下,派人把周公迎回。

  周公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终使天下大治。“周公制礼”流光溢彩数千年,后世评价“周礼”是帝国政治的源泉。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担当大任,国家转危为安时急流勇退,周公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以及集仁义礼信于一身的人格典范,被后世推祟为圣人。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有的如流星,虽然照亮了他所在的时代,却转瞬即逝;有的如恒星,不仅照亮了自己所在的时代,还照亮了以后的时代,周公就是这样。

  曹操诗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八百诸侯齐聚黄河渡口,周武王在此会盟诸侯,该地被称为“盟津”,后改称“孟津”至今。2000年11月,《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公布,周武王挥师东渡孟津的具体日期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传世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证实,这天正是甲子日,忌兵事。姜子牙特地选取这日进兵,大雪纷飞,天象不吉。《旧唐书·礼仪志一》长孙无忌等奏议引《六韬》曰: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姜子牙解释:“吉为不吉,不吉为吉,此天象示必有五方之神前来相助,不必迟疑,可以进兵!”

  《史记》对这次出兵记述得相当详尽:“武王篃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此次东征,姜子牙共计出动十三万兵马,其中五万精锐奔袭朝歌,五万人马负责押运粮草,一万由明太继统领直取庇邑,另有两万作为战略预备队。北风凛冽,雪卷战旗,姬发、姜子牙统领五万精锐顶风冒雪,一举渡过黄河……

  出兵之前,姜子牙得知帝辛曾给过丹枫一道敕命,如果姜子牙东进,丹枫可直接从美塬攻袭岐山。不过从美塬到岐山,道路崎岖难行,于是姜子牙定下“以快对慢”的策略,即突然渡过黄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朝歌。丹枫得到消息,只能回援朝歌,而不能再去攻袭岐山,这样姜子牙就能成功地避免两面作战。为此姜子牙严令蒙秋:丹枫不动,你亦不动;丹枫攻你,你即防守;丹枫撤兵,你即追歼。丹枫撤兵,意味着姜子牙已兵临朝歌,那时蒙秋再率五万大军掩杀,纵使丹枫能回到朝歌,残兵败将所剩无几,且疲惫不堪,姜子牙再以逸待劳,将其聚歼于朝歌郊外。

  据考证,姜子牙从孟津渡河后,向东至河南温县和武陟西南的沁河南岸,渡过沁河后沿焦作境内的古官道经沁阳、博爱、修武进入获嘉。在获嘉,八百诸侯正是结盟,共推周武王为盟主。众人手捧泥土堆成小山即“会盟山”,位于今河南新乡西三十多里处的获嘉县彦当村。此地现有武王庙、归心堂、牧誓园等,留有武王饮马处、武王点将台、演武场、太公饮马池等遗迹。

  河南新乡就是商周最后一战的地方,战场在“牧野”,史称“牧野大战”。

  姜子牙从渡黄河到牧野,用了七天时间,即公元前1046年1月27日抵达牧野。

  “星痴”伊凡对姜子牙说道:“下官夜观天象,紫微垣异变,三日内纣王归天。”

  姜子牙点点头,道:“纣王自杀,苏妲己被杀,这是本相想看到的最好结果。”

  伊凡不解,问道:“为何?”

  姜子牙道:“如果纣王被我大周所杀,殷商民众心里就会留下一道阴影,或许很长时间不能抹去,于大周治理天下不利,且有损我大周的仁义形象,所以纣王最好自杀。而不杀苏妲己,则有损我大周的正义形象,所以苏妲己最好被我擒杀。不过,纣王与苏妲己形影不离,定会同死一处,如此倒也省心。退而求其次,也算是较好的结果。”

  就是这日,帝辛与苏妲己在鹿台长生殿内饮酒。

  鹿台在朝歌城中,距离王宫不远,帝辛除了在王宫金殿临朝,多数时间都在鹿台陪伴苏妲己。靡靡之音中,苏妲己舒袖漫舞,美轮美奂,如天仙下凡。帝辛目不转睛,如痴如醉。一曲未了,苏妲己收住舞步,心头涌起一股酸涩,莫名一悲,继而目噙泪珠,不知所以。帝辛将她拥住,关切地道:“爱妃怎样?”

  苏妲己道:“臣妾有些伤感,说不出是为什么。”

  帝辛道:“寡人忙于军国之事,陪伴爱妃的时间越来越少,爱妃定会因孤独而伤怀,都怪寡人。”苏妲己道:“臣妾以为,因为孤独,爱才有理由。孤独不等同于寂寞,孤独的源头也是爱的源头,没有体味过孤独的人,就不懂得爱。陛下对臣妾的眷恋,臣妾对陛下的思念,无疑都历经了内心孤独的苦旅,一定会天长地久。能跟陛下在一起,臣妾不枉来世上走此一遭。只是臣妾时常会让陛下牵挂,让陛下心痛,尤其是臣妾犯病时,还会做出一些荒唐事,让陛下担当了许多恶名。跟陛下在一起,也让臣妾愧痛万分。”帝辛笑道:“爱妃不必如此,寡人不怕遗臭万年。”苏妲己道:“那就让臣妾陪着陛下共同遗臭万年吧!”

  帝辛哈哈大笑,苏妲己掩口而笑。

  感情之一物,实在难描难绘,也最是奇妙不过,可以让一个人痴迷得发疯发癫,可以让一个人痛苦得肝肠寸断,多少英雄人物,奈何对情尚且不能解读,直至当今仍有许多痴男怨女为情所累所困。

  这时,值日官急报:“姜子牙亲率五万大军已渡过黄河,距离朝歌只有两日路程。”

  帝辛惊得酒杯脱手,滚落于地。

  乐曲骤停,长生殿内鸦雀无声。

  帝辛问值日官:“攸侯喜现在何处?”值日官答道:“刚到沂山。”沂山在今山东半岛。帝辛又问:“丹枫呢?”值日官道:“尚在美塬。”帝辛道:“按兵未动?”值日官道:“是。”

  帝辛当即了然,原本以为丹枫兵驻美塬,姜子牙就会有所忌惮,不敢冒然东进,没想到姜子牙来了个‘以快制慢’,让人措手不及。这时再让丹枫攻袭岐山显然已无意义,何况丹枫面前还有蒙秋的五万大军。而攸侯喜的十万精锐距此千里,远水难救近火。护卫京畿的数千御林军,如何能抵御姜子牙的数万人马。美塬距此虽有数百里之遥,但也只能指望这支兵马了,如今之计只有速调丹枫回援朝歌。

  帝辛努力定定心神,大声说道:“六百里加急着丹枫见旨即回!”值日官转身要走,帝辛喝道:“回来!命丹枫昼夜兼程,不得耽误一时半刻。”

  苏妲己自从入宫以后,还从未见过帝辛如此失态,忙道:“陛下,快给攸侯喜旨意,他有十万人马。”帝辛道:“已然来不及了!‘朝阳大道’虽已告竣,但路途遥远,就算给攸侯喜插上一双翅膀,两日内他也断断飞不回来!”

  天空快速掠过一只小雀,鹿台上弥漫着悲凉气氛。多年征战,兵马折损,文武凋零。苏妲己眼睛随着帝辛来来回回踱步的身影移动,花容失色。帝辛忽然停住,仰天大笑,笑毕说道:“爱妃勿忧,寡人已有退敌之策。”

  苏妲己问道:“如何退敌?”

  帝辛道:“爱妃可还记得当年寡人去东海寻找飞廉之子?”

  苏妲己道:“记得。”帝辛道:“有一天寡人进入一个山谷……”苏妲己接道:“山谷内到处都是陛下的雕像。”帝辛道:“不错。就在那山谷之内,寡人遭到满囤、满仓父子的截杀。奇怪的是,被他父子驱使的隶人,个个视死如归。”苏妲己道:“因为他父子给那些隶人脱除了奴籍。”帝辛笑道:“正是。对隶人而言,梦寐以求的就是脱除奴籍。寡人仅仅恩准莫老五回归故国,莫老五的十万大军就此偃旗息鼓。”苏妲己恍然大悟,道:“殷地有的是隶人!”帝辛道:“寡人这就为其脱除奴籍,这可是天大的恩赐。”

  苏妲己由衷赞道:“陛下妙计!隶人定会感恩戴德,为陛下赴汤蹈火!”

  帝辛当即传旨,脱除七十万隶人的奴籍,由御林军统领,赶赴阵前。

  帝辛一笑,道:“七十万人,别说上阵厮杀,每人拔下一根头发,就能把姜子牙压死。”一挥手,道:“奏乐!爱妃歌舞。”

wWw。xiaoshuotxt。net Txt 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莽原作品集
问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