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青年楷模——何功伟》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章 初到鄂南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青年楷模——何功伟》 作者:刘明恒

第8章 初到鄂南

  1938年4月上旬,中共湖北临时省委派刘青到鄂南恢复党的组织,动员民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任中共阳新中心县委书记。4月16日,刘青在阳新县城江云巷联络县委成员参加中心县委成立会议,被县城联保主任无理逮捕,押送阳新县政府,最后被杀害了。被称为“刘青事件”。“刘青事件”的影响,此后鄂南一带的党组织和人民武装遭到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大破坏,许多同志被捕。1938年6月,中共湖北省委正式成立,何功伟任省委委员。7月初,日寇沿江直上,武汉保卫战正在激烈地进行中。省委根据中央“有计划地建立几个游击区”的指示精神,需派一位同志去鄂南,重建党组织和人民武装,开辟鄂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织上考虑到何功伟是咸宁人,情况比较熟悉,加上他有理论,有实践,有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赤胆忠心,决定让他出任中共鄂南特委书记,去担当鄂南建党和组建抗日武装的重任。鄂南,包括武昌、鄂城、大冶、阳新、通山、通城、祟阳、咸宁、蒲圻、嘉鱼等l 0个县,是通往湘赣的走廊,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7月6日,何功伟塔乘的早班火车,八点多钟到了咸宁,他没有在城关停留,马上去赶到柏墩的班车。

  何功伟急于赶回柏墩,并不是因为有一个家在等他。事实上,早在6月间,他的父亲何楚瑛已经带着全家到汉口,又转往藕池去了。他父亲到汉口去找过他。这位老人只晓得他的儿子是“乡促会”的秘书,不晓得他是共产党员,更不晓得他是党的骨干。当时老人还希望何功伟同他一道到后方去逃难。何功伟没答应。老人知道自己儿子的犟劲也不勉强,他从身上搜出一百元法币交给何功伟说:“留着,我安置好了地方,就告诉你,以后你想来就来。”这一对父子就这样分别了。

  何功伟回到柏墩,他一下汽车,就遇到了族弟何功国、何功济及好友雷荫民(即雷同),他们都是咸宁青年学生读书会“扶摇社”的成员。“扶摇社”是一个不带政治色彩,类似“读书会”的组织,是由12个在省城、县城读书的柏墩籍学生自发组成的。读书会旨在共同研究学问,会友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后来就发展成为了带有红色政治色彩的读书组织。雷荫民、何功国、何功济几个既是同乡,又是一起在武汉闹学潮的好友。毕业后回家乡把 “扶摇社” 也带回来了,由原来的12人扩大到了20多人。这一天在顾家祠堂淦南小学召开年会,他们几个人到汽车站迎接前来顾家祠堂淦南小学出席年会的社友,意外地踫上了何功伟,真是喜出望外。何功伟——这位曾经领导武汉“一二·二O运动的学生领袖,与何功国、何功济是堂兄弟和族兄弟,自幼一起长大,关系甚为密切。雷荫民当然对何功伟也很熟悉,但只知道他是共产党员,没想到他还是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兼武昌区委书记,这次是为开辟鄂南抗日根据地而回来的。

  大家一起簇拥着何功伟到顾家祠堂后,何功伟提出要参加他们年会的要求,大家表示热烈欢迎。

  年会由会长雷荫民主持,几个社友讲过之后,大家鼓掌欢迎何功伟发言。他很有礼貌地站起身,用纯正的咸宁方言说:“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国民党反动政府已经放弃长江要塞,使武汉两面受敌。日本侵略军的铁蹄疯狂进逼到眼前了!武汉一旦沦陷,将会是什么局面呢?日本人想马上打通并完全控制粤汉铁路线绝不可能,我们想很快很轻易地赶走他们,也不可能。这样,势必在鄂南沿铁路线一带形成一种拉锯式的对峙局面。我们不能听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土地上长驱直入,为所欲为!我们不能坐视自己的父兄姐妹在侵略军的践踏下任其宰割凌辱!如果我们也能同华北、中原一带那样,建立起抗日根据地,动员起千千万万的民众抗日,就可以拖垮敌人……”

  何功伟的声音并不十分高亢,但很恳切。他对时局发展的趋势预测准确,分析入微,深深地叩动着雷荫民的心。

  何功伟继续说:“是啊!‘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投降主义的卖国政策,百万大军丢城池,失防地,如长堤崩溃,一泻千里。不到一个月,京津沦陷;短短半年,宁沪失守;华北、东北、中原大地陷入铁蹄、火坑;在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旷古罕见,无辜群众被戮杀者达30万人之巨;在上海,总损失超过战前的30亿法币。中国共产党在芦沟桥事变的第二天即通电全国,号召全面抗战;接着又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千千万万有良知的中国人无不切齿痛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败,无不赞同共产党的主张,热切希望积极地抗日,以雪中华民族沦亡之耻,更何况我们这般热血青年!”

  何功伟的发言还在继续。“亡国危机,迫在眉睫。‘扶摇社’能不能‘扶摇直上’?在你们的心灵里,是不是已经感到苦闷,感到忧愁了呢?大家晓得,鄂南是武汉的南屏障,而咸宁地处鄂南中心,是扼粤汉铁路和国防公路的枢纽。诸位同学都是咸宁土生土长的知识青年,我们要千方百计唤醒工农大众加入抗日救亡运动,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先办起民众夜校、阅览室,采取各种形式向农民、工人、店员、学生及一切爱国的仁人志士,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宣传抗日,动员救亡。有了千千万万抗日的民众,就有了可靠的抗日力量!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

  接着何功伟用信心百倍的口气谈到:“民族危亡固然严重,但坚持抗战的前途是光明无比的。”他分析预测说:“即使咸宁、武汉沦陷,日寇也不可能马上打通和完全控制粵汉线,我们就可以在敌后的鄂南开展持久的抗日游击战争,直到胜利。”谈到这里他的眼睛里闪烁出希望的光芒。

  何功伟的一席话,感动了在座的会友,大家跃跃欲试。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本来没有鲜明色彩的学生读书会,转瞬间便发生了质变——党把他们引上革命道路,给他们插上了翅膀,使“扶摇社”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振翼而起,扶摇直上。

  何功伟这一席讲话句句扣人心弦。会长雷荫民决定年会立即设立民众阅览室,开办民众夜校。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宣传抗日,动员救亡。

  雷荫民、何功国和何功济感到投身革命、忠心报国、大显身手的时机来到了!他们三个人这时还都不是中共党员,他们十分渴望加入党的组织,更好地干革命。当他们知道何功伟是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又被派到鄂南开展建党工作时,这个愿望愈加强烈。

  何功国、何功济和何功伟同住中田畈村,当晚何功国、何功济找到何功伟提出入党的要求。鉴于他们两人早已参加革命活动,而且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当晚何功伟吸收他俩入党,成为预备党员。

  次日凌晨,何功济喜笑颜开地跑到大屋雷找到雷荫民家,告诉他说:“我的党组织问题已经解决了!”

  雷荫民心头一震,怀疑耳朵听错了,急忙问道:“你说么事?”

  何功济激动地说: “昨夜功伟哥介绍我和何功国参加了党呗!现在,我也可以介绍你入党了!”

  雷荫民迫切地说:“ 那就请你介绍我入党吧!”

  “嗯。”何功济笑着点了点头。

  在雷荫民的迫切要求下,当夜,何功国、何功济介绍雷荫民入了党,预备期3个月。从此,雷荫民与何功国、何功济3个新党员组成柏墩支部,雷荫民担任党支部书记。由于雷荫民工作非常积极,仅1个月时间,何功伟就批准他转为正式党员。

  雷荫民实现了多年的夙愿,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不几天,亲自发展了社友徐宏毅、胡明哲、吕仲钊、雷光壁,以及淦南小学学生顾祖德(化名吴刚,曾任地委秘书、区委书记,后牺牲)和农民顾兆福等人入党。这些新党员虽然只有十四五岁,但革命热情却很高。

  何功伟回到咸宁后,东奔西走,终于找到了隐蔽下来的老共产党员黄潜德、潘继汉、林平,接上了关系。在武汉入了党的何功楷这时也被派回到咸宁。何功伟同他们四个人组织起来,建立了咸宁中心县委。县委委机关就设在中田畈小学,联络站设在柏墩街雷荫民父亲开的“雷春发杂货店”里。

  杂货铺来往人多,中心县委开展工作不容易被人注意,加上邮政代办所也设在这里,中心县委的来往信件、中心县委过往人员都由雷荫民转递或接送。雷荫民的父亲和母亲并不吝惜钱财,给予大力支持。

  当时天气很热,雷荫民成天穿着一件白色无翻领的学生装,怀揣一本扉页上有列宁画像的书,发展新党员时以作举手宣誓之用。雷荫民首先将在自家店里打工,积极要求参加革命的店员刘祚斗发展为党员。其后一段时间,经雷荫民发展入党的有:大屋雷村雷世芳,扶摇社社友朱荣信、方家铃、刘克谦。

  鄂南党组织逐步恢复发展后,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在咸宁、大冶两个中心县委的基础上,组成中共鄂南地区特别委员会(简称鄂南特委) ,统一领导鄂南10县的工作。1938年8月,中共鄂南特委在咸宁仙人墩正式成立。特委书记是何功伟,成员还有刘青(组织)、黄潜德(宣传) 、郭益进(兼大冶县委书记)。鄂南特委遵照党中央关于华中工作的指示以及当时保卫武汉的需要,迅速将党员派往各地。一方面继续恢复发展党组织,一方面宣传、组织群众抗日。

  特委书记何功伟指示雷荫民扩大“扶摇社”,派出“扶摇社”的党员四处发展党组织。当时,除了马桥区的钱远镜外,其余各区基本上都是由“扶摇社”的党员负责。朱荣信在陆家坑发展党员多人;胡明哲在大幕山发展造纸工人多名;徐宏毅在桃坪一带也发展了党员……

  仅仅两个多月时间,全县发展了党员100多名,建立起柏墩、桃坪、马桥、大幕山4个区委。全县除京广铁路西(也称铁路外),几乎都有了党组织。8月底,何功楷回咸宁,成立了咸宁特支,他任特支书记。特委在柏墩举办了2期党员训练班,何功楷、何功伟亲自讲课,对党员进行革命气节的教育。每个党员明确了时刻牢记党的最高理想,牢记当前的抗日救亡任务,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在可能遇到的突然事变中,在任何凶险残酷的环境里,打掉牙齿也不能透露一个字的机密,一定要坚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党的组织迅速扩展,咸宁县以柏墩为中心的抗日救亡运动立刻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党组织办起3所民众夜校,1间民众阅览室。民众阅览室设在柏墩南街口的“长裕川”茶庄。这个茶庄当时已停业,阅览室就借用进门的大厅,摆一张长桌,放几把椅子。书是雷荫民按何功伟开的书单,专程到汉口,找到在北平辅仁大学毕业的一位族兄,请他一起到三道街买回来的。其中,有《论政党》、《母亲》和《海上述林》等一些宣传抗日的进步书刊,还有几本是何功伟化名何彬写的小册子。

  这位族兄帮雷荫民送书上车时说:“你搞这事情可要注意呢,当心把脑壳搞掉了!”

  雷荫民回答:“怕么事啊!为了抗日救亡,就是搞掉脑壳也心甘情愿!”

  3所民众夜校办得最热火的是大屋雷这所。每至傍晚,留声机一响,远近的农民吃完饭,就争先恐后地赶到中新屋雷子霖家茶庄门口,一围就是上百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这时,何功伟、李一戎、何功楷、雷荫民等就开始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评述国内外形势,讲解抗日识字课本。何功楷的嗓子好,又会打拍子,唱歌由他负责教。很快,《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打回老家去》、《流亡三部曲》、《毕业歌》、《黄河之恋》和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都在民众中流传开来。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明恒作品集
青年楷模——何功伟黄永胜的一生吴县长和他的夫人闯世者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