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青年楷模——何功伟》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0章 回忆功伟哥给我们的教诲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青年楷模——何功伟》 作者:刘明恒

第60章 回忆功伟哥给我们的教诲

  何惠文 何功俊 何功倍 何功传 何惠中

  功伟哥哥英勇就义已经四十多年了。由于年龄的关系,加上哥哥在家的时间不多,我们对哥哥的革命活动直接了解的很少。但他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言行,给了我们难忘的教育。

  我们出身于地主家庭,生活还算富裕。哥哥从不贪恋物质享受,非常瞧不起不劳而食的寄生虫。他常用来批评人的一句话:“你真是个吃谷种的!”这是我们家乡对“寄生虫”的通俗说法。有一次,他检查妹妹惠文的作业后,在她的本子上写了几句话:“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算不了好汉。”有个假期,哥哥在家住的时候,常常自己煮蚕豆当饭吃,连家里请的佣人都说他有福不享。哥哥向他们解释说:“蚕豆吃了能补脾,对身体有好处。种田人并没有吃什么好东西,身体倒比享福的人强壮得多。”外婆很疼爱功伟哥哥,每逢他来吃饭,总要弄点好菜,他总劝外婆只弄点家常菜。他说:“布衣暖,菜根香,多吃青菜少花钱,对身体也有好处。”他还对妹妹惠文说:“不要光向外婆要好的吃,越是娇生惯养的人越是长不好。”在挂榜山打游击的时候,他和战士们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每次路过赵家沟外婆和惠文住的地方,碰到什么就吃点什么,总不让外婆张罗什么好菜。

  在穿着上,他也从来不讲究。在武昌上学的时候,家里寄给他添置衣服的钱,他拿去买书。有次回家过春节,大冷天他穿的是夹裤,原来他把棉裤送给家境贫苦的同学去了。

  功伟哥哥一贯勤奋学习,真是做到了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放假回家,手里老是拿着一本书在看。经常吃饭时把书本放在面前,边吃边看,看得入了神,半天才扒一口饭,连菜也忘了吃。外婆看到这种情景,又好笑又着急,慈祥地责备他说:“功伟,你吃了饭再看吧!怎么那大的瘾呢!”他听了抱歉地笑笑,抬头吃上几口,不一会,又看了起来。

  他对书籍非常珍爱,1938年秋,咸宁沦陷前夕,兵慌马乱,村里人都忙着收藏和搬运东西,准备逃难。哥哥却忙着收拾书籍。有些好心的长辈劝他说:“你还不趁早把家里值钱的东西运走,光搬那些书有么用? ”他笑着回答:“这些书就是最值钱的东西。”这些书后来都运到挂榜山,游击队上山后,才陆续取走。他总是教大家唱抗日歌曲,游击队战士上山后,他给战士们还编过一个歌,用的是《苏武牧羊》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曲子,现在只记得几句:“我们,抗日游击队,行动听指挥,不扰害百姓……”

  柏墩中田畈小学后面山上有个小花园,花园高处有个凉亭,亭上有一副雕刻在红漆木板上的对联:“其西南诸峰,林壑犹美;当春秋佳日,风景更殊。”概括地描绘了家乡的秀丽风光。哥哥回到家乡,常到凉亭看书或锻炼。他不愿当“白面书生”,平日闲谈,非常赞赏农民那久经风吹日晒,黑得起釉放光的健美肤色,认为那是身强力壮的表现。夏天,赤日当空,他同功济、功国哥哥到花园后面淦水河里游泳,游了一阵就擦干身体,躺在沙滩上做日光浴,晒红了皮肤又往水里跳,就这样游了又晒,晒了又游,皮肤晒疼了,还坚持锻炼。他说:晒黑了皮肤不怕风吹雨打,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挑得起重担。

  哥哥回乡打游击时,父亲已逃难到四川去了,乡下就留下了惠文姐姐,并托管家陈兴昌老人照管。哥哥为了给游击队储备粮食,把谷仓打开,运了几十担谷,整了十五担米,磨了一百五十斤熟米粉,找人送到西岭挂榜山各处。他找陈兴昌老人把家里的御寒衣服拿出来,陈不同意与哥哥吵起来。哥哥说:“我爷(鄂南称父为爷,爷爷称爹)将来问你,就说我运走了,叫我爷问我就是。”后来,哥哥要离开鄂南,临走前准备送惠文到黄冈(鄂豫皖边区)去读书,惠文不懂得边区好,又舍不得离开外婆,不同意去。哥哥无可奈何地责备说:“不去,那你只好还是在家吃谷种吧!”

  1939年秋,在四川万县府城寨腰等岩,我家逃难的地方,我们见到了离别一年的大哥。他身穿长衫,胁下夹着一个小包袱,手里拿着一把雨伞,异地团聚,分外高兴。那天夜晚大哥讲了日寇火烧中田畈村,我家和全村的房子都被烧光了,乡亲惨遭杀死的有几十人。他不能留在家里。我们几个弟弟都还不懂事,不肯放哥哥走。第二天,他在家停留一天,领着我们到附近橘园去玩,惠中就把哥哥的小包袱藏起来了。第三天一清早,哥哥趁我们没有醒,叫醒了惠中,说她大些懂事明理,惠中把包袱还给哥哥。大哥刚出门,我妈喊醒了功俊,功俊从梦中惊醒,打起赤脚往外跑,不慎跌了一跤,大哥赶快回转身来将功俊扶起,功俊一把拉着大哥的长衫不让他走。大哥没法,在家里又住了一天。第四天,我们还在睡梦中,他悄悄地走了。谁知道,这次的离别,竟是终生的永别。我们再也看不到他,听不到他说:“你这个吃谷种的!”

  1941年,因为在万县生计无着,我们又回到湖北石首县焦山河住。驻在藕池的一二九师师长,把父亲叫到藕池,说奉陈诚之命,要父亲去恩施。恩施回来后,父亲愁眉苦脸,一筹莫展。1941年秋,大哥从狱中给功俊来了一封信,信是用一张十行纸写的,从顶格到底边都写满了。信的大意是:“俊弟,我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能和你在一起……我为抗日奔走呼号,当局不察,将我逮捕入狱……我现在狱中无事,你可将写的作文,寄给我修改……自古来,忠孝不能两全,我不能为父母尽孝,奉养父母的责任就落在你的肩上,你要好好读书……”这封遗书接到后不久,噩耗传来,我们全家的悲愤是难以言喻的。在我们年幼的心中,只知道大哥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痛恨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我们的亲人。

  1951年春,父亲把一个小包袱打开,拿出一个牛皮纸的小包,里面又包了张蜡纸,在蜡纸里取出了功伟哥哥在狱中给爸爸的两封信,还有一张大哥初中毕业在全省会考第一名的毕业证书。这个时候,父亲才告诉我们,大哥在狱中,利用父亲探监,带出来了给组织和嫂嫂许云的信(当时已托钱远垅同志带到重庆) 。我们看到大哥的两封遗书也是用十行纸和毛笔写的。父亲把这两封信交给在中南军政委员会外事处工作的何功楷堂哥,后来第一封信发表在《湖北日报》上。毕业证一直保存在功传手中,1978年到恩施扫墓时,才交给恩施地区博物馆。

  我们在读了哥哥的遗书后,才开始对他的为真理献身的革命精神有所了解。“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我们少时读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句,哥哥都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做到了。我们按照哥哥对我们的教诲与期望,“不做吃谷种的” ,“完成未竟的事业”,解放后,都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明恒作品集
吴县长和他的夫人青年楷模——何功伟黄永胜的一生土地闯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