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曾国藩智慧全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2章 曾国藩的治军之谋(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曾国藩智慧全集》 作者:陈浩

第32章 曾国藩的治军之谋(3)

  有一年,湘勇一统领张连兰所部三百人驻扎在牛角岭,前后左右没有增援部队。曾国藩听说后立即写信加以制止,认为这样做太呆板了,正犯了“形见势绌”的毛病。结果五旗失守。他们没有吸取教训,又把第三旗驻扎在这里。曾国藩写信告诉他们,这就更呆板了。他说:“用兵当深思熟虑,不能驻扎,就应退守。然后,军队合到一起,等敌人来时,就联合起来与之决战。只要有一次得胜,锐气就会振作起来。大凡敌我交战,胜负常在须臾之间,即使救兵在八里之外,也不能援救;假使是雨雪泥泞天气,即使在四里之外,也不能援救。再加上将士精神心血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假若时时刻刻兢兢业业,夜夜提防,不过十天,就会疲劳不堪。使疲劳之师,就会产生暮气,肯定没有战斗力。”曾国藩所担心的一是怕孤军无援,二是怕劳师无力。《淮南子·兵略》云:

  “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近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收敛)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若鬼之无迹,若水之无创。”这种方法就是在表面上不显得斗志昂扬,迎敌时却勇猛顽强;表面上显得弱小无力,攻敌时却威力无比;部队将要向西行动,却虚张向东的声势。总之要无形无迹,变幻莫测,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正是出于这种战略战术考虑,曾国藩对张连兰说:“必须变动不测,时进时退,时虚时实,时示怯弱,时示强壮,有神龙矫变之状。老湘营昔日之妙处,全在于此。”湘军在与太平天国军队交战中始终处于弱势。太平天国军队有百万之余,而湘军在其鼎盛时期也不过三十万人。没有正确的战略和战术,那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

  为了避免“形见势绌”,就要采取“变化不测”的方针。曾国藩曾指出曾国荃“行军太缺少变化”。他说:“世事变化反复,往往出乎意想之外。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饱历事故,焉如局中之艰难哉!余之拙见,总宜有呆兵,有活兵,有重兵。缺一不可。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重兵,少用轻兵。”虚实结合,主要体现在示形上。他在《陆军得胜歌》中具体地说:“起手要阴后要阳,出队要弱收队强。初交手时如老鼠,越打越强如老虎。”之所以“起手要阴”,要“如老鼠”,就是为了麻痹敌之心意,而蓄养己之气力,“先为不可胜,然后伺间抵隙,以待敌之可胜”。这就是“气敛局紧”的意思。所以,曾国藩断言道:“凡用兵之道,本强故示弱者多胜,本弱故示强者多败。”本强而示弱,是用兵之虚,而且虚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己之实(实力),“越打越强如老虎”。这种虚实结合,终归是形虚而实实。正如《孙子》所说,“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又为了机局多变,曾国藩主张“奇正互用”、“忽正忽奇”。他评论道:“吴竹庄带彪勇并义武营驰剿新昌,甚好甚好。有重兵以镇守,有轻兵以雕剿,正合古人奇正互用之法。”

  久战之法,意志取胜

  曾氏名言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译文: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进攻,士气最健旺;第二次进攻,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进攻,士气几乎就衰竭了。这是古人用兵经验。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了吧。

  曾国藩对其幕僚李鸿章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人活着就是一场很艰难的“久战”。这场久战就是要懂得“夫战,勇气也”的道理,要不时蓄养锐气,善于用气,取得人生久战的胜利。

  打持久战,最忌讳“势穷力竭”四字。力,就是指将士的精力而言;势,就是指战略大局、全盘作战计划及粮饷的供应补充。敌人以坚忍的气概拼命抵抗,我也要以坚忍的精神抗衡,以取得最终取胜。这时只有在休养士气时,相机而动,不必过于追求速胜而白白消耗精锐之士气。等到时机成熟,就如瓜熟蒂落一样,自然可以一出击便歼灭敌人,凯歌返回。久战,是对抗性的战争,是综合因素的较量。曾国藩最为关注的是久战的决定因素——人。

  更重要的,曾国藩讲求“心战”,以“心战”夺敌锐气,养己威势,练就一支能够“久战”的队伍。他的“心战”首要是“养吾气”。

  一、养吾正气,防其邪气。对全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将士深信其事业是“正义”的,其军队是“正义之师”,所从事的战争是“正义之战”。

  二、善吾和气,防其离气。搞好官兵团结、上下团结、三军团结。

  治军之道,“要在人和”。“和则一可当百”。如果“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必至于败。

  三、练吾胆气,防其恐气。练兵先练胆,人无胆气,一切技艺都归无用。

  四、严吾刚气,防其娇气。“气不自壮,励之乃刚。”军纪必须威严,军容必须整齐,要培养全军的阳刚之气。

  他的“心战”第二是“攻敌心”。在“攻敌心”方面,主要是:

  一、谕义夺心。兵临敌境,应大造舆论,宣传自己出师目的是为了禁残止暴,救民于水火,揭露对方残暴无道,借以瓦解敌方军心民心。

  二、谕威夺气。未战之前,先大肆宣扬自己军队多么强大,将帅如何英明,装备如何精良,三军如何团结,给敌以强大的心理威慑。即《尉缭子》讲的“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师散”。

  三、先声夺人。两军对垒,我方先做巨大的声势,使敌感到强大不可抵敌,丧失胜利的信心与斗志。“先人有夺人之心。”

  四、挫敌人锐气。敌来进攻,我方以精兵强将先拔头筹,挫其锐气。

  由此可知曾国藩“久战”能胜的原因。

  忍让退缩,后发制人

  曾氏名言

  行事常思退一步。

  译文:做事情,常想忍让退缩。

  作战中,曾国藩喜欢避其锋芒,察见其形,先削弱敌人力量,让敌人的弱点暴露无遗,在动态中捕捉和创造战机,待条件成熟果断决战,可夺得胜利,在而后的对抗中掌握主动。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战略思想,它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

  “先发制人”重在以快取胜,招招快,搞得对手目不暇接,出尽风光赚够钱,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后发制人”先是以不动应万变,静观其变,待看到其实力全现,招数使尽时,再不慌不忙地亮出自己的杀手锏,把对方杀个措手不及。你觉得哪一种更是制胜之道呢?

  曾国藩就此提出了后发制人的思路。

  鬼谷子曾经说过,计谋可以分为上、中、下“三计”。上谋是无形的谋略,它使事业成功但不为人所知。中谋是有形的谋略,它帮助成就事业但留下痕迹。不过,因为用得巧妙,大家都称赞它。下谋是迫不得已使用的下下之策,它也能扶危济困,但费力伤物。以上三种计谋,相辅相成,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方案,皆可称为奇谋。奇谋既出,所向披靡,自古而然。

  据此,鬼谷子提出:“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取反与。”这就是利用事物相辅相成的规律,从反面达到正面的方法。鬼谷子还强调:对方所不欲,勿强加于人;不要指出对方的错误而教导他;对方有短处,就避而不说出来;圣人的谋略是秘密的,唯有愚蠢的人喜欢张扬外露。

  曾国藩发现,将老子和鬼谷子的欲夺先与的策略运用到军事上,则可收到奇效。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曾称霸一时。朝中的权臣智伯贪得无厌,向另一权臣魏桓子提出割地要求。桓子大怒,欲与之火拼。

  这时,他的一个部下任章却老谋深算地说:“我们不妨暂时割地给他。

  他定会欲壑难填,从此不断地向人提出领土要求,惹得天怨人怒。然后,各诸侯联合起来,他必死无葬身之地。”后来智伯果然被各领主追杀,被迫自尽。

  曾国藩认为,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后发制人”战略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是说,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也没有什么能够替代水。在老子思想中,“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

  当然也可以说,这种先是忍让退缩,而后后发制人的道理,也是中庸思想的另一种实践。《李卫公问对》一书中说:“后则用阴,先则用阳;尽敌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此兵家阴阳之妙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后发制人要用潜力,先发制人要用锐气,把敌人的锐气挫折到最低限度,把我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去消灭敌人。这是用兵的奥妙之处。不难理解,先发制人的最大劣势是“覆水难收”,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迈出去的步子退不回来,容易暴露自己的缺陷与问题,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反应太强烈,有可能火上浇油,使局势更难控制;反应太软弱,则有可能被对方利用,有可能出现路越走越窄、越来越被动的情形。而后发制人就是强调先让一步,化解力量,然后制敌。后发制人,要注意其中的“发”字,这是讲出力的时机。“发”字掌握不好,就达不到克敌制胜的最终结果。

  我们知道,水无论流向哪里,遇到阻力都会自行谦让。正面流不过去就向左面;左面流不过去又向右面;每一面都流不过去时,就停下来,积蓄自己,再等待时机的到来以及各种条件的变化;等到自身条件或外部条件成熟后,再开始新的历程。曾国藩后发制人的人生策略,顺应着自然力运转的大道,值得我们重视。

  审时度势,大局为重

  曾氏名言

  至进兵金陵之早迟,亦由弟自行审察机势。机已灵活,势可酣足,早进可也;否则不如迟进。

  译文:至于进兵金陵的早与晚,弟弟也要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如果势已充足,早进也可以,否则不如晚些进兵。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经说,曾国藩在两个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漏洞,其中之一就是战略谋划。蔡锷也认为曾国藩一介书生,对于用兵、打仗的道理虽然没有听说过,却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给镇压下去,与古今中外名将媲美。

  适当地把握时机,适时掌握主动权,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为人处世立于不败之地的要旨。做好一件事情,客观条件极其有限。但只要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善于动脑,主观能力自然会是无穷无尽。

  虚实、正奇、呆活、轻重,在战场上如何具体运用,关键取决于见机审势。

  同治元年三月,曾国荃部将南渡长江以进金陵时,曾国藩指示说:

  “以你军目前的情势来看,若在下游采石渡江,隔断金陵、芜湖两贼之师,下窥秣陵关,这就得势。若在上游三山渡江,使巢、和、西梁留守之师与分攻鲁港之兵隔气,这就失势。”这是在用兵地点上审势之一例。“至于进兵金陵早迟,亦由弟自行审察机势。机已灵活,势已酣足,早进可以,否则不如迟进。”这是在用兵时间上审势之一例。他概括地说:“用兵以审势为第一要义。”

  审机审势,犹在后来,第一先贵审力。审力,知己知彼的切实功夫。“古人说,兵骄必败。老子说,两军相对,哀者胜。不审力,这就是骄;审力而不自足,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哀。”审力,是用兵的基本功;审机审势,则是对用兵的更高要求。

  咸丰五年,湘军水师被分割为外江、内湖两部分,进击无力。陆师围攻九江,也久攻而不下。曾国藩驻扎南康,一筹莫展。太平军则乘机西上,第三次攻克武昌。八月,罗泽南至南康、湖口一看,“自知兵力不足以图功”,便毅然率勇扬长而去,弃赣奔鄂。曾国藩后来多次提到这一事例,盛赞说:“有识者皆佩服罗山用兵识时务,能取远势。余虽私怨罗山之弃余而他往,而未尝不服其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也。”

  善于审力、审机、审势,则静动、主客、迟速、正奇、虚实、轻重、呆活、伸缩、开合等对立物皆可有机地统一,运筹自如,得心应手;否则,必然弄巧反拙,南辕而北辙。这就是曾国藩“先求稳当,次求变化”的辩证思考。蔡松坡说,曾国藩的治兵言论,“多洞中要”,乃“治兵之至宝”。作为对《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吴子》、《六韬》及《练兵实纪》等中国古代兵法理论的继承,作为对中国近代军事实践的总结,曾国藩的战略战术思想确实含有丰富的辩证因素。

  “多洞中要”的评论,当是言之有据的。

  用兵从大处着眼,即今天所说的具有战略眼光。用兵贵于审形势、度缓急,顾全局而不计小利,规远大而不图近功。曾国藩用兵主张高屋建瓴、审时度势、通观全局。他批评向荣说:“中外皆称向兵为天子劲旅,而余不甚以为然者,以其不能从大处落墨,空处着笔也。”他并告诫曾国荃:“兵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析微芒。”

  曾国藩熟读兵书,又具有长期作战的经验教训,但他并不因循旧法,拘泥书本,而主张择善而从、灵活变通,从战争实际出发用兵。

  他说:“用兵之道,随地形贼势而变焉者也。初无一定之规、可泥之法。或古人着绩之事,后人效之而无功;或今日制胜之方,异日狃之而反败。唯知陈迹之不可狃,独见之不恃,随处择善而从,庶可常行无弊。”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处处、时时以应变的心态看待社会、人事、道德,要做好应付变故的思想准备,并机动灵活运用应变之术,以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浩作品集
做最好的管理者做情绪的主人职业精神执行力曾国藩智慧全集别找借口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