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强人治国:普京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十二章 强人和他的朋友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强人治国:普京传》 作者:安古斯.洛克斯伯格

第十二章 强人和他的朋友

  度过全球金融危机

  普京曾说他“厌倦了外交政策”,比起做总统来更喜欢做总理。但2008年9月,他就任新职仅4个月后就碰上了让他焦头烂额的金融危机。8年前,普京曾向手下年轻有为的改革者讨教,恶补经济学。但在金融危机的急风暴雨面前,他仍然准备不足,只能仓促上阵。

  就在全球的金融崩溃之前,形势看起来还是一片大好。石油价格达到创纪录的高水平,推动俄罗斯经济从1999年到2008年间以7%的平均增长率高速前进。为缓解石油价格回落的冲击而建立起来的稳定基金聚集了巨额资金,并被一分为二:一个是1 400亿美元的储备基金,另一个是300亿美元的国家福利基金,后者主要用于应对隐然可见的养老金危机。就在2008年2月,普京还夸口说“我们的主要成就是实现了稳定”。但俄罗斯的公司从西方银行大量举债,而那些银行马上就要开始破产了。

  所幸普京的专家团队还在。他们一直在关注着美国次贷危机越滚越大,也清楚地知道金融海啸很快将淹没俄罗斯。美国雷曼兄弟公司9月15日破产后第二天,普京的经济团队齐聚副总理舒瓦洛夫的办公室。团队里有梅德韦杰夫总统的经济顾问阿尔卡季·德沃尔科维奇和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此人后来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年度财政部长”。“当我们意识到市场上每个人都可能一夜之间破产的时候,我们知道得赶快采取行动,”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制订了计划,给295个企业提供最高限额的贷款,让他们享有从银行获得信贷的特别权力。”1这里说的295个企业占俄罗斯全国收入的80%。

  计划准备通过两家国有银行—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提供贷款。时任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行长、普京早期改革的设计师格尔曼·格列夫有些犹豫:“我说我愿意放款,但必须有国家担保,因为我掌握的是股东的钱。如果风险太大,我得对他们负责。”2

  会议确定了一个让中央银行为贷款担保的办法。格列夫说:“我们在联邦储蓄银行里待了两天两夜,把谁欠谁、欠多少的文件全部理了一遍。我手下的工作人员两天没合眼。”

  最后,中央银行为救经济用去了2 000亿美元,等于它现金储备的1\/3左右。大部分资金用在了给银行重新融资、买进股票提振股市和支撑走软的卢布上。中央银行向295家企业提供了500亿美元,让它们用来归还外国债权方的硬通货贷款。受益者有私人寡头,像奥列格·德里帕斯卡(45亿美元)和罗曼·阿布拉莫维奇(18亿美元),但也包括国有公司,如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46亿美元)和俄罗斯技术公司(70亿美元)。这个一揽子救市方案所耗资金为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13%,是八国集团中力度最大的。就连美国数额巨大的救市方案也难与之相比,因为它7 87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只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5%。

  战略奏效了。两年内,银行和企业几乎所有的贷款全部还清,俄罗斯走出衰退时的状况比一些西方国家还要好。危机期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8%,是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中下降得最多的。但一年之内,经济增长率就回升到5%以上。

  谢尔盖·古里耶夫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奥巴马总统初次访俄时曾会见过他。他说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是“坚决而有效的”。“严重的金融危机过后,俄罗斯金融系统可以说是毫发无损,失业仍然在控制之中。政府防止了银行系统的崩溃。而且,危机并未导致对私人公司的大规模国有化。在金融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完全可以打着应对危机的旗号把所有银行和公司都收归国有,但它没有这样做。”3

  尽管如此,衰退的那几年里还是有成千家俄罗斯银行和企业倒闭。外国投资者开始逃离,俄罗斯股票市场的损失高达1万亿美元。

  普京拒不承认危机暴露了俄罗斯经济结构性的缺陷。他把问题全部归咎于美国的草率鲁莽,认为这再一次证明了美国霸权的罪恶。“经济和金融领域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在美国开始的。这是一场我们大家都面临的真正危机。令人悲哀的是,我们看到有关方面根本没有能力作出妥善的决定。这已经不再是某些个人的不负责任,而是整个制度的不负责任。大家都知道这一制度还自称是(全球)领导。”

  他是在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的这番话,但就像对梅德韦杰夫在出兵格鲁吉亚后关于世界安全的说教一样,没有人对普京为世界经济开出的药方感兴趣。毕竟就在几天前,俄罗斯还拒绝向欧洲人供应天然气,害得他们在家中冻得瑟瑟发抖。

  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和对基础更加稳固的西方经济的影响不太一样。随着石油价格从每桶145美元暴跌到35美元,这个国家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变得明显可见。俄罗斯几乎没有制造业出口—既没有电子产品、成衣,也没有机械制造业—来为它提供较为稳定的收入。危机还暴露出苏联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工业基地的凄惨现状。苏联时期建立了一些工业区,其规模之大为西方所未见。它们被称为“工厂城”,以一家巨大的工厂为中心,城中的一切都围绕着并依赖于这家工厂。居民不是在工厂里或在它的某个附属单位或供应单位工作,就是受雇于地方政府、学校、医疗系统或为工人服务的商店。如果中心工厂—无论是汽车厂、铝厂还是炼钢厂—停工,那么围绕着它的整个网络也就随之崩溃。苏联的计划者从未设想过经济有下滑的一天。现在,他们建造的工厂城转入了私人手中,但仍然是无可救药的脆弱,受制于华尔街每一个莫测的变化。

  圣彼得堡附近的皮卡廖沃就有这样一个工厂城。它原来是一座水泥厂,现在发展成由3家互相紧密联系的工厂组成的工业中心。其中一家工厂的主人是俄罗斯首富之一奥列格·德里帕斯卡。2009年初,经济危机造成几千名工人没有拿到工资就遭到解雇。当工厂没钱支付当地供暖和供电公司的账单时,整个镇子的热水和暖气供应被切断。面对巨大的社会危机,民众行动了起来。就在普京访问他的故乡并要为一处崭新的日产汽车组装厂剪彩时,抗议的人群拦住通往圣彼得堡的主要高速公路,造成400公里大塞车。这下事情演变成了全面的危机。6月4日,普京在皮卡廖沃对工厂主和政府部长发出严重警告,命人当天就把4 100多万卢布的欠薪发还给工人们,并教训那些厂主:“你们使几千名工人沦为你们的野心、无能和贪婪的牺牲品。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普京威胁说国家要接管,似乎一下子把市场经济的那些神圣概念抛在了脑后:“不管厂主之间能不能达成协议,这个工业中心无论如何都必须开始运行。如果你们达不成协议,我们就撇开你们自己干。”

  在令电视观众错愕的一幕中,普京要求被他比做蟑螂的工厂主签署一份让工厂重新开张的保证书。“大家都签字了吗?你呢?德里帕斯卡,你签了吗?我看不到你的签字……过来!”那位亿万富翁一步一蹭地走过去,乖乖地在文件上签名,然后普京厉声对他说:“把笔还给我!”

  这就仿佛勃列日涅夫的魅影又回来了。可这是2009年,俄罗斯皈依资本主义已经近20年了。普京的办法只能解燃眉之急。从长远来说,俄罗斯必须想办法使工厂城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莫斯科东南800公里处,坐落在伏尔加河畔的陶里亚蒂是俄罗斯最大的工厂城。它有70万人口,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在生产拉达牌小汽车的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公司工作。衰退开始前不久,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在2008年2月花10亿美元买下了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公司25%的股权。但是,雷诺和世界上所有的汽车制造商一样,在危机中大伤元气。雷诺公司没能精简流程或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积压了10万辆汽车卖不出去。普京总理还是本能地把工人的福利放在首位,工厂不能垮。对陶里亚蒂这样的城市来说,龙头工业的垮台将给几十万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将对国家稳定构成威胁。2009年3月30日,普京参观了伏尔加汽车厂,赞扬工厂管理方没有大批解雇工人(与皮卡廖沃截然不同)并保证政府将提供贷款、现金和担保等价值250亿卢布(8.3亿美元)的援助。谢尔盖·古里耶夫说解救“这个效率低下的庞然大物”是政府在危机期间犯下的少数错误之一。

  普京同时也诉诸强硬的外交手段以确保该公司的长期生存。10月,他向雷诺公司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帮助拯救伏尔加汽车厂,否则它所持的25%的股权就要减少。“他们要么参与给公司进一步供资,要么我们就得和他们谈判我们持有的相对股权。”11月27日,他赶往巴黎,得到了他想要的。雷诺答应为工厂提供新技术,俄罗斯政府这边则再注入500亿卢布的资金。

  普京在巴黎的那两天顺风顺水。除了和雷诺公司达成交易之外,他还出席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法国能源巨头法国电力集团的协议签字仪式。协议内容是法国电力集团要参加具有争议的“南流项目”—绕过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不可靠”的过境国为欧洲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管道的建设。另外,法国另一家能源巨头法国天然气苏伊士集团与普京举行了会谈,希望购买另一条绕道管线“北溪管线”9%的股份。这两条管线现在都进展顺利:德国政府和德国能源公司支持北溪管线,意大利的埃尼集团则是南流项目的合作伙伴。相比之下,欧盟的替代管道纳布科项目却是步履蹒跚。

  与此同时,在和法国总理的一次私人晚宴上,普京提到了一个造成更大轰动的话题—购买一艘法国制造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这是法国海军舰队中第二大舰只,可装载直升机、坦克、登陆艇和750名突击队员。一年后,法国确定向俄罗斯出售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北约过去从未转让过这样的海军技术,这在俄罗斯的东欧邻国中间引起了不小的焦虑。

  普京总理当俄罗斯的国际推销员当得兴致正高,但他遇到了一次重大的失败—还是与汽车工业有关。2009年春,他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联手支持拯救已破产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欧洲的子公司—德国欧宝公司。计划由国家控股的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和一家叫麦格纳的加拿大公司购买欧宝公司55%的股权,成功后可保全几万个工作机会,主要在德国。默克尔和普京经常会面讨论并力促交易成功。对9月面临大选的默克尔来说,这项交易的政治意义非同小可。对普京来说,这是俄罗斯获取西方技术的又一个机会:奥列格·德里帕斯卡拥有的高尔基汽车厂是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的竞标伙伴,它有望获得欧宝的最新技术,造出高质量的汽车,打破俄罗斯人只会生产劣质拉达牌汽车的印象。

  9月10日,通用汽车公司同意了这个交易。普京兴高采烈。“我希望这是我们朝完全融入欧洲经济迈出的一步。”他在他的乡间别墅对瓦尔代俱乐部的成员们说。接下来的两个月中,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行长格尔曼·格列夫穿梭飞行于莫斯科和通用汽车公司的底特律总部之间,坐镇最后谈判。谈判达成了一份长达5 000页的合同。“然后,11月初的一个晚上,”格列夫回忆说,“我刚好在和普京开会,当天晚上就要飞到德国欧宝公司总部所在地吕瑟尔斯海姆,准备第二天早上签合同。我开完了会出来突然听说通用决定不卖欧宝了!”一开始格列夫以为是开玩笑。“整个交易的细节都已经完成。我们为得到所有欧洲政府的同意做了大量的工作!”

  最终,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弗雷德里克·亨德森打电话给格列夫向他道歉,解释说这是董事会的决定。格列夫对他说,他俩现在最好别说话,因为他可能会冲口说出一些日后他会后悔的话:“电话很短。我震惊至极,过了好长时间才缓过来。我们一大群人夜以继日花了半年的工夫才完成这个交易。”

  普京暴跳如雷。这不仅对他重振俄罗斯汽车工业的希望是沉重的打击,而且又一次证明了美国人的不守信誉:“我们将来必须记住他们这种和合作者打交道的方式,虽然他们的卑鄙手段主要影响的是欧洲人,不是我们。通用公司没有警告任何人,没有告诉任何人……尽管达成了那么多协议,签了那么多文件。我觉得这是个好教训。”

  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危机暴露了俄罗斯经济改革不充分留下的弱点。不能只靠一个精力充沛的总理跑来跑去追着工厂主签保证书,或者要外国人来投资。经济本身必须更能适应变化,更能吸引投资者。普京的改革团队明白这一点,他的总统也明白。梅德韦杰夫的顾问阿尔卡季·德沃尔科维奇说:“我们必须自问,为什么俄罗斯的经济受的打击比别人更大?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俄罗斯经济的结构跟不上现代世界的要求,面临的风险太大。当然,2000年我们在普京领导下进行改革的时候这一点就很明显。我们在那8年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经济结构并没有改变。”4

  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提高了生活水平,但也造成了对经济改革的自满懈怠。德沃尔科维奇说:“当2008年石油价格再次下跌时,我们认识到改革还不够,必须改变方向。梅德韦杰夫提出我们不能再沿着老路走下去了。”

  改变方向的信号是梅德韦杰夫撰写的一篇题为“加油,俄罗斯!”的文章,这篇文章2009年9月10日发表于一家网上杂志(那是当然了)。在文章的第四行他就点到了主题,批评俄罗斯是“建立在原材料贸易和普遍腐败上的原始经济”。持怀疑论的俄罗斯事务评论家拒不承认梅普二人有任何区别,但事实是普京从未这样说过俄罗斯的经济。这篇文章使我想起20世纪80年代末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关于改革的一些文章。他也被批评为只会分析,提不出解决办法,他的许多改革措施也遭到保守派的扼杀,或在苏联制度严酷的土壤中萎缩凋零。

  梅德韦杰夫说:“20年的沧桑巨变仍未使我们的国家摆脱对原材料令人羞耻的依赖。我们现在的经济依然存在着苏联制度的主要缺点:漠视个人需求。除少数例外,国内企业没有发明创造人民需要的产品和技术。”他还说:“这一切证明前些年该做的事情没有都做,做了的也没有都做对。”这话似乎是指他前任进行的改革。他保证要在各方面都实现“现代化”。国家将从世界各地请来最好的专家,要对内投资,引进现代信息技术,甚至进行政治改革—议会各政党将“像大部分民主国家一样”,定期轮流执政。

  这篇文章像是竞选宣言。若是有自由选举的话,他该在选举之前发表这篇文章,而不是当选一年后才发表。这是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期间发表的一系列观点开明的文章中的第一篇,但他的主张很少得到实现。至于原因为何,分析家言人人殊。梅德韦杰夫会不会只是普京的傀儡,大跳开明舞蹈以娱西方,其实主人在幕后操纵着他的一举一动?还是说他是真正的改革者,但处处受他主人的掣肘?抑或是改革俄罗斯的任务过于艰巨,任何举措都在现存制度和腐败的抵抗面前毫无胜算?

  和戈尔巴乔夫一样,梅德韦杰夫采取的第一批措施是自上而下发布指令,要实现西方市场无须政府插手而自行取得的成果。2010年3月,他选择莫斯科地区的斯科尔科沃为基地,要把它打造成俄罗斯的“硅谷”。然而,政府通过法令建立“发明中心”,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按照克里姆林宫的理论家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的说法,这没什么矛盾。他大力倡导所谓的“专制现代化”,说经济改革不需要政治自由化。据苏尔科夫说,“自然的现代化”只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可行,而法国、日本和韩国(也引申到俄罗斯)则依靠“指导性方法”。

  一个月后梅德韦杰夫宣布了另一项“自上而下的改革”:把莫斯科打造成为重要的全球金融中心。但怎么才能做到呢?它听起来像极了梅德韦杰夫以前要把卢布设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企图(他是在格鲁吉亚战争后的埃维昂会议上呼吁缔结新安全条约那篇不识时务的讲话中宣布这一意图的)。他似乎完全不懂由赌博冒险、揣摩猜测、经验心得和深谋远虑混杂在一起构成的市场心理。为叶利钦和普京做过办公厅主任的亚历山大·沃洛申领命负责这个项目。他是出了名的精明强干,但就连他在如此巨大的任务面前也似乎束手无策。一年后,梅德韦杰夫宣布项目已“完成了一半”。照他这么说,如果进展顺利,到2012年年中莫斯科就将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了。

  俄罗斯无法融入世界经济,这成了梅德韦杰夫的心病。2009年,外国投资下降了41%。2010年2月,总统任命副总理伊戈尔·舒瓦洛夫亲自领导一个“部内特设机构来分析投资的障碍”,以期改善俄罗斯的投资形象。舒瓦洛夫是个精明的年轻政治家,脸刮得干干净净,理着平头,很受西方工商界的钦佩。为了推动俄罗斯走向世界,他身体力行,在伦敦租有一处400平方米的公寓,还在奥地利租了一栋面积为1 500平方米的别墅。舒瓦洛夫主导了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这对融入世界经济至关重要)—这个过程时断时续,既有来自美国的阻挠,也有普京不够热心的原因。比如,2009年6月,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代表成功地完成了和舒瓦洛夫的一轮会谈,使俄罗斯可以在“年底”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但两天后,普京突如其来地宣布俄罗斯只会和白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一起作为“单一海关联盟”加入世贸组织,尽管那两个国家入世谈判的进展比俄罗斯落后很远。这件事似乎梅德韦杰夫和舒瓦洛夫事先都不知情,结果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被无限期地推迟了。

  梅德韦杰夫总统2010年7月访问加利福尼亚州大开眼界。回来后,他召见俄罗斯驻外使节对他们作了一次非公开讲话,对他们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工作方法予以严词斥责。(这使我想起,当我们问及外交部官员为什么安排个副部长的采访要花那么长时间时,回答是:“我们这里还是19世纪。”)梅德韦杰夫严厉地告诉他的外交官们,不准再给他送关于世界大事的毫无意义的报告。“我在互联网上都看得到,”他说,“而且比你们的报告快得多。”以后,俄罗斯的外交工作要全力以赴为梅德韦杰夫的宏图—现代化—服务,要帮助推进俄罗斯的大业需从外国,特别是关键国家吸引投资。他说的关键国家指的是德国、法国、意大利、整个欧盟和美国。当时在场的一位克里姆林宫官员把总统讲话的大意总结为“改观念,换脑筋,要不就离开外交这一行”。5

  不过有一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这个问题自从苏联解体之后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俄罗斯没有,或者无法像中国或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那样变成蓬勃兴旺的制造业国家?它有科技人才,有教育良好又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有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有广袤的土地可以修建新工厂,有对西方商品如饥似渴的市场……可是你什么时候在衣服上看到过“俄罗斯制造”的标签或买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电脑、照相机或家具?

  解释有很多,不过对外国投资(或在俄罗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障碍可以一言以蔽之:腐败。这个词的含义十分复杂,一位俄罗斯大企业家告诉我,我作为西方人永远不可能明白。他说:“盗窃不是你所知道的盗窃,是整个制度—政治制度、工商业、警察、司法部门、政府—从上到下盘根错节纠缠在一起。”

  我在第三章里描述了宜家是如何成为第一个在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开设分店的公司的。现在俄罗斯全国各地有12家宜家连锁店,它们深受欢迎,几百万老百姓周末去那里购买既便宜又时髦的家具。宜家在改善苏联时代建造的公寓的家居环境和舒适度方面立了大功。然而,俄罗斯的国家机器—地方的市长、官僚、法官、警察—不遗余力地百般阻挠。他们不是反对这家瑞典企业进驻,而是他们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不能想象自己不捞足了油水就准许它进驻—而宜家大义凛然地拒绝用行贿的手段打通关节。公司甚至因此解雇了两名高管。他们自己并没有行贿,但公司发现他们对宜家的一家次级承包商和一家供电公司之间的腐败交易知情不报。然而,宜家坚守道德的立场却引起了想象不到的麻烦,使得这家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差一点进不了俄罗斯市场。

  贪官向企业勒索钱财经常使用的手法是编造一个问题(比如缺少某个许可证),然后向该企业要钱,给了钱他们就可以对这个“问题”不予追究。如不支付贿金,问题就解决不了,开发许可证就会被收回。更有甚者,他们会叫警察来以“违反”某些规定的罪名把企业家投入监狱。索贿金额的多少取决于公司的大小—所以俄罗斯官员自然把宜家看做一部庞大而友好的蓝黄两色提款机。

  宜家的俄罗斯市场经理伦纳特·达尔格伦1998年来到莫斯科,一待就是8年。其间他为开办宜家在俄罗斯的首批连锁店和“美家购物中心”和政府官员争斗不息。后来他写了一本回忆录—《克服荒诞:我如何在被俄罗斯征服的同时征服了俄罗斯》。6书中不失幽默地讲述了他在俄罗斯做生意不行贿这一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当公司在莫斯科郊外的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修建造价4 000万美元的第一家连锁店时,有一天警察忽然到来,关闭了整个工地,说是因为手续不全。“要建造像宜家或美家这样的大型购物中心,得需要300多种不同的许可证。”他说。当地的市长要宜家交出1 000万卢布,后来改成3 000万卢布,然后才准许重新开工。达尔格伦同意给钱,但不是给市长,而是给一个慈善基金,而且把这事公之于众。结果事情办成了。

  一年后,宜家想在莫斯科郊外的希姆基开办大型商场,但遇到了困难,因为购物中心的供电要靠备用发电机,而且当地没有立交桥。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宜家不得不花400万美元建造两座立交桥,并认捐100万美元帮助发展儿童体育。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尔·卡姆普拉德说俄罗斯的电力公司多收宜家的电费和燃气费,骗走了1.9亿美元。他说那就是因为宜家拒绝行贿。

  每年世界银行都发布一项调查,列出世界上183个国家按“适宜经商程度”的排名。2011年,俄罗斯名列123—远远低于其他一些前苏联国家,如格鲁吉亚(第19名)和吉尔吉斯斯坦(第44名)。在“发放建筑许可证”项下,俄罗斯是第182名,仅高于厄立特里亚。7

  达尔格伦想安排宜家的老板—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而且对在俄罗斯经商充满热情—和普京见一次面。俄罗斯方面先是用和一位副总理见面来搪塞他,后来达尔格伦有机会向普京团队中的一个人提出这一建议,但那人告诉他,他们觉得宜家并不真正想和普京见面。达尔格伦写道:“我不知道他们是认真的还是开玩笑,他们说:‘宜家一毛不拔,和普京的见面费是500万到1 000万美元,你们绝不肯出这个钱。’”

  俄罗斯《新时代》周刊引用政府内部的消息来源说,和副总理伊戈尔·舒瓦洛夫的见面费是15万美元。一个市民在推特上给梅德韦杰夫总统留言说,2011年2月他求见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却被要求支付30万美元。梅德韦杰夫居然回了信:“我把你的推特给苏尔科夫看了。你给他办公室打电话,告诉他谁在勒索你。”

  自不待言,官方对所有关于出钱才能见到高级官员的传闻都一律否认。但对于俄罗斯猖獗的腐败现象政府似乎听之任之—在俄罗斯现任领导下,腐败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蔓延。2010年10月29日,克里姆林宫开会专门讨论腐败问题。梅德韦杰夫指出俄罗斯每年因为腐败要损失330亿美元。负责政府采购的官员从供应商那里收取巨额回扣。按照官方数字,它占了国家所有开支的 1\/10。据军事总检察长说,军方采购预算的20%落入贪官的荷包。8梅德韦杰夫说,总的来说“据最保守的估计,杜绝偷窃可以减少1万亿卢布的费用。也就是说,我们知道(在政府采购领域)官僚和在这个领域活动的无良商人贪污了巨额资金”。9一份独立的报告说贪污的数字甚至更高—每年3 000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 1\/4。10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腐败没有任何影响:据内务部的官方报告说,从2008年到2009年,俄罗斯一次行贿的平均金额增加了近3倍,达到2.3万卢布(776美元)。同一份报告还说,行贿的平均金额2010年7月达到4.4万卢布(1 500美元),2011年7月更是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30万卢布,或1万美元。内务部经济安全局局长杰尼斯·苏格罗波夫告诉记者说:“负责采购以及为国家或市政所需物品下订单的官员特别容易受贿。”透明国际的莫斯科办公室主任说,1万美元只是做生意行贿的平均数,不代表“巨型项目”的贿金,“只是中型企业给官员的贿赂”。

  奇怪的是,这些调查人员虽然知道贿金的平均数,但他们显然不知道受贿者是谁,至少很少采取行动。至于腐败猖獗对外国投资者的阻力有多大,看看透明国际的腐败指数即知,这一指数按人们心目中公共官员和政客的腐败程度给世界各国排名:自1996年以来,俄罗斯从世界排名第46名降至2000年普京上台时的第82名,到2010年更是大幅度滑落到第154名。换句话说,世界上只有十来个国家被认为在腐败程度上超过俄罗斯。

  反腐斗争也取得过几个小小的胜利。2010年8月10日在克里姆林宫的一次会议上,总统办公厅监察局局长康斯坦丁·楚琴科向梅德韦杰夫总统报告对国家医院购买医疗设备进行审计的情况。他发现的问题包括买170台电脑断层(CT)扫描仪花了75亿卢布(2.5亿美元)—比出厂价高两三倍。楚琴科认为这说明公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梅德韦杰夫却直言不讳:“你知道,我认为这不只是腐败,而是丧尽天良、肆无忌惮地偷窃公共资金。参与舞弊的人无耻之极,毫无良知。”11此后,一批负责医疗采购的官员受到起诉,不只是低级官员,甚至有总统行政团队的成员。其中瓦迪姆·莫扎耶夫和安德烈·沃洛宁两人合伙进行敲诈勒索。他们对医疗设备制造商(比如东芝公司)谎称它们上了黑名单,说它们的产品不能参加公共采购招标,然后说如果这些公司付100万美元,他们就能帮助把它们的名字从黑名单上删掉。东芝公司向警方告发了他们,警方调查后逮捕了这两个官员。沃洛宁被判处三年徒刑。12在另一起着名的案子中,国防部医务局局长亚历山大·别列维京因从一家电脑断层扫描仪的外国供应商那里收受16万美元的贿赂于2011年6月2日被捕。13

  可是,有时似乎美国的立法—《海外腐败行为法》—比俄罗斯人自己更有办法揭露在俄罗斯犯下的行贿受贿罪。2010年,美国自动提款机制造商迪堡按照《海外腐败行为法》开除了它俄罗斯子公司的5名高管,因为发现他们为拉生意给官员提取回扣。根据《海外腐败行为法》,德国的戴姆勒汽车公司被指控为争取俄罗斯政府公车的购买合同行贿超过300万欧元。购车单位主要是内务部、国防部和为政治精英服务的“特别任务车队”,由戴姆勒把贿金打到海外账户上。经过长时间的拖延后,2010年11月梅德韦杰夫总统下令对这起案件进行调查。14

  腐败和缺乏独立司法性是孪生兄弟。尽管梅德韦杰夫呼吁结束他所谓的“法律虚无主义”,但情形依旧。最为臭名昭着的是年轻律师谢尔盖·马格尼茨基2009年11月死于监狱一案。他指控一些官员舞弊,而就是这些官员把他投入了监狱。马格尼茨基生前曾是英国赫米蒂奇资本管理公司的律师。赫米蒂奇是俄罗斯最大的外国证券投资公司,创始人比尔·布劳德为俄罗斯吸引投资者出了大力,并自诩为普京的支持者。他甚至赞扬逮捕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是清洁俄罗斯商界的举动。他在他投资的俄罗斯公司中推动良好的公司管理,打击腐败,以期提高这些公司股票的价格,增加赢利。2005年11月,他试图迫使对公司内部情况讳莫如深的苏古特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传说和普京有关系)披露其所有权结构,结果被作为“威胁国家安全分子”列入黑名单,禁止入境俄罗斯。第二年6月,据赫米蒂奇的人说,一些腐败的执法人员突击搜查了赫米蒂奇的莫斯科办事处。他们偷走了报税文件和公司印章,策划了一起惊天骗税案,造成国家预算收入的重大损失。马格尼茨基在调查中发现,有组织犯罪分子伙同腐败的官员使用偷来的文件进行欺诈,骗回了赫米蒂奇的三个附属公司上交的2.3亿美元的税款。马格尼茨基刚刚正式举报那些查抄赫米蒂奇办事处的警察进行欺诈,同一伙警察立即逮捕了他,把他关进布特尔卡监狱。未受审判的他在污秽不堪的牢房里被监禁了11个月,身患重病却得不到治疗,直到他2009年11月16日死去。他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没有医疗记录,家人发现他的手指被折断,身上有淤伤。梅德韦杰夫总统的人权委员会发布的报告称,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小时紧急需要医护的时候,8个警察给他戴上手铐,把他带到一个小房间对他进行殴打,然后把他扔在那里长达一个小时无人理睬,而等在外面的急救车却因得不到许可无法进去。15

  这个故事是一个卡夫卡式的噩梦—个人被残酷无情、无可理喻的制度消灭。本应扞卫法律的人却是不法之徒,被指控的罪犯反过来迫害指控他们的人。赫米蒂奇对此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收集了大量证据,发现一个名叫弗拉德林·斯特潘诺夫的人在海外银行有巨额存款。此人的妻子奥尔加·斯特潘诺娃是莫斯科第28税务局的领导,是她批准给那些假公司“返还税款”的。斯特潘诺夫家的财产估计有3 900万美元(比他们夫妇共同申报的收入多1 000倍)。他们在波斯湾和亚得里亚海边拥有豪华别墅,在莫斯科的别墅价值2 000万美元。一个小小的税务官混成这样真是不错了。他们在税务局中的同犯和与此案有牵连的警察也都个个腰缠万贯。比如,赫米蒂奇发现(年薪10 200美元的)阿尔乔姆·库兹涅佐夫中校警官在逮捕马格尼茨基之后的那几年,家里增加了300万美元的资产。16

  赫米蒂奇提出的指控在俄罗斯没有得到调查。梅德韦杰夫总统接到他的人权委员会的报告之后,称马格尼茨基的死是“犯罪”。几个高级监狱官员被解职,两名狱医最终被判渎职罪。报告也发现对马格尼茨基的起诉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包括对他进行调查的人正是他所举报的人),然而,那些被指控犯下巨大欺诈罪又嫁祸于马格尼茨基的人却逍遥法外。有些调查人员甚至还受了奖,提了职。受赫米蒂奇指控的税务官奥尔加·斯特潘诺娃现就职于联邦武器、军事、专业技术装备和物资供应署。它是国防部的采购单位,而国防部部长安纳托利·谢尔久科夫恰好曾经担任过联邦税务局局长。

  2011年7月,美国国务院宣布禁止向美国认为与马格尼茨基之死有关的俄罗斯官员发放赴美签证。克里姆林宫不去调查赫米蒂奇揭露的案情,反而宣布要把某些美国公民列入黑名单作为报复。

  在俄罗斯中低级官员中,贪赃枉法已经到了明目张胆、无所顾忌的地步。这种情况上延到什么层次呢?对于最高层的腐败,没有经核查的事实,只有数不清的怀疑猜测、小道消息、责难指控和间接证据。事实是,普京戴的名贵手表说明他的收入应该远远多于他的工资,而且他毫不掩饰地公开佩戴名表。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也是一样。好几个网站上都贴有他们二人戴着价值等于他们一年工资的手表的照片。

  人称消息灵通的政论家斯坦尼斯拉夫·别尔科夫斯基曾语出惊人,宣称他有“证据”证明普京的资产达到400亿美元。据别尔科夫斯基说,普京握有苏古特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37%的股份、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4.5%的股份,还拥有他的朋友根纳季·季姆琴科设在瑞士的神秘石油贸易公司贡****石油公司75%的股份。17这样的指称完全没有办法核实,别尔科夫斯基又是自我宣传的能手。一位同普京和季姆琴科都相熟的着名俄罗斯企业家告诉我,说那些数字完全是胡说八道,普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因为像黑手党头子一样,他想要什么尽管拿就是了。重要的不是据为己有,而是控制权和关系网。

  不可否认的是,和普京关系密切的一小群生意人在普京任总统期间大发横财。18如果他的朋友们不觉得欠他的情,那才令人吃惊呢。

  根据俄罗斯《财经》杂志2011年2月公布的俄罗斯富豪名单,个人财产为89亿美元的根纳季·季姆琴科排在第17位。他的公司贡****石油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石油贸易公司,掌握着俄罗斯石油出口的1\/3,包括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出口。季姆琴科和普京的关系要追溯到普京在圣彼得堡市长办公室工作的日子。据《金融时报》报道,公司记录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们二人加入了一个叫金门的公司,要在圣彼得堡港建造一个储油库,但因为同有组织犯罪团伙起了冲突,公司倒闭了。地方议会记录显示,“普京1991年任市政府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主任时,主持过一个丑闻缠身的石油换粮食方案,其中大笔的出口配额给了季姆琴科开的一家公司”。据说季姆琴科与效忠于克里姆林宫的苏古特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的关系也十分密切,那家公司的所有权在谁手里至今无人知晓。19

  普京青年时代一起练柔道的伙伴阿尔卡季和鲍里斯·罗滕贝格兄弟各有资产17.5亿美元。阿尔卡季拥有的公司中,一家获得了筹备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大单合同,另一家则参与了经过波罗的海海底的北溪天然气管线的铺设。罗滕贝格兄弟和季姆琴科一起成立了亚瓦拉–涅瓦柔道俱乐部,而普京是名誉主席(还有,前第一副总理维克托·祖布科夫是俱乐部董事)。

  20世纪90年代,普京在湖畔别墅合作社的邻居尤里·科瓦里楚克是俄罗斯银行和国家传媒集团的大股东,估计个人资产有9.7亿美元。他的传媒集团拥有两家国家电视频道—RenTV电视台和第五频道,另外,2011年2月国家传媒集团又从罗曼·阿布拉莫维奇手中仅花1.5亿美元买下了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电视台第一频道25%的股份。根据反对派提出的一份关于俄罗斯腐败情况的报告,俄罗斯银行的资产从2004年初的2.36亿美元飙升到2010年10月的82亿美元,主要是因为它低价收购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关键资产。20

  普京的另一位邻居尼古拉·沙马洛夫也是俄罗斯银行的股东,有5.9亿美元的身家。2010年底,他卷入了一则耸人听闻的传言。据说在俄罗斯南部离索契不远的格连吉克有一座为普京修建的“行宫”。据网上刊出的照片,行宫是凡尔赛宫式的,空中照片显示它位于黑海之滨一条隐秘道路的尽头。后来这座“别墅”被发现在沙马洛夫名下。但他原来的生意合伙人谢尔盖·科列斯尼科夫声称,有证据表明这座行宫其实是2005年普京任总统时克里姆林宫委托建造,供普京个人使用的。后来,《新报》刊发了据说是经过认证的建筑合同的副本,上面签名的是克里姆林宫负责资产管理的官员弗拉基米尔·科真。记者想参观这座行宫,但被政府保安人员拦住,尽管那地方据说是沙马洛夫的私人财产。科列斯尼科夫写了一封******给梅德韦杰夫总统,把此事公之于众,并要求总统进行调查。他说他本来一直亲自参与此事,直到2009年他因对腐败问题的关注而被排除在外。他说建造行宫的是一家国有建筑公司,使用的资金是非法挪用的国家资金。克里姆林宫和普京的发言人对这些指控自然是一概否认。3月,沙马洛夫显然是为了把丑闻压下去,把别墅卖给了另一个商人亚历山大·波诺马伦科。他是阿尔卡季·罗滕贝格的伙伴,但与普京关系并不密切。

  吞噬了俄罗斯巨大国有财富的腐败网触及俄罗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司机向交通警行贿,小店主给公共卫生官员塞钱换一张徒有其表的卫生证书,克里姆林宫的官僚向外国贸易公司勒索上百万卢布。

  何塞·格林达·冈萨雷斯是一位西班牙检察官,负责对俄罗斯在西班牙长期有组织犯罪的情况进行调查。他的努力使60名嫌犯落入法网。他的结论是,俄罗斯政府的行为和有组织犯罪团伙的活动别无二致。维基解密网站披露的一封电报显示,他对美国外交官说俄罗斯实际上已经成为“黑手党国家”,在“俄罗斯政党、有组织犯罪和武器走私之间,有着业已证明的联系”。他说当局利用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政府不合适做”的活动,比如向库尔德人出售武器以破坏土耳其的稳定。任何敢于不听联邦安全局吩咐的犯罪集团头目都会被“消灭”—或是被杀死,或是被“投入监狱,使他们再也不能争夺势力范围”。21

  腐败不仅阻碍投资、破坏经济,也是政治上的定时炸弹。反对派已成功地给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贴上“骗子和窃贼党”的标签—我相信多数俄罗斯人都知道这个用语。统一俄罗斯党要告这个用语的发明者阿列克谢·纳瓦尔尼涉嫌诽谤,反而是替他作了宣传。

  三十来岁的纳瓦尔尼是律师、商人,也是政治积极分子。他立志要清除俄罗斯工商界的层层污垢。他是俄罗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博主,以揭露腐败大案闻名。纳瓦尔尼购买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和(管理政府石油管线的)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这类国有公司的股票,然后开始调查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他的有些调查结果促成了刑事调查,也引起了当局的愤怒。一次,他发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通过叫Transinvestgas的中介公司向一家小公司诺瓦泰克公司购买天然气,虽然它完全可以以低70%的价格直接向诺瓦泰克公司购买。中介公司至少把差价中的1 000万美元转到了一家伪造的咨询公司的账上。又一次,国有大型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从中国购买了30套石油钻探设备—也是通过一家中介公司以极高的价钱买到的,1.5亿美元的差价全部落入那家中介公司的腰包。他最耸人听闻的指称是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在铺设从西伯利亚到太平洋长达4 000公里的输油管道时,侵吞了“至少40亿美元”。22

  纳瓦尔尼在俄罗斯一家叫做“实时日志”的网站写博客,发表他的调查结果。他的推特也有大量关注者。他最近建立了一个名为RosPil.info的新网站,专门“打击利用国家采购制度中饱私囊的官僚”。这个网站利用了梅德韦杰夫总统一项要求在网上公布政府所有招标信息的决定。纳瓦尔尼请读者们发来任何可疑的招标信息(“比如,500万卢布的合同,要设计一个政府网址,只给1周的申请时间”),以供专家们分析跟踪。在这样的曝光下,已经有几十起可疑的投标撤回了:2011年8月,这个网站号称阻止了价值70亿卢布的腐败合同的签订。23这方面的事例包括一个地区领导要购买30块镶钻金表(“作为给荣誉教师的礼物”),内务部要定制一张用稀有木材手工雕刻而成的镀金床,还有圣彼得堡当局要花200万卢布给一家精神病院里的700名病人定做貂皮大衣。24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安古斯.洛克斯伯格作品集
强人治国:普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