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6章 三千宠爱集一身——杨贵妃(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作者:王翰 陈锋

第26章 三千宠爱集一身——杨贵妃(1)

  杨贵妃(718—756年),名玉环,出生于仕宦家庭,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帝王之妃。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貌开启了千百年来人们关于美丽女人的遐想,又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风流韵事把帝王宫廷的爱情故事演绎到了极致,更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政治丑闻给后代的政治家增添了反思的有力例证。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给本来就五颜六色的唐代历史绘上了浓重的一笔粉红色。毛泽东很关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看过五次《长恨歌》。

  Δ马嵬(选一首)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毛泽东曾手书过此诗。据周谷城回忆,1965年在上海,两人谈到李商隐,周随口吟起此诗,可最后两句突然忘了,毛泽东当即接上,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毛泽东多次圈划过《长恨歌》,很爱读。据批划手迹考,至少读过五遍。

  这是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一首叙事长诗,主要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该诗既写了唐玄宗的荒淫和杨贵妃的恃宠而骄,又以充满同情的笔调写了入骨专一的爱情。

  Δ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对《过华清池》一诗,毛泽东曾专门手书过。

  此诗讽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奢侈无度,借古讽今,引人深思。

  Δ题华清宫

  【杜常】

  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毛泽东曾仔细圈读此诗,并手书之。

  此诗咏华清宫及杨贵妃与唐明皇悲剧,满含历史厚重,毛泽东对此较为喜爱。

  1.杨贵妃小传

  Δ始是新承恩泽时

  杨贵妃(718—756年),名玉环,出生于一个仕宦之家。其高祖父杨令本,曾官至金州刺史。其父杨玄琰,曾官至蜀州司户,早亡。其父亡后,杨玉环姊妹兄弟等失怙无依,便投靠其叔父、时任河南府士曹的杨玄皀

  。杨氏姊妹虽然失去了父亲的庇荫,但是家道殷实,生活上倒是无忧无虑,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杨玉环的三个姐姐都以才貌闻名,而她自己更是“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尤其善弹琵琶,可谓是一个聪明活泼、才华横溢的娇媚女子。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17岁的杨玉环奉召进宫,被册封为寿王妃,成为唐玄宗众多媳妇中的一个。

  寿王李瑁,乃唐玄宗第十八子,为唐玄宗爱妃武惠妃所生。惠妃在开元年间独得唐玄宗之心仪,在王皇后与其争宠被废黜后,更是宠冠六宫,“宫中礼秩,一同皇后”。惠妃在开元初先后为唐玄宗生有两子一女,但都“襁褓不育”,不幸早夭,这让唐玄宗伤悼不已。生下寿王李瑁后,唐玄宗和武惠妃对这个孩子的爱怜之心可想而知,但又害怕再发生像前几个孩子那样的悲剧,不敢将他养在宫中,便“命宁王(李)宪于(宫)外养之”,历十余年。开元十三年(725年)再入宫后,李瑁受父母宠爱的程度远盛于其他皇子。可以想像,宫廷对寿王妃的选择以及册封仪式必定是十分隆重的。但可惜的是,大概为了避唐玄宗之讳,史书对这次的册封几乎没有什么记载,其具体经过也就无从查考了。

  杨玉环嫁给年轻而又受宠的寿王李瑁后,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五年夫贵妻荣却又很平常的宫中生活,少年夫妻的恩爱自不必说。如果没有一场突然的变故,杨玉环的一生就会像其他王妃一样平淡无奇,无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廷眷属而已。

  这场变故就发生在杨玉环的身边。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十二月,杨玉环的婆母武惠妃去世,年40余岁。婆母的离世,对杨玉环和寿王李瑁来讲,也许只是失去了一个依傍,一个有可能让他们获取最高权力的靠山,这恐怕是他们评估这场变故的最大想像力。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母亲的死及父皇的婚姻问题会与他们的婚姻相关联。

  其实,唐玄宗的爱妃去世只不过是唐王朝众多变故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而最大的问题是唐玄宗自己身上发生的巨变。开元前后的唐玄宗,年富力强,锐意进取,他除韦后,诛太平,戒奢靡,抑佛教,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使开元时期政治安定,经济文化发展,国力强盛,终于使唐朝走向了繁荣的顶峰,出现了开元盛世的政治局面。史书上说:“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这都是开元年间励精图治的政绩。但随着在位日久,天下太平富庶,唐玄宗日渐滋生自满情绪,骄奢心开始压倒求治心,纵情于享乐。奢心一起,用人政策立即起变化。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凡“遇事无巨细皆力争”、敢于忠言直谏的宰相张九龄被罢免,而善于窥伺上意、阿谀奉承的李林甫被任命为中书令。这被人们看作是唐玄宗的政治统治由治而乱的一个标志。而正当唐玄宗打定主意要“安居无为”的时候,宠妃武氏的去世对他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他的心中一下变得空落落的,已年过半百的他尝到了一种民间老年丧失伴侣的苦痛。

  唐玄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风流天子。他不是一个人们所通常认为的好色之徒,相反,他用情很专一,尽管这种专一不是平民意义上的专一;他也不是一个只贪图肉体享受的人,而是一个追求灵与肉的统一、追求精神上的满足的人。他是唐代宫廷特有的多才多艺的一个典型代表,把武则天注入给唐代宫廷的活力发挥到了极点。他喜好音律、歌舞,能自创优美的舞蹈,自己撰写妙绝的曲调,并精通笛子和羯鼓等乐器,毛泽东读了这段历史后,就说唐玄宗“是懂艺术的,他是导演,也会打鼓,但是没有把东西传下来”。因为有这些爱好,他喜欢的女人也正是有相同爱好的人,是能与他琴瑟共鸣、唱和同欢的知音。一旦他寻觅到了他为之倾心的女人,他就变成了一个多情种子,再高的宠遇也不认为过分。武惠妃就正是这样一个女人,她带给他的欢乐,决不只是色情,还有共同的情趣爱好与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正因为如此,一无所长的王皇后斗不过多才多艺的武惠妃。也正因为如此,惠妃离世也就带走了他的一切欢乐,即便是后宫佳丽三千,也取代不了她的位置。开元二十五年以后,唐玄宗虽然日日沉湎于游乐,但内心里总是泱泱不快,郁郁寡欢。精神萎靡不振。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唐玄宗像往年一样,往骊山温泉宫(华清宫)避寒,宦官和妃嫔们随驾侍候,一些王亲国戚也都随行,待到春天,回京城。这几乎已成了每年的惯例。

  唐玄宗已在孤独的心境中度过了三年的时光,这次行幸也并没有给他带来好心情。跟随了唐玄宗多年的宦官首领高力士十分清楚玄宗的心事,早已到处给他物色寻觅,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让玄宗感到可意的人。但就是这次骊山之行却让他有了大的发现,这就是发现了寿王妃杨玉环。原来,高力士以其宦官的身份和特殊的地位,进出王子们的生活和活动场所,便是很自然的事,更何况是帝王宠爱的寿王府第,因而他也就能见识到杨玉环的风采。他发现,杨玉环的妩媚与体态酷似年轻时的武惠妃,而其娇柔嫩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让他心中一动。再后来,当他知道杨玉环也是音乐歌舞的行中人时,唐玄宗和杨玉环就成了他的满腹心事。他们彼此之间一个是身为父皇的公公大人,一个是心爱皇子的爱妃,这事有可能吗?这次骊山之行,高力士看到唐玄宗仍然是郁郁不乐,再也无法把这事憋在心里。

  一天,唐玄宗在华清池洗过温泉浴后,望着来来往往的宫女正眼神空洞地发呆,高力士在一旁道:“皇上又在思念惠妃娘娘了?”唐玄宗不答。高力士称有要事起奏皇上。唐玄宗问:“何事?只管奏来。”高力士凑近身子,以很高兴的样子对唐玄宗说:“陛下,天底下竟然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唐玄宗一听,立刻警惕地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高力士立即跪下,作出很欣喜的样子奏道:“陛下,说起这事真是奇怪得很,奴才竟然找到一位简直和惠妃娘娘一个模样的人儿。”唐玄宗完全被高力士的话吸引住了,不由得忘情地追问道:“这人是谁?你从何处见来?”高力士故做神秘地对玄宗说:“陛下先不忙问她是谁,能否请旨相见?”随后趋近玄宗身边,附耳悄悄地道出了一个主意,唐玄宗孩童般地连连点头。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一道口谕由高力士直接传到寿王下榻的亲王行宫,言皇上今儿赐浴寿王妃。皇上赐浴皇亲国戚本是常事,是一般表示恩宠的意思。寿王妃每年也都有此宠遇,大家都习以为常,并无它想。岂知唐玄宗以及寿王夫妇这次都蒙在鼓里,不知高力士从中做了什么手脚。唐玄宗只知道给赐浴的是一个武惠妃的“再生”之身,一个不知其来历的女子;杨玉环也只知道是例行的赐浴。高力士之所以如此大胆,在于他对玄宗的了解和对杨玉环这个女子的信心。

  这天,杨玉环在侍女们的簇拥下来到温泉宫,照常沐浴。不曾想有一道机关已经设下,有人会从那里偷窥自己的身体。唐玄宗看到了杨玉环沐浴的全过程,在这次受好奇心驱使而有些过分的举动中,他获得了极大的满足。看到这位女子那泛着热水的丰盈的身段,在雾气迷蒙中娇人的姿态,唐玄宗简直认为是武惠妃死而复生,让他心荡神驰。

  唐玄宗令人传见高力士。早已等候的高力士急忙趋前侍候。唐玄宗问道:“这是谁家女子?现在该告诉朕了吧。”高力士跪下,叩头不已,铮铮有声,说:“皇上免奴才死罪,奴才才敢说。”唐玄宗说:“朕免你死罪,你只管实话实说。”于是高力士将如何为皇上担忧,如何暗中寻觅,如何见到寿王妃酷似武惠妃等等,一一道来。唐玄宗一听,脑袋嗡的一下,便如痴如醉地怔在那里。高力士自己打着自己的耳光,骂着自己:“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请皇上恕罪!”唐玄宗醒悟过来,看了看可怜的高力士,觉得自己也很可怜。

  一连几天,唐玄宗就像患了一场大病一样,憔悴消瘦,打不起精神。高力士洞知唐玄宗已经迷恋上了杨玉环,抛舍不下,便小心翼翼地劝解玄宗,不如纳杨玉环入宫。唐玄宗道:“此女的确可人,但岂有为父纳子妇的道理,朝廷内外如何说朕?天下人如何说朕?更何况寿王乃朕之爱子,岂可夺其妻子,拆散鸳鸯?我愧对地下的武惠妃啊!”高力士答道:“太宗英明一世,也纳弟妇为妃,不为过也。子有孝顺之责,有替父死者。能慰父终生之事,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呢?”唐玄宗默然。高力士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唐玄宗说:“如果让杨氏自己提出因殷殷慕道,不愿当王妃,而愿入道教弟子籍,然后以道姑身份在宫,再令其侍驾,几年后陛下再纳之,不是名正言顺了吗?也可杜外人之口。”唐玄宗觉得这倒是个好主意,便令高力士行之。

  皇命难违,寿王这对夫妻就被生生拆散。寿王自一出生就不得不离开父母怀抱,靠别人的奶水养大,一出宫就是十几年,而现在,他又不得不再尝亲眷离别之苦,也算是命运多舛。而杨玉环更是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皇威浩大,身不由己,只能穿上道袍,听人摆布着进入禁中。

  唐玄宗为了安抚寿王,又给他娶了一个叫韦昭训的官员的女儿为王妃,让他重续鸳梦。而唐玄宗自己则开始了一对老夫少妻的新鲜爱情。杨玉环出为道士不久,就在行宫,玄宗与杨玉环相会,唐玄宗当即赐杨氏道号“太真”,其寓意大概是说杨玉环太像武惠妃,就像真的一样。当夜,春风一度,唐玄宗是满腔温柔,喜不自禁。而杨太真则不敢违逆,也只得强打精神,勉露笑颜承欢。次日,唐玄宗再度赐浴,新人共浴。这次觌面相亲比起前日偷窥,其情趣自是不同,别有一番滋味。白乐天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可谓道尽此时风情。据说,那一天得到了杨玉环的唐玄宗一改萎靡不振之态,欣喜万分地说:“朕已得天下之至宝矣!”这一年,唐玄宗56岁,杨玉环22岁。

  Δ三千宠爱在一身

  唐玄宗得到杨玉环,填补了感情上的空虚,精神上感到极大的满足。而不能控制自己命运的杨玉环也随遇而安,渐把前夫遗忘在脑后,纵情于唐玄宗给她设置的温柔乡之中。那时,唐玄宗在一年之后,以天降“玄元皇帝”雕像的名义改元天宝年号,其实际含义却是祝贺他自己得到了天之至宝杨玉环。

  杨玉环被安置在被玄宗赐名为“太真宫”的殿宇里,她云鬓丰满,头上插着金步摇,浓妆艳抹,绝色俊秀,其娇憨妩媚在唐玄宗看来要比武惠妃更胜一筹,真所谓“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尤其是杨玉环的音乐舞蹈天赋、婉转舞姿、清越歌喉,更远胜于武惠妃。从此,早就朝政懈怠、要把“政事全委李林甫去办”的唐玄宗,更是日夜厮混在太真宫,将三千宠爱集于杨玉环一身,完全无心于政事了。白乐天诗云:“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这段诗句便是这一段时期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生活的绝妙写照。

  天宝四年(745年)八月壬寅,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而“礼数实同皇后”。为了让杨贵妃高兴,唐玄宗一改过去崇俭省而为好奢华,百般满足她的物欲,可谓费尽心机。贵妃治装,宫内专为她织造锦绣的工匠就有700人;贵妃器用,宫内又有专门的雕刻熔造工数百人。唐玄宗在骊山华清宫造端正楼,为贵妃梳洗之所;又置莲花汤,专为杨贵妃淋浴之室。杨贵妃生长在川南,喜食荔枝,但荔枝水分多,不易保鲜,摘下后一日变色,两日香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为了取悦贵妃,在交通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唐玄宗竟想出了驿马传送的办法,命各驿卫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转送,色味不变的鲜荔枝总能如期送到杨贵妃的面前。运送荔枝的快马一路扬起漫天灰尘,不明真相的百姓还以为是有特别紧急的军事情报要送到长安,却原来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为了送这荔枝,一路换马换人,由于敕命紧急,有人马累死者。

  杨贵妃受宠,其家族也骤然大贵。唐玄宗将贵妃之父追赠为太尉,后又追赠其为齐国公;将贵妃之母封为凉国夫人;将贵妃之叔杨玄圭封光禄卿。贵妃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享有与公主相等的待遇。贵妃的一位从兄骤为朝中四品高官,还有一位从兄做了驸马。连不学无术、地痞无赖般的杨(国忠)也受杨氏姐妹推荐,得随供奉官出入禁中,被任命为金吾兵曹参军,又升迁为度支郎中、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直到宰相高位。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翰 陈锋作品集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