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8章 愿把身躯易自由(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作者:陈锋 王翰

第78章 愿把身躯易自由(1)

  ——续范亭

  续范亭(1893—1947年),原名培模,山西崞县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早年曾离晋入秦,力谋反袁倒阎,后赴京津谋反北洋军阀之举。1935年日军窥视华北,续范亭亲赴京呼吁抗日,在中山陵剖腹明志,激发全国人民反蒋抗日。遇救脱险后,他回到山西,接受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积极协助我党开展抗日活动,帮助建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4年内战危机严重,他伏枕咳血,秉笔直书,警告内战挑拨者悬崖勒马。翌年,他发表《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痛斥阎锡山出卖国家、压迫人民的罪恶。1947年9月不幸病逝。逝世后,中共中央追认其为中共党员。毛泽东称其“有松柏气节”。

  【毛泽东评点续范亭】

  续范亭同志千古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毛泽东敬挽

  ——摘自南新宙的《续范亭传》第296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出版。

  【续范亭小传】

  续范亭,原名培模,字范亭,1893年11月27日出生在山西省崞县西社村一个中农家庭。父亲续维政,勤劳朴实;母亲李氏,宽厚善良,任劳任怨。少年时代的续范亭从小就跟着父母在田间劳作,养成了热爱劳动和不畏艰苦的倔强性格。续范亭10岁时,进入本村私塾读书,14岁考入邻近小学,16岁考入太原一所中学,第二年转入山西陆军小学,并在此接受了初级军事训练。

  范亭出生的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黑暗年代。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历遭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相继侵略的结果,迫使长期停滞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出生的第二年便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卖国行为及外国人在中国的横行霸道、耀武扬威,他那幼小的心灵已经懂得了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生活的艰辛。他的心底里也萌发了救国救民之志。因此,他以极高的热情努力学习军事知识,在军校加入了孙中山等人创办的同盟会。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续范亭便怀着满腔热血积极投身到民主革命中。他担任了镇远队队长,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道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没有多长时间,北洋军阀袁世凯和封建军阀阎锡山便采用卑鄙的手段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了夺回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续范亭又追随孙中山先生,对袁世凯和阎锡山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4年,曹锟的北洋军阀被推翻,续范亭任国民军第3军第2混成支队参谋长,1926年任国民军第3军第6混成旅旅长,次年任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处残杀共产党人和工人。续范亭痛恨不已,直接劝谏蒋介石:必须停止反共内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已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新军阀统治,为了地盘和权力进行连年混战。新军阀混战,造成人民生灵涂炭。“俯仰心胸开,蚁战抑何鄙?”续范亭撰文表达了他对连年军阀混战的愤慨。此后,范亭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中,曾写道:“阎、冯双战蒋介石,我是没有勇气参加任何一方面的。我认为你们谁胜谁负,都是不利于国家,不利于革命的。”

  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东北挑起事端。在民族危亡面前,蒋介石却采取了“不抵抗主义”,更让人气愤的是,他竟然扑灭了上海第19路军奋起对日抗战的烽火,还和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协定》。亡国灭种的威胁,刺痛着续范亭的心胸,他惊呼:“茫茫大地何所之!”就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全国人民响应了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开展了蓬勃的抗日救亡运动。续范亭看到了希望,欣然响应,和广大爱国人民一起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浪潮中。1935年,续范亭来到南京,当时正值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以一个老国民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中央和大会呼吁救国。然而,令他心痛的是,“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遭残酷镇压,蒋介石仍高叫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意欲“剿共”。民族危急,内忧外患,可是,在这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国民党的官员们仍然置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于不顾,更不顾广大劳苦大众的灾难和痛苦。他们仍然纸醉金迷,争名夺利。目击这一切,他无限悲愤,痛苦彷徨,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一颗真挚的爱国心。然而,面对着现实他无可奈何,他悲观、失望、愤慨、痛苦。为了警告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唤醒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决意剖腹明志。1935年12月26日,续范亭独自一人乘出租车来到中山陵前,痛哭诵读《总理遗嘱》后愤然剖腹,当场昏厥倒在血泊中。幸亏出租车司机报信,人们将他送医院就医,续范亭方脱险还生。在剖腹前,续范亭曾留下《敦促抗日绝命书》。此书读来感人肺腑、让人不禁热泪盈眶:

  余北方之鄙人也。革命三十载,半生颇自爱。慨乎国已不国,我犹醉梦,愧无以对我同胞,更无颜见我总理。此次入都,两谒陵园,忧愤交并,拔剑穿胸。然犹冀领振臂,万众敌忾,为世界打不平,为人类振人格,和平之神,自日降临,有以救我民族于万一焉。余今已绝望,故捐此躯。愿同胞精诚团结,奋起杀敌,勿效余之怯馁。

  续范亭的剖腹明志的壮举,立即轰动了南京全城,也引起了全国同仁志士的极大关注。

  1936年,续范亭在静养的日子里,仍在努力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阅读了《资本论》、《辩证唯物主义》等著作,使他萌发了新的信仰,急欲开辟新的天地。他又回顾了自己的沧桑经历,总结了坎坷的人生。随着与共产党人的接触,使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思想上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产生了对共产党的向往和追求。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软禁了蒋介石,逼蒋抗日。当日,续范亭便从报纸上得知此消息,并看到了张、杨提出的八项爱国主张。他为兵谏而精神大振,为张、杨两将军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事变当日上午,杨虎城将军就把续范亭接到公馆,亲告他事变经过,阐述“八项主张\"内容。续范亭衷心赞扬并全力支持张、杨的正义举动,认为此举意义伟大,是中华民族转危为安的义举。续范亭还表示全力支持对蒋实行兵谏及“八项主张\",赞成邀请中共代表前来西安,共商救国救民大计。12月15日,续范亭又亲拟“十条\"意见面见张学良、杨虎城,为他们出谋划策。张学良与杨虎城对续范亭的意见十分重视,即日送交当时的“设计委员会\"审议。16日,续范亭再次面见张、杨。他在与张学良谈话时说到蒋之领袖欲太重,尚是虚荣未退,能决心为四万万人做奴仆,则自然成惟一领袖,此道惟甘地先生为彻底而纯洁。张学良表示赞同他的看法,并说:“吾明日将以此进言。\"

  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根据续范亭等各方建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电请中共派代表前来参与解决“西安事变”;撤销“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改组陕西省政府,设立进行决策的“设计委员会\";组织抗日援绥军团;解散国民党陕西省省党部,成立西北民众指导委员会,以及释放政治犯等等。

  12月20日,在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的努力下,张、杨两将军与宋子文等人达成六项协议,迫使蒋介石放弃内战,同意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西安事变”遂和平解决。续范亭作为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知己,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拖着病弱的身体,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西安事变\"成为续范亭一生中的分水岭。“西安事变”后,续范亭心中的疑虑终于打消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方针和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思想上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他终于认清了形势,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他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才能实现,革命才能胜利,中华民族才能彻底解放。他开始在共产党的指导下,以一个新的革命战士的身份踏上抗日救国的征程。方向虽然明确了,然而具体的道路怎么走,续范亭还不是那么清楚,这一切都需要他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去实践。

  在“西安事变\"的后期,1937年,周恩来主动约见续范亭将军,进行了长时间的富有成果的交谈。周恩来对他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时全国和山西的形势。周恩来同志指出,经过“西安事变\",为了防止蒋介石的渗透,利用红军势力抵御日本进犯,确保在山西的利益,阎锡山很有可能会同意与中国共产党暂时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此情况下,周恩来鼓励续范亭以杨虎城代表身份入晋,并与其多年的宿敌阎锡山建立统一战线,进而推动和发展山西的抗日形势,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次会见,周恩来那超人的智慧,敏捷的洞察力,坦诚、豁达的举止仪态,扣人心弦的谈吐,给续范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坚定了他同共产党密切合作,奔赴山西抗日前线的决心。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锋 王翰作品集
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