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1章 窘困的团练大臣(1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作者:曾国藩

第31章 窘困的团练大臣(12)

  【精华点评】

  在军事战争中,牵制就是指为了使敌对力量不能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内相对集中,而积极采取的军事、政治手段。这里的区域,既指某个军事斗争点,也指整个战场;时间,既指为达到某个军事目的创造的时间差,也指整个战争时间;积极是指明确为达到牵制目的的主观行为;军事牵制既可以是军事行为,也可使用政治手段。孙武曾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就有“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军事家不是赌徒,如果想每仗都有胜利的把握,就需要在战场上对敌方有一个综合的优势。如果敌方很强大,那就需要将敌方的优势削弱到能战胜他为止,这就往往需要用到牵制的战法。

  【经典格言】

  进兵须由自己做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非特进兵为然,即寻常出队开仗,亦不可受人牵制。若彼此皆牵率出队,视用兵为应酬之文,则不复能出奇制胜矣。

  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

  (1857年11月30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家书】

  沅甫九弟左右:

  十一日彭金三至营,发第二号家信,想十九上下可到。十五日巳刻俊四等归,接弟初八日信,具悉一切。

  前信言牵率出队之弊,关系至重。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玩则疲;贼匪以浪战而猾,猾则巧。以我之疲,敌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诫诸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此刻吉安营头太多,余故再三谆嘱。

  重九所发之折,十二日奉到朱批,兹抄付一览。圣意虽许暂守礼庐,而仍不免有后命。进退之际,权衡实难。王得二十六日赴吉,先书数行,以达左右。俊四等十八日赴吉,再行详布一切。顺候近佳。

  兄国藩手草

  十月十五日申刻(第三号)

  曾国藩致曾国荃书札

  【译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一日彭金第三次来到军营,我让他带回第二号家信,想必十九日前后可以收到。十五日巳时刘俊四等回来,收到了弟初八的信,一切已知。

  前一封信说到牵连出兵的弊端,关系至关重要。凡是和贼匪长期相持,最要忌讳的是浪战。士兵因为浪战而觉得不用认真,不认真就会产生疲惫;贼匪因为浪战而变得狡猾,狡猾就会生灵巧。用我军的疲惫和贼匪的灵巧作战,最终免不了有受其害的一天。所以我过去在军中告诫各位将领说:“宁可几个月不打一仗,也不能为了开仗而没有一点计划安排。”现在吉安军营的头领太多,所以我再三叮嘱。

  重阳节所发出奏折,十月十二日收到了朱批,现抄录一份给弟一览。圣上虽然允许我暂时守丧礼居茅庐,但是仍然不免会有后来的命令。进退之间,权衡起来实在困难。王得二在十六日赴吉安,先写几行让他带去给弟,俊四等十八日去吉安,到时再详述一切。顺候近佳。

  兄国藩手草

  十月十五日(1857年11月30日)申刻(第三号)

  【精华点评】

  因为稳慎,曾国藩极力反对浪战,反对不知敌我、不知深浅的轻浮举措。他说:“未经战阵之勇,每好言战。带兵者亦然。若稍有阅历,但觉我军处处瑕隙,无一可恃,不轻言战矣。”不轻言战,即不打无准备之仗。他称赞李续宾,说他:“用兵得一‘暇’字诀,不特平日从容整理,即使临阵,也回翔审慎,定静安虑。”又说:“迪安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曾国荃统兵在吉安前线时,他叮咛说:“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玩则疲;贼匪以浪战而猾,猾则巧。以我之疲敌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诚请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曾国荃在金陵前线时,他又嘱咐说:“总以‘不出壕浪战’五字为主。”曾国藩所说的“浪战”,指胜负不分情况下的战争,即或有小胜,或仅小挫,浪战都带来严重恶果,士卒不但因浪战而疲困,且因浪战而对战事玩忽。与其如此,不如坚而守之,弁(biàn)勇身心强健,斗志昂扬,一战可胜。这就涉及战争中求胜的快与慢的问题。不浪战,或坚守不战,似乎胜之甚慢。实际上,养足精力,看准时机,战而必胜,虽慢实快。否则,欲速则不达。曾国藩这个于稳慎中求进取的战略,可说是他的战略思想的核心。

  【经典格言】

  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玩则疲;贼匪以浪战而猾,猾则巧。以我之疲,敌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诫诸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须详察地势,随时制宜

  (1858年1月9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家书】

  沅甫九弟左右:

  廿四日王得一归,接十六日信,具悉一切。前两次信皆告假还乡而不遽回营者,故未写回信,亦别无便可寄也。以后有信,仍以专人送归为妥。只须一人,不必两人,择捷足如曾正七之类,更可迅速。

  汪先生(即邓汪琼,号瀛皆)于初七日专人来订今冬上学,因迎其十五入馆。甲三于十八开课,廿三第二课,改文甚细心。甲五眼睛近日已好十分之七八,右目能认寸大字,左目则能读小注,每日静坐二次,以助药力之不及。邓先生向来亦多病,得力于静坐者深也。科一每日仍读三百字。山十六日回家住六天,恰易芝生来此代馆。科四《离娄》将读毕,科六读至《卫灵公》。日内因萧组田刻字,同在一间屋内,心气未免稍浮。而科四仁厚,科六警敏,将来均可望有成,弟可放心。

  廿九日祖母大人九十晋一冥寿,内外眷口皆去拜寿,惟九弟妇、季弟妇不能去。前廿日大伯祖母九十一冥寿,本房亦均赴木兜冲助祭,上下七席,廿九日当倍之也。

  今年本境买田者多,居然太平景象。余在家亦略读书。下手七宝庙下挑一土山,将下砂接长,以培坟山而遮洞风。邻近如训三、贤五、代三、金五、诗八、陈俊九、上兰叔家,均请吃便饭。猫面脑之地,余又请庚一、宽十(近亦好看地,据德六叔祖谓其颇好)去看一次,据称大局与皮公圫①相似,而当前一案系背面。质之东阳,则谓当月雨中忙看,或未审实云云。若果买之,余明正须自往一看耳。

  弟所寄各件:代普将请饷,代黄太守上禀,均系顾全大局,即使上官未必批准,亦不失缓急相顾之道。请奖一禀,尚欠妥叶。湘后营一军,不知从何处筹饷?即宝营亦自难支持。弟辞总理之任,极是极是。带勇本系难事,弟但当约旨卑思,无好大,无欲速。管辖现有之两千人,宁可减少,不可加多。口粮业得一半,此外有可设法更好,即涓滴难求,亦自不至于脱巾溃散,但宜极力整顿,不必常以欠饷为虑也。

  打仗之道,在围城之外,节太短,势太促,无埋伏,无变化,只有队伍整齐,站得坚稳而已。欲灵机应变,出奇制胜,必须离城甚远,乃可随时制宜。凡平原旷野开仗,与深山穷谷开仗,其道迥别。去吉城四十里,凡援贼可来之路,须令哨长、队长轮流前往该处看明地势,小径小溪,一丘一洼,细细看明,各令详述于弟之前,或令绘图呈上。万一有出队迎战之时,则各哨队皆已了然于心。古人忧“学之不讲”,又曰“明辨之”,余以为训练兵勇,亦须常讲常辨也。家中四宅平安,不必挂念,顺问近好。

  兄国藩手草

  咸丰七年十一月廿五日(第八号)

  【注释】

  ①圫(yù):古同“墺”,水边。

  【译文】

  沅甫九弟左右:

  廿四日王得一回来了,收到了弟十六日写的信,一切已知。此前的两次信都是因为告假还乡还没有回到军营,所以就没有写回信,也没有别的其他的机会可以寄。以后有信件,还是派专人送回来为好。只需要一个人就行,不需要用两个人,让像曾正七这样走得快的人送,就能很快地带到。

  汪先生(即邓汪琼,号瀛皆)在初七那天派专人前来办理今年冬天去学馆的事,结果欢迎他在十五日到学馆教书,甲三在十八日开始上课,廿三日上第二课,批改文章非常细心。甲五的眼睛近来已经好了七八成,右眼能够看见一寸大小的字,能用左眼看到小注读出来。每天静坐两次,这样来帮助药力达不到的地方。邓先生向来也多病,就是因为静坐这种方法让他受益匪浅。科一每天仍然坚持读三百字,山十六日回家住了六天,恰逢易芝先生来这里代课。科四就要读完《离娄》了。科六已经读到《卫灵公》,近几天因为萧组田要刻字,二人同时在一间房里,心气难免有点浮躁。科四仁慈厚道,科六机警灵活,将来都有望成就事业,弟可以放心。

  廿九日是祖母大人九十一岁的冥寿,所有的亲戚都去拜寿,只有九弟媳妇、季弟媳妇不能去。前面二十日是大伯祖母九十一岁的冥寿,我们这一房的大小也都到木兜冲帮助祭祀,总共摆了七桌酒席。廿九日应当会超过那次一倍吧。

  今年老家买田的人多,这里居然是一片太平景象。我在家也有时读了一些书,在下方的七宝庙的下面挑选了一个土山,把山下的沙地接长,用来培筑坟山而且能够遮挡洞风。附近的如训三、贤五、代三、金五、诗八、陈俊九、上兰叔等家,都请我去吃了便饭。猫面脑这块地方,我又请了庚一、宽十(近来他也看地看得好,听德六叔祖说他还看得很准)去看了一次。据说得出的结果和皮公圫的差不多,就是正前方一个案形地却在阴面。询问东阳,却说当天在雨中看得慌忙,要么说是还没有看清楚实在,等等。如果真想要买的话,我明天就必须要亲自前往看一看。

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曾国藩作品集
曾国藩家书曾文正公全集冰鉴曾国藩家书大全集曾国藩家书(原文及译文)左手挺经右手冰鉴曾国藩:冰鉴(全文及翻译)经史百家杂钞曾文正公嘉言钞曾国藩箴言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