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曾国藩家训》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修心之道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曾国藩家训》 作者:曾国藩

第11章 修心之道6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体强健;追求仁,就会感到愉快;习惯于勤劳,则神都会钦佩。

  “原文”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

  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廉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疚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也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知,四灵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以此事天飨纪帝。”盖谓敬则无美不备也。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恭敬,不能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已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到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欲己立己经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后世论求者,莫精于张子之西铭,彼其视民胞物与,宏济群伦,皆事天者性分当然之事,必如此,乃可谓之人,不如此,则曰悖德,曰贼。诚如其说,则虽尽立天下之人,尽达天下之人,而曾无善劳之言,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管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不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钦。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余衰年多病,目疾日深,万难挽回。汝及诸侄辈,身体强壮者少。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今书此四条,老年用自儆惕,以补昔岁之衍,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杀相稽。仍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第一条,慎独则心安。自我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真正尽力为善去恶,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是否自欺,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大学》中“诚意”这一章节,两次说到慎独。如果真能做到喜欢善如同喜好美色,讨厌恶事如同讨厌恶臭一样,尽力去掉人欲而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慊,《中庸》中所说的戒慎恐惧,都能够切实地做到。曾子所说的问心无愧,天下都去得,孟子所说的俯仰无愧于天地的境界,所谓养心,没有比寡欲更好的办法,都是这些内容。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

  第二条是主敬则身体强健。“敬”这个字,是孔子、孟子用来教育人的,春秋时的士大夫也常常说到它。到程朱的千言万语,都离不开“敬”这个主旨。内心静定纯一,没有杂念,外表则整齐严肃,这就是敬的功夫。出门如同是去见重要的客人,役使老百姓如同是参加隆重的祭祀活动,这就是敬的气象。内心修养以安天下百姓,诚笃恭敬则天下太平,这就是敬的效验。程子说如果上上下下都恭敬,那么,天地自安本位,万物自己化育,风调雨顺,各种祥瑞都会出现,人的聪明睿智,也都由此而产生。以此敬事上天,使天子感到满意,所以说敬则一切美事都会齐备。我认为“敬”对人们最切近的功效,尤其在于能使人身体健康。人若庄敬,身体就越来越强,人若贪图安逸,身体则越来越差。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即使已是年迈多病,但一遇到庙会祭祀等重大活动,或者是在战场上碰到危急时刻,也会觉得精神为之一振,仅这点就足以证明“敬”能够使人身体强壮。如果人能在无论人少或人多,无论事情大小的情况下,都能恭敬地做,不敢松懈怠慢,那么,身体必然强健,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第三条,如果追求仁,人们就会感到愉快。大凡人的出生,都是禀赋天地之理而成性,得到天地的气而成形。我与百姓及世间万物,从根本上说是同出一源,如果只知道爱惜自己而不知道为百姓万物着想,那么,就违背了这同一的根本。至于做大官,享受优厚的俸禄,高居于百姓之上,则有拯救百姓于痛苦饥饿之中的职责。读圣贤的书,学习古人,粗略知道了其中的大义,就有启蒙还不知大义之人的责任。如果只知道自我完善,而不知道教养百姓,就会大大地辜负了上天厚待我的本心。儒家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人们要追求仁,而其中最急切的,就是“自己若想成就事业,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想要显达,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显达”这几句话。已经成就事业的人对自己能否成功是不用担心的,如同富人本就很富裕,并不需要去向别人借;已显达的人,继续显达的途径很多,好比是身份尊贵的人,登高一呼,四面响应的人就很多。人哪有不想自己成就事业让自己显达的呢?如果能够推己及人,让别人也能成就事业,能够显达,那么,就像万物回春一样美满了。后世谈论追求仁的,没有超过张载的《西铭》的,他认为推仁于百姓与世间万物,广济天下苍生,都是敬事上天的人理所应当的事。只有这样做,才算是人,否则就违背了做人的准则,只能算贼。如果人们真的如张载所说的那样,那么使天下的人都能成就事业,都能够显达,自己却任劳任怨,天下还有谁能不心悦诚服地拥戴他呢?

  第四条,习惯于勤劳,则神都会钦佩。人之常情,没有不好逸恶劳的,不论贵贱、智愚、老少,都贪图安逸,害怕劳动,这是古今都相同的。人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饭,与他一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称,那么旁人就会认可,鬼神就会赞同,认为他是自食其力了。至于种田的农民,织布的妇女,一年到头辛勤劳作,不过获得几石粟,几尺布;而富贵人家,终年安逸享乐,一件事都不做,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豢养很多奴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公平的事,鬼神都不会赞同,这能够长久吗?古代的圣明君主,贤德宰相,比如商汤通宵达旦地工作,周文王无暇吃饭,周公废寝忘食,坐待天亮,都时时以勤劳激励自己。《无逸》这个篇章,推论到人若勤劳,便会长寿,人若贪图安逸,便会夭亡,这是屡试不爽的。为自己着想身体力行,居安思危。这样,才会增加智慧,增长才干。为天下着想,则必须自己忍受饥饿劳苦,只要有一人没有收获,就应当视作是自己的罪过。大禹治水,历尽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为天下人谋福利,都是自己非常节俭,拯救百姓却不辞困苦。荀子偏爱大禹、墨子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勤劳的缘故。

  自从军兴以来,往往见到有一技之长,能忍受艰难困苦的人,都能被人任用,得到当时人的称赞。而那些没有才能,也无一技之长,又不习惯勤劳的人,都被当时人所唾弃,最后冻饿而死。因此,勤劳的人便会长寿,安逸的人就会夭折;勤劳,便有才能,就能为人所用,安逸,则无才能,就会被人抛弃。勤劳,便能普济众生,连神都会钦佩仰慕;安逸,则无任何价值,神鬼都不会保佑他。所以,君子若要成为人们和神都能信赖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习惯于勤劳。

  我到老年后,身体多病,眼病也越来越厉害,这种状况已很难改变。你和诸位侄子中,身体强壮的很少。古代的君子自我修养,治理家业,一定要身心健康,然后才能使家业振兴;一定要做到人人悦服鬼神钦敬,然后才会有各种运气到来。现在写下这四条日课,一方面是我年老时用来自我激励,以弥补以往的不足的,同时也是要勉励两个儿子,每天晚上都按这四条去做,到每个月终时则用这四条来考核。同时引寄给诸位侄子,希望他们能有成就。

  范例18:致九弟季弟·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

  “原文”

  沅季弟左右:帐篷即日赶办,大约五月可解六营,六月再解六营,使新勇略得却暑也。小台枪之药与大炮之药,此间并无分别,亦未制造两种药,以后定每月解药三万斤至弟处,当不致更有缺乏。王可升十四日回省,其老营十六可到,到即派往芜湖,免致南岸中段空虚。

  雪琴与沅弟嫌隙已深,难遽(短期、很快——译者注)期其水乳。沅弟所批雪信稿,有是处,亦有未当处。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若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

  曾记咸丰七年冬,余咎骆文耆(清末重臣骆秉章——译者注)待我之薄,温甫则曰:“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又记十一年春,树堂深咎张伴山简傲不敬,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毋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

  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吞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假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引申为刮平、削平之意;译者注)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概之无形,乃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汉代大将军霍光一族;译者注)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三国时吴国君主孙亮——译者注)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

  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去冬之买犁头嘴栗子山,余亦大不谓然。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银回家,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沅弟一次舔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千人,此在他统领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每次来信索取帐篷火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兄处书函如此,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已。

  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接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国藩的幕僚——译者注)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余憾!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始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之用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湖州于初三日失守,可怜可儆!

  (同治元年五月初八日)

  “解读”

  沅、季弟左右:

  帐篷即日赶办,大约五月可以解送六个营,六月再解送六个营,使新兵略微可以避暑了。小台枪的火药和大炮的火药,这边并没有区别,也没有生产两种火药。以后决定每月解送火药三万斤到弟弟的军营,不致再发生缺药的事。王可升十四日回省,老营十六日可以到,到了以后马上派往芜湖,以免南岸中段军力空虚。

  雪琴和沅弟之间嫌隙已很深,一时难以使他们水乳交融。沅弟所批雪琴的文稿,有对的,也有不当的地方。弟弟说雪琴声色俱厉,凡属眼睛,都可以看到千里之外,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声音面貌方面表现拒人千里之外,往往糟就糟在自己却看不见不知道。雪琴的严厉,雪琴自己不知道。沅弟的声色,恐怕也未尝不严厉,仅仅是自己不知道。

  曾记得咸丰七年冬天,我埋怨骆文耆待我太薄,温浦说:“哥哥的脸色,常常给人难堪。”又记得十一年春,树堂深怨张伴山简傲不敬。我说树堂脸色,也拒人于千里之外。看这两个例证,那沅弟脸色的严厉,不是与我与树堂一样,自己不明白吗?

  我家正处鼎盛时刻,我又窃居将相之位。沅弟统率的军队近两万人,季弟统率的军队四五千人,近代像这样情况的,曾经有过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次拜受君恩,近世像老弟你的又曾经有几个?太阳到中午便开始逐渐西落了,月亮圆时意味着会缺。我家正是圆的时候。管子说:“斗斛满了,由人去刮平;人自满了,由天去刮平。”我说天刮平是无形的,仍然要假手于人来刮平,霍氏盈满了,由魏相刮平,由宣帝刮平。诸葛恪盈满了,由孙峻刮平,由吴主刮平。等到他人来刮平然后后悔,悔之晚矣!我家正在丰盈的时际,不等天来刮平,也不等人来刮平,我与各位弟弟应当设法自己刮平。自己刮平的道理如何?也不外乎清、慎、勤三个字罢了。我近来把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白浅显,实在是便于操作。

  沅弟过去对于银钱的收与支,往往不很慎重,朋友们讥笑你看轻你,根子就在这里。去年冬天买犁头嘴、栗子山,我也不大以为然。以后要不妄取分毫,不寄钱回家,不多送亲族,这是廉字工夫。谦字存在内心的别人不知道,但表现在外面的,大约有四方面:一是脸色;一是言事;一是书信;一是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招兵六千人;季弟并没有报告明白,自招三千人,这是其他统领官绝对做不到的。在弟弟来说还真会办事,也算顺手。而弟弟每次来信,索取帐篷、火药等物,经常带讥讽的词句和不平的话语,对愚兄写信还这样,与别人的书信就可见一斑了。

  沅弟的仆人随员,很有气焰,脸色言语,与人应酬接触之时,我没有看见,而申甫曾经说过往年你的仆从对他的语气,至今感到遗憾!以后宜在这四个方面痛加改正,这就是谦字工夫。每天睡觉前,要默默地数一下本日有几件事操心,有几件事费力,就知道为国家办的事不多,而更要努力地去做,这就是劳字的工夫。我因名声太大、地位太高,经常害怕祖宗积累遗留给我辈的福泽,由我一个人享受殆尽,所以把劳、谦、廉三字,时刻自勉,也愿两位贤弟用以自勉,自己刮平自己。湖州在初三日失守,可悯又可为训鉴!(同治元年五月初八日)

  范例19: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

  “原文”

  沅弟左右:弟读邵尹诗,领得恬淡冲融之趣,此是襟怀长进处。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自李白韩退之杜牧之,则豁达处多,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则冲淡处多。杜苏二公,无美不备,而杜之五律最冲淡,苏之七古最豁达,邵尧夫(即宋代哲学家邵雍——译者注)虽非诗之正宗,而豁达冲淡,二者兼全。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去年所讲生而美者,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一段,最为豁达。推之即舜禹之有天而不与,亦同此襟怀也。

  吾辈现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收割庄稼——译者注),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余所以令刻劳谦君子印章与弟者此也。

  少荃已克复太仓州,若再克昆山,则苏州可图矣,吾但能保沿江最要之城隘,则大局必日振也。(同治二年三月廿四日)

  “解读”

  沅弟左右:

  弟弟读邵子诗,领会到他诗的恬淡冲融的趣味,这是你襟怀有了长进。自古以来,圣贤豪杰,文人才士,他们的志趣虽不同,而他们的通达光明的胸怀,大体都一样。以诗来说,一定要先有通达光明的见识,然后才有恬淡冲融的趣味。李白、韩退之、杜牧之,通达的地方多一些;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冲淡的地方多一些。杜、苏二公,无美不备,而杜的五言律诗最冲淡;苏的七言古诗最通达。邵尧夫虽然不是诗的正宗,但通达冲淡,两者兼而有之。我喜欢读《庄子》,以他的博大足以有益于我的胸怀。去年我说生而美好的,好像知道好像不知道,好像听到好像没有听到那一段,最为通达。推而广之,舜、禹的有天下而不与,也是这样的襟怀。

  我们现在在办军务,是身处功利场中,应该时刻勤劳,像农夫的努力耕作,像商贾的追求利润,像船工的背纤走上滩头,没日没夜,求的是有一个好结果。工作辛劳之余,便有一遇通达冲融的气象。两方面同时前进,那么,勤劳的事情,会处置得恬淡,最有意味。我之所以叫人刻一颗“劳谦君子”的印章给弟弟,就是这个意思。

  少荃已经克复太仓州,如果再攻克昆山,那么苏州就可以考虑去打了。我军如能保住沿江最重要的城市和关隘,大局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范例20:致九弟·处事修身宜明强

  “原文”

  沅弟左右:来信乱世功名之际,颇为难处十字,实获我心,本日余有一片,亦请将钦篆督篆,二者分出一席,另简(选择、选拔——译者注)大员。吾兄弟长存兢兢业业之心,将来遇有机缘,即便抽身引退。庶几善始善莫,免蹈大戾乎?

  至于相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思必明,柔必强。弟向来倔强之气,却不可因位高而顿改。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巢县既克,和含必可得手,以后进攻二浦,期弟主持,余相隔太远,不遥制也。(同治二年四月廿七日)

  “解读”

  沅弟左右:

  你来信中所说:乱世功名之际,颇为难处十个字,真是说了我想说的话,今天我有一个片子,也是请皇上把钦篆、督篆二者,分出一个席位,另外选拔大员,我们兄弟常常存着兢兢业业的心情,将来遇到机会,马上抽身引退,也许可以善始善终,免蹈大祸!

  至于担当大事,全部诀窍在“明强”二字之中。《中庸》所说学、问、思、辨、行五方面,它的要害归结为:思必明、柔必强。弟弟向来有倔强之气,但不可以因为地位高了马上改变,凡事没有气便办不成;没有刚强,便不济事。就是修身齐家,也要以明强为根本。巢县既已克复,和含一定可以到手,以后进攻二浦,希望弟弟主持,我相隔太远,难以遥控。(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范例21:致九弟·宜自修处求强

  “原文”

  沅弟左右:接弟信,具悉一切。弟谓命运做主,余所深信,谓自强者,每胜一筹,则余不甚深信。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凡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此亦关乎天命,不尽由于人谋。至一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孟子之集议而慊(不满足——译者注),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

  惟曾子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萧陈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贼匪此次东窜,东军小胜二次,大胜一次,刘潘大胜一次,小胜数次,似已大受惩创,不似上半年之猖獗。但求不窜陕洛,即窜鄂境,或可收夹击之效。

  余定于明日请续假一月,十月请开各缺,仍留军营麇量木戳,会办中路剿匪事宜而已。(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

  “解读”

  沅弟左右:

  接到弟弟的信,知道一切。弟弟说是命运做主,我是相信的。说自强的人,每每棋高一着,我不太相信。凡属国家强盛,必须有许多贤臣;凡属家庭强盛,必须有许多贤子弟。这也关系到天命,不尽在于人谋。至于一个人的强盛,不外乎北宫黝的勇敢、盂施舍的仁厚、曾子的义理三种,孟子之集义而又不满足,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

  只是曾子和孔子告诉仲由的强,略微可以长久,可以经常。此外,斗勇斗力的强,有的因此大兴盛,也有的因此大失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他们的智力都横行独秀于一世,他们的祸败也与寻常人大不一样。近世如陆、何、萧、陈都自知又自雄,而都得不到善终。所以我们在自修方面求强是可以的,在与人争胜负时求强就不可以了。如果专门在争胜人的地方求强,能强到底吗,还不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也是君子所不屑一提的。

  敌军这次东窜,东军小胜两次,大胜一次,刘、潘大胜一次,小胜几次,似乎已受到重创,不像上半年的猖獗了。但求其不窜往陕、洛,即使窜鄂境,或者可以收到夹击的效果。

  我定于明日续假一个月,十月请开各缺,仍留刻的木戳一个给军营,会办中路剿匪事宜罢了。(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曾国藩作品集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冰鉴(全文及翻译)曾国藩箴言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书大全集曾文正公嘉言钞曾国藩家书(原文及译文)冰鉴经史百家杂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