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职场二规则》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职场认知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职场二规则》 作者:黄晓阳

第9章 职场认知

  是不是前面所说的那些事,全部做好了,就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职场人?不一定。

  职场有其特殊的规律,而这种特殊的规律,也都与职场人对职场的认知有关。认知正确,做事才有动力,才有方向,认知不正确,很可能将行为导向一个错误之所。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和他对事物的认知关系紧密。可以说,不成功的人生,全都是因为认知的错误或者走不出认知的误区造成的。同样,成功的人生,肯定是认知正确的人生。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既然认知正确,你自然就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因此,认知正确,自然就是人生正确的前提。

  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到底怎样认知,才是正确的认知?

  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点,市场上很多讲授成功的书籍,也从来没有系统地介绍过这一点。

  就算是有这样的书籍介绍了,读过也就读过了,很少有人深入地思考,或者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学过立即就记住,就永远不会改变地认定了。更多的职场认知,不是自己想通悟通,别人说的,作用不大。

  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懵懂阶段,也就是通俗所说的不懂事阶段。

  不懂事,不懂的是什么事?

  就是职场认知之事,也就是人生认知之事。

  对人生或者职场的认知,说白了,就是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个,最为重要的,也就是所有关系的前提,就是公和私的关系。第二,是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这个关系,同公和私的关系紧密相连,甚至有很大部分重合,但有些细微的不同。第三,是今天和明天的关系。第四,是大和小的关系。第五,是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关系。这所有关系,归结于一点,其实就是职场的哲学关系。哲学中,有一个重要原理,叫对立统一。世上很多事,表面上看,是对立的,其实,你只要想明白事理,便可知道,在客观上对立的关系,到了主观层面,就统一了。

  比如说公私关系,公就是公,私就是私,客观上,这是对立的关系,不可调和。普通人也会认为,公和私,我分得很清楚啊。公家的东西,我一分钱不拿,但如果是我私人的,对不起,我也不会将它拿出来充公。

  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这种关系,是泾渭分明的。公就是公,私就是私,中间有一条明确的界线。但在另一部分人眼中,这两种关系,是模糊的,是没有边际的,公就是私,私就是公,交缠在一起,无法分割。

  泾渭分明,是一般理解,是客观理解。公私可以相互转化,是哲学理解。这是两个层次。

  再如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我干一件工作,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表面上看,我工作做好了,为了自己多拿奖金,为了自己能够升职,是为自己。但是,我其实也是在为他人啊,为老板创造了财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他人,也享受了企业发展的成果。为团队作了贡献。

  那么,我到底应该怎样分清这之中的自己和他人?如果分不清,我岂不是在糊里糊涂地工作?

  换句话说,我如果不能分清这些关系,我的工作动力从何而来?

  分清主观和客观,是职场认知的基础。

  这一章所谈的内容,我们在学生心态和职场心态那一部分,也都谈过,此处之所以再专门列出一章谈这个问题,一方面,这是职场认知不可或缺的,必须完成的功课,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个问题极其重要,哪怕是重复,我们还是要深入地探讨一番。

  第一节 公事其实就是你的私事

  职场中人,很难分清的是公和私这样两个对立的概念。

  若是站在公私分明的角度看,职业就是公,事业就是私,上班就是公,下班就是私,集体所有就是公,个人所有就是私,泾渭分明,不可调和。

  可以社会实践中,公和私,到底应该怎么分别?哪些物品是公,哪些物品属私,从小,你所受的教育,就是分清这两个字。概念上,这两个字显然是容易分清的,但在具体实践中,要真正分清这两个字,难了。越是高层的人,越难。

  也许有人觉得不服气,分清公私,有这么难吗?

  我告诉你,这件事说难,那是难于上青天,因为绝大多数人没有分清,若说容易,那也十分容易,仅仅一句话而已。

  比如说,工作和生活,哪个是公哪个是私?

  这个问题提出来,几乎所有人都会说,这个太容易分了,生活是私,工作是公。如果再明确一点,八小时之内是公,八小时之外是私。

  问题在于,把公和私分得如此清楚的人,有没有成功人士?

  若是真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做个调查。不需要太过复杂,可以分别问一问身边的成功人士和不成功人士,问一问他们,公和私的概念,是不是真的这样分的。

  确实,你在家里的生活,是私,这无可争议。但是,你在单位工作,哪些是公哪些是私,你真能分清吗?

  上级给你布置工作任务,你按照要求完成了,这是公。

  可是,你完成任务并不是义务的,而是为了挣取工资,又是为私了。在工作中,你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技能,增强了你在职场的竞争力,为你未来更好地适应职场,储备了能量。这是公还是私?恐怕难以分清。

  即使是生活,是不是完全就是私?也很难说。

  对于有的人来说,生活完全是私,这并不错。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将工作当成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哪怕是在休息时,在旅行时,在其他一切可用的时间里,都积极地投入工作、储备能量。如此一来,工作就成了人生的一种状态,成了生活的重要部分。此时,工作和生活,就很难分出公私了。

  你的观念中,公私分明,公私严格区分,你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成功的人,一定是公私不分的人。可就算是公私不分,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公当成私,那是因为私欲膨胀,想尽可能占公的便宜。一种是将私当成公,在这类人的心目中,所有一切,都是公,自己就是为公而生,人生的全部,就只一个字,那就是公,就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工作。

  此外,公私区别,还有一些极其细微之处。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一间宿舍住了四个人,都是年轻人,彼此的关系,很快融洽起来,就像一家人一样,饭菜票可以共同用,哪个来了客人,其他人也都会热情接待。时隔没多久,出了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其中一个人,对这种朋友定义没有边界。他不买牙膏,用别人的牙膏。如果是偶然一次,你忘了去买,用一下,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认为只要是拿到宿舍的物品,就是共用品,那显然是错了。

  某一年的端午节,单位发了十个咸蛋。另外几个人,或者家在本地,或者有女朋友,他们的咸蛋,都会派上用场。我家在外地,十个咸蛋,就成了公用品。同时,我还想到,十个咸蛋,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只有二点五个,太少了。因此,我又另外买了三十个咸蛋,搬进宿舍,对大家说,我放在这里,大家可以补充点营养。

  那位老兄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将咸蛋往自己的包里装。当时我不在场,另一位同事在,看到这种情况,问他。他说,单位发的十个咸蛋,他准备拿回家,考敬父母。这些咸蛋,他准备拿去考敬未来的丈母娘。另一位同事将他骂了一通,他才作罢。事后,同事将此事告诉我和另一位同事,我们三个人都觉得,这事就像吞了一只苍蝇。

  这里,显然有一个公与私的区别。单位分的十个咸蛋,是私品,你怎么处理,没有任何人有意见。我买的那四十个咸蛋,也是我的私品,只有我才有权处理。而我将此放在宿舍里,供大家享用,如此一来,这四十个蛋,成了四个人共同所有。这里有一个概念,四个人只在这个四人的空间里共同所有。你拿出这个空间,就把公变成私了。

  微妙吗?确实微妙。

  可见,这个公和私,并不仅仅是单位和个人,其实有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是集体和个人。也就是说,哪怕是一个三个人四个人的小集体,也有个公和私的概念。这个概念发生错误,就难以融入这个集体。

  所谓三百六十行,哪一个行业成功比例最高?官场。

  身在官场,你由普通公务员升为了副科长,那么,你迈开了从八到二的第一步。但是,这时候你还不是二,仍然是八,能否真正成为二,还要听其言观其行,要看以后的造化,还要看你对人生对职场的领悟。

  造化的最大一个要素,在于你对公私所占比例的认识。

  你认为工作和生活是完全割裂的,人生的本质,就是要好好享受生活。那么,你肯定从此止步了。

  你从科长变成了处长,这时候,大概可以说,你确实是进入二了。

  即使如此,你仍然不能松懈,甚至要更加努力,加倍努力。

  官场设置了很多等级,每向上迈一级,付出的努力,都会呈几何级数增加。

  你只是一个人,只有一双手一颗大脑,几何级数递增的动能从何而来?

  只有一个途径,向你的心态挖掘,向你的业余时间挖掘,向你的领悟挖掘。

  官场成功者为什么最多?因为官员群体,最清楚事业是其生活全部。他们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工作,所以,他们获得了上升的机会。普通人严格区分公私,只要是私人生活时间,一概不问工作,所以,他们一直原地踏步。

  普通人,只看到了官员享受各种特权带来的丰厚回报,却没有看到官员为事业的付出。那些成功的官员们,只要眼睛睁着,就永远在做两件事,做工作和想工作。不信的话,可以找一些官员问一问,看他们是不是在做这两件事。

  哪怕是休息,哪怕是娱乐,他们也在工作。

  纯粹的休息和娱乐,以及工作式的休息和娱乐,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唱歌,普通人就是为了K歌而K歌,为了去HI,为了找那种男女在一起兴奋的暧昧感觉。官员们呢?他们可能是去陪领导,是去融洽同行同业间的关系,甚至是去让部下们陪。哪怕是去让一帮部下以各自的方式和姿态拍马、奉承,也是政治智慧的一种,是方法论范畴,是工作。

  官员也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不仅中国官员如此,全世界的官员,都是如此。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每年都要在自己的德克萨斯州庄园里休假。而他休假的时候,常常安排一些极其重要的外事活动。他是在休假?不是,他是在工作。

  我有一个官场朋友,工作时间已经十几年,可以说非常努力,上级交给他的所有工作,都能较好地完成。后来一次机会,竞聘上岗,他参加了,顺利当上了副处长。几年后,他找到我,希望我帮他设计一下上升通道,也就是升为处长。

  我和他详谈了几个小时,较为仔细地了解他的工作状态,结果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严谨的生活型的人。他将自己所有的工作,严格控制在八小时以内,八小时以内的工作,他干得有条不紊,可以说非常好。而八小之外,对不起,他要准时下班,要回去享受他的私人生活。

  我于是发现了一个问题。你当副处长,主要是协助处长工作,你努力地将所有工作在八小时之内完成,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你如果当了处长,仍然只肯在八小时之内工作,能行吗?肯定不行。下面某个员工利用接到某个很急的任务,在八小时之外需要请示你,你却在享受生活。上级领导有重要工作交给你,打你的电话,因为是八小时之外,你关机了。

  说得更直接一点,领导之所以把一个部门交给你,肯定是希望你把这个部门搞好。然而,你坚持八小时之内工作,是否能把这个部门搞好?领导首先没有信心。

  我问他,你能不能改变习惯,将更多的业余时间投入工作?他很肯定地说,偶一为之,那没有问题,若需要经常这样,我恐怕很难做到。

  我也意识到他很难做到。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的一切,已经形成了他的习惯,他的生活模式,要改变,那是极其痛苦的一件事。有一句话我没有说:保留现有生活节奏并且仍然当副处长,改变生活节奏然后当处长,两个只能二选一,你选哪一个?我想,他恐怕会选择前者。

  看吧,就因为公和私分得太清,上升空间限制了。

  除了官员之外,还有一些成功者,整个人生,根本没有公和私之分,没有工作和生活之分,比如商人。

  我们看到了商人的财富,看到了商人无所顾忌的玩乐,可是,很少有人看到商人们的工作状态。

  商人,就是那种将工作当作人生全部的人。他们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工作,所以,他们成功了。

  还有那些科学家,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不是将科学研究当成了生命的全部?不是将所有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学术攻关上,才获得成功的?你能找到一个只在八小时之内搞研究而获得成功的科学家吗?找不出来。

  你去问一问那些围棋大师,象棋大师,他们每天下棋多少个小时?不是倾注人生所有时间和精力,他们能成为大师吗?

  社会上,有关成功学的书很多,总结了许多成功人士的许多经验。但以我来看,这些成功人士,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经验,一直被那些渴望成功者忽视:成功者将工作当成生活,不成功者将工作和生活严格区分开来。

  前几天,有一个业务部门的广告员跑来找我,说是遇到了困惑,遇到了瓶颈,很苦恼,希望我为她指点迷津。

  我问她,你困惑什么?她说,她以前在另一家媒体,做记者,接触了很多广告厂商,和他们建立了较深的情感。后来,她跳槽,来到我所在的这家报社,先仍然做老本行,当记者。一段时间后,她厌倦了这个工作,又认为自己手中有很多企业的人脉资源,更有利于做广告,便申请担任广告营销员。

  很快,她开始困惑了。因为报社的广告是分片管理,她交往已久的关系企业,都不在自己分管的片,而是别人的。她如果继续和那些老板保持来往,就面临两大难题,第一,她的同事会不会认为她在挖自己的墙脚?第二,因为不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就算她能拉到这些企业的广告,也不算任务。她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关系?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困惑,因为与此无关,我们不需要列举。

  仅仅上面提到的例子,相信困惑过很多人。

  类似的困惑还不仅如此。比如你是一个业务员,有很多客户,这些客户,全都是你一个一个发展起来,他们是你的财富。正因为你业务做得好,上级提了你的职,让你当了主管。主管的主要职责,不再是发展和维护这些客户,更为主要的,是带领整个团队,发展并且维护更多的客户。作为主管,你很可能没有更多时间去维护自己原有的客户,你不得不将这些客户分给下面一些营销人员。

  分给营销人员后,就得面临一个问题。这些客户原本是你的。甚至具体业务,还得你出面,才能完成。但具体工作,却是分管的业务员在干,最终的提成,你这个主管,是不是要从中提成一部分?

  如果说,这些业务原本是你的,你从中提取一部分正当名分的话。那么,其他原本不是你的业务,因为你是主管,你实际对这些业务的成交,起到了领导作用,你不也起着主要作用吗?你是否也应该领取业务提成的一部分?

  这里面,就有一个公私观念问题。作为部门主管,公司给你的职责,是管理这个部门,这个部门的所有业务,与你的业绩挂钩,也就是说,你的私,应该体现在公司最终给你的业绩奖金之中,而不应该体现在每一笔业务之中。哪怕你从年终业务中获得的收益会远远少于业务提成,你也要认这个游戏规则,也要明白这之中公与私的概念。

  至于那个困惑的业务员,同样是一个公与私的概念问题。

  我对她说,你执着于或者说困惑于失去了这些业务关系,说到底,执着的是你失去了一笔业务提成,甚至失去了完成基本任务的机会。这种执着,其实是私在起关键作用。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规则,你的这些客户被分给了别人,就是规则。任何私,都只能是在规则之下的私,不能有超规则的私。

  既然这些客户被分给了其他人,是在规则之下,你所要做的,第一,认同并且坚定地执行这种规则。第二,你仍然努力地维护和发展那些关系,甚至主动替分管这个片域的业务员,发展这种关系。就算最终不算你的业务,不算你的任务,你也不计较。

  这样做,表面上看,你吃亏了,你做了工作,没有得到回报。这是对私产生了较大损害。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你损害了私却成全了公。至少在两个方面,你会赢得很多东西。第一,在你的同事中和上司中,你会赢得极佳的印象,你会成为同事和上司眼中可以完全信赖的人。第二,你在那些客户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们会帮你做宣传,有些客户,甚至主动替你拓展业务关系。

  显然,仅以这件事来判断,你如果什么都不做,或者有意制造一些麻烦,你得到的是什么?是零。损人不利己。相反,你如果像我说的那样去做,从经济利益上说,你得到的,仍然是零。可评估其他方面,你已经不再是零了。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职场,职场中永远有两种人,一种是只要加班就叫苦的人,一种是即使老板没有让加班,不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里,都在努力工作的人。

  前一种人总在抱怨,工资少了抱怨,加班多了抱怨,似乎职场中所有一切,都不能如他的意,他在职场之中,就是在痛苦之中。一天中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下班。

  对于这种人,任何形式的强迫,都不起作用,对于职场,他们永远是边缘人,永远是被迫者,自然,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

  而后一种人,表面上看,他们有点傻,甚至在相当多的人眼中,他们就是傻。为什么傻?因为他们没有公和私的概念,整天就在工作,完全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在他们的脑子里,似乎从来没有一个私的概念,所有一切,都是公也都是私,永远都在稀里糊涂地做贡献,却又看上去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过三年五年,你再看一看在同一职场的这两种人,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第一种人,基本没有变化,一切按部就班。永远都在计较着工资为什么还不涨,永远都算计着这次升职,自己有没有希望。永远在抱怨,有一次机会原本属于自己,可惜在最后一刻,或被潜规则了,或被错过了。

  第二种人,变化就大了,被提拔到了相应的岗位,加薪了,晋级了。甚至几年时间里,薪酬水平和职位直线上升。大家都开始猜测,他到底走了什么门子,到底有什么好运气?若再找不到这类原因,就说,他的祖坟葬得好,风水好。

  前一种人,因为没有提职也没有加薪,在职场停滞不前,因此抱怨会更多,工作态度会更消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前一种人,在职场中随处可见。

  后一种人,凤毛麟角,属于珍稀动物。

  二八现象嘛,一点都不奇怪。

  如果有一天,你当了老板,你遍寻职场,想找到什么样的人?

  肯定是把工作当成人生全部的人,哪怕高薪,哪怕给他一定的股份。你会告诉自己,发现一个两个这样的人,是你的幸运。相反,你不得不大量使用前一种人,虽然不满意,甚至恨铁不成钢,毕竟有些事情需要这样的人去做。

  所以,你会对自己说,你这是在尽社会义务。

  不同的两种人,对待工作不同的两种态度,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

  剩下来的事,就非常简单了,你想成为哪一种人,就按照哪种方式去做。

  你想成为第一种人,又确实用第一种人的方式去做,你是一个甘于平淡的人。你想成为第一种人,却按第二种人的方式去做,你是个神经病。你想成为第二种人,却按照第一种人的方式去做。你是一个梦想家。你想成为第二种人,又确实按照第二种人的方式去做,你是一个成功者。至少也是一个准成功者。

  第二节 利他其实是最大的利己

  如果说分清公私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在思想认识上确定利他还是利己,就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在相当一部分人眼里,利公还是利私,总体上还是明白的,但是利他还是利己,就不容易明白了。

  利他还是利己,很可能不是一个公私概念,更大层面,是同事间的利益分配概念。

  许多人就因为不清楚这个区别,或者说,凡事只想到自己,没有更多地想一想别人,想一想团队,在处理这类关系时,只会一根筋地考虑到,我得到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结果可能使自己得到的很少,失去的更多。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非常之多,多到大家习以为常,很少去仔细分析一下,更少有人从这类例证中获得领悟。

  上一节谈到那位业务员的困惑,就是一个典型。

  规则把她的业务客户划给了别人。对于她来说,她已经失去了可能获得的利益。她应该怎么办?办法不多,无非几种。

  第一种,什么都不做,认同规则的安排。这是较为普遍的做法。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是她获得零回报。

  会想的人,觉得既是规则,自己要遵守,虽然有损失,也就认了,心理上会较为平衡。大多数人不会这样想,既然有这样的业务客户,我为什么不能做这些业务?为什么不能从这些业务上获得收益?可个人得服从集体,私得服从于公,不得不服从的同时,心理上极其困惑,也极其痛苦。

  有了这种感觉,你通过这件事获得的回报就不是零,而是负一。因为这种情绪,会影响你的工作状态,会影响你对整个团队的认定,也可能会影响你在其他工作的投入。甚至更进一步,会影响你对规则的认同,对团队价值观的认同。

  第二种,自己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从中使坏。

  确实,有些人觉得,这些关系是我的,业绩也应该由我来收取。既然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便利用自己和这些客户熟悉的便利条件,制造一些事端,使得自己的同事失去这样的业绩或者减少这些业绩。

  显然,你这样做了,你所得到的是什么?利益上面,仍然是零。

  可你损害了别人。如果没有任何人知道你干了这件事,你的整体收益是零。实际上,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既然为了,很难保证别人不知道。

  首先,你在客户面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看上去得计,而客户很可能给你的印象分减一个大值。你于是失去了一分。更进一步,客户可能将此事告诉你的同事,或者你的同事不甘心失败,会想方设法弄清此事。一旦清楚此事,你就彻底失去了这个同事,又负了一分。这个同事自然不肯忍下这口气,他会想办法告诉你的上司。于是,你的上司,又会给你减一分。

  如此一来,一件看上去损人不利己的事,实际上让自己失了至少三分,既损了人,也害了己。

  第三种,仍然努力去维护这些关系,将一般的客户关系,发展成为朋友关系,并且利用这种关系,尽可能地协助你的同事,提升业绩。

  这样做的结果,从利益分配上看,你的获益,仍然是零。

  之所以是零,是你计算的是眼前收益,是看得见的有形收益。但我们别忘了,做任何事,除了经济上的有形收益之外,还会有隐形收益或者无形收益。

  首先,你将客户发展成为朋友,这个收益,是无法计算的。

  其次,你帮助了你的同事,就算你的这个同事没有完全明白职场规则,对你并不懂感恩,但是,其他同事会怎么看你?你会在其他同事甚至整个职场赢得口碑,在融洽职场关系方面,你又获得了巨大收益。

  再其次,你的上司肯定会知道这件事,他知道之后,会给你打上一个巨大的印象分。你又获得了一次收益。

  因为你很善于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会在很多人眼中获得加分,这些人很可能成为你的义务宣传员。你所做的事,虽然纯粹利他,丝毫都不利己,可实际效果,却是大大地利己了。

  网上有这么几则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种利他等于利己,损他等于损己的意义。

  第一则故事说,有一个人大学毕业时,被某电视公司叫去临时主持一个节目,电视台导播发现,她不仅主持很好,文章写得也不错,又找她商量,是不是把编剧工作也兼起来。于是,她既当主持又当编剧。

  按理说,担任了两个职务,就应该领取两个职务的报酬。可节目结束时,导播说,当初谈定的报酬,是主持的报酬。你能获得的报酬,也应该是主持的报酬。但在主持之外,你又做了编剧工作,所以,主持报酬,你只能得一半。因为你干的编剧工作,是没有签约的,台里没有报酬支付给你。最终领取报酬的时候,她签字的单子上,写的是一千六百元,拿到的,却只是八百元。

  也就是说,原本应该拿到三千二百元的她,最终却只拿到了八百元。

  节目都是有预算的,主持的费用以及编剧的费用,都在预算之内。导播节省了一名编剧的费用,这个就作为他的业绩,送给了公司。或者被这个节目组当成另外的费用冲走了。而主持费用的另一半,因为签字领出,导播显然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这件事,如果闹出来,导播会是一个不小的污点。导播和她,也必然成为仇人。

  对于此事,她忍受了,当时只是在心中默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这一箭之仇。

  正因为她忍了,导播也认定,可以从她身上占到更多的便宜,便一次又一次请她,和以前一样,既当主持又当编剧,报酬也仍然是四分之一。

  在有些人看来,这个损失实在太大了。几期下来,自己只不过拿到三四千元的报酬,导播却从她这里赚走了万元以上。

  她心理不平衡?告这位导播的状?那会是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她什么都没做,将个人的损失忍了,相反,她会更投入更努力地工作。最终,电视台另一个部门看中了她的才能,聘任她为正式员工,担任编导,同时兼任主持。

  有知道此事的同学对她说,现在,你可以报复他了。

  她说,我不报复他,相反,我很感激他。且不说我当初告发他,就算当初我不肯接受他的盘剥,一定要求拿到自己应得的一千六百元,下一次,他就可能找别人。正因为我肯吃亏,让他占了便宜,却又毫无怨言,他才会一次又一次找我,让我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人都是自私的,都是利己主义者。但是,利己和利他,也不是绝对的,许多时候,利他可以变成利己,暂时的损失,可能换来的是未来更大的利益。

  另一个小故事也很有趣。有一个在美国就业数年的中国留学生,总在抱怨他的美国老板很坏,不仅给他的薪水很低,还故意拖延他的绿卡申请,一些关键位置,也不让他参与,不给他升职的机会等等。

  所有听到他描述的人,都一致认定,这个老板实在太恶劣了,简直就是人渣,跟这样的老板干,是一定不会有前途的,所以,要早作打算。大家出了很多主意,最后一致认定,不能便宜了这个坏蛋,得从他那里捞走足够的好处。

  怎么捞?当然是合法地捞,偷师,将他的技术什么的,全都学会,偷走,然后自己创业。

  这个人做了。从此之后,他认真工作,不仅分内的工作特别认真,分外的工作,也抢着干。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偷师。因为他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整个公司的运作套路全部搞清楚,所以,他极其主动地干所有工作,主动地和所有人搞好关系,主动地加班加点。

  半年以后,那帮朋友问他,偷师应该成功了吧?是不是准备跳槽了?

  他说,不用了,我现在很好,老板很重视我,给我提了职,加了薪。

  这个例子很有趣。此前,他认定自己是为老板工作,并且认定自己的工作干得很好,老板没有给他应得的报酬,克扣了他很多。却不知道,在老板的眼里,他是一个干事不认真的人,一个自私的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对于这样的人,老板自然不会重视,走或者留,对于老板没有意义。因此,老板不给他加薪,不在申请绿卡时给予帮助。

  说到底,他的问题,是着眼于私,立足于私,相对于公而言,他微不足道。

  当他决定偷师的时候,他还是为了私。可以前的为私,是为了得到报酬,得到好处。是纯粹的私。而这次,主观上,他是为私,是利己。客观上,他却是在为公,是在利他,他将整个公当成了私,当成了自己必须得到的技术准备。尽管他的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变化,甚至更加强化了私欲,而在事实上,他已经将职业行为当成了人生的全部。

  老板看不到他的私欲,甚至可以说,任何老板,都会承认甚至鼓励员工的利己主义。只不过,利己和利他,有一个哲学转变的过程,有一个认识提升的过程。

  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道理,报酬,你不需要考虑,老板会替你考虑。无论是给你加薪,还是不给你加薪,都是老板考虑的结果。老板决定给你加薪,给你提职,都是因为你干得好,相反,老板不给你加薪不给你提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你没有干好,而不是老板如何坏。

  话说回来,老板无论好和坏,他也有一个私在里面。你能给他出成绩,他自然对你好,你不能给他出成绩,他自然对你不好。

  这是一个职场原则,无关老板的个人品行。

  身在职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私,员工的私,和老板的私,肯定不一样。但所有的私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追求,这个就是公。简单地理解,企业的公,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是每个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不是你的私符合老板的私,才会被老板肯定,而是你的私,已经融入到公司的公之中,才会被老板肯定。

  有人或许会说,这一点,我很难做到。原因在于,我辛苦工作一个月,创造的价值,更多地被老板榨取,就算我帮公司赚到几百万几千万,我所能拿到的,也就是每个月几千元工资而已,我所赚的百分之九十,被老板赚走了。

  从资本论的角度看,确实是如此,老板就是资本家,他们榨取员工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是不是榨取了员工的剩余价值?这个问题,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我们不在这里讨论。

  其他一些问题,似乎可以讨论一下。比如说,你到底有没有剩余价值供老板榨取?相当一部分人,恐怕没有,他们工作所创造的价值,很可能少于他们获得的回报。

  就算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利润靠计件来完成,表面上看,企业利润,是靠这些普通员工一件一件的产品创造的,每一个员工,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实际上,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企业能够拿到订单,绝不是靠这些员工的工作做得多好,而是靠少数人的积极努力。所以说,普通员工靠计件所创造的那点剩余价值,有相当一部分,必须支付给其他共同协作的员工。

  更多的企业,存在较为普遍的二八现象。百分之二十的人,创造了企业百分之八十的利润。但这百分之二十的人,并没有拿走企业报酬中的百分之八十。这没有被他们拿走的部分,被普通员工瓜分了。也就是说,只创造了百分之二十企业收入的普通员工,拿走的报酬远远超过整个报酬支出的百分二十。

  从这种意义上说,普通员工,并不是在被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而是在享受另外百分之二十员工的劳动成果,享受企业的带薪培训。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便可以明白,老板所定或者社会所定的分配体系,是否完全合理?就某些个别现象来说,是不合理的,比如百分之二十。但就普遍现象来说,是基本合理的。

  工作既然不是你的,你自然不会全力以赴,甚至磨洋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在这种状态下,你得到了什么?

  你得到的,是你的薪酬。除此之外,还有你充满怨愤的情绪。

  心态调整了吗?没有。技能加强了吗?也没有,阅历增加了吗?坦率地说,你的心理年龄,很可能停留在你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个时候,经验自然不必说,你没有认真地投入工作,没有仔细去领悟职场规则和人生哲理,哪来的经验?就算有,和那些认真工作的人相比,也少得多。

  所以,持这种心态的人,没有未来,至少是未来与预期存在巨大的差距。

  你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你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客观上,你在为两个人工作,一个是为你的老板,另一个,是为你自己,为了获得劳动报酬,维持今天的生活状态工作。主观上,你却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未来积累。

  当你认定是在为别人工作的时候,你还会有动力吗?没有,只会有抱怨,只会有斤斤计较,只会做表面工夫。

  如此一来,你注定不会优秀,也注定会在升职升级的路上走得异常艰难。

  要想成为二,那就难上加难。

  相反,你认定是在为自己工作,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那时,你对工作所投入的热情,是什么样的?

  有了这持续的热情和冲动,你的工作自然就干好了,你的心态自然就平衡了。你的业绩,也自然会为上司或者老板所认识,你晋级加薪的机会,就来了。

  第三节 今天的付出是在未来银行中存款

  只要分清了公和私、自己和他人在哲学意义上的定位,就一定能够明白另一个概念,今天和明天的概念。

  你今天的职场行为,如同在未来银行存款。

  我们之所以眼睛盯着今天的报酬,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获得的职场报酬,实际是两份,一份是你今天拿到的薪酬,另一份是你在未来拿到的。

  有人可能会说,你所说的未来报酬,指企业为你存的劳动保险。那点点回报,到底有多大意义?

  不是,我这里所说的未来报酬,是你的个人增值。

  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往自己的未来银行存钱。

  你向自己的未来银行存钱的数值,取决于你今天的努力程度。越努力的人,在未来银行中存进了钱越多。你如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你在自己的未来银行中存入的钱,也就越少,甚至是零。

  对于那些在未来银行存钱很少甚至存入数值是零的人来说,你的未来,就只能靠今天存入的劳动保险来维持。而那些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人生全部的人,存入未来银行的数值,就会非常之大,将来获取回报的时候,很可能是一个巨大惊喜。

  什么意思?以上一节中那个在美国打工的年轻人为例。他不认真工作,每天就是抱怨老板剥削了他,不肯为他做哪怕一点点事。他往自己的未来银行存入的数值,就非常之少。有一天,他改变了想法,尽管他这个想法是极度自私的,非忠诚的,是完全不为企业的,可实际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也提升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增强了业务能力。

  很快,他从未来银行获得了回报。老板给他加薪了,提职了。

  任何人,初入职场之时,收入差别有多大?应该说,非常小。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无论在不太发达的城市还是在北上广这样一些大大市,区别也就一两千而已。因为基数小,这种区别,可能显得较大,可实际数值,小到了你仅仅只能维持日常生活,只顾得了温饱,小得不值一提。

  五年八年之后呢?你看看周围的人,感觉上,大家还在齐步走,差别并不是太大。可也有个别人,差别大了,开始拿十万二十万年薪了,甚至拿五十万百万年薪了。

  更多人将这种变化归结为运气或别的什么客观因素。但我要告诉你,不是,是因为这些人往自己的未来银行存进了大笔的储备,他们已经开始从中获得收益。

  整个职场之中,认定今天的付出会在未来获得回报的人有多少,又有多少人因为这种认定,不计得失去地付出?少而又少,绝对没有百分之二十。因为还有相当多的人,处于懵懂之中,还需要时间去磨砺,需要时间去领悟。或者说,还需要一些职场打击,让他们在痛苦之后产生警醒。

  更多的人,持有一种极其普遍的职场心态:怕吃亏。

  怕吃亏,还有另一个潜台词,叫讲平等。

  我付出多少,就要得到多少,这才是平等。几乎所有的年轻职场人士都在横向比较。和我同时入职的人,他们做多少,我就做多少。如果我做多了,获得的报酬却是一样的,我就吃大亏了,就失去了平等的感觉。

  这种心态,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中,在职场新人中,非常普遍。而在工作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职场老人之中,也并不鲜见。

  这些人却从来都没有想过。第一,你是不是真的付出多于报酬?第二,你是不是付出多于回报?

  请注意,我这里用了两个不同的词,第一个是报酬,第二个是回报。

  在我心里,这两个词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报酬,指的是你现时获得的薪酬,是钞票。而回报,包括钞票却又并不仅仅是钞票,还包括心态,经验,技能,名誉等等与你的未来薪酬体系直接相关的东西。

  如果用一个经济学名词,你除了获得报酬之外,你还获得了无形资产增值。

  正是这个无形资产增值,使得你的未来被重新定价。也决定了你未来仍然站在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就算你站到了卖方市场,你和买主具备怎样的谈价实力,仍然是由你今天的付出决定的。

  有些年轻人在自己的心中搁了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并不属于职场,也不属于社会,仅仅只属于你个人,仅仅只是你的自我标准。你是大学毕业生,去人才市场找工作,人家给你一个职位,你拿出这把尺子量一量。如果人家给的报酬标准,和你心目中的尺寸相差太大,对不起,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去。在职场,上级给你布置任务,你不是立即答应,却又不能不答应。在心中,你会拿出这把尺子,量那么一量。上级给你的回报,符合你心目中的对等原则,你会欢天喜地去干。如果不符合这个原则,对不起,我不是廉价劳动力,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出多少力。对于这项工作,能拖就拖,能省就省,能混就混。总之,想我全程投入?做梦。如果量出的差距实在太大,有些人可能消极怠工,甚至暗中搞点小名堂。

  这样做的结果,令你失去了什么?

  目前,你失去了上司对你的认同和信任,未来,你失去了一份在未来银行的存款。损失更大的,是你,而不是你的老板。

  有不少年轻人认为,我为了今天的工作,读了十几年书,该学的,我全都学了,我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我要告诉你,你读书,只是准备好了一件事,什么事?那就是为将来做好了前期准备。你读了十几年书,也就是准备了进入职场的初级工具。对于职场来说,光有工具,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的,光有斧头锯子,能做成家具吗?不能,光有钢筋水泥,能做成大厦吗?同样不能。

  有了工具,你还要学习技能,还要调整心态。相对于技能和心态,你还远远没有准备好,甚至还没有准备。

  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实际上在没有经历之前,永远都不可能完全准备好。

  所以,有一种说法,你永远在路上,时时刻刻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准备着。

  为什么在路上?也就是说,你永远都在为完善自己的人生做准备。

  只要你认同我这种观点,那么,你就一定会认同我另一种观点,你是职场新人,因为你没准备好,所以,你所付出的,永远少于你得到的。不要报怨你今天获得的薪酬少了,实际上,你所得到的,远比你付出的多。

  假如我是老板,我付给你三千块钱的月薪,你认为少了。可实际上,我认为我付出这个工资很不值。

  你为什么认为少了?因为你和别的单位比较,和北京上海广州同类职业人群的收入平均水平比较。可你却没想到一点,你去那里啊,南方周末的编辑记者收入水平高,你为什么不去?当平安保险的老总,能够成为打工皇帝,你为什么不去?你如果比一比人家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业绩,而不仅仅只是比薪酬回报,你就能明白一个道理,你之所以不去那里,最根本在于你没有准备好。你没有准备好,也恰恰是你不能获得高报酬的根本所在。你在抱怨工资少了的时候,有意把这些原因忽略了。

  那么,老板为什么认为给你的报酬高了?

  老板比你会算。你的工作实绩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这里面,也存在一个二八现象,你是那百分之八十,你实际在享受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所赚取的利润。

  老板为什么会付出比你的实绩高的报酬?并非因为你现在干得非常好,而是职场规则和对你的未来进行投资。也可以说是企业为社会承担的一部分责任。老板可能还有一个普遍心理,他也年轻过,也懵懂过,他愿意为这种年轻懵懂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在老板面前十分得宠,各种别人不能享受的优惠待遇,他能享受。别人如果不能创造良好的业绩,肯定会受到老板的严厉批评,到了他那里,却完全相反。连续两年多时间,老板都在对他从事的工作大投入,采取费用包干的做法,每月给他的份额十几万,他部门的员工薪酬,普遍高于公司平均标准。在公司里,他的职位,只相当于中层主管,可他的副手,薪酬收入,竟然和公司副总同等,他自己就更高了。业绩呢?没法谈,公司包干给他的费用,他几乎一分都没有赚回。

  因此,公司内部,很多人对此牢骚满腹,觉得老板太宠他了。

  如果他是个女性,别人或许会说,老板和他潜规则了。可他是个男性,一般员工就无法理解了。看上去,他也不是那种特别会讨好人的嘛,老板为什么对他如此宠信?针对此事,公司有一系列猜测,什么样的都有。

  这个老板告诉我,所有的猜测都是错的。他信任此人,只有一个原因,觉得此人很聪明灵活,很会想事。我私下揣测,其实老板看到的是自己的过去,自己曾经有过像他这样的青春,像他这样的思维,所以,愿意给他时间和机会。

  可见,老板投资他,其实是在认识自己的过去,为自己曾经有过的懵懂承担成本。同时,也是在投资他的未来,希望未来的某一天,他能像自己一个领悟,能够像自己一样,创造一个新的事业天地。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投资,是不可持续的,一年可以,两年大概也可以,到了三年,老板肯定要改变了。

  三年之后,老板果然变了。把他这个部门撤销了,成立了另一个新的部门。

  对这个新的部门,老板是通盘考虑过的。首先,将这个新部门的业务划为两大块,他和另一个人,各负责一块。而在他们之上,又安排了一个副总主管,也就是由他们三人,共同组成这个新部门的领导体系。

  老板的考虑是,这个人,此前之所以失败,原因很多,很多是个人原因。现在之所以在他上面安排一个人,旁边也安排一个人,是想形成一种格局,上面有人压,旁边有人竞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修正他以前的一些错误做法,更快地领悟职场道理和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新部门,还是为他而设,只不过给他套上了紧箍咒。说白了,还是想培养他,也磨砺他。

  老板为什么如此重视他?很简单,因为他确实有灵气,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所以,老板要给他一个小小的打击,一次微不足道的挫折。

  他为什么没有把一个部门搞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大的原因,还是职场领悟方面。至少,他在几个方面,犯了职场领悟错误。首先,他选择了一个处于下降通道的行业,其次,他的管理没有体系化。比如说,他的薪酬体系与业绩无关,只凭个人喜好。喜欢哪个人,就让那个人当副总或者主管,薪酬直线上升。第三,在具体工作方面,他也没有做到极致,存在很多毛糙的地方,他本人都没有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相反,因为老板喜欢,反倒成了他前进的阻力,使得他在未来银行中存进的东西更少。

  他这个部门的散伙饭,也是新部门的成立饭,我也去吃了。吃过饭后,他和我一起走,他对我说,对这个部门,我没有信心。当时,我以为他只是觉得新部门是新业务,他没有搞过,所以没有信心。事后才陆续知道,他的所谓没有信心,更多的是主观方面。

  到了新部门,他实际是平行二把手,不像在原来部门,由他说了算。对于受别人领导,他没有信心。

  新部门的薪酬体系,和整个公司接轨,他再不可能另搞一套。也就是说,他的薪酬以及他部门员工的薪酬,会降一大截。他没有信心。

  原来那个单独的部门,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现在的部门,有一个平行竞争单位,他对于是否能够赢得这个平行单位,没有信心。

  诸多的没有信心,促使他做出一个决定,辞职。

  这个例子,实际上有很多值得分析之处。在此,我仅仅只强调一点。他在本单位能够获得老板的巨大好感,是他在自己的未来银行,存进了一大笔储备。他一旦离职,这笔储备,立即变成了零。到了新的单位,他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开辟这一职场关系。

  但新单位的老板,会不会认这种关系?不一定。如果新单位的老板,和原单位老板是同一类人,可能会宠信他。相反,新老板的年轻懵懂时段如果不是那么长,或者更欣赏那种职场悟性高的人,他就很难和新老板建立这种互信关系。

  如此一来,他的未来职场之路,就会走得异常艰难。

  果不其然,很快,我听到一些消息。他在原单位,是自己负责一个部门,许多规则,都由自己定。他的部门,是不需要打卡的。可新单位却要严格打卡,任何人都不能例外,他必须每天早晨七点以前起床,这一点,让他痛苦不堪。在原单位,他不断地告诉老板,他是天天加班。可实际上,加班的时候有,远远不像他说的那么长时间也不是那么频繁。到了新单位,工作量极其饱满,正常工作时间内,根本完不成,不得不天天加班,同样令他烦躁不安。还有其他很多令他不适应的。比如在原单位,他和老板关系很好,经常和老板以及其他级别比他高的同事开玩笑。可到了新单位,人家更讲职场等级,他因为没有这种分寸感,常常令新老板不高兴。

  适应任何职场的规则,是职场人应该有的必要准备,这也是你存进未来银行的财富。你没有在自己的未来银行存入这部分东西,或者是一笔假账,你就一定会受到报复。

  某单位有这么一位业务员,她很知道人生需要投入,因此,她进入职场之后,立即寻找投入最小而回报最大的投资对象。很快,她盯上了集团的一位副总,这位副总分管她所在的二级公司。她不是以努力的工作来取悦这位副总,取悦公司所有的人,以获得自己在未来银行的存款。她走了一条错误的路,创造机会上了副总的床。

  如此一来,副总自然时时处处照应她。她也仗着这一关系,捞足了好处,将很多该进账的业务款拿在手上,或者采取其他办法,将该上缴的业务款瞒下一点。她所做的一切,分公司老总清楚吗?自然是清楚的,可老总没办法,有分管副总在为她撑腰,分管老总,也要看分管副总的脸色啊。

  不久之后,分公司的老总换了,来了一个新的老总。新老总非常严格,第一件事,要将以前的账算清楚。这一算账,自然就发现她有很多应收款没有收回来,便追她。她找到分管副总,分管副总找新老总说情。新老总说:你是我的上司,你签个字,我就把这笔账冲了。

  分管副总如果签了这个字,就等于自己拿走了这笔钱,他自然不敢签。这个业务员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辞职走人。原本,单位可以告她贪污罪,她的行为,确实确犯了刑律。因为有这位分管副总替她说话,她确实逃过了一劫。可在整个行业,她的名声很臭,再没有哪个公司敢用她了。

  可见,她不是在未来银行中存款,而是在透支。

  在职场中并不难遇到,有些人,甚至可能获得更高的回报,比如职位等。你如果去探究其中的原因,那你就傻了。你如果拿这类人和自己比较,就更傻。原因很简单,你不具备和他比较的条件。

  你不能以自己的共性去比人家的个性。甚至可以肯定地说,在职场,千万不要和别人比,永远只是想着做好自己。

  和别人比,你就会不平,就会一切谈条件。问题是,你具备谈条件的资格吗?坦率地说,你不具备,你处在买方市场,由买方说了算。

  假若你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的昨天比,工作不谈任何条件,不计任何报酬,每一件事,都认真去做。我告诉你,你有了别人所没有的,你开始在职场突出了,开始往你的未来银行存钱了。

  有人或许会说,你这个观点有问题。难道说,一个职场新人,拿一千元月薪,就是在为未来准备,拿一万元月薪,就不是为未来准备?

  这一点抓得很准确。现时的收入,和是否为未来准备或准备了多少,没有丝毫关系。真正与未来储备有关系的,是你今天投入工作的时间和心态,是你积累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我也要反问你,既然你今天的收入和未来没有关系,你为什么要计较今天的收入,却不好好去投资未来?

  这样说,可能太抽象了。我举我自己为例吧。

  我将自己的人生目标确定为写作的时候很早,大概也就是十七岁左右吧。从那时开始,除非生病或者有某种特别的事,比如说第二天要起早,我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在十一点之前上床睡觉的。

  什么意思?很简单,我每天用十五六个小时,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可这种准备有意义吗?我坦率地告诉你,最初的一段时间,我充满了信心。年轻人嘛,敢想敢干,觉得你只要努力下去,别说是当一个作家,就算整个天下,都是你的。这就叫初生牛犊不怕虎。

  度过了最初的热情期之后,会迎来一个相当难熬的平淡期,茫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不可能有任何成功,最多也就是当一个文字匠人。甚至可以说,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认为我已经成功了,我仍然对自己不自信。越是透悟了人生很多东西之后,越不自信。

  既然认定不可能成功,为什么还一直干下去?

  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一大部分,最初抱着我同样梦想的人,在经历茫然期的时候,改换门庭,别投他枝了。这种人,就像老人们常说的那种挖井人,挖一口井,到了八九米,还不见水,放弃了,再去挖第二口,到了八九米,同样不见水,再一次放弃了。如此挖下去,挖了一辈子,一口出水的井都没有挖出来。

  这种人值得批判吗?确实很值得批判。但是,他们有没有客观原因?一定有。

  人不会自己给自己算命,你确实不知道继续挖下去,是否能出水。你会想,若是你再挖十米二十米,甚至挖一辈子,仍然不出水,岂不是白忙了一场,把一辈子耽误在这件事上了?倒不如趁着还年轻,还有时间和机会,找别处重新开张,趁早纠错。

  如果我有别的好机会,我很可能也不搞写作,改行了。我已经用了自己最好的一段人生来干这件事。等我觉得自己几乎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已经三四十岁了。我想重新开张,想选择一个新的更容易成功的事业,自然也想赚到更多的钱。可是,我非常担心,原因在于,我已经浪费了一二十年时间,如果此时改换门庭,我的未来储备值就是零。

  命运不可能给我更多的时间去为一个新事业储备,我无路可走,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我因此常常感叹,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认为我就是那个入错行的人,就是那个缺乏天分的人。就是那个因为选择错误而一辈子无所作为的人。

  我仍然沿着以前的道路往前走。我没有了动力,只有惯性,能够走到哪里,我其实并不明确。

  有一天,《二号首长》火了。这一年,我已经接近五十岁了,为了这一天,我准备了三十多年。事后自己仔细总结,我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就一定要火了?仍然不一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我确实比别人准备得更多,付出得更多,我用三十年时间,往自己的未来银行存钱。我也用了长达三十年的时间,在始终如一地挖着同一口井。

  这三十年间,如果有任何一个时候,我改变主意,去干别的事了,今天会是什么结果?我不知道。我惟一知道的是,三十年间的付出,并不是白干了,而是一点一点地在自己的未来银行存款,三十年后,我突然发现,我的未来银行中,有了一笔相当丰厚的回报。这种回报,对我以前所有的付出,予以补偿,同时还带给我另一个收益,那就是意外惊喜,那就是诸多感悟。

  当然,有朋友或许会说,你这个例子不能说明问题。原因在于你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是在做你喜欢的事,是在干事业。而我们,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职业。干事业是在为自己做事,干职业是在为别人做事。

  看吧,这就是观念问题。

  把职业干成事业就是成功,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你如果仍然没有认清这一点,那么,应该反思的是你自己。

  我想劝年轻的朋友一句,别害怕你今失去了什么,在工作上,千万不要患得患失。更不要担心你今天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你在为你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在为你的未来存款。未来你所能获得的收益,只在于你今天的投入。

  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你在未来银行存款了吗?存了多少?存了多少?

  你惟一需要害怕的是,你没有投入。

  第四节 大小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学概念

  大小轻重,是职场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人的一生,都在为厘清大小轻重而努力,但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分清这些。

  没有分清这些,是因为你没有像修行者参禅一样,仔细地想,然后真正参悟,你对这两个相对概念的理解,永远停留在物理学意义上,而不是在哲学意义上。

  有人可能会说,我知道这个哲学意义,网上流行一句话: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人心。人心的大小和地都无法相比,却会被说成比天还大,那是因为人心无限,这就是哲学意义而不是物理学意义。

  不错,这样说道理,大家都能明白。而大家不能明白的,是具体事件上,尤其是职场上一些细微的事,是否有大小轻重之别?肯定有,而事实上,很多人从来没有分清过,或者从来就没有想过。

  比如说,你的老板、你的朋友、你的岳母,同时叫你去吃饭。

  你的老板叫你,没有特别的意义,仅仅因为他今天中午一个人吃饭,希望有人陪,所以叫你。

  你的朋友结婚,早几天已经给你发了请柬,你也答应了。

  你的岳母突然起意,希望你和她的女儿一同回家吃餐饭。

  三个饭局碰到了一起,发生了冲突。你必须有一个取舍。这三个饭局,你必须分出一个大小轻重。你会怎么取舍?

  绝大多数人,肯定去赴朋友的婚宴,毕竟,这是很多天前就已经定下的事,时间优先。何况,朋友是一辈子的事,人家结婚这种大事,一辈子又很可能只此一次,若是不出席,情理上确实说不过去。

  至于岳母或者老婆的那个饭局,可以往后推,中午不行,还可以改在晚上。

  老板那个饭局嘛,也就是吃饭而已,没有丝毫意义,找个借口推掉就是了。

  显然,在你的心里,朋友为重,时间优先,这些概念,属于基本秩序,你要遵守。所以,你选择了去赴朋友的婚宴。

  但是,你分析过这三个人的关系没有?这三种关系的大小,在哪里?

  最大的,显然是老板。老板决定着你的职场升迁,决定着你拿多少薪酬。职场升迁和薪酬,又直接联系着你的家庭生活状态。升职和加薪虽然不直接影响你们的夫妻关系,但间接影响,却是非常之大。你一次没有赴岳母之约,老婆可能因此不高兴。可这个不高兴,只是暂时的,以后还可以弥补。你得到老板的信任,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带给老婆的高兴,却是长久的。

  相反,老板请人吃饭,不会是随便的,通常都会有一番考虑,哪怕是临时起意,一个单位那么多人,为什么想到和你一起吃饭,而不想到别人?这件事本身说明很多问题,要么,老板对你很欣赏,经常叫你一起吃饭。要么,老板将吃饭当成工作,今天叫这个人明天叫那个人,心里有一本账。当然,还可能有其他一些考虑。

  以我的理解,老板叫吃饭,一定是有意味的。

  这个意味,对于你的职场生涯,很可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你如果看不到这种大,就说明你在职场根本不用心。

  我这样说,很多人都会认同。但在具体做的时候,几乎很少有人会这么去想。

  我认为,最正确的做法,是提前去朋友的婚宴现场,把你该尽的人情尽到,然后离开,去和老板吃饭。至于岳母的那餐饭,肯定要推掉。如果因为时间以及距离等原因,你不能先去朋友的婚宴现场再去赴老板的约,那么,你就不能兼顾,只能选择最重的那个。

  职场中还常常遇到一种情况,你的部门领导给你布置了一项工作,而你的分管领导又给你布置了另一项工作,两项工作冲突了,你怎么选择?哪个大哪个小?

  分管领导,是你的部门领导的上司,他的职位更高。从理论上说,他布置的工作,显然重于部门领导。所以,你通常会选择做分管领导布置的工作,而将部门领导的工作往后放一放。

  如果你问我,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是错误的?

  按照职场规则,最能决定你升迁的,是你的部门主管,而不是你的上一级主管。同样的规则,有权向你下达任务的,是你的部门主管,而不是你的上一级主管。上一级主管向你下达任务,这个任务若是工作任务,他就是越级行为,破坏了职场规则。

  因此,上级主管向你直接下达任务,有几种情况。第一,这件工作其实并不重要,也不急。如果是重要的并且急迫的任务,他极有可能直接下达给你的部门主管,再由你的部门主管根据情况妥善安排。第二,这个上一级主管,很可能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无视职场规则而越级指挥。第三,你想获得机会,自己主动贴近上一级主管,从而得到这样的机会。第四,这是一件私人事务或者至少带有某种私人性质。

  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可能,但主要可能,就是这四种。

  第一种,既然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里面的大小轻重,就不需要讨论了。

  第二种,上一级主管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种人,若是在不太规范的职场,可能有市场,若是在严谨规则的职场,恐怕自己都走不远。职场中一旦有人能力比他强,业绩超过他,他就可能被人取代。你去讨好这样的领导,其实没有意义。换句话说,若是你所在的职场,全都是这样乱套的越级指挥,那么,这个职场,就没有规则可言,也不可能给员工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你不是要选择选执行谁的任务的问题,而是应该考虑选择离开的问题。

  第三种,你主动靠上去的。这种情形会比较复杂。如果这个主管真是想帮你,他应该在规则内替你活动,而不是用一件工作来使你的上司得到一个错误的判断,更不会把你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

  换句话说,你如果认定越级是一种升职的最佳方法,而努力地去讨好更上一级主管。不仅你的上司会看到这样的事,你的上级主管的更上级,估计也能看清。仅仅这么一件小事,很可能被看清你身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不讲规则,比如大小轻重没有概念之类。

  做了这么一件事,你失去的,很可能比得到的更多。

  第四种,我们不需要讨论。公和私的区别摆在那里。

  某网站有一个视频中心,建立这个视频中心的初衷,是想在互联网视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本网站在这方面即使不能占有一席之地,也不至于留下一个空白。于是,在这间网站还只有千万年收入的时候,投入了数百万元,组建了这个视频中心。

  关键在于,上一级的集团没有这样的视频中心,更上一级的宣传部,也没有视频中心,而很多活动,又确实需要留下视频资料,比如做一个宣传片,开一个会要留下视频记录等。网站的视频中心建立之后,一直为这两级单位的各部门服务,每年替他们做几百条片子。

  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视频中心主任会怀揣一个大大的欢喜,整个总结材料,全都是怎样服务于集团领导,又怎样服务于宣传部领导。

  网站领导给出的是什么结论?此人能力一般。

  为什么能力一般?在我看来,至少两个方面,他是大错特错了。第一,没有大小轻重主次之分,第二,没有分内分外之分。

  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职场,都难以有太大出息。原因是没有任何一个主管,会喜欢你。不喜欢,不是因为潜规则,恰恰因为显规则你没有搞明白。你讨好了上一级和更上一级,这个上一级或者更上一级,可能无数次表扬你,却不会提拔你。他怎么提拔?宣传部长提拔你一个副科级干部?他的手没有那么长。你要得到良好的职场评语,还是需要你的主管给出,别人给的,都不算数。可你的主管怎么给出?他设立这个视频中心,肯定有其打算,有中心任务,你的中心任务搞得一塌糊涂,他能给你好的评语吗?

  分不清大小主次,还不仅仅只是在上下级关系以及职场规则等方面,也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

  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八小时,八小时之内,你需要完成很多件工作。更多的时候,当天送到你面前的工作,很可能是八小时之内无法完成的,甚至你加班加点,都不可能完成。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每天累得要死,常常加班加点,领导还对你的工作状态不满意。

  绝大多数职场人,每天都在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这些事是大事还是小事?在当时看来,似乎件件都是大事,都是领导布置下来的,哪一件不是大事,哪一件不是重要的事?只有等你经历了几十年职场生涯,回过头去想的时候,才蓦然明白,这一辈子,你一直被困在琐碎的小事之中,从来没有干过一件大事。

  为什么你一辈子没有干过一件大事?这是有原因的,根本原因在于,你的领导认定你不能干大事,只能干小事,从来没有给过你一件大事。

  这话看起来似乎很矛盾,领导既然从来没有给过你一件大事,为什么就能断定你不能干大事?没有试过就得出结论,领导是不是太武断了?

  不是。领导得出这个结论,是有道理的。

  对于一名职场新人来说,领导确实不会给你大事。给了大事,你也干不了。所以,职场新人入职初期,肯定都是在干小事干琐事。这是能力和经验的问题,领导不会傻到将你能力和经验完全无法干好的工作交给你。既然不交给你大事,又怎么能得出结论,你不能干大事?领导会看你干事的条理性。

  你如果是一个有条理的人,是一个懂得大小轻重的人,即使是那些小事,也是有大小轻重之分的,会将每天的事,安排得很有章法很有原则。领导见你做事很有条理,便会给你适当加码,如此一来,你就有了干更大事的机会。

  分清大小轻重,有条理地做事,显示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事情虽小,这种能力,最容易被领导看见,也最容易让人欣赏。

  我认识的一位老总提拔了一个秘书。秘书的工作嘛,自然是安排领导的日常工作,包括领导的午餐,领导出差时的机票、接送、住宿等。可以说,没有一件大事。一段时间之后,老总觉得这个年轻人还不错,决定给他加点担子,提拔他当了办公室副主任,管了几个人。

  某次,老总在中层干部大会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讲话,要求秘书根据录音整理出来。交待这件任务时,老总特别强调,这个讲话很重要,你要亲自整理。讲话稿整理出来之后,老总拿起来一看,发现有很多错别字,怀疑不是秘书整理的,就把秘书叫进办公室,问道:“这个讲话稿是谁整理的?”

  老总问话很艺术,不问是不是你整理的,而问是谁整理的,暗示自己知道讲话稿不是秘书整理的。可秘书极其肯定地说,是我整理的。仅仅一句话,让老总对秘书起了疑心。老总不动声色,下次仍然有讲话稿需要整理的时候,老总有意问秘书,你在干什么?秘书说,我在替你整理讲话稿。老总当即去办公室转了一圈,发现几个办公室文员正里头工作,其中一个人似乎在整理录音。老总便问这个文员,你在做什么?文员说,我在整理您的讲话稿。

  事后,领导仍然发现讲话稿中错得比较多,同样问了秘书,秘书仍然肯定地说,是我整理的。

  由此,老总感到这个秘书很可能不值得信任,便有意做了一些调查,结果发现,这位秘书至少有两大缺点,一是对领导不忠诚,说谎。一是没有大小轻重观念,分不清轻重缓急。

  时隔没多久,这位秘书被换掉了。

  与此相反,我还接触过一个秘书。既然从事的秘书工作,一定会经常去机场接人送人。机场的安检严格之后,打火机成了禁带之物。许多抽烟的人,下飞机之后,最痛苦的事,是没有打火机抽烟。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机场附近找个小店,买一只打火机,也只一两元,小事一桩。但是,秘书去接的领导,都有些身份的,又因为出门就有人接,接了之后,不是去酒店就是去餐厅,难得有时间去买打火机。这个秘书自己不抽烟,他每次去机场接人,身上一定要带打火机。

  仅这么一件小事,不仅让那些被接的客人对他印象极佳,同时对这个单位的印象非常之好。

  小事干不好的人,大事一定干不好。

  这不是偏见,而是规律。

  大小轻重这类事,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工作上有这个区分的必要性,生活中也同样如此。真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参悟,需要长时间的修行。

  第五节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世上事,原本是简单的,或者说,只要你掌握了规律,它就一定是简单的。

  做一件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其中,肯定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也有一个最复杂的办法,还有一些既不简单也不复杂的办法。这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可能有很多条路,有的路远有的路近。但极有可能,近的路难走,远的路虽然很平坦,却需要好几倍的时间,其中还有几条路,可能既不远也不近,却又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到底走哪条路最好,需要你判断。

  有时候,一件看上去极其复杂的事,某人可能仅仅只是一句话,就解决了。也有时候,某件原本极其简单的事,却被某人搞得复杂无比。

  某单位的老干部处准备计划一次活动,去集团下属的一个休闲娱乐场所钓鱼野餐之类。这原本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活动场所虽然在下面一个市的郊区,毕竟那个地方属于本集团,等于在自己家里活动一样。这次活动,是在春节团拜的时候,由集团一号首长提出来的,分管老干部处的集团领导以及分管休闲娱乐场所的集团领导,都在场,他们现场答应下来。分管老干的甲副总说,好,这件事,我来负责。分管休闲的乙总说,没问题,我全力配合。

  开始着手准备这次活动了,老干处长找到甲副总,说,时间已经定了,几月几号去。甲副总说,好,你们去搞。

  老干处长于是找到集团办,希望集团办安排车辆,以及相关费用。

  集团办主任说,这个就不需要我们安排了,都是内部的,你们直接去找乙吧,由乙解决。

  老干处长于是找到乙副总。乙副总一听,觉得这事有点麻烦。几十人活动两天,路费、食宿费、娱乐场所使用费,大概需要好几万元。虽然钱不多,毕竟,要有一个明确的出处,或者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乙副总如果把这些全部承担了,等于做了不属于他的工作,这笔开支,应该体现在集团的账上。要体现在集团的账上,就需要集团一把手签字,至少是分管副总签字。

  这些话,乙副总不好说,只是在心里想,甲怎么管事的?手下人,办事一点条理没有。可他不负责帮别人教手下啊,只好说,在我这里没问题,你们按程序走好了。

  甲副总知道这件事后,觉得乙副总是托词,对老干处长说,这件事,我们自己解决。

  老干处长一下子傻了,自己解决怎么解决?明明是一号首长定下来的事,乙副总当场答应了,事后又找过他,他还非常热情。现在突然不让他插手了,自己解决,还要跑去人家的地盘,人家心里怎么想?突然之间,老干处长觉得这件事复杂了,似乎一下子把甲乙两位副总和集团办主任都得罪了,事情还不一定能办得好。他百思不得其解,一件这么小的事,为什么会办成这样?

  老干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觉得没法理解,希望我帮他分析一下。

  我说,当初,你们应该找甲汇报此事。他说,我们汇报了。我问,那么,是他让你们去找集团办的?他说,不是,是董事长在团拜会上定的,说这事由集团办牵头,我们老干处负责,乙副总出钱。我们是按照董事长的要求做的。

  我明白了,根子,还在老干处长身上。尽管这事是董事长定的。可董事长毕竟只是说了一句话而已,并没有正式手续。这个正式手续,得由老干处来办。这就是所谓老干处负责。老干处首先应该做的事,是立项。这个立项,需要打报告,由董事长签字。如此一来,两位副总和集团办,就是按规则行事。

  我说,这件事的正常程序,应该是你们打一个报告,详细列明活动时间地点人员费用等,拿给董事长签字。董事长一旦签字,两个副总以及集团办主任,就有章可循,各负其责了。他说,这样做,董事长会不会觉得我们不会办事?已经定下来的事,还搞得这么复杂。我说,此外,你们还有第二个办法,既然是董事长定下来的事,可以不再通过董事长,而是直接通过你们的分管领导,即甲副总。但是,这事不应该是口头汇报,仍然应该打一个报告,由甲签字。他如果书面说明,由集团办办理,那么,集团办不可能不办。不办,就是得罪了甲。因为他是副总,乙也是副总,他不可能直接将报告签给乙,即使他认为报告应该给乙,也一定会事先和乙通气,商量好之后,再签这个字。这时,你们去办事,就会一路畅通无阻止。

  他说,这不是太复杂了吗?只不过老干处的一个普通活动,搞得像全国人大开会一样。这样做事,也太难了。

  我说,你们觉得这样做复杂,而我觉得,这样做,是最简单的。为什么简单?因为它符合程序。相反,你们以为,事情由董事长早已经定了下来,只要和相关方面打声招呼,简单地说一下是最简单的,却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为什么复杂了?很简单的道理,你一个老干处长去找集团办主任。集团办主任会想,我凭什么做这件事?就凭你甲副总的一句话?何况,你这句话还不是对我说的,而是通过一个平级干部口头传达的,你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所以,他会找个托词,将这件事推掉。万一这事闹起来,他有话说:是的,老干处是说过这件事,因为没有一个计划,我也不清楚他们具体要怎么搞。毕竟是乙出钱嘛,所以,我叫他们和乙商量好。

  这个皮球踢给了乙。乙会怎么想?他会觉得,这件事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怎么怪?若真是甲决定要做这件事,那么,甲应该和自己通一下气吧,至少应该按董事长的意思,制定一个计划吧。可现在,什么东西都没有,便由老干处长跑来找自己。那么,这到底是老干处长的意思,还是甲的意思?如果是甲的意思,那似乎显示,甲对乙有点太不尊重了。如果不是甲的意思,而是老干处长假传圣旨,乙把这件事办了,甲就会觉得,你是不捞过界了?我分管的事,你说办就办了,眼里还有我吗?

  现在我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了吧?一切按照规则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一旦不按照规则办,就会存在很多微妙的人情因素。

  有人以为,简单的事情,之所以会被复杂化,是被执行人做复杂的。其实不是,简单的问题被复杂化,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想,二是想太多了,想过了。

  绝大多数职场人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因为不想,遇到事,仅凭一瞬间的直觉,或者以前的经验,认定之后,立即就做。

  前几年,官场出过不少轰动的小事,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某次大会上,记者采访某位官员,一开始,官员还很配合,觉得这是一次露脸的机会。没料到,那名记者提的问题不是官员所认同的套路,有些问题很尖锐,搞得官员非常被动,情急之下,官员脱口问道:“你是党员吗?谁给你的权力,让你这么做的?”

  官员接受记者采访,原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因为官员的这一句没用心去想的话,变成了一件复杂无比的事,最后,这个官员的处境极其尴尬,对整个仕途,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同类的事情,这些年特别多。比如某个地方出了件什么事,官员应对媒体的时候,任意找了个理由,诸如临时工之类。临时工顿时成了一个社会热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简单,官员们平常应付记者,那些记者都是拿着红包,受当地宣传部安排的,说什么答什么,事前都安排好了,官员们形成了固定思维,在这种事情上面,不会出状况。相反,应对上级官员的时候,他们会形成另一种固定思维,上级官员参与的活动,都会提前通知,事前会做好充分准备。有些地方,甚至连对答的台词都早已经写好,预演过很多遍。当然,也有没有预演的情况,那么,面前上级的官员,就会极其小心,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然后才说出来。

  前不久出了一个著名的法官嫖娼事件。事件发生之后,有两起公共应对媒体事件,极有韵味,很值得探讨。

  其一,是这几名法官的上司,也就是某院长的应对。其二,是在一次中外记者会上某新闻发言人的应对。

  先说法院院长的应对。我们很难搞清楚当时法院院长是怎么想的,也并不清楚他所应对的全部言词,仅仅从媒体知道,他说了一句话,说所谓的法院嫖娼事件,是海外敌对势力如何如何。普通人会觉得,法官嫖娼,是个人问题,怎么和海外敌对势力联系起来了?大家对这位院长会产生这种联想极度不满,于是,有人开始从肉这位法院院长,闹出了诸如茅台事件等一大堆事,搞得这位院长极其狼狈。

  显然,这位院长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毕竟,那四位法官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这位院长完全可以说,第一,我们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不捂盖子不徇私。第二,我们将以此为警钟,在法院内部,开展自查自纠,进行什么样的教育。

  这位院长到底出于一种什么心理,一定要将事件推到海外敌对势力身上,我们不得而知。我在此想说的是,他应该可以有很多办法应对,而他恰恰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办法。而这个错误方法的出发点,似乎是想将事情简单化,结果却复杂了。

  至于那个新闻发言人的应对,就十分的机智合理。当时有一个外媒记者问,法官是人大管辖的单位,法官的身份也是人大确定的。可这几名犯事的法官,却由党的纪律检查系统双规了。我想问,纪委有权处理法官犯罪案件吗?

  这个提问极其刁钻。新闻发言人如果沿着提问者所设定的方向,回答纪委是否有权处理法官的问题,就等于承认纪委有刑事处置权。

  不知是这位新闻发言人经常遭遇这类问题,早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还是召开这次新闻发布会前,做过详细的预案,将所有可能涉及的问题,全部想到了。新闻发言人说,纪委双规这几名法官,不是因为是否犯罪,或者纪委有无职权处置刑事案件,而是因为这几名法官是党员,纪委是在处理党内的违纪问题。

  看吧,那个外媒记者,显然是想将一件事情复杂化。可新闻发言人的回答,却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任何人不是神仙,不是天才,所有一切活动,若想做好,都要充分准备,都要仔细去想。完全不想,很难保证不出错。

  当然,想太多了,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同样容易出错。

  一般人想复杂,通常是平衡各种关系。上面布置一件事下来,你做的时候,往往要想一想,这个领导会怎么想,那个领导会怎么想。为了讨好每一个领导,让每一个领导都对这件事赞不绝口,便想这样做那样做,将每一个领导的想法都考虑到。正所谓众口难调,你若想有一种方法能够满足所有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按规则办事。在规则之外,别说是满足所有人,就算是满足一个人,都难。

  怎样才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第一,脑子里要有这个观念,任何复杂的事情,都可能有非常简单的解决办法。第二,遇到任何事,都要仔细地思考,不要匆忙做出任何决定,更不能想都不想,就凭一时的直觉去做。第三,思考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核心所在。用一个哲学原理去说,那就是找到并且抓住主要矛盾。第四,抓住这个矛盾之后,努力设想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评估哪一种办法最简单并且效果最好。

  人们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思考习惯,一种是凡事往简单里想,一种是凡事往复杂里想。

  习惯往简单里想的人,最大的可能,就是不想,凡事听之任之,你如果说某件事有这个原因那个条理,他会瞪大眼睛,说,事情怎么会这么复杂?而另一类人,哪怕是极其简单的事,他们也会想得复杂无比,甚至越想越复杂。

  若是前一类人,你告诉他,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处理,他一定很认同。因为在他的眼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简单的。别人叫他去吃饭,他以为就是吃饭。别人叫他做一件什么事,他以为就是做这件事。他从来都不会想一想,吃饭背后,是否还需要联络什么感情,融洽什么关系,或者是谈一桩什么交易。做事也是如此,做每一件事,肯定都会有目的性。可是,在简单的人看来,做事就是做事,目的他是不必考虑的。

  若是后一类人呢?肯定会想得极其复杂,你叫我吃饭?是不是想求我办我根本无法办到的事?是不是想走后门,说情或者别的什么我能力之外职权之外的事?

  这就涉及到第二点,要想,但要仔细想,把各种情况想清楚,不能想当然,更不要匆忙做决定。普通人和成功人士最大的区别,就在这个想字上。普通人不太想事,也不会想事,而成功人士,不仅会想事,而且善于想事,通常都能够想到点子上。

  怎样才能想到点子上?先找规律性。任何事,都有一个事理,这个事理,能够指向一个明晰的方向,以利于你得出正确的判断。比如有人请吃饭,去还是不去?不去,把人得罪了,去了,可能对方要求你什么事,是你办不了的。

  办不了,立即回避,肯定不是办法。如果你事前已经知道对方要说什么,有了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对策,那么,你就能够将这件复杂的事情,简单地处理好。

  首先,你不妨想一想,你遇事就躲,是不是你无法替别人排忧解难的原因?假若你换一种思维方法,换一种办事方法,遇到事,都在事前想好各种可能,并且对每一种可能都想好对策。如此一来,你就不怕别人请你,不怕别人求你。只要你不躲,就一定能认识更多的人,发展更多的关系,遇到事的时候,能够帮得上你的人,不就多了,门路不就广了?

  何况,求人办事的人,也有各种类型,有些人,凡事就找人,而且不止找一个人。有些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开口求人。也有些人,真遇到难事了,求求人试试,能办成就办,办不成就算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在朋友交往时,你若能掌握好后面谈到的抽屉原则,再将对方的意图摸清楚,想好应对之策,就能较好地处理这类事。

  简单地说,如果这个求你的人,摆在你的交友抽屉第一层,他有困难,你是肯定要帮的。如果在你的交友抽屉中,这个人摆在很下层,这样的朋友,是否保留,对你意义不大。有他不多,失去了也不可惜。因此,你临场处理的时候,余地就很大。

  显然,因为对方可能求你办事而不敢答应对方的邀约,一是你交友没有抽屉原则,二是你办事不用心去想,没有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想好应对的办法。

  当然,还有一种情形,在事情的最初,确实是简单的,因为处置方法上的原因,随着发展,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时候,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处理。

  某次,一个朋友托我邀请几位知名作家去一家企业搞个活动。按照正常程序,应该是这位朋友的下属做一个方案,由朋友以及朋友的上司审批之后,报给企业,企业批了之后,开始执行。做一个活动计划,是办事的最基本程序,之所以在朋友的企业层层审批,是因为这件事涉及到企业的一些管理成本。

  事后,朋友对我说,因为具体办事的业务员不懂套路,直接将这边的底牌告之了对方。即本次活动,有哪些支出,实际费用是多少。对方同意了这个方案,并且把钱打到了公司账上。也就是说,这些钱只在公司账上走一走,随后被提出来。然而,这中间出了一个问题,钱从公司账上走,是需要缴税的。若按现在的设想执行,公司不仅一分钱赚不到,而且还要贴税。为了维护客户关系,公司可以免费替客户做些增值服务,但既要贴税又要安排很多人力,这种事,公司肯定不愿干。

  朋友和客户紧急磋商,希望对方追加部分。客户不是私人公司,人家的资金也需要走账,不是说加就加的。何况,你没有计划好,是你的工作出了错,不能由我们来承担。就为了这件事,电话来电话去,怎么都谈不妥。离预定的活动时间只剩两天了,事情还定不下来。

  我自然是着急,这些人都是全国著名的作家,别的单位请他们,往往在一周之前,便将一切都安排好了。人家内行得很,通过这个时间安排,就知道你们办事不靠谱,下次再要约别人,就难了。

  事后,我了解,他们之所以一直定不下来,是想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我说,如果这个妥善的解决方案找不到,你们还搞不搞这个活动?他们说,这个活动,肯定要搞。我说,既然要搞,那么,你就应该考虑,先把这些作家的邀请搞完。人家的时间都是有安排的,若是在最后时刻,答应了别人,你就搞不成了。至于税金什么的,那是支节了,完全可以再协商,甚至在活动搞完之后,都可以作为善后协商。

  我和朋友就这件事交换看法的时候,他说,一切都是他手下的一名业务员出错了。我问,你的业务员怎么会出错?事前没有做好方案吗?他说没有。我说,那就不是你的业务员错了,而是你错了。是你在带团队,团队搞类似的活动,需要做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你要对方案进行审批,业务员再按审批的方案,去找客户联系。

  朋友说,她没有做方案,直接拿着我们的底线,去找客户联系了。

  我想,业务员是一个职场新人,她可能犯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也可能没有,是我这个当主管的朋友没有将事情说清楚,甚至没有仔细想好,便向业务员下达了指令。有一点,绝对可以肯定,在他的部门,没有做计划的习惯。业务员心目中没有这个概念,才会在没有任何计划书的情况下,直接找客户谈判。这种谈判,所凭的,不是规则,而是私人情感。是一种规则外的搞法。说到底,还是他没有确定团队规则。

  这是他所犯的第一个错误,这样的错误,直接导致了后来事情的复杂化。

  尽管事情已经搞复杂了,仍然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怎么简单?抓主要矛盾。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是活动搞还是不搞。

  这一点,不需要争论,对方已经将活动经费打到了公司的账上,活动时间也已经谈妥了,确定了,自然是要搞的,不能改。否则,就不是失去这次活动,很可能是失去这个客户,因小失大了。

  既然活动要搞,这个活动成功与否的核心,就是邀请的作家是否能到。在其他支节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是和几位作家商定好时间,确定好相关细节。至于税金由谁来缴之类,全部是枝节问题,可以放到下一步解决。

  这次活动,最终由企业拍板,朋友的公司,只负责组织,所有费用,均由客户支出,原本已经付出的款项,原数退还。看起来,事情是解决了,可是,客户对于朋友公司的业务能力持有什么态度,就很难说了。

  开会,是很能体现一个人是否有系统思维,是否能将事情简单化还是复杂化的一项活动。

  当然,那些大会不需要讨论,人家的程序早已经设计好,一切按照程序走,走完会议就结束。那只是体现大活动的组织能力,更多体现在诸如食宿、交通等安排上面。最难的是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的讨论会。真正意义的讨论会,往往是自由发言,参与者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主持者若是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会议的主题,很容易被某个发言者带偏。

  比如说,党政部门的常委会、政府办公会,以及企业的经理办公会,部门会议等。这类会议,往往涉及多个议题,每一个议题,又可能涉及各个不同的方面。表面上看,将一个事先设定的议题交给会议讨论,是最简单的办法。但这种办法,往往是最不简单的,会上可能出现极为激烈的争论,而且,往往你争这个我争那个,难以统一。

  举例而言,要搞一个形象宣传活动,并且有了具体的方案,交给会议讨论。这类讨论,理论上应该是最简单的,有表决权者,举个手,表决一下,就完成了。然而,真的这样简单吗?不是。会上,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开场有问题,应该换成另一种开场。那个可能说,请的这些出席者有问题,应该请另外几个人。最终可能形成一种局面,整个会议都在争论,而所有人,又都不在一个点上争论。

  简单化的做法是什么?将整个议程严格分解。首先,讨论这个宣传活动该不该搞?这个简单,大家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接下来,讨论活动方案。一项一项地讨论,先讨论开场,再层层推进。

  会议的简单化方法,是始终将所有参与者的讨论方向,集中在一个点上。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涉及方方面面,市场上这类书籍很多,涉及诸多具体方法。你若是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存在弱点,要加以改进,可以多找些这方面的书看一看。在此,我不过多地介绍具体方法,讲了这么多,仅仅只想强调一点,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一种正确的思路,有了这种认识,是你能将事情办得更好的前提。

  我在此强调的是意识,而不是方法。

  有了这种意识,才可能努力去找方法,连意识都没有,找到的所谓方法,很可能也是错的。

  第六节 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

  世上事,想明白了,隔着的原来是一张纸,没有想明白,隔着的,就是一堵墙。

  无论是一张纸,还是一堵墙,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心理障碍。

  既然同是心理障碍,为什么有时候是一张纸,有时候是一堵墙?心态问题,没有找到突破障碍的角度和支点。更多的人,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更不会站在事物发展规律的角度考虑。

  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能是自私,但也不一定完全是自私。更大的可能,是浅薄或者幼稚,没有学会全面思考的方法和习惯。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经验,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可以说俯拾即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各个城市的公交十分紧张,社会秩序也相对混乱,人们赶公交,需要挤车抢位。一男一女经人介绍谈朋友,刚开始,女人觉得这个男人非常好,极其满意。一段时间后,她对介绍人说,不想谈了。男人大受打击,又很不甘心,让介绍人去问,自己到底哪里不好。女人对介绍人说,他非常自私,每次挤公共汽车,扔下女朋友,自己冲了上去。女人觉得,如果是一个有爱心的男人,应该站在她的身后,保护她上了公共汽车,自己再上去。男人觉得冤枉,让介绍人去解释,说,他不是自私,而是想冲上去,帮她抢个座位。可毕竟抢的人多,他不一定总能成功。更多的时候,是没有抢到。

  介绍人再三解释,女人还是不同意。介绍人不解,问,到底为什么?女人说,他自私,这还好理解。毕竟,人哪有不自私的?更重要的是,他做错了事,不承认不说,还找借口,这一点,实在是太恶劣了。

  这就是俗话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基础。

  上面说的事,看起来很小,不值一提。可事实上,人和人之间,很多事搞不好,就缘于这种小而又小的事。

  而这类事,要较好地解决,其实并不难,只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不是事。也就是说,如上面的事一般,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那件事就是一座山,不仅可能令你失去一段美满的姻缘,也可能失去更大更多的东西。如果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它不仅是一张纸,甚至还会让你对这个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令人产生感动。

  也可能会有更大一些的事,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无论如何,想不通,那座山就不是一座山,简直就是大海,根本无法跨越。

  我曾有一次调到某省公安厅的机会,我的一位老师向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隆重推介我,政治部主任对我大感兴趣,准备立即对我考察。此时,我的老师说错了一句话,他说,某某某是他的同学,你可以向他了解。

  我的老师说得不错,他提到的这个某某,不仅仅是我的同学,而且是我整个高中时代,最好的同学,此时联系紧密,无话不谈,他就在政治部主任的手下,属于最宠信的手下,他在政治部主任面前说话,是有一定分量的。我这里特别强调,他是我整个高中时代最好的同学,却没有说之一,也就是想说明,他是当时我所有朋友中,排在第一的。我的老师之所以把他推出来,恰恰是基于这种认识。在我的老师看来,只要他向政治部主任说我好,所有一切,全都不是问题了。而以我们之间的关系,他不可能不玉成此事。

  我这位老师,实在是太过迂腐,太想当然了。政治部主任找我那位同学了解情况时,我那位同学说,不错,他的写作能力确实非常之强,比我强很多。不过,他的主要才能是写小说,他不会写公文。

  老师之所以推荐我,是因为他和政治部主任一起出差,主任向他提到,很迫切想找个人来写公文。政治部嘛,就是个写公文的地方,我的那位同学之所以得到主任的喜爱,也是因为他的公文写得很好。政治部主任既然知道我只会写小说不会写公文,自然不再考虑此事。

  我之所以知道此事,是因为主任将此话告诉了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又告诉了我。

  客观事实是,我最好的同学,或者说最好的朋友,用一句貌似事实的话,让我失去了我人生之中,很可能是一次最好的机会。

  我有理由恨他吗?我有。我的老师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立即想到,他是故意那样说的,他害怕出现一种局面,我一旦进入政治部,就和他是同事,就是竞争对手。我现在确实是不会写公文,但难保将来的某个时候,我写公文超过了他,那么,他就把自己害了。

  他不想把自己害了,因此把我害了。

  这是事实。

  我也毫不隐瞒自己,在听说此事时,我非常生气,想过和他绝交。这时候,他和我之间,隔着的,是一堵墙,一堵无法逾越的厚墙。

  一段时间之后,我却想通了。原因很简单,有一天,我极其突然地站到了他的角度思考。我想,假若我和他换个位置,我在当时他的位置,政治部主任找我来问他的情况,我会怎么回答?我不知道。真心实意地希望他过来和我同事,说他一大堆好话?那么,我将面临两大困境。他来之后,什么都超过我,成了我最大的职场对手,我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确实是只会写小说,不会写公文。我现在将他说得太好,万一他真的来了,领导觉得这个人选错了,是不是同时会认定,我这个人很不地道,欺骗了组织?我也不能说他一大堆坏话。其一,我们的关系摆在那里,我不会说他的坏话。其二,万一主任还要进一步调查,发现我言过其实,会不会认定我品质有问题?

  最关键在于,那一瞬间,我必须回答主任,根本不可能有更多时间冷静分析,只能凭本能判断,然后作出回答。在这种情形下,我只可能有一种做法,一开始,客观地介绍他的优势,同时思考其他一些东西,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为将来自己的免责考虑,都有可能说出那句话。

  这样想过之后,那堵墙,顿时成了一张纸,一张被我捅破了的纸。

  我理解他了,甚至不存在原谅。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最好的朋友,也直到今天,我从来没有向他提起过这件事。在我看来,这已经不再是一件事。我之所以失去那次机会,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准备好,而不在于他说了什么。

  我和他之间,既不存在那一堵墙,也不存在那一张纸。堵或者纸,只是因为我的心理障碍。

  小事存在障碍,大是大非问题,更存在障碍。而这种障碍,同样存在一个思考角度问题。

  在小事方面,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在大事方面,是一个全局观的问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本极其著名的书,叫《山坳上的中国》。这本书极其详细地写明了当时中国遇到的各种问题,非常真实,也非常全面。当时读过那本书的人,几乎全部绝望地想:完了,中国完了。这些问题,全都是实在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

  今天的中国人,看到的,是今天的中国面临的问题。就算是当时的中国人,对书中所列那些问题,有些极其深刻的认识,但到了今天,也可能全部忘了。为什么?那些问题,在当时看来,是不可解决的,是天大的问题,是一堵墙,别说是国家领导人解决不了,就算是上帝,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这么多问题。今天为什么全都忘了?很简单,那些问题全部至少是绝大多数解决了,有些虽然没有解决,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已经不是问题了,自动解决了。

  这话,大家或许难以理解。在当时看来,是不可逾越的问题,为什么说解决就解决了?是怎么解决的?

  经济发展解决的。

  今天回过头去看,当时那些问题,是不是客观存在?是。站在问题的角度看问题,那些问题,每一个都是天大,都不可解决。可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经济恢复了快速发展,那所有一切问题,就像人的肌体上曾经出现的伤口一样,被时间抚平了。

  我之所以讲这件事,根本立点在于想讲今天。

  今天,我们的社会,又一次面临诸多问题。今天的问题,我不需要举例,全都摆在大家面前,每个人随口都可以说出一大串。政治上有腐败问题,三公消费问题,权力寻租问题等,经济上有银行烂账问题,股市圈钱问题,资源枯竭和市场不振问题,制造业发展过盛问题,出口萎缩问题。生活上有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随口说出一大堆问题。

  每一个问题,都是痼疾,给人的感觉是根本无法解决。

  因此,某一位经济学家游走于全国各地讲课,谈的就是这个危机论。他的危机论很有市场,受到很多人追捧,还有不少人不少媒体,在大肆应和或者转达他的观点。

  他的观点错了没有?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有真实数据支持。他确实做过大量的调查,大量的统计,大量的计算,所以,他所说的每一个观点,都可以说立之成据。

  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管是否受了他的理论影响,确实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说,全国医药界,到处都是假药,到处都是虚假广告。于是,有关部门大拳出击,整顿广告市场。比如说三公消费引起全国公愤,有关部门再一次重拳出击,持续半年的厉行节约运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坦率地说,我不认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一点上说,我和那位经济学家的看法相同,这些问题,根本不可解决。或者说,就如一句俗话所说,水里按葫芦,按下这个,冒起那个。你解决鹤顶红问题,又冒出了三聚氰胺问题,解决了三聚氰胺,又冒出了皮鞋奶。

  那么,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无法解决了?我认为不是。

  说到底,还是毛主席那句话,抓主要矛盾。所有问题错综复杂,每一个问题,都是大问题,都是貌似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这所有问题中,有一个是最主要的,只要抓住这个主要的,予以解决,其他的问题,都是次要问题,都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经济滞涨。

  经济滞涨了,银行差钱,烂账问题突出了,其他经济问题,资源问题以及生活问题,全被经济滞涨带出来了。只要经济能够恢复,这些问题,就不再存在,或者说,就容易解决。

  所有一切的关键,在于经济要恢复增长,这个点在哪里?

  这个问题大了,仅提一提,略过。

  谈到经济滞涨,又可牵出另一个问题,即房地产的滞涨。可以说,目前的经济滞涨,恰恰是房地产滞涨带来的。房地产滞涨,是国家政策打压的结果。于是,有几个大房地产商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攻击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他们为什么攻击?道理很简单,在他们看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是自由经济,既然是自由经济,就应该由市场杠杆来调节市场,而不应该是国家政策干预。现在,国家出台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根本。

  逻辑对不对?非常对。所以,他们的言论,获得了很大的支持。不仅仅是支持,甚至是欢呼,一呼万应。

  所以,他们被称为公知。已经不再是大房地产商,而是成了公众代言人。

  某一天,某个和我关系很不错的人对我说,某某代表中国的良心,是中国人的杰出代表,只要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一定会挺他。

  我说,真的不好意思,我不挺他。我不仅不挺他,还反对他,反感他。看来,我要么是没有良知的中国人,要么不是中国人。

  结果,我把这个朋友得罪了,他从此不再理我了。

  我为什么不挺他?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觉得他的思维顶了天花板,而他觉得他的天花板,就是这个世界的天花板。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我们来看看他的立论根本:市场经济就是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经济,任何行政调控,都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

  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他的言论,就是对的。相反,如果这句话是错的,他的言论,不言而喻。

  这句话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是错的,那么,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如果对,那么,政策为什么又要干预市场?

  我不是学经济的,我说不出更准确的经济学理论。以我对哲学的理解,我认为,这句话,在微观层面,肯定是对的,但在宏观层面,肯定是错的。

  政府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维护社会这架大机器的良性运转。政府维护社会机器运转,其中一个至为重要的手段,就是经济上的宏观调控。美国是自由经济吗?大概没有人会怀疑这件事。那么,美联储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干经济的宏观调控的?美国在军事上政治上对全世界保持着高度强势,落脚点是什么?不仍然在维护美国经济的稳定?这不是宏观调控,又是什么?

  如果认同我这一观点,那么,某大房地产商的话,显然就是错了。要么,他自己的思维触天花板了,要么,他在蛊惑人心,在故意制造混乱。我自然不相信会是后一点,社会让他赚了那么多钱,他为什么还要把社会搞乱?

  所以,只剩下一种可能,他的头顶有了一堵墙,他无法让它变成一张纸。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黄晓阳作品集
梁朝伟画传爱情万岁(下)京西胭脂铺二号首长2二号首长职场二规则阳谋高手幕僚爱情万岁(上)高手过招决战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