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解决问题要先动脑后动手(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作者:周沫

第11章 解决问题要先动脑后动手(2)

  真正的巧干,是一种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敏锐机智、灵活精明的反映,是充满活力、随机应变的智慧。只有聪明工作,才能让你更有价值。真正的聪明工作,是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方法,简化工作,提高效率,使自己的工作价值最大化,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彭尼是美国一零售商的老板,商店的生意很不景气,仓库里堆满了积压的货品,已经成了老鼠的游乐园。彭尼不得不经常到仓库里灭老鼠。在捉老鼠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往往在一个老鼠洞里能掏出一窝大大小小的老鼠,很少发现有老鼠单独居住的。

  彭尼真算得上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特别善于将发现的奇特现象运用到经营中来。他找来一块胶合板,上面凿了50个洞,在洞边贴上了商品名称,又分别写上10%、20%、30%、40%的数字,然后在胶合板后面安上了一排瓶子,将他从仓库里捉到的老鼠装进了瓶子里。

  一切准备就绪,他将这些东西放到了柜台上,此举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顾客观看。彭尼对围观的顾客说:他把瓶子里的老鼠放出来,老鼠钻进哪个洞,便按洞边标明的折扣出售商品。

  围观的顾客感到非常有趣,都纷纷要求购货。彭尼一次次放出老鼠,它们分别钻进了一个个洞里,但奇怪的是,这些老鼠钻进的都是标明降价10%或20%的洞,从不去钻30%或40%的洞。

  顾客们纷纷议论:“难道这些老鼠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吗?”彭尼笑容满面地说:“这一点请放心,我可没有这么大的本领来训练老鼠。”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彭尼利用了并非人所共知的老鼠喜欢群居的特性,在需要它们钻的洞上途上些老鼠的粪便,老鼠就自然而然地钻进了洞里。顾客毕竟是流动性的,他们谁也没有对彭尼的办法作深入研究。他们每次购货,能看到老鼠钻洞的表演,还能得到10%或20%的优惠,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不久,彭尼的库存货物就销售一空。

  真正的巧干,就是能够看出别人看不出的东西,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问题,看出别人不能看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机智巧妙地加以解决。

  巧干是解决问题的高速公路。掌握了这种方法,你就会得心应手,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变得不再那么紧张,更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

  由此可见,聪明莫要“小”,智慧当为“大”。我们应该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少一些小聪明,多一些大智慧,多动脑,多思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运用到做好工作、解决问题上,用实际工作效率来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做一个堂堂正正、实实在在的智者,让工作更顺利地展开,让自己更快速地进步。

  感悟与反思

  1.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就那么多,都用在小聪明上了,长真本事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2.巧干不是投机取巧,更不是对苦干的否决。巧干有两层含义:一是巧,即方法;二是干,即行动。也就是说既要有方法,还要有行动。

  忙得“恰到好处”

  请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卢浮宫突然起了大火,当时的条件只允许从宫内众多艺术珍品中抢救出一件,你会选择哪一件?这个问题是巴黎一家杂志曾经刊登过的一个竞答题目。在数以万计的答案中,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回答被认为是最佳的答案——“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这个答案真的令人拍案叫绝。卢浮宫是人类艺术宝库,每一件收藏品都堪称举世无双、价值连城,与其浪费时间权衡选择,不如抓紧时间抢救一件算一件。

  我们的工作也是这样。很多人都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有各种的任务需要完成,有无数的目标需要实现。这些问题、任务和目标往往让我们忙得团团转,结果,“忙”成了“盲”和“茫”,做什么事情都很盲目,缺乏计划性,碰到一个突发事件,就茫然无措。结果常常是忙得一塌糊涂,忙中出乱,忙中出错,忙而无果。

  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应邀去参加好朋友主持的现场直播节目,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直播节目,他早早地就到了现场待命,以免误了时间。

  到了现场后,朋友正在忙着化妆。为了避免一会儿上场不知所云,他赶紧向朋友索取节目程序表以及内容大纲。不料,正在贴假睫毛的朋友说:“连我也还没看到,拜托你去跟我的执行制作要吧,顺便帮我也拿一份。”这个时候,一个蓬头乱发的女子冲了进来,她就是朋友口中的那位执行制作。只见她一会儿急急忙忙地拿资料跑去影印,一会儿又到工程部看其他节目的录像情形,一会儿又像大梦初醒般地端茶给这位老总喝。

  好不容易拿到了节目程序表及内容大纲时,离开场只剩下了20分钟时间,在场的每个人都像百米赛跑冲刺一样,努力看稿。朋友一边看稿,一边不放心地问:“布景准备好了吗?摄像师到位了吗?”没想到这位执行制作竟然喘了一口气后回答:“布景正在组合中。摄像师应该已经到位了。”

  节目总算录完了。那位平日谈笑风生、妙语如珠的朋友无奈地对这位老总说:“我算是记住了,绝对不能跟这种无头苍蝇型的人一起工作,他们是哪件不急做哪件,完全分不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

  忙,本来是好事,是受重视与有能力的表现,更是成就自己事业的基础。但是许多时候,如果我们忙得不可开交,却不知道为何而忙,不懂得该如何忙。盲目地忙碌,最终只能碌碌无为,收不到任何实际效果。

  做事没有主次地瞎忙,只能让你越忙越乱,越忙越穷,不但会让你失去今天,还会失去未来。瞎忙完全是对自己、对企业的一种浪费。只有跳出瞎忙的“怪圈”,才能走上高效率的工作平台。

  都市服务公司创始人亨利·杜赫提说:“人有两种能力是千金难求的无价之宝——一是思考能力,二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妥当处理的能力。”瞎忙的根源就是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结果忙的往往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做的都是无用功,重要的事情则一拖再拖,更糟糕的是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要走出瞎忙的怪圈,停止瞎忙,告别瞎忙,不当“瞎忙族”,首先就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他是身残志坚的代表,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尊敬。

  罗斯福是一个非常注重计划的人。罗斯福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多不便。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他每天都有大量而又繁重的工作要做。如此大的工作量,有时候一个身体健康的人都可能力有不逮,更何况他的身体并不十分方便。那么,他是怎么完成这么繁重的工作的呢?

  他有一个秘诀,其实非常简单:工作表。罗斯福为了能更加高效地工作,和他的团队一起制作了一个非常详细的工作表,时间具体到每分钟,时时把他所要做的事都记下来,规定自己在某时间内做某事。如此,他要做的便是按时完成计划。

  通过他的办公日程表可以看出,从上午9点钟与夫人在白宫草坪上散步起,到晚上招待客人吃饭为止,整整一天他总是有事做的,所有的工作都在按照计划表非常详细、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该休息的时候,因为该做的事都已经做了,他就能放心地去休息。

  细心计划自己的工作,这便是罗斯福办事有效率的秘诀。有智慧的人做事决不匆忙,也不拖沓,不莽撞,不踌躇。他们总是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没有积压,决不拖延。他们不是一有想法就马上去做,发现偏差马上就去调整,而是一开始就把所有事情都想好、理清。

  为了使有限的时间产生最大的成果,我们可以依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自己的工作排出轻重缓急的顺序,将所有的工作分成四类:一是重要而且紧迫的事,二是重要但不那么紧迫的事,三是不是那么重要却是比较紧迫的事,四是不太重要也不太紧迫的事。

  最有效率的员工,总是会把目光和精力聚集在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上,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有充足的剩余时间,去做那些重要而不紧迫、不重要且紧迫,甚至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当然了,对于那些低价值、无效益的事情,就要毫不留情地剔除出去,决不能让它占用自己宝贵的时间,然后就可以按照顺序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不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丢掉一个。

  除了安排好工作顺序,还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精力。任何人的精力和时间一样,都是有限的,合理配置自己的精力,才能更好地保证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到20%的时间里,去全力做好出80%成果的事情。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悟与反思

  1.学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花多长时间做,剩余的时间做什么,未能完成的工作什么时候做。这样才能使工作更有条理,更顺利。

  2.有一个调查数据显示,职场中,有86.1%的人承认自己会“装忙”,62.5%的人认为“装忙”是职场生存哲学,15.9%的人经常“装忙”。你对“装忙”怎么看待?你有没有“装忙”经历?

  不要解释问题,而要解决问题

  赛迪顾问执行总裁罗文用精辟的语言指出:“要解决问题,不要解释问题。”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有事,就是承认自己无能。遇到问题,那些平庸的员工总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开脱:“我没有足够的授权”,“那家公司的货确实已经卖完了”,“这件事真的是小李做的,不是我做的”……诸如此类的解释,听上去合情合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事实,但在你的老板听来,只有一种答案,那就是你掩饰了自己的无能,掩饰了自己的错误,掩饰了自己的不负责任。这种天衣无缝的解释,往往会让问题落入争辩是非的误区。

  老钱做办公室主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郁闷了很长时间。原来那次老总要他陪自己和两位客户去北京办事。老总自己先订了自己的机票。另外3张,就让老钱找人预订。

  正好公司新来了一名员工,他就把任务交给了这名新员工。本着替公司省钱的立场,老钱特意交代了几句,让他多比较一下,尽可能挑便宜一点的。

  下午下班的时候,那名新员工回复说:“钱主任,机票全搞定了,您去机场用身份证登机就行。”

  谁知,第二天一到机场,除了老板,其他人都登不了机,机场说那家订票网站根本就没有订过票。明明说订好了,怎么会没订成呢?老钱打电话过去一问,对方说是订票网站出了点问题,信息失效了。

  老钱气得不行,质问新员工说:“你怎么不找一个好一点的订票网站呢?”对方也觉得很委屈:“您不是说要订便宜点的吗?就数那个网站最便宜了,而且以前也订过票,一直都好好的。”

  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老板脸色很不好看,4个人出差,不可能就他一个飞过去。情急之下,由于经济舱满员,老板一狠心订了3张头等舱,还说,这可是他第一次坐头等舱!听得老钱脸一阵白一阵红的。

  本来跟着老板出差是个好机会,结果“害”得老板坐了头等舱。事后,老钱屡次想找老板解释,都被公司的老员工劝了下来。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工作中时有发生,比如一个项目或一个计划,一不注意办砸了,原因可能有很多,并不是就表示负责人能力不够,工作不认真。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解释多了就是掩饰,反而会让上司认为你心里有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今后在其他工作中,能够重新证明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将同类的事情做得漂漂亮亮的就行了。

  解释问题是对企业文化的毒害。我们首先最应该,也是唯一应该关注的,是问题本身,那些我们口中的解释,往往只是对问题的诸多约束条件中的一个,并非是解决问题的必备前提,更不是唯一的前提。用足够的责任感与敬业心去解决问题、寻求必要的结果,这才是解决问题、破解发展障碍的主要动力。

  麦克和米歇尔是一家报社发行部的业务员。主管安排他们两人负责火车站地区的零售工作。他们卖着同一份报纸,自然就成了竞争对手。麦克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还有减少的趋势。于是他有点气馁了,对他的工作开始敷衍了事,他觉得这样卖报纸没有什么前途。他告诉主管:“火车站那里人口流动性大,根本没有人有时间看报纸,我喊破嗓子也没用。主管,要不把我调到市中心吧……”

  米歇尔也遇到了跟麦克一样的困难,但是他没有因为有困难而退缩,而是静下心来想解决困难的办法,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每天他除了沿街叫卖,还坚持去一些固定的场所,先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再来收钱。为什么米歇尔要这样做呢?他是这样想的:第一,在一个固定的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他的。我先把报纸发出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等于我先占领了市场。我发得越多,他的市场就越小,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构成打击。第二,报纸这东西不像别的消费品,随机性购买多,也不会因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且钱数不多,大家也不会不给钱。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渐渐地,地方越跑越熟,米歇尔的报纸卖得越来越多,尽管也有些损耗,但很小。麦克的调动计划没有被批准,后来不得不放弃了这份工作。

  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不必害怕,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机会。

  永远不要去解释,你解释得再天花乱坠,事情还是解决不了,因为那不过是光说不练,耍嘴皮子,相信你的人不需要它,不相信你的人不会信你。你能做的,也是你应该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下不为例。

  日本名相伊藤博文告诫世人:永远不要向人讲“因为”。这不仅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为人处世、办事做事的最高深的学问。那些优秀的员工,遇到问题,犯了错误,从来不会找借口辩解推脱,而是坦诚承认错误,勇于改正,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每个人都有遇到问题的可能,关键在于你面对问题的态度。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接受,而不是去为自己辩护和开脱。只要你坦率承担责任,并尽力去想办法补救,你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感悟与反思

  1.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会让人因某种原因而误解。因此,有的人是因为不想承认某些存在的事实而通过解释来掩饰真实,有的人因为不想被误会通过解释来澄清事实,也有的人根本懒得解释,别人要怎么说随便,只保持沉默。通常你会怎么做?

  2.有时候,解释是必要的,如果不解释,会引起别人更多的怀疑,但是解释一定不能变成狡辩。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周沫作品集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工作关键在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