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领导者会议中的讲话艺术(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作者:司江伟

第13章 领导者会议中的讲话艺术(3)

  领导者的工作报告不能靠材料堆积吸引人,而要靠内在的逻辑力量吸引人,这样才有深度。与写作相比,说话是口耳相传的语言活动,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听众思考,所以逻辑关系要更为清晰、严密。话语的结构要求明了,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点和材料的排列,要便于理解、记忆和思考,所以要较多地采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安排。当然,时间顺序最好按过去、现在、未来进行安排,这样容易被听者记住。

  (3)连贯一致

  在领导者的工作报告中,内容连贯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报告的展开,不能一开口就“噌”地冒出一句让人摸不着边际的话。同时,报告内容多层意思之间过渡要灵活自然;报告的结尾要进行归纳,简明扼要地突出主题,加深听众的印象。

  (4)要言不烦

  报告中与主题无关的废话,言之无物的空话,装腔作势的假话,会让听众极为厌烦,一定要去除。

  领导者在做工作报告时应当注意在句式变化的同时,多用短句少用长句。长句能够表达缜密的思想,委婉的感情,能够造成一定的说话气势。但是其结构比较复杂,句子长,如果停顿等处理不好,不但说话者觉得吃力,就是听话者听起来也不易理解。而短句的表达效果简洁、明快、活泼、有力。由于活泼明快,就可以轻松地叙述事情;由于简洁有力,就可以表达紧张、激动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和肯定的语气。因此在运用上,易说易听的短句更适合于在交谈、辩论、演讲等重要场合使用。

  4.逻辑性强,使报告的内容层次分明

  领导者的工作报告要让人听明白,就必须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工作报告的思想内容要有一定的次序和步骤,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都要有一个总体的设想。通常我们把这种从总体上安排讲话思想内容的次序,展开讲话结构的步骤,叫做层次。层次又叫“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大段”等,也就是说主体共分几大部分。

  一般情况下,层次大于段落,一个层次包含几个段落,有时也等于段落。

  安排层次要着眼于讲话思想内容的逻辑关系。换句话说,必须先有个合理的、清晰的讲话思路。报告层次混乱、颠三倒四的主要原因是思路不清。要使讲话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就需要报告者要有清晰严密的思路,把层次、段落、过渡照应、用案例、详略安排,以及部分之间的联系衔接都想得一清二楚。

  层次分明的进一步要求是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严密的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意不能重复

  领导者工作报告的内容有好几层,或者有好几个部分,每个层次或部分都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不同的层次或部分的意思不能基本相同,也不能部分相同。否则,就会出现前后重复的现象,既造成讲话的冗长、拖沓,也不便于听众理解。这就要求在讲话中对相同或相近的问题,要集中放在一个层次中讲,不要分散在几个层次中都说。有些领导者在讲话中经常出现这个毛病,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地方都讲到,给人一种重复的感觉。

  (2)层意不能矛盾

  工作报告的各层所表达的意思虽然不同,但都应是在总论点或主旨统帅下的层面,各个层面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总论点或主旨的,不允许有与总论点或主旨相抵触、相矛盾的层面存在。

  (3)层意逐步深化

  在工作报告中,后一层意思要比前一层意思向前发展,表现出一种由分析到综合,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近及远,渐进发展的逻辑关系。如果违背了这些逻辑顺序,就会给人“乱作一团”的感觉,直接影响讲和听的效果。严密的逻辑还表现在每个层次或部分内部各个意思之间,也不能重复、不能互相矛盾。有些领导者讲话中通常出现的毛病是逻辑混乱,层次不清,前后重复,逻辑顺序排列不当。既没有层次感,也没有排列规律,杂乱无章,让人听起来非常吃力。

  5.精辟概括,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

  领导者所作的工作报告,应当精辟简练,不拖泥带水。领导者应当善于概括,善于把大量琐碎的事物,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成简短的话语。概括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概括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纵向概括

  即按照时间或先后顺序,把一些零散的事实材料,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成几条或几点

  (2)横向概括

  即按照空间顺序,把横向的一些零碎的、分散的、复杂的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归纳概括,使其条理和层次清晰,便于记忆。

  (3)理论概括

  即对大量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上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得出带有本质性、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领导者工作报告中的“概括”

  需要做到语言“准确”、“精炼”和具有“针对性”。所谓准确,就是说报告中不讲大话,就是不讲言过其实的话,不唱冠冕堂皇的高调,不违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来自思维的准确性,只有想得明白,思考得周密,才能讲得准确,讲得恰如其分;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听众,挑选精当的语言,运用各种比喻和具体事例紧紧围绕所要阐述的内容,讲清说透,信口开河或泛泛而谈是不会抓住听众的。而语言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讲的事必须真实,不能颠倒黑白;二是要讲出听众的肺腑之言。

  工作报告中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还要精炼。精炼的语言,不仅可以准确鲜明地表情达意,而且能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有的领导者作报告,好啰唆重复,多冗词赘语,不但显得多余,而且带来诸多害处。

  斯大林就曾这样称赞列宁:只有列宁才善于把最复杂的事情描述得这样简单和明确,这样扼要和大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子弹。

  除了准确精炼,领导者作报告的语言还应有鲜明的针对性,这是报告的生命所在。领导者作报告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抓住难点、疑点、热点,要敢于触及现实问题。那些群众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对于那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领导者在报告中必须予以有说服力的回答。如果领导者摸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抓不住问题存在的症结,无的放矢,照本宣科地只讲一些笼统的空话,是很难受到群众欢迎的。

  6.精悍有力,做好报告的结束语

  领导者工作报告的结束语同开头一样重要,好的结尾,能给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也可发人深思,催人奋进。领导者工作报告的结束语,一般是综合归纳报告的内容大意,提出希望、要求,鼓舞号召听众行动起来,按照报告中阐述的道理和要求去做。结束语总的要求是:精悍有力,调子高昂,充满热情,这样才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发挥巨大的鼓动力量。结束语从内容上说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综合归纳全篇讲话的内容,作出肯定性结论,使听众对讲话全文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二是要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给听众进取的信心和奋发的力量。

  报告结束语多种多样,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总结式结束语

  即在讲话结束时,对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归纳和总结。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是这样结束的:“这次大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在新长征中的第一次盛会。同志们是带着自己的丰硕成果来出席大会的。我们相信,大会以后,同志们一定会拿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艺术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谨祝大会完满成功!”

  (2)号召式结束语

  即在讲话结束时,运用极富鼓动性的言辞,或提希望,或提要求,号召人们去努力行动,完成会议任务。

  党的十五大报告是这样结束的:“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结束语的形式尽管很多,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必须以简短有力的语句,总结报告全文的主旨,发出有力的号召。

  工作报告的结尾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当全部思想内容已经表达清楚时,就一定要及时、利索地收场。美国《星期六晚报》的主编罗粹慕先生说过:“我把文章刊登在最受欢迎的地方,就结束了,而在演说上,当听众达到最愉快的点,你就应该设法早些结束了!”

  林肯第二次就任总统的演说结束语历来被称为最妙的、最精彩的结尾。他说: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一切人抱宽容态度;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完成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把国家的创伤包扎起来,关怀那些担负起战争重担的人,关怀他们的孤儿寡妇--凡是可以在我们中间、在同所有国家的关系方面带来和保持公正持久的和平的一切事情,我们都要去做。这个结尾不愧为经典之作,干净利索,凝练有力,极富人情味和鼓动性。

  讲话贵在适可而止。当止不止,白费力气。当讲话因种种原因需要中止时,你仍然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讲个不停,必然引起听众反感。

  这时,你应设法立即中止讲话,这样会得到听众的理解和好评。

  ###三、领导者即席讲话的语言艺术

  1.选择话题,做好即席讲话的准备

  领导者无论出席什么会议,参加什么活动,都有随时讲话的可能,应该处处留心,全神贯注。及时了解和掌握会议和活动的主题,议程安排,参加人员;认真听取其他领导者的讲话或发言,明确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并作认真思考:如果让自己即席讲话,自己准备讲些什么。有了这种警觉和思想准备,作即席讲话时,就会心中有数,不至于心慌意乱,临时抱佛脚。

  实事求是地讲,即席讲话要比一般的讲话、写文章困难。一般讲话、写文章可以认真准备,精心构思,反复推敲,仔细修改,定稿后才发表。

  即席讲话不行,没有现成的稿子,来不及认真准备,容不得深思熟虑,全靠现场思索和临场发挥。且“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容修改和掩饰。因此,即席讲话是对一个领导者心理素质、应变能力、说话水平、文化修养等综合能力的考验。

  即席讲话作为一个紧张而又复杂的语言表达过程,要想很好地掌握,是非常困难的。它与一个人的思想、思维、生活、阅历、知识、口才等诸多因素有直接关系。但是,即席讲话作为领导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讲话形式,并不是高深莫测无法掌握的,自身也有一定的技巧和规律。只要认真学习,勤奋锻炼,即席讲话水平肯定会有较大提高。有了思想准备,只是即席讲话的基础。一旦真的请你讲话,你还必须迅速找一个话题。

  选择话题很重要,有人说,恰当的话题是即席讲话成功的一半。

  选择合适的话题,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选择与会议主题密切相关的话题

  任何会议和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所以任何讲话、发言和讨论都应紧扣这个主题,否则就会跑题,干扰会议方向。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切入,发表独特、精辟的见解,定会得到听众称赞。

  (2)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

  围绕自己熟悉和体会比较深的话题讲话,能够有效地消除紧张情绪,打开思路,激发讲话欲望,应付自如;能够准确表达你的思想和观点,容易谈出深度、谈出新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听众、打动听众。千万不能单纯为了求新、求奇,选择那些自己还没搞懂的话题,更不能冒充内行,乱说一通。否则,要么不能自圆其说,中途卡壳,讲不下去,草草收场;要么破绽百出,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3)选择能吸引和打动听众的话题

  讲话是让人听的,你讲得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听众的反应。听众的反应是衡量讲话成功与否的标准。因此,选择话题首先要考虑听众是否关心,是否愿意听。如果听众对此不感兴趣,尽管你津津乐道、口干舌燥,也没人听,白白浪费唇舌。即席讲话要尽量选那些与听众关系密切、听众熟悉、有一定新意、能给人以启发的内容作为话题。

  (4)选择有独到之处的话题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司江伟作品集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