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章 物流系统(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 作者:沈珺,丁军

第10章 物流系统(2)

  (3)输出。物流系统与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手段和功能对环境的输人进行各种处理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称为系统的输出。其具体内容有:产品位置与场所的转移;各种劳务,如合同的履行及其他服务等;能源与信息。

  (4)限制或制约。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施加一定的约束称之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限制和干扰。其具体有:资源条件,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能力的限制;价格影响,需求变化;仓库容量;装卸与运输的能力;政策的变化等。

  (5)反馈。物流系统在把输人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中,由于受系统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按原计划实现,需要把输出结果返回给输人,进行调整,即使按原计划实现,也要把信息返回,以对工作做出评价,这称为信息反馈。信息反馈的活动包括:各种物流活动分析报告、各种统计报告数据、典型调查、国内外市场信息与有关动态等。

  5.物流系统化

  物流系统是指从生产供应到消费资料废弃的一个范围很广的系统。这里主要就其中有关从生产到消费的范畴来研究所谓的物流系统化问题,即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子系统)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1)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1)服务(service)。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等现象,费用。

  (2)快捷(speed)。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为此,可以把物流设施建在供给地区附近,或者利用有效的运输工具和合理的配送计划等手段。

  (3)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saving)。虽然我国土地费用比较低,但也在不断上涨,特别是对城市市区面积的有效利用必须加以充分考虑,应逐步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的物流机械,求得空间的有效利用。

  ()规模适当化(scaleoptimization)。应该考虑物流设施集中与分散的问题是否适当,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女卩何合理利用,情报系统的集中化所要求的电子计算机等设备的利用等。

  ()库存控制(stockcontrol)。库存过多则需要更多的保管场所,而且会产生库存资金积压,造成浪费。因此,必须按照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

  上述物流系统化的目标简称为“5S”,要发挥以上物流系统化的效果,就要进行研究,把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货物量作为一贯流动的物流量看待,依靠缩短物流路线,使物流作业合理化、现代化,从而降低其总成本。

  2)物流系统设计的要素

  在进行研究中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数据。

  (1)所研究商品(Products)的种类、品目等。

  (2)商品的数量(Quantity)多少、年度目标的规模、价格。

  (2)商品的流向(Route)、生产厂配送中心、消费者等。

  (3)服务(Service)水平、速达性、商品质量的保持等。

  (5)时间(Time),即不同的季度、月、周、日、时业务量的波动特点。

  (6)物流成本(Cost)。

  以上P、Q、R、S、T、C称为物流系统设计有关基本数据的6个要素。这些数据是物流系统设计中必须具备的。

  2.2物流系统分析

  2.2.1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

  物流系统分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事务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物流系统是多种不同功能要素的集合。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众多的功能模块和各级子系统,使整个系统呈现多层次结构,体现出固有的系统特征。对物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了解物流系统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把握物流系统行为的内在规律性。所以说,不论从系统的外部或内部,设计新系统或是改造现有系统,系统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同环境的相互影响。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收集、比较、分析和数据处理,并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系统仿真试验;把试验、分析、计算的各种结果同早先制订的计划进行比较和评价,寻求使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者的最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

  系统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决策者形成正确判断所必需的资料和信息,以便获得最优系统方案。

  由于系统分析需要的信息量大,为了准确地收集、处理、分析、汇总、传递和储存各种信息,要应用多种数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分析和比较实现不同系统目标和采用不同方案的效果,为系统评价和系统设计提供足够的信息和依据。

  2.2.2物流系统分析的特点

  系统分析是以系统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优策略为重点,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给予决策者以价值判断,以求得有利的决策。

  (1)以整体为目标。在一个系统中,处于各个层次的分系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及目标,彼此分工协作才能实现系统整体的共同目标。比如,在物流系统布置设计中,既要考虑需求,又要考虑运输!储存、设备选型等;在选择厂(库)址时,既要考虑造价,又要考虑运输、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资源供给等因素。因此,如果只研究改善某些局部问题,而其他分系统被忽略或不健全,则系统整体效益将受到不利影响。所以,从事任何系统分析都必须以发挥系统总体的最大效益为准,不可只局限于个别部分,以免顾此失彼。

  (2)以特定问题为对象。系统分析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目的在于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物流系统中的许多问题都含有不确定因素,而系统分析就是针对这种不确定的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同的系统分析所解决的问题当然不同,即使对相同的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要进行不同的分析,制订不同的求解方法。所以,系统分析必须以能求得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方案为重点。

  (3)运用定量方法。解决问题,不应单凭想象、臆断、经验和直觉。在许多复杂的情况下,需要有精确可靠的数据、资料,以作为科学决断的依据。有些情况下利用数字模型有困难,还要借助于结构模型解析法或计算机模型。

  (4)凭借价值判断。从事系统分析时,必须对某些事物作某种程度的预测,或者用过去发生的事实作样本,以推断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或f向。由于所提供的资料有许多是不确定的变量,而客观环境又会发生各种变化,因此在进行系统分析时,还要凭借各种价值观念进行断和。

  2.2.3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

  根据上述系统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可以看出,为了进行系统分析,通常应考虑下列5个要素。

  (1)目标。目的和要求是系统分析的首要工作。为了正确获得决定最优系统方案所需的各种有关信息,要充分了解建立系统的目的和要求。

  (2)替代方案。替代方案是选优的前提,没有足够数量的方案就没有优化。在分析阶段,可以制订若干能达到已经确定的目的和要求的系统替代方案。例如建立一个车间物流搬运系统,可以采用辊道、输送机、叉车或无人搬运车等不同的替代方案。一般情况下,当多种方案各有利弊时,究竟选用何种方案为最优,这就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

  (3)模型。建立各种模型,可以在尚未建立系统之前就能预测系统的有关功能和相应的技术参数,作为系统设计的基础或依据。另外,根据需要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各替代方案的性能、费用和效益,以利于方案的分析和比较。在物流系统中,多采用数字模型和逻辑模型,以确定各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和逻辑关系。

  (4)费用和效益。建立一个大系统,需要有大量的投资费用,而一旦系统建成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效益。一般说来,效益大于费用的设计方案是可取的,反之是不可取的。

  (5)评价标准。所谓评价标准就是确定各种替代方案优先选用顺序的标准。评价准则一般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难在都要求具有明确性、可计量性和适当的灵敏度。

  2.2.4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

  由于系统输入、输出和转换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要素的动态性质,以及系统内部同其所处环境存在矛盾,范围广泛,错综复杂,因此,在系统分析时,必须处理好各种因素的关系。

  (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一个系统,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系统环境的变化,对一个系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一个企业物流系统,不仅受到生产类型、物流形式、厂内运输与搬运等内部因素的作用,而且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既有输入又有输出。企业物流经生产系统的转换处理,一方面向外界输送产品,同时又从外界吸收原材料以保障企业生产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进行系统分析必须把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有关因素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选择一个良好的方案,不仅要从目前利益出发,而且还要考虑到将来的利益。如果我们采用的方案对目前和将来都有利,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对那种一时有利、长远不利的方案最好不要选用。

  (3)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结合。一个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如果每个子系统的效益是最好的,但全局利益并不好,这种方案是不可取的;反之,若子系统的效益并不都很理想,但整个系统的效益比较好,则这种方案可取。总之,系统分析最后要落实到系统整体的效益上。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是指用数量指标分析,可用数量来表示。定性分析是指那些不能用数量表示的指标,如政策因素、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对这些因素只能根据经验、统计分析和主观判断来解决。方案的优劣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但又不能忽视定性分析,最优的方案应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综合。

  2.2.5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任何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均有其一定的逻辑推理步骤,任何问题仅做一项分析往往是不够的。一项成功的分析是一连续的循环。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如图2-1所示。

  (1)问题构成与目标确定。当一个研究分析的问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将问题做与物流系统合乎逻辑的叙述’其目的在于确定目标,说明问题的重点与范围’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2)收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在问题构成之后,就要拟定大纲和决定分析方法,然后依据已搜集的有关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

  (3)建立模型(模型化)。为便于分析,应建立各种模型,利用模型预测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根据其结果定量说明各方案的优劣与价值。模型的功能在于组织我们的思维及时获得实际问题所需的指示或线索。模型充其量只是现实过程的近似描述,如果它说明了所研究的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就算是一个满意的模型。

  (4)综合评价。利用模型和其他资料所获得的结果,将各个方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显示出每一项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成本效益。同时考虑到各种有关的无形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理论等,所有因素加以合并考虑并研究,获得综合结论,以指示行动。

  (5)检验与核实。以试验、抽样、试行等方式鉴定所得结论,提出应采取的最佳方案。在分析过程中可利用不同的模型,在不同的假定下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比较,获得结论,提出建议。但是否可行,则是决策者的责任。

  2.3物流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是系统分析中复杂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利用模型和各种数据,从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对系统现状进行评价。对物流系统评价需要有一定的量化指标,这样才能衡量物流系统实际的运行状况。一般把衡量系统状态的技术经济指标称为特征值,它是系统规划与控制的信息基础。对物流系统的特征值进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特征值体系,有助于对物流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有助于准确反映物流系统的合理化状况和评价改善的潜力与效果。

  2.3.1物流系统的特征值及其制订标准

  1.物流系统的特征值

  1)物流生产率

  物流系统的行为过程是以一定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投人)完成某种预测的服务(产出)的过程。物流系统的投人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能源和技术,各项投人在价值形态上统一表现为物流成本。物流系统的产出就是为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提供的服务。衡量物流系统投人产出转换效率的指标称作物流生产率,它是物流系统特征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生产率通常包括实际生产率、利用率、行为水平、成本和库存5个方面的指标。

  (1)实际生产率。它是指系统实际完成的产出与实际消耗的投人之比,如人均年仓储物品周转量、运输车辆每吨年货运量等。这里所讲的“实际”有两方面含义:①投人值与产出量不受价格变化的影响,即以不变价格进行衡量,或用等实物量进行衡量。

  ②产出必须具有价值,而不仅仅是对付出努力的一种反映,例如卡车可以整天空驶而产生大量的运行公里数(付出的努力)(但这些公里数对物流系统没有什么价值。

  (1)利用率。物流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是系统需要的投人与实际的投人之比,友卩运输车辆的运力利用率、仓储设施的仓库利用率等。

  (2)行为水平。物流系统的行为水平是系统实际的产出与期望的产出之比,实际上是对系统各生产要素工作定额完成情况的评价,如每人时的实际件数与定额数之比。有时也用完成工作的规定时间与实际时间之比来衡量。

  (3)成本。物流系统的各项投人在价值形态上统一表现为物流成本,因而可以通过比较成本与产出的价值量或实物量来衡量物流系统的实际生产率,或者通过实际成本与成本定额的比较来衡量物流系统的行为水平。运用成本来衡量物流生产率有两个有利条件:

  ①成本忠实地反映了物流系统的运行状况;

  ②成本能成为评价物流过程各项活动的共同尺度,以利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统一管理,达到降低物流系统总成本的目的。

  (1)库存。库存是物流系统劳动占用形式的投人,库存的数量大小与周转快慢是物流系统投人产出转换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这方面的指标有库存周转天数、库存结构合理性等。

  2)物流质量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沈珺,丁军作品集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