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6章 供应链管理(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 作者:沈珺,丁军

第56章 供应链管理(1)

  学习目标

  掌握供应链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类型。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征及其基本内容。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其行动步骤。

  理解4种最常见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即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电子订货系统(EO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14.1供应链概述

  14.1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

  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得到了研究合作关系、JIT关系、精细供应、供应商行为评估和用户满意度等问题的学者的重视。但这样一种关系也仅仅局限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而且供应链中的各企业独立运作,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麦当劳和苹果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

  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给出一个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14.2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14.3供应链的特征

  从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一个企业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2)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3)面向顾客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的,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顾客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4)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从而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

  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容量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一个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设备容量和生产能力(所有节点企业能力的综合,包括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但用户需求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而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增加、浪费增加等现象时,企业不是在最优状态下运作,供应链则处于倾斜状态,平衡的供应链可以实现各主要职能(采购\/低采购成本、生产\/规模效益、分销\/低运输成本、市场\/产品多样化和财务\/资金运转快)之间的均衡。

  2.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的功f辨莫式(物理功和市场中介功可以把供应链划分为两种:有效性供应链(EfficientSupplyChain)和反应性供应链(ResponsiveSupplyChain)。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两种类型供应链的比较如表14-1所示。

  14.2供应链管理

  14.2.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

  对于供应链管理,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和称呼,如有效用户反应(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ECR)!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QR)!虚拟物流(VirtualLogistics,VL)或连续补充(ContinuousReplenishment),等等。这些称呼因考虑的层次、角度不同而不同,但都通过计划和控制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合作,实质上它们一定程度上都集成了供应链和增值链两个方面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例如,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菲利浦(Phillip)则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组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2.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在过去几年里,许多企业已经使制造成本降到了尽可能低的程度。产品质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竞争的分离器,现在也逐渐趋于同等水平,于是满足用户对于产品交付的特殊要求就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下一个关键机遇。目卩些懂得如何改进供应链管理的公司就将成为全球市场上成功的故事。研究显示,优异性能与平均性能的供应链组织之间存在重大的成本差异,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必须采取的下一个战略步骤。

  供应链管理能够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它能够使渠道安排从一个松散地联结着独立企业的群体,变为一种致力于提高效率和增力卩竞争力的合作力量。在本质上,它是从每一个独立参与者进行库存控制,变为一种渠道整合和管理。供应链管理还能增加渠道的竞争力,合作行为将减少风险,提高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排除浪费和重复努力。在传统的渠道中,配置的大量库存构成了极大的风险。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可以排除或减少与存货投机相关的风险。

  供应链管理如此重要,难怪有学者认为,以前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未来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由图14-3可见,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

  在以上4个领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细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而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2)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

  (3)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

  (4)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

  (5)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

  (6)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

  (7)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

  (8)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成品的费用)与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此要把供应链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企业群体获益的目的。

  14.2.3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物料管理和控制有着明显的区另0,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如图14-4所示。

  (2)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关系),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影响或者可以认为它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

  (3)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地连接。

  (4)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管理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和超常的性质。在传统的管理活动中,管理目标一般是针对现有问题来制定的,设计的管理行为主要着力于最终解决问题,因此管理的目标比较单一,以最终能解决问题为管理的追求;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则较复杂,它不仅追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而且还关注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方式、最佳的途径解决问题。这就使得管理的目标既有时间方面的要求,也有成本方面的要求,同时还有效果的追求。例如,“在最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产品,以最低的价格送到合适的消费者手中”,正说明了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多元化。

  (2)管理视域极大拓宽。管理视域代表着管理主体行为的活动范围。管理视域越窄,管理行为就越受限制,管理的影响力度也就必然越小。在集成思想指导下,供应链管理的视野得到极大地拓宽,过去那种围绕企业内某具体部门,或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的点、线或面式的管理疆域,现在已被一种更加开放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空间所取代。在这里,管理的触角从一个部门伸到了另外一个部门,从企业内伸到了企业外,从本行业伸到了其他相关的诸多行业。总之,管理视野是全方位、立体状的,从而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充分自由的运作空间。

  (3)管理要素更加多样,包容度大大增加。在过去的管理活动中,人、财、物是基本的管理要素。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一方面,上述管理要素的内容不断演化更新;另一方面,各种新的管理要素也大量涌现,各种管理要素的重要性也相继发生转换。由于科技已上升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因而它在管理中的地位也变得至关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管理要素的种类和范围都比以往有更大的拓展。从人、财、物,到信息、知识、策略等,管理对象无所不包,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软、硬资源要素,因而使得管理者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同时管理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尤其应引起管理人员注意的是,软性要素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日渐重要。由于供应链管理中知识、智力的含量大大增加,在许多情况下,信息、策略和科技等软性要素常常是决定供应链管理成败的关键。

  (4)管理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力卩,系统边界日益模糊。从本质上来看,企业供应链管理行为既是由企业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并受企业支配的各项活动的总和,又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受外在环境剌激做出的各种决策和对策的反应。供应链管理行为所涵盖的不只是企业内部的技术行为,而是涉及一系列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经济行为。它融合了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交互作用,并且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密切相关的、动态的、开放的有机整体。而且,其中的各项要素之间又交织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链,从而使得供应链管理行为极其复杂,难以把握。另外,由于供应链管理打破了传统管理系统的边界限制,追求企业内外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即企业的内部资源、功能及优势与外界的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协调、相互利用,形成一种“内部优势外在化、外部资源内在化”的态势,从而使管理的系统边界越来越难以确定。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必须运用非常规的分析方法才有可能较好地把握管理系统的内在本质。

  14.2.4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

  合作机制

www.xiaoshuotxt.netT 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沈珺,丁军作品集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