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不生气的活法》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1章 物欲太盛心难静——别为名利气不完(4)(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不生气的活法》 作者:文柯

第31章 物欲太盛心难静——别为名利气不完(4)(2)

  我们愈研究那些有成就者的事业,就愈加深刻地感觉到,他们之中有非常多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开始的时候有一些阻碍他们前进的缺陷促使他们加倍地努力,从而得到更多的报偿。正如一些残疾人所说的:“我们的缺陷对我们有意外的帮助。”

  不错,也许弥尔顿就是因为瞎了眼,才写出惊世的诗篇,而贝多芬可能正是因为聋了,才谱出不朽的曲子。

  “如果我不是有这样的残疾,我也许不会做到我所完成的这么多工作。”达尔文坦白承认他的残疾对他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有一次,世界最有名的小提琴家欧利·布尔在巴黎举行一次音乐会,他小提琴上的A弦突然断了。令人惊讶的是欧利·布尔居然用另外的那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这就是生活,”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说,“如果你的A弦断了,就在其他三根弦上把曲子演奏完。”

  这不仅是生活,这比生活更可贵——这是一次生命上的胜利。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我们应该把只有一条腿的威廉·波里索的这句话刻在铜牌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作资本。任何傻子都会这样做,但真正重要的事是要从你的损失里获利。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之间的根本区别。

  所以,当命运交给我们一个柠檬的时候,让我们试着去做一杯柠檬水。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用肯定的思想替代牢骚,能有效阻止你为那些已经过去和已经完成的事情的忧虑,而且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牢骚让你成为孤家寡人

  沉溺于抱怨,只会驱走身旁的朋友。为何不放眼未来,用正向思考面对每一天呢?

  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遭遇了挫折与不公时,难免会发出不平之声,并且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同情。不过,当一个人不断地把抱怨和指责的矛头对准别人时,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继而产生负面效果。

  爱发牢骚的人,很难与人友好地交往,即使他并没有直接说对方不好,但他那万事皆不如意的心态,让人很难与他找到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人们还会觉得他太“刁”,难以相处,常常避而远之,偶有接触,也只好打个“哈哈”敷衍了事。因此,总讲负面话,总是对人抱怨的人最终会成为难以与人相融的孤家寡人。

  丽丽是一个喜欢发牢骚的女孩,遇上一点事情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上学的时候,丽丽总是埋怨老师没有把她教好,使她的成绩无法得到提升。还说老师太偏心,对那些成绩好的同学非常重视,对自己总是爱理不理。不仅如此,她还埋怨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清高,总是一副冷漠的样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学毕业,直到参加工作后,丽丽爱发牢骚的毛病一点都没改。这样工作了两年多,许多比她后进公司的同事都已升职,但她依然没有得到提升。对此,她常常这样埋怨:“我到公司这么多年了,按理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却一直升不上去?一定是有人看我不顺眼,故意算计我!”

  一旦有同事得到了老板的重用,她就爱挖苦别人:“某某到公司不到三年,可是升官发财都有他的份儿,唉!比起逢迎拍马,我是一点也不如他!”“真不知道老板是怎么想的,像我这种人才,在这个行业里待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没有出人头地,老板真是太不公平了!”

  在生活中,丽丽也常常埋怨这个、批评那个,看谁都不顺眼,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做了对不起她的事似的。不但如此,她还整天喋喋不休地到处煽风点火,找人“咬”耳朵,拼命把自己的怨气往别人身上倒,自己不开心也就罢了,还老想把别人一起拖下水。

  后来,丽丽因为到处散布负面消息,不仅在公司里得不到重用,连朋友也寥寥无几,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工作也岌岌可危。

  对此,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科因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牢骚过后常常使人更加郁闷、烦恼。就算牢骚产生的根源是真正的不公,但用牢骚来化解怨恨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它很快就会转变成一种恶劣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将你定位于受害者的角色上,并可能让你随时寻找外在的借口,即使对最无心的话在最不确定的情况中,你也能很轻易地看到不公平的证据。

  心理学家还认为,经常牢骚满腹的人只有在苦恼中才会感到适应,这种习惯于怨恨和自怜的情绪,会让人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不快乐的可怜虫或者牺牲者。因为,一个人有埋怨之心,他就不可能把自己想象成自立、自强的人。抱怨的人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把自己的感受和行动交给别人支配,他像乞丐一样依赖别人。如果有人给他快乐,他也会抱怨,因为对方不是照他希望的方式给的;如果有人永远感激他,而且这种感激是出于欣赏他或承认他的价值,他还是会有抱怨之心,因为他觉得这种感激过于虚假;如果生活不如意,他更会抱怨,因为他觉得生活欠他的太多。

  其实,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偶尔发发牢骚也是正常的。如果将牢骚变成了口头禅,那么,你很有可能成为孤家寡人,很难获得他人的帮助与支持。

  生活中需要经常发泄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卧室中挂一个沙袋以施展拳脚,把心中所有的不平与愤怒统统让它去承受,然后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静。还可以对事情重新估计,不要只看坏的一面,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你不妨自我犒劳一番,如去饭馆美餐一顿或去逛逛商店。或者考虑一下怎样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的问题。更可以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或者想一想还有处境比自己更差的人……但绝不可人前人后地不停抱怨,牢骚满腹,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糟。

  不作无谓的埋怨和惋惜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当你无法改变一些已经发生的事实时,你要学会忘记,而不是无谓地埋怨与惋惜。

  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教师教学生的方法非常与众不同。一天给学生上课时,教师拿出了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再也没有原来的美丽。这时学生中不断发出了惋惜声。教师指着咖啡杯的碎片说:“你们一定对这只杯子感到惋惜,可是这种惋惜也无法使咖啡杯再恢复原形。今后在你们的生活中如果发生了同样无可挽回的事时,请记住这破碎的咖啡杯。”

  这是一堂很成功的心理教育课,学生们通过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无法改变失败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忘记它,而不要一味埋怨和惋惜。

  “真倒霉,又塞车了。”“这鬼天气,又下雪了。”“可恶的主管,明知我不擅长交际,竟然还把我派到业务组。”……

  这些埋怨的话也许你耳熟能详,也许你熟视无睹,也许你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这些朋友好像从来就没有过顺心的时候,什么时候与他们在一起,都会听到他在不停地抱怨。高兴的事他抛在了脑后,不顺心的事他总挂在嘴上。他把自己搞得很糟糕,把别人也搞得很不安。

  有这样一个人,别人从来就没有从他嘴中听到他说过“今天真高兴”、“今天天气不错”等这样让人心情轻松舒畅的话语。每日每时,他都会有许多不开心的事,他总在不停地抱怨。其实,他所抱怨的事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小事情,其他人也会遇到。但明智的人对他的牢骚会一笑置之,因为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是无力改变的,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测的,能补救的则尽力补救,无法改变的也就坦然受之,调整好自己的心绪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但有的人就是那样,一遇到不高兴的事就挂在嘴上,搞得自己的情绪很糟,身边的人也疲惫不堪,见到他就想躲。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不难想象,他犯错误的几率自然要比别人高,许多新的不顺又在后边等着他,那么他又要开始新的一轮抱怨、沮丧、出错、倒霉……他自己还不明白:我运气为什么总是这样差,那些能力不如我的人为什么干得总比我好,他们的运气为什么总比我好?

  而有的人却不一样,他们从不因外界的因素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影响自己的决定,他们总是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一个用餐的客人问服务生:“明天天气预报如何?”

  服务生肯定地说:“会是我喜欢的天气。”

  客人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是你喜欢的天气?”

  服务生回答说:“我发现环境不是我能改变的,但我的心情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善于适应我所遇到的一切。因此,明天天气一定是我喜欢的。”

  要知道,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常常发生,我们不可能保证事事顺心。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我们要坦然面对;对于摇摆不定的事,要往好处想,不要总把一些垃圾堆在心里,把乌云布在脸上,把牢骚挂在嘴边。这样,才能使自己多一份愉快,少一份烦恼。

  有人抱怨上帝,有人赞美上帝

  如果你经常挑剔别人的缺点,可能会给你一种优越感,但是,你也只不过是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不够好而已。

  如果你选择接纳别人,照单全收,你对世界以及自己在世上的定位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那是一个很大的解脱。

  你当然会有比较喜欢相处的人,但是也不必觉得其他人都“不怎么样”。你有自己的偏好,但是你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分成“对”或“错”。与你的标准相符固然好,然而不一样也并不一定表示就不能存在。

  有人说:“可是,我从小被家里人灌输用负面的眼光去看事情。”一个人成熟后,就会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你现在可以主宰自己的脑袋,你一定能改变它。

  当你开始从身边的人中找寻“美”时,你也会发现自己更多的内在美。你所看到的别人,不是他们自己,而是你自己的反映。

  你对世界的体验,其实是你对自己的体验。如果你不喜欢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责怪镜子是没有用的。

  必须承认,生活中存在许多不愉快的玩笑,不过要使它美好却也不难。为了做到这点,光是中大奖、得个称号、有个称心伴侣、出人头地是不够的——这些都是无常的,而且也很容易习以为常。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和快乐,就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状况。当生活一成不变时,你需要时常告诉自己:我很满足现在的状况;当出现不幸时,你要宽慰自己:真幸运,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

  契诃夫在他的一篇文章里介绍了一种苦中寻乐的思考方法。

  第32章 牢骚照进现实——停止抱怨,抱怨只会让人越想越气(2)

  ——要是有穷亲戚来找你,那么你不要脸色发青,而要喜洋洋地叫道:真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

  ——要是你听到了难听的歌声,你应该庆幸:我是在听音乐,而不是在听猫叫或狼嚎。

  ——要是你有一颗牙疼起来,那你就该高兴,幸亏不是满口的牙疼。

  以此类推,照着这样的方式去看世界,你会发现生活变得其乐无穷了。

  有一位老先生经常对人说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话传到税务单位那儿,引起了税务人员的注意,就派了一个人去调查他。税务员问老人:“请问你都有什么财产?估价多少?”

  老人说:“我有健康的身体,它使我不需要依赖别人照看,使我有心情欣赏饭菜的美味、花草的清香。”

  税务员问:“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财产?”

  老人回答说:“我还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每天把家布置得十分温馨,有烦恼时总能得到她的安慰和帮助。”

  税务员疑惑地问:“还有别的吗?”

  老人兴奋地说:“我还有几个孩子,他们都十分孝顺、聪明而且健康。”

  税务员不满地说:“你说你是最富有的人,那你难道没有什么房地产?银行里有多少存款?”

  老人看了看他,微笑着说:“我拥有这些,难道算不上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吗?”

  恬淡看待世事,其实就是宽容和知足。

  不幸和非难常常会把我们的生活击得支离破碎。有个可以快乐起来的方法,那就是改变思考的重心,试着去想美好的东西。不是抱怨薪水太低,而是感激你拥有一份工作;不是怨恨朋友都离开你,而是享受孤独的宁静。

  有人抱怨上帝——因为玫瑰有刺,有人赞美上帝——因为刺中有玫瑰。幸福并不是要到什么地方去才能得到的东西,只要你怀着一颗美丽的心看待世界,它就已经在你手中了。

  记住,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内心充满公平感的人,到处为自己谋求公平,也许你也是其中之一。

  公司里,也许抱怨别人与你干的一样多甚至比你少,但工资却拿得比你多。认为那些著名歌星的收入太高,而自己连房子都买不起,这实在不公平,并因此感到恼火。

  认为别人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时,总是可以逍遥法外,而你却连一次闯红灯也溜不掉,因此感到十分不公平。

  总是说:“我会这样对待你吗?”其实就是希望别人都同你一模一样。总要报答别人的友善行为:你要是请我吃饭,我也应该回请你,或者至少送你一瓶酒。人们常常认为这样做才是懂礼貌、有教养。然而,这实际上仅仅是保持公平对等的一种做法。

  对任何事情都要求前后一致、始终如一。爱默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味愚蠢地要求始终如一,是心胸狭隘者的弊病之一。”倘若你坚持始终如一地以“正确”的方式做事,就很可能属于心胸狭隘的一类人。

  在争论时,非要辩出个明确的结论:胜利的一方就是正确的,失败的一方则应承认错误。以“不公平”的论据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昨晚出去了,今晚让我等在家里就太不公平了。”要是对方不接受你的意见,就愤愤不平。

  做自己本不愿意做的事情(如带孩子上街玩、周末去父母那儿做客或给邻居帮忙),因为你担心不这样做会对孩子、父母或邻居太不公平了。其实,不要将一切问题都归罪于不公平的现象,应该客观地考虑一下你为什么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决定。

  认为“如果他能这样做,我也可以这样做”,用别人的行为来为自己辩解。你可能用这种误区性理由,解释自己的作弊、偷窃、轻佻、欺诈、迟到等不符合你的价值观念的行为。例如,在公路上开车时,一辆车把你挤到了路边,你也要去挤他一下;一个开慢车的人在前面挡了你的路,你也要赶上去挡他一下;迎面来车开着大灯晃了你的眼,你也要打开自己的大灯。实际上,你是因为别人违反了你的公正观念,而在拿自己的性命赌气。这就是在孩子们中间经常出现的“他打了我,所以我要打他”的做法,而孩子们则是在多次见到父母的类似行为之后,才学会这样做的。

  每每收到礼品,都要回赠对方一件价值相当的东西,甚至加倍报答。坚持在各方面与别人保持对等,而不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事物毕竟应该是公平对等的”。

  上面就是我们在“公平”之路上可以见到的一些具体情形。在这里,你同身边的人都多少会受到一些震动,因为你们头脑中有一种完全不现实的概念:一切都必须是公平合理的。

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 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文柯作品集
不生气的活法人生要留一份淡定和从容给自己做人要方处事要圆谋略高手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