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心经随喜》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心经随喜》 作者:胡兰成

第7章

  五蕴皆空的修行就是佛教的“戒”、儒家的“节”、道教的“损”(减少),还像日本神道的“祓”,字虽不同,却是同一件事。

  依五蕴来说,戒就是不囿于外物,应是“向内”的教育。动物只向外,一点也不向内反省,到了人才会开始向内。不仅是道德上如此,科学上也一样,应用技术者向外的人便可以担任,但原理的发明者如爱因斯坦等都是向内的人。那就是说科学也是道德,因向内而产生创造性。

  关于戒律的教诲方式,中国与日本民间本就实施已久,年幼的孩子非但得不到父兄和师长的赞赏,只会受到叱责,受这种教育的孩子日后都成了明治维新或中国辛亥革命中的大人物。

  节就是节日,或者节制,正月里的游春、三月三日的女儿节、五月的鲤鱼旗、秋天的盂兰盆会舞蹈、冬天狮子舞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了。但是节庆过了就得收心,不能因为节日的欢乐而耽溺其中。如果撇开节庆,只为娱乐而歌舞,势必心志颓废,形成当下的奢靡之风。正是《书经》上说的“恒歌酣舞,时谓淫风”。

  损指减少,就今日而言,就是电视机照相机等多有几架无妨,只是不要看太久或使用过度。真富贵的人家拥有很多华丽的服装和宝石,却出乎意外的简朴,真正使用的东西很少,也希望现代福利国家的大众生活型态也能形成这样清高的品格。

  筑波山梅田家里挂着宫岛大八先生的字“花有神”

  三个字,一个字约一尺大。每回看到这个,我就会想起儿时,在儿童眼里真是花有花神,而中国道教的《黄庭经》

  中说五脏六腑各有神。五蕴亦像花一样,空而庄严神圣。

  而在如今大城市中,花已非真花,水亦非真水。国会议事堂里所做的事情亦非天下的真实,祭祀成了观光表演而渐渐远离其本质。这种情况就是佛经里说的五蕴皆浊,陷入了五浊恶世。为了澄清这浊,就像河流靠源头奔流出清泉,我们亦只有从先人的教化中去寻找出路。中国古琴有这样的良言,“琴者禁也,心之禊也”。我从伊势神宫得到撤下来的供品和现场法会的陶器,满心欢喜感激,顿觉万物因日本神道之祓而变得真实,遂有天地之始的感觉。

  度一切苦厄。

  此句,“苦”即是日语中出现的“四苦八苦”,四苦是生、老、病、死之苦。这些加上刀兵、水、火、贫贱四个,叫作八苦。但刀兵等是灾厄,称作四苦四厄更合适。

  “度”和《易经》中既济、未济的“济”字同义,意思是并非要征服苦厄,而应该度苦厄。

  度生老病死之苦,并不是否定生老病死,而是去除那种苦的修行。

  生之苦包括营生之苦与因果轮回之苦。动物只管营生,而生为人就应该还有各种礼制,这是中国人、日本人从遥远的几千年前传下来的。不介意营生,而能舍弃生命成就大义之事只有圣贤与浪人可为,一般人亦都能超越只管营生层次的动物领域,因礼制而成就人世风景。但现在是于进化史上走回头路,所谓的现代福利国家只谈生活,无论哪个内阁的施政演说都不谈礼制。没有礼制,无论怎样提高生活质量亦不知创造生活的余裕,只求能够活下去的沉重,负担仍然不变。这在政治革命来说就是重建文明的课题,此所以比起佛僧,志士更亲近般若心经。

  又因果轮回之苦,是起因于生的规则和节奏以及禁忌。绵羊离不开集体行动,蚕的作茧亦决定了型,蝉的一生是从幼虫时就决定的。因此因果律是宿命的,众生难逃。尽管生而为人,在这样一个现代福利国家的社会,仍然宿命难逃。我在学生时代,对将来的事情一无所知,而现在的学生是被国家雇佣体制的就业,与退休养老金决定了命运。这样的宿命,都在朝着时代的大毁灭前进。

  但人应该可以摆脱这样的宿命。只有人才能顺从或者摆脱因果律的束缚。人的伟大发明,如几何学的点、线、圆以及仅有的几条公理、无理数,皆已摆脱了因果律的束缚。

  若能从因果律中解脱出来,则当下即可以摆脱宿命。

  人类的智慧与风流的极致,照《易经》所说的,就是要依从和摆脱因果律之事。最后在因果律不可抵达的地方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幸运。最好的文章都是作者没有预料到的,只能说是天然偶成。那是一种值得千年感激的偶然的幸运。窑变是以同样的釉药,却变化出万千的色彩,让人唯有惊喜而已。人的这种作为是天地无心,却足以一举摆脱因果宿命一切的禁忌。

  人生的幸运是偶然的,偶然本是难得。偶然就是让因果律中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使历史迈向未知的境界。偶然即是未定之事,恰好与宿命的早已注定相反,革命者与创造新历史的人起初面对着不利的条件,正如下围棋时猜到白子的一方,面对局势的难以捉摸,反倒有望。

  无论是印度的佛教,中国的《易经》,还是日本的《古事记》,都没有宿命之神,可以说是可喜的好事。

  中国人与日本人所说的“运”,是幸与不幸尚未定,与宿命完全不同。而在西洋则希腊神话里就连诸神都不敌宿命之神。轮回之苦因是早已注定的,无论怎么修行都不可能逃脱。

  老苦则只要看看现代社会的养老院就可明白。以美国为例,老人都靠退休金在养老院度过,看老旧的电视和广播节目,老人亦像过时品,都已被这个世界抛弃,渐渐与这个世界无缘。辛劳一生,对自己除退休金以外别无任何价值。想为世人做点什么,则在这个世上已没有任何与自身可亲的东西了。公园里老人们在下棋,随着夕阳的沉落,这个世界的一切荣光也渐渐地消失。

  在美国街上的电车或汽车中,绝对不要让座给老人,否则必定会被怒斥:“难道把我当老人吗!”他们竟是这样怕老。

  这真是动物的悲哀,人不应该是这样的。《大学》里明德之德即是得,就是说所行之事于本身有得。这个得不光是功利的得,也是指具有人生意义的得,如此,退休后也不至顿时落得一场空了。人是有礼仪的,老人因子女和儿孙之孝行而更好、更加尊贵。因为有孝顺父母的美德,及至我们子孙后代,尚能对死者亦有所亲,更何况对还健在的老人。

  我儿时在中国乡下,同族长辈中的老人一大早就起来散步,留意到村子里的某户人家还在酣睡,便于大门外一声轻咳代替叱责,那一家人便都打着哈欠恭敬地起床。既不是村长,也不是直系长辈,只是个穷阿公的老爷爷,偶而上我家廊下小坐晒太阳,母亲立刻穿着整齐,出来奉茶,这一情景至今仍浮现在我眼前。

  《三国演义》里司马水镜对刘备说:“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求大贤,隆中有诸葛孔明。”只有十户或百户人家的村落里,因有父老在,年轻人亦变得忠信。又,朝廷尚有三老(三个民间的年长者)与天子坐而论道之说。《史记·高祖本纪》中记有三老上呈意见书,是在秦始皇废除贵族制度之后的事,当然这三老不是贵族,只因为是老人而受尊重。

  体力和技术,会受年龄所限,而道却是越老越精纯。

  德富苏峰先生的书法是在九十岁后才成为极品。罕见的绘画大师齐白石亦是在六十岁以后才有真正的好作品。还有坚山南风先生今年已八十岁,对描绘历史名作日光东照宫的鸣龙仍精进不懈。至于体力,只要得道,武艺高手即便上了年纪仍很高强。政治不止于事务性的作为,若还有道,则三老在朝廷与天子坐而论道应属当然。

  美的事物随着岁月与神更加接近。现在的老人遭儿子媳妇瞪眼,映在孩子眼里的容貌只会变得越发寒伧难看,但我幼时见了谁家的老奶奶都是和蔼的。孩子们被母亲抱到廊下拜月亮,月亮不叫月亮姐姐,而教我们叫月亮婆婆。在孩子眼里,老妇就像月亮一样美丽。

  汉诗多有叹老之诗,那是因为太喜欢眼前的人世风景和自身,欢喜不尽之余,只想留住,像孩子只想永远留住新年,当长辈告以“今天就到此为止罢,还有明天呢”,便即回嘴说“才不要呢!”这绝不是嫌弃老年。苏东坡中年时就感叹自己年华已老,其实是一种自负。这在喜吟自身年老的白乐天的诗中更加明白。又欧阳修在四十不到就早已自号醉翁,丝毫没有顾忌。

  若能脱离动物的领域,即以有限的身体开展无限的人036心经随喜生风景,则病痛与死亡之苦皆可得度。

  对于病,首先应将它从禁忌中解脱出来,若以医药科学来看,病亦并非不洁,又以人情的善意来看,病亦不是不吉利。曾有战前中国福建厦门大学学生,当时在抵制日货的风潮即将到来之际,还能尊敬当地的日本医院。日本人亦最向往医生和护士,在医药科学中亦有诗情。

  唐人有诗:

  僧院午日药栏静。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胡兰成作品集
禅是一枝花华学科学与哲学今日何日兮心经随喜中国文学史话胡兰成-今生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