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星月菩提》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章 【曼陀罗】0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星月菩提》 作者:林清玄

第10章 【曼陀罗】03

  常啼常悲常不轻

  “无常”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之一。

  无常,简单地说,是世间一切的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的意思。但无常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刹那无常”,是指每一个刹那(刹那是最小的时间单位,又译为一念,一弹指有六十刹那),都有生住异灭的变化。

  一是“相续无常”,是指每一个相续(一个因果次第不断绝叫做相续)都有生住异灭四种相。生住异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住、坏、空。在这种无常的观念里,我们的情感是无常,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是无常,我们的思想意识是无常,乃至于我们的生命都是无常的。正如《楞严经》上说的:“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只要我们沉思仔细地观照,会发现我们念头与念头的升起和消失像电光石火一样,不能停止下来,因此我们可以推知,我的身体有一天就会变化消灭呀!

  无常是非常快的,快到不可思议,所以佛经里把无常的吹袭称为“无常风”,那是因为无常的来到与消失最像风,不知所来,不知所去,去来在不经意之间就能使花散落、使火灭去。众生的生命散灭,也像风一样,不知被什么吹起,也不知散落到何方去!

  《大智度论》里说:“咄世间无常,如水月芭蕉。功德满三界,无常风所坏。”——这世间的无常,就像水里的月亮和芭蕉一样,即使功德能遍满欲界、色界、无色界,无常的风一吹起就败坏了。

  在佛教经典里,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对无常的开示,教化我们不要贪执世界上的情爱、物质,乃至生命,因为无常一到,一切就转眼成空了。

  现在每一个寺院里做晚课,都会念诵普贤菩萨的警众偈,就是: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知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这一天已经过完了,命也随着少掉一天,就像鱼在日渐少水的地方,有什么快乐可言呢?赶快勤奋精进吧,我们的精进应该像在解救被燃烧的头颅一样。

  无常之中,仍有常在

  我们读到了佛经中所揭示的无常,使我们不免从心里生起一些恐慌和警醒,却也难免生出一些消极无奈的思想。

  佛教时常被看成是消极、避世的宗教,无常的观念应该是原因之一。由于无常的紧急,如果不用非常的手段修行是难以对应的,因此古来许多大德就专注于修行,厌离世间、远离人群,在深山或海边修净行,希望能从无常里解脱出来。

  我时常想,我们一天到晚心头挂记着无常的修行,虽然是真实的、有用的,但是,世间的一切是无常,什么才是常呢?天地的万事万物在现象上固然变幻无常,但穿透了现象的无常,它应该有常的存在,否则,“佛性不灭”、“涅槃寂静”是怎么来的呢?

  无常是现象界的情况,用现代话来说,永恒不变的应该称为“本质”,也就是佛经上说的“自性”、“佛性”。我们的形色须发、精神血气是无常,可是我们历经轮回三世、生死流浪的自性并无生灭,而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是恒常的。

  明白了无常之中仍有常在,会使我们对佛的教化有一个新的认识,也使我们能从消极退缩中走出来,对佛的教化有更积极庄严的体认。

  佛陀曾说过一部《无常经》,也叫《三启经》,我们节录《无常经》的偈来看常与无常:

  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

  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

  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

  是故劝诸人,谛听真实法;

  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

  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

  一心应善听,能灭诸烦恼。

  譬如路旁树,暂息非久停;

  车马及妻儿,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鸟,夜聚旦随飞;

  死去别亲知,乖离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仗处;

  依经我略说,智者善应思。

  这里面所说的“真实法”、“不死门”、“佛菩提”不都是常吗?这部经的结尾里说明了如何恒常自在安乐的偈:

  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华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

  我们要恒常用戒律的馨香来涂熏我们的佛性,要把禅定像衣服一样时常穿在身上来帮助我们的身心,如果智慧美妙的花朵能够开满庄严的佛土,那么不管我们居住在哪一个世界都有恒常的安乐。

  佛陀指出了通向恒常安乐的道路,就应持戒、禅定,与智慧。“随所住处常安乐”是很重要的一句话,引申来说,是指修持了戒、定、慧圆满的菩萨,就是住在天人、人、畜生、地狱、饿鬼诸道救拔众生,也能感到安乐。那是因为菩萨在无常里有一些恒常的本质。

  谁应当下地狱?

  以世人所熟知的地藏菩萨为例,地藏菩萨发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时常化身在地狱道普度众生,但是经典上说,燃烧地狱众生的痛苦的烈火,当地藏菩萨走过的时候,烈火都化成美丽的红莲花,宝华承足,步步清凉,那是多么令人动容的图像呀!

  烈火红莲、地狱天堂都是现象界的事物,是无常的,地藏菩萨伟大的悲愿则是菩萨的本质,是恒常而不因现象变灭的。

  菩萨有什么恒常的本质呢?

  我们以四大菩萨为典范,观世音菩萨是大悲,文殊师利菩萨是大智,普贤菩萨是大行,地藏菩萨是大愿。简而言之,菩萨的本质就是悲、智、行、愿,纵使世间有成住坏空的无常变灭,菩萨悯念众生的悲心,化导众生的智慧,带领众生的力行,拔济众生的愿望是永远不会在时空里变质或消失的。

  再进一步说,无常是空,菩萨的本质是不空。菩萨知道万法皆空、诸行无常,所以他能站在这个空上,灭除贪嗔痴三毒,灭除生住异灭四相。菩萨又知道佛性不灭、本质不空,所以他能站在这个不空的本质(悲智行愿)来上求佛法,下化众生。

  在无常里流浪轮转的凡夫,没有一个永恒追求的理想,正如没有根的草,无常的风一吹,就飘浮在渺茫的空中、生死的大河里,找不到生命究竟的意义。

  在无常中知悉佛性真有的菩萨,他从悲智行愿的大菩提心上扎根,开向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永恒理想,就像扎根深厚的大树,无常的风是不能动摇他的,因为他知道生命究竟的价值。

  有一次,佛的弟子问佛:“谁当下地狱?”

  佛陀说:“我当下地狱。不唯下地狱,且常住地狱。不唯常住,且常乐地狱。不唯常乐,且庄严地狱。”

  下地狱是多么苦痛的事!可是佛陀不但要下地狱,还要常住在地狱,并且以住在地狱为乐,甚至使整个地狱庄严起来,使地狱众生得到拯救。我们思量这段经文,体会到佛的悲心之深刻、智慧之光明、威力之宏大、愿望之广远,能不心有戚戚吗?

  所以,不要害怕无常而厌离世间、舍弃众生吧!我们虽不能像佛菩萨有那么大的愿力,然而我们既然生在人间,是我们和人间有深厚的因缘,就让我们这样说:“我当在世间。不唯在世间,且常住世间。不唯常住,且常乐世间。不唯常乐,旦庄严世间。”

  悲众生愚迷,常在啼哭

  认识了穿透无常之后的本质时,使我们能更有自信地活在世间。在佛经里就时常记载了许多“常字辈”的菩萨,这些菩萨虽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却有助于我们认识菩萨的本质,我们下面就来说三个“常字辈菩萨”的故事,一个是常啼菩萨,一个是常悲菩萨,一个是常不轻菩萨。

  常啼菩萨的故事出自《大般若经》。

  很久以前有一个求道的人,名叫常啼,他很想去找名师教导修行的方法。

  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叫“空闲林”的地方,突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善男子!你应该往东方去求法,如果你能虚心刻苦,就能求到最高的智慧。”

  常啼听了非常高兴,就说:“谢谢您的教导,我是想去求诸佛的法门。”

  可是,常啼因为高兴而忘记问空中的声音,要去什么地方求法?那个地方有多远?谁是我的师父呢?想到这里,他不禁伤心地痛哭起来,这时空中的声音又说:“你如果要求般若,要成菩萨道的话,就要去离此五百由旬的众香城,向昙无竭菩萨求法,众香城是美丽的地方,昙无竭是般若智者,一定能告诉你最上的佛法。”

  常啼听了,非常欢喜,就立刻往东方出发,在半途上他想到,自己要求名师,应该带一些供养才对,但是常啼非常贫穷,几乎没有任何财物可以供养。他就想到把自己的身体卖掉,把得到的钱买东西来供养昙无竭菩萨。

  于是,他走到一处热闹的市街,高声大喊:有没有人要买人?我的身体要卖!”他喊了半天,都没有人来问津,他就伤心地啼哭起来。

  他的哭声被天帝释提桓因听见了,就故意化成一个婆罗门走到常啼前面,问说:“善男子!你为什么形容憔悴,在这里啼哭呢?”常啼说:“我的福分很薄,没有财宝供养名师,我想用卖身的钱买东西去供养昙无竭菩萨,可是,也没有人愿意买我的身体。”

  婆罗门说:“我不要人身,但我要买人心人血人体,你肯卖给我吗?”

  常啼听了大为欢喜,就说:“太好了,您要买什么我都卖您。”婆罗门说:“你需要多少钱呢?”常啼说:“您随便给吧!”说着,立刻拿出利刀深深刺进左臂,血流如注,又割开血肉,要破骨出髓。

  正在这时,一位长者的女儿走过来问他说:“你为了什么,要使自己受这么大的苦呢?”

  “我想去供养昙无竭菩萨。”

  “你这样去供养,对你有什么利益呢?”

  “这利益是无穷的,只要求无上佛法,这点供养算什么呢?”常啼说。

  长者女被常啼的热诚深深感动,也想去供养昙无竭菩萨,就说:“你所需要的财宝,我可以给你,但是请你带我一起去问法好吗?”

  常啼说:“那太好了。”

  于是,婆罗门恢复帝释身说:“善男子!我并不是真的要人心人血,我不过是来试试你的道心,你的道心可佩,你需要什么东西我都可以给你,你说吧!”

  常啼看到帝释,就说:“我只想要最高的法。”帝释说:“这个是我没有的,如果是别的要求,就有办法。”

  “既然没有,那请您医好我的刀伤吧!”常啼说。帝释用长袖一拂,常啼的伤立刻痊愈,帝释也不见了。

  常啼和长者女一起,带了许多财宝,去供养昙无竭菩萨,求听说法,然后就在众香城住了下来。常啼在众香城住了七年,从不坐卧,每天挑水泼洒道场的四周,以防尘埃飞起,经过了种种折磨,他才听到昙无竭菩萨的说法,知道了空的道理。

  常啼菩萨最后证入般若智慧,得到了永恒的生命。

  除了这位常啼菩萨,在《妙法莲华经》里还有一位长啼菩萨,他是因悲泪众生的愚迷,常在啼哭,所以号“长啼菩萨”。

  “常啼”与“长啼”可能是同一位,《大智度论》里说:“有人言其少时喜啼故,名常啼。有人言此菩萨行大悲柔软故,见众生在恶世贫苦老病忧苦,为之悲泣,是故众人号为萨陀波伦(即常啼的梵音)。有人言是菩萨求佛道故,忧愁啼哭,七日七夜,是故天龙鬼神号曰常啼。”

  悲智光明的菩提心灯

  常悲菩萨的故事记载在《度无极经》。

  话说世尊从前当菩萨的时候,有一世名叫“常悲菩萨”,那时他看到世界的污秽与混浊,违背正法走向邪道,常常忧愁悲恸,不能自已。

  那个时候名为“京法无秽”的佛刚灭度不久,经典和正法都已经消失了。但是,有一天常悲菩萨梦见了京法无秽佛来向他说法,他当下就消除心里的尘垢,进入了清净的禅定。

  不久,他就舍弃了妻子,到山里去修苦行,常独自恸哭地说:“我生不逢辰,既没有遇到佛,又没有见到法僧,到底我要怎么修行佛道呢?”

  天神知道了就下来教他,叫他应该往东行。常悲向东边走了几天,当他休息的时候有佛从上方飞来,常悲见到佛的时候,又喜又悲,于是向佛顶礼:“但愿佛陀垂哀,能为我说经。”

  佛就对他说:“三界皆空,夫有必无,万物若幻,一生一灭,犹若水泡。”

  然后佛又教他东行,他走了两万里之后,遇见犍陀罗国的法来菩萨,教他听度无极之法,终于开悟。

  另外一位“常不轻菩萨”的故事出自《法华经常不轻品》。

  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有一尊佛,名号为“威音王如来”,到像法时期时,有一个出家的菩萨,名字叫“常不轻”。

  这位菩萨只要看到人,不管是谁,他一定向前恭敬地礼拜,然后对人说:“我深深地敬爱你们,不敢丝毫轻贱你们。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会成佛。”

  常不轻菩萨平常就不专读诵经典,只是不断对众生行礼拜,甚至远远地看见了人,也一定跑过去礼拜赞叹。

  众生里面也有看到他的礼拜而生出嗔恨的不净之心,也有用脏话骂他的:“你这个没有智慧的比丘,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自己说不轻视我们,给我们授记,说我们将来会成佛,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这种虚妄的授记。”

  常不轻菩萨被骂了很多年,心里却一点也不嗔恨,仍然像以前一样热诚地对人授记。

  有的人更过分,甚至拿杖木瓦石丢他,他跑到远远的地方仍然大声唱言:“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会成佛。”

  就这样一直到他快命终的时候,在空中听见威音王佛说《法华经》,得到六根清净,广而为四众说法华经,从前骂他打他的人,都来皈依他的座下,成为他的弟子。

  读完这三个故事,让我们对菩萨的本质有更深的体会,菩萨的心大悲柔软,常为众生流泪,这是菩萨本质!

  为求无上佛法,不吝惜身命,能受各种折磨,这是菩萨本质!

  不轻视任何一个众生,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希望众生都能成佛道,这是菩萨本质!

  当一个凡夫开启了自我的菩萨本质,就比较不会被无常所迷转或败坏了,这就是我们说初发心的菩萨发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在菩萨成佛道时,证得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的正等正觉),中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那么,让我们先回到我们的菩提心吧!不要因无常而手足无措、目眩神摇,因为无常的风再大,也吹不熄悲智光明的菩提心灯。无常再迅速,也快不过一念遍满无量劫。无常再庞大,也大不过一毛孔中三千大千世界呀!

  来自妙喜国的人

  投生到败坏的世界

  维摩诘的智慧折服了所有佛陀的弟子,及佛陀座下的诸大菩萨、五百童子,到了最后,佛陀的弟子不免对维摩诘的来路产生了疑问。

  被称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就站出来问维摩诘:“你是在哪里寂灭而投生到这个娑婆世界呢?”

  维摩诘的辩才非常明利,他也善于运用辩才来启发别人的智慧,他没有直接回答舍利弗,反问道:“你所得的法有没灭或生起吗?”

  “没有,没有没灭或生起。”舍利弗说。

  “如果诸法无没生相,为什么你问我在哪里寂灭而投生到这个世界?

  你是什么意思呢?就例如变幻术的人变成男人或女人,有没或生吗?”维摩诘说。“当然无没生了。”维摩诘进一步说:“你难道没有听佛陀说过诸法如幻象吗?”“佛陀说的正是这样。”舍利弗回答。维摩诘接着就以教导的口气对舍利弗说:“如果一切法如幻象,为什么你还问我在哪里没而投生到这里?舍利弗!所谓没,是虚妄的,它只是败坏的表相,所谓生,是虚妄的,它只是相续的表相。对真正的菩萨来说,他虽然死了,他的善根并不穷尽;他虽再生,诸恶也不会再增长。”

  这时候,佛陀的弟子都默然听着,无法回答维摩诘,佛陀于是开口对弟子说:“有一个佛国叫妙喜国,那里是无动佛的佛土,维摩诘就是在那里入灭,然后转生到这里来的。”

  舍利弗听了,忍不住赞叹:“世尊,这真是前所未闻的事,这人竟然能舍弃清净佛土,投胎到这个如此败坏的世界。”维摩诘的辩才又起,他问舍利弗:“你是什么意思呢?我问你,日光升起的时候,和黑暗是不是合在一起呢?”“当然不是,日光出来的时候,就没有黑暗了。”舍利弗答。“那么,日光为什么照耀这个世界呢?”“是为了照亮世界,去除黑暗。”维摩诘于是说:“菩萨也是这样子的,虽然为了化导众生投生到这不清净的世界,但他只灭除众生的烦恼和黑暗,而不与众生的愚笨黑暗合在一起呀!”

  离开众生没有个人的完成

  以上这一段话出自《维摩诘经》的《见阿閦佛品》,非常有趣地点出了维摩诘与舍利弗之间的差别。

  维摩诘居士,这位妙喜国投胎来的大菩萨,是佛教经典里最为突出的一位居士,他具有不可思议的辩才、智慧,与神通,他所说的《维摩诘经》,因此也被称为《不可思议解脱经》。

  《维摩诘经》是大乘经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它以大乘佛法的立场教化小乘的声闻、缘觉,希望小乘的人也能转成大乘,一起奋斗来完成普度众生的目标。这部经典的文笔典雅精致,是诗歌,是散文,也是戏剧,是上好的文学作品。

  我国伟大的诗人画家王维,他一生中最喜爱的书就是《维摩诘经》,因此,他把名改成维,字为“摩诘”,可以知道他爱这部经的程度。

  我想,每一个大乘佛教的信徒,都应该好好地读《维摩诘经》,因为大乘佛教的菩萨理念,在这里有了最清楚最优美的描绘,从维摩诘口中,我们所听到的菩萨,是浪漫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创造主义者,乃至于完美主义者。理想的菩萨不但是众生的一分子,是宇宙的一分子,他最后的归途,是使众生全部幸福他才选择幸福,是使宇宙完全清净他才算清净。

  我在二十岁的时候第一次读这部经,当时感动不已,在经上写下“离开众生没有个人的完成,离开个人没有众生的完成”。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断断续续读这部经,感动日深,智慧日广,仿佛自己已经能贴近维摩诘那不可思议的境界了。

  在这里,我用笔记的方法来阐扬这部经,希望能触及它的内部世界,至于完整的面貌,但愿读者能去阅读原典。我想,有时我们看到一片树叶,也就知道那是什么树了。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维摩诘是毗耶离大城里的长者,他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善本深植。他早就得到无生法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能降服诸魔,他深入各种法门,并总持其中的智慧,他明了众生的心之所趣,善于分别诸根利钝,因此善以智慧度化众生,又能通达方便,大愿成就,长久以来就是修习纯正的大乘法门。

  他有佛一样的威仪,有大海一样的胸襟,因此不但诸佛赞美他,连佛陀、梵天、弟子,及当地的士绅都很尊敬他。

  这个维摩诘虽然是白衣居士,却能和出家人一样守清净的戒律。虽然是像一般人住在家里,却不像三界众生受到染着。虽然有妻子,却能清净修行。虽然有眷属,却乐于独处。虽穿戴宝饰,是为了使自己相好庄严。虽然也和一般人同样饮食,却能以禅定的喜悦为味。

  他走到赌博看戏的地方,就去度化他们,他知道许多外道,也不毁弃正法的信念。他对世间的经典有精明的看法,也能在佛法中得到快乐,并且他能执持正法,无论老少都能摄化,他最爱供养,因此得到所有人的敬爱。

  维摩诘真是个奇人,经典上说他:“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正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他用无量无边的智慧方便,来使众生得到丰饶、得到利益。

  作为一个居士,读《维摩诘经》很难不受感动,因为他潇洒浪漫,什么地方都可以去,而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不受染着,得到尊敬,这种修行的方式与小乘是完全不同的,也正是菩萨行比小乘行更大的挑战。

  重要的是,大乘居士更注意心行,在大的原则上有所把握,形式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就是维摩诘所说:“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观行。”

  一切众生是菩提相

  有一天,维摩诘生病了,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及诸王子、官属数千人都去探望他的病。

  维摩诘对来探病的人说明了人的无常、人的脆弱、人的秽恶、人的痛苦、人的短暂,乃至人身的虚妄不实。然后,他对探病的人说,人身是可患厌的,应该以法身、佛身为乐,而不应该放逸与不善。

  可是,虽然有三千人去探他的病,佛陀的弟子却没有一人去探望他,他生起一个这样的念头:“我卧病在床,像世尊这么大慈悲,难道不垂悯我吗?”

  他的念头被佛陀知道了,佛陀就想派座下的弟子、菩萨、童子去探维摩诘的病,弟子和菩萨们竟没有人肯去探病。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人都曾受过维摩诘智慧的棒喝!

  他给舍利弗的棒喝是关于禅坐的,他对舍利弗说真正的禅坐是:“不于三界现身意,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心不住内亦不住外,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不断烦恼而入涅槃。”——这是大乘禅定与小乘宴坐之间的不同。

  他给目犍连的棒喝是关于说法的,他说:“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挂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大乘说法乃是不能为小根器者说大乘法,也不能为大根器者说小乘法。

  他给大迦叶的棒喝是关于乞食的,因为迦叶昔日为给贫者造福报,专在贫里乞食,维摩诘说不应如此,应该平等地向豪富贫者行乞,而且不该空食别人的施舍,而应“以一食施一切一一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

  接着,他棒喝须菩提、富楼那、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罗睺罗、阿难,他提出的大乘菩萨见解,把佛陀的十大弟子一一折服,并且扭转了他们小乘的观念。

  佛陀看自己的弟子都不堪向维摩诘探病,于是请弥勒菩萨去问疾,未料弥勒也受过维摩诘的棒喝。过去,弥勒菩萨曾在兜率天为天王眷属说多生多世不退转的修行,说如果曾受记于佛,将来经过累劫修行必将成佛,维摩诘听到了,对他说:“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然后他劝弥勒不要以受记与否来诱使天子发菩提心,而应该平等地舍掉分别菩提的成见。因为“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维摩诘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一切众生是菩提相,一切众生、一切法、一切圣贤都是不二如一的。

  弥勒不堪去问维摩诘的病,佛陀就请光严童子去,没想到光严童子过去也受过维摩诘的棒喝。

  有一次光严童子走出毗耶离大城,在城门附近遇见了维摩诘,光严于是问维摩诘说:“居士从何而来?”

  “我从道场来。”维摩诘答说。

  光严童子心里很纳闷,因为道场在城内,维摩诘明明从城外进来,难道城外还有一个道场,于是问:“你说的道场,是哪一个道场?”

  维摩诘以诗歌一般优美的语言说: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

  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维摩诘阐明了心的道场才是真正的道场,这也正是佛教“心内求法是正法,心外求法是外道”的理念基础。

  佛陀看光严童子不堪去问疾,又请持世菩萨与善德长者子去探病,他们也同样受过维摩诘的棒喝。我在这里不加引述,但他为善德说法后,善德把身上珍贵的璎珞解下供养维摩诘,维摩诘把璎珞分成两分,一分布施给法会里最卑下的乞丐,一分则供奉难胜如来佛,然后他说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话:“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众生病则菩萨病

  由于维摩诘的“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戏神通”,佛陀座下的诸菩萨都觉得他“难为酬对”,都不肯去探他的病。

  最后,佛陀只好叫文殊师利菩萨去向维摩诘探病,文殊乃是智慧最胜的菩萨,如果连他也不能去,就无人可去了,文殊菩萨慨然承佛之意,答应去看维摩诘。于是,在场的菩萨、弟子、天王等等都想,这两位当世最有智慧的人对谈,必有妙法,就全跟随文殊菩萨,浩浩荡荡地往维摩诘的家里来。

  文殊与维摩诘互相打过招呼,文殊说:“居士的病还可以忍受吗?好一点了吗?世尊殷勤,向您问安。居士的病是什么原因生起的?生了多久了?要如何消灭呢?”

  维摩诘说了一段非常动人的话,这段话后来成为大乘菩萨的教本,他说:

  “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疾者,以大悲起。”

  文殊菩萨又问了几个关于疾病的问题,例如:“居士的病,是何等相?”“菩萨应该如何安慰生病的菩萨?”“生病的菩萨应该怎么样调伏心性?”

  维摩诘都有非常精辟生动的回答,但他所说明的无非是菩萨与众生的关系,关于病相,他说:“我病无形不可见。”“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关于如何安慰有病菩萨,他说:“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染于涅槃;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关于调伏其心,他说:“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

  在维摩诘的心中,菩萨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个体,也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菩萨是在众生里面,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任何忘记了众生,只求自己得益的,就不够格称为菩萨。后来他进一步说明“悲”的意思,就给“悲”下了这样的注解:“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正在文殊师利与维摩诘辩经的时候,有一位天女就在菩萨与大弟子的身上散花,花散在菩萨身上立即落下,可是落在弟子身上就粘在身上,一切弟子用神通力想使花落下,花却不落下。

  天女就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舍利弗:“这花不如法,所以要去掉它。”

  天女给舍利弗上了非常美丽的一课:“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无所分别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用花来象征五欲,真是美丽的象征,对菩萨来说,逢到什么事都不能染其心,因为他的心没有分别,平等一如,所以不被外境所转。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在《维摩诘经》里,文殊菩萨也说了许多深刻动人而有智慧的话,例如在《佛道品》里,维摩诘就问文殊:“什么是如来的种子?”文殊的回答非常之美,与天女散花前后呼应,成为后来影响中国人对莲花爱好的基本观念,也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文学。

  文殊菩萨说:

  “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他进一步说:“……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果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这是多么让人动容呀!修小乘的人一直都想厌离这个世间,要断灭烦恼,可是大乘行者是踩在最坏的土地上,还能开出美丽的花,而且环境越坏,他开出的花就越美丽,对一位永远站在干净高地俯视人间之苦的人,他就永远不能开出一朵花来!

  但是,处在污泥的人不应该随污泥而败坏、腐烂,因为种子虽在污泥之中,种性却不受染,反而在污泥里吸取菩提的养分,这才是真种子。

  维摩诘与文殊还有一段精妙对话,是在本经的“入不二法门品”,维摩诘对众菩萨说:“各位仁者,请问什么是菩萨入的不二法门?”

  菩萨们在维摩诘的请问下,一一依次说出心中修行的不二法门,每一位菩萨所说都是精彩非凡,最后轮到文殊,文殊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说完后,文殊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在场的菩萨全部屏息等待维摩诘的答案,等了许久,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忍不住赞叹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原来,文殊与维摩诘的对话,前面算是平分秋色,到这里,维摩诘的一阵沉默,才使文殊自叹不如,承认维摩诘的道行比他更高。维摩诘这戏剧性的“一默”,在佛教经典中非常有名,有的法师说:“维摩诘的一默,有如响雷。”而这部经到这里也发展到了峰顶。

  众香国的一碗饭

  维摩诘看看时间,发现吃饭的时刻到了,就请在座的菩萨、弟子们稍候,说要请他们吃饭。

  他告诉菩萨、弟子们在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国土叫众香国,有香积佛在那里说法,那里只有修大乘的清净菩萨众,从来没有小乘的名字。那里的一切都是以香作楼阁,花园土地都是香的,那里的饭最香,香气可以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维摩诘于是变现一个化身菩萨,即时升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向香积佛说明来意,香积如来就用众香钵盛满一碗香饭,赐给化身菩萨,当时在场的众香国九百万菩萨都为了看娑婆世界的情形而随化身菩萨前来。

  化身菩萨把饭端回来的时候,饭香弥漫了整个毗耶离城,甚至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维摩诘就对大家说:“这是香积如来的甘露味饭,是由大悲心所熏,大家可以尽量的吃。”

  里面有修小乘的人就想:这么多人要吃,怎么只有一碗饭?

  化身菩萨知道了就说:“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于是,单这一碗饭就使众人吃饱还没有吃完,而且吃过这饭的不论菩萨、声闻、天、人都身安快乐,毛孔都出妙香。

  众香国来的菩萨看到娑婆世界的情景,不禁心有戚戚焉,对娑婆的苦恼而感慨,对来投生娑婆世界菩萨的大悲而感慨。

  但是,维摩诘告诉他们,在这么败坏的世界里,菩萨一世的利益众生,他的修行就胜过在清净庄严佛土百千劫的修行,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娑婆世界有十善法是其他净土没有的,十善法是什么呢?他说:

  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

  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

  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者。

  (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在这里,维摩诘肯定了苦难世界的正面意义,众香国当然是清净的菩萨净土,娑婆世界不能与之相比,但娑婆有奥妙殊胜的地方,因为它对菩萨是真正的大考验,所以维摩诘认为在娑婆修行的菩萨才是最可珍惜的。

  这也正是佛陀后来对阿难所说的:“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所有处在这世界开始觉悟的人,都必然会感受到这世界的苦,然而如果在苦中还能锻炼自我、成就众生,苦又有何可畏呢?

  理想的居士典型——维摩诘

  《维摩诘经》的故事到这里就算结束了,确实是一部优美、动人、有力量的经典。

  写到这里,我想到维摩诘说的两段话,说不定可以用来说明这部经,他对大迦叶说:“十方无量阿僧只劫(一个无限长的时间)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

  另一段是文殊问他:“菩萨如何通达佛道?”他说:“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说明了菩萨所走的是曲折的道路,他有时甚至发愿走非道,乃至化身魔王,为的是经过这种大的考验,使他更能体验佛道的真实。菩萨不畏惧表面的邪曲、非道、垢行或魔行,只因在他的内心是以众生的完成当做伟大的目标,只要众生成就,他的外表是在所不计的。

  《维摩诘经》与别的佛经不同,它有很强烈的人间性,维摩诘虽是一个居士,在这部经里他是完美的居士,他是一种理想的典型。所以,维摩诘是一切经典中最伟大、令人难忘的居士。

  我自己最喜爱这部经的理由,是它的气派恢宏、堂堂正正、充满信念、无拘无束的气息。我们末法时代的人,很少能读到这样有气势的作品,让人觉得自己壮大、有智慧、能为众生活着、能走很长远的道路。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林清玄作品集
如意菩提凤眼菩提清凉菩提红尘菩提在云上你心柔软,却有力量随喜菩提天心月圆宝瓶菩提有情菩提紫色菩提星月菩提淡品人生拈花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