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学胡雪岩做事之道》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曾国藩做人准则:三九流亦友(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作者:翟建辉

第13章 曾国藩做人准则:三九流亦友(2)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了识别人才的七种方法,他说:“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谘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意思是说,在大是大非面前看他的志向;在山穷水尽时看他如何变通;在各种策略面前看他的抉择;在灾难临头时看他的勇气;在喝酒时看他的本性;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看他的清廉;在分派他任务后看他的信用。

  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他善用天下奇才,聚拢天下之智,使其各尽所长,他知人善用的气魄与才华,使他终于完成成就汉家霸业。他知人善用的气魄与才华,值得现代领导者借鉴。

  汉高祖刘邦曾经与韩信聊天,谈论将领们的才能高下。说完其他将领的不同情况后,高祖忽然问韩信:“像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说:“陛下只能带十万人马。”

  高祖又问:“那你能带多少?”

  韩信说:“我是带的兵越多越好啊!”

  高祖笑起来,反问道:“你说越多越好,可是为什么你被我指挥了呢?”

  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可擅长使用将领呀。这就是我韩信被陛下指挥的原因。”

  刘邦听了心花怒放,哈哈大笑起来。

  楚汉争霸终了,汉高祖刘邦战胜,逼得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夺取了天下。建立汉朝以后,一日在洛阳南宫设酒宴,高祖说道:“今日设宴,各位列侯将领不用隐瞒我什么,都说说自己的真实看法吧。我夺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

  高起、王陵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陛下性情随便而且爱羞辱人,项羽虽然仁慈而且爱护人,但是陛下使人攻占城池夺取土地,打下的城池土地就会封给有功的人,和天下人共同享受利益;而项羽嫉妒有才能的人,有功劳的就杀害他们,有才干的就怀疑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人记功,夺得土地却不给人好处,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

  高祖说:“你们两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用计谋策略,决定战争的胜利,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不断粮路,我不如萧何;组织指挥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虽不才,但是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就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重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其实,自古以来,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靠一己之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懂得重用人才,知人善任。无论什么样的朋友,只要你了解他,知道他的品行,赏识他的优点,便会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所用,甚至起到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四、就算是三教九流,也要看人品

  曾国藩曾说道,交结朋友务必要谨慎,首先要结交志同道合且有才华之人。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二十四日,他教导儿子曾纪泽说:“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这句话,亦是他的自箴之铭。

  孔子是圣人,圣人也会犯错,《论语》当中就记载了孔子好几次自我检讨。有一次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以前别人说什么我就相信什么,现在发现这是错的。不但要听他怎么说,关键要看他怎么做。是我的子弟宰予让我明白这个道理。宰予大概是孔子最不喜欢的学生,言行不一,屡教不改,孔子对他很失望,所以说对人必须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识人,是一门大学问。孔子所说的,只是一个大致的原则,具体怎么操作,他并没有说。在另外一个地方,孔子说,要彻底了解一个人,应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要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来龙去脉和走过的道路,考察他的爱好和行为动机,这样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比“听其言而观其行”稍微详细了一点,可是还是过于抽像,不便实用。

  战国时候魏文侯的丞相李克(亦称李悝),提出了五条识人的标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不取。”平时,要看他所结交、亲近的都是些什么人;对于富人,要看他怎样处理自己的财富;对于做官的人,要看他提拔、帮助的是哪些人;在身陷困境的时候,要看他的所作所为,如何对待困境;对于穷人,要看他是否能保持气节,不取不义之财。这五条标准就比较详细,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居视其所亲。人人都有伪装,人品不能写在脸上,要想直接看出一个人的贤愚善恶,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具有同样品质、爱好、气质的人,会自然地走到一起。所以识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和什么人亲近。如果一个人的朋友都是一些正直、善良、上进的人,那么可想而知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是假如他周围的人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或者浮浪轻薄的无良子弟,那他十有八九也是此辈中人。

  汉高祖刘邦晚年,打算废掉太子,另立赵王如意。太子的母亲吕后非常紧张,去找太子的老师张良出主意,张良告诉吕后,在商山有四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东园公唐秉、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号称商山四皓,如果能把他们聘请为太子的老师,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吕后依计而行,花了很大的工夫,果然把他们请来做了太子的老师。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刘邦大吃一惊。原来在西汉建国之初,刘邦就曾经请过这四位出山,他们没有答应,现在太子居然能够把他们请来,与他们朝夕相处,可见太子的德行和威望,再加上大臣叔孙通的直谏,于是就放弃了废立太子的想法。

  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人愿与什么人亲近,表示他潜意识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以此来识人,是不会有很大误差的。

  五、交友要看人品

  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点事情,是必须要朋友们的帮忙的,否则他所走的路,就会越走越艰难。但这也不是说朋友越多越好,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三教九流的朋友,有学友,有玩友,有工友,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在选择,选择一些人品好的朋友。要知道朋友最重要的是他人品,而不是他的地位或财富如何;交友要紧的是交心,而不能只是吃吃喝喝;交友要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之上,而不应以自我的利害为目的;交友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而不能强人所难。

  那怎样分辨你眼前的朋友到底是怎样的人呢?其实只要注意他平时的言行就可以很好地作一个判断了。

  如果一个人平时说话喜欢对他人品头论足,那就说明这个人心胸狭窄,嫉妒心重。这种人心中比较孤独,甚至是别人不跟他主动打招呼等小问题,也会让他的自尊心受到重大挫折。他平时最喜欢以领导的过失和无能为话题,这种人急迫想出人头地的愿望非常强烈,他会为了出头不择手段,甚至是出卖朋友,所以对这种人远离为上。还有一种人,他们常爱抓住别人的毛病小题大作,横加指责。这种人对他人尖酸刻薄,自尊心较强,具有支配他人的愿望。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说话暧昧的话,就显示了这个人太想迎合其他人,这种人为人处世圆滑,懂得很好地保护自己,同时也能很好地利用别人,可以说他是从不吃亏的人。所以这种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因为他不会为了朋友损耗他哪怕是一分的利益。

  如果有些人见面就和你谈家常的话,就说明这个人想和你套近乎,他的用意是想通过家常话了解你的实力,你的情况,然后才会根据你的情况和你谈话,这种人很有心机,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不要太接近为好。

  有些时候,在和别人谈话时,如果他一直有意避开某个话题,那就是这个人在这一方面有隐衷或者有格外强烈的欲望,不希望和他人谈论。比如当一个人的心中对金钱、权利或某异性怀有强烈的欲望的时候,往往会避开此话题以掩饰自己的真实用意。

  如果一个人他根本没有自己的立场,非常容易见风使舵,在生活中做事也是“看人下菜碟”,这种人没有丝毫信誉而言,不是可以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如果一个人爱发牢骚,那说明这个人内心非常的骄傲自大,虽然这种毛病没什么大的不妥,但这种人心眼小,在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内心会不舒服。如“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发牢骚者,大多自视清高,当现实中无法保持他们这种优越地位时,就借发牢骚宣泄。

  其实一个人无论他是穷是富,他的人品决定他以后的路会是什么样的。如果一个人的人品好,有上进心,他这一辈子也只是穷一时,若是交的朋友品行不好,一定会引起其他人的讨厌,然后大家都会觉得你为什么会交这样的朋友。从而导致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也大减。

  因此,曾国藩在家书中格外教导子孙,交友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必须选择人品好、志趣远大的人当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翟建辉作品集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学胡雪岩做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