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章 延安岁月(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作者:叶永烈

第16章 延安岁月(5)

  七七事变后我们都回到了济南,跟着战线也逼近了济南。我们三个向父亲共同提出要求参加抗日救国工作,当时父亲未加反对。但是,这件事在他脑筋里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便觉得大大的不妥当。他反对的理由:(一)是我们小孩子出去做不了事,同时,战争的环境,复杂的社会对于女孩子是多么不利和危险。(二)中国不能只需要抗战的工作,将来还需要一批会做建设工作的人。我们应该在家里埋头念几年书将来为国家做教育事业,这也是很重要的工作。说我们不服便加上骂:“咱们村子上我还找不出第二家来,无论男孩子、女孩子都想出去当兵!”骂我:“你自己要走还不算,还要把你妹妹带走,你来到家里把家里的人都联合联合蒙走了吧?你还留一个给你娘送终不?”我听到这些话时,很想让妹妹留在家里,但是妹妹坚决跟我出来。父亲对培新管松些,因为是“隔了一辈的人”。

  结果父亲让我们回老家,让培新种庄稼地,我和紫薇帮母亲做些事。如果我们一定要走,那时他不负责,是从母亲手里走的,将来母亲也不会怨。

  我们既打定主意出来,便听从了父亲的命令回到临淄,在临离家之前回家看看母亲是应该的,同时从母亲那里出来也较容易些。回到临淄住了一夜便骗母亲说济南学校就要开学,我可以借读去,第二天一清早便走了。到济南住在“平津流亡同学会”,预备等车南下。

  培新随29军军管训练班先我们南下。

  不久二哥从北平脱险到济,与他同路南下。他到临大,我们来西北。我们是这样从家里走出来的。

  四妹来到西北学了一年日文,能读书报及会话,现在工作。我来到这里从1937年11月起到现在都是在学习,大概还要学5个月的样子。

  在这儿学了半年虽然常常觉得自己进步很慢,但与未来西北之前比较起来是多知道了不少东西,对革命的基本的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过去只知道革命是对的,但是为什么产生革命及中国是什么性质的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便不知道了,学了政治经济学对这些有了初步的认识。

  据于若木回忆,当时大批的平津流亡同学集中在他父亲创办的山东第一师范,分批去延安。她记得当时李昌也在那里。她和妹妹于陆琳一起,在乔彬的带领下,从济南奔赴延安。

  同行的还有陆平。陆平是笔者所熟悉的,因为他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笔者正在北京大学求学。

  于若木强调说,她离开山东时,乔彬从中共山东省委给她开具了一封组织介绍信,这一点在当时极为重要。有了这封组织介绍信,她一路上得到中共各地组织的帮助,很顺利地到达西安。

  在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由于有组织介绍信,于若木马上被安排搭乘一辆装棉被的卡车前往延安。棉被堆得老高老高的,18岁的于若木就坐在棉被顶上。还好,那时还不算太冷。

  于陆琳记得,1937年10月到达延安时,她和姐姐一起被安排住在招待所。住在对面房间里的是陈伯达,当时,陈伯达带着夫人、儿子刚来到延安。

  到了延安,于若木便持中共山东省委介绍信前往中共中央组织部报到。她后来才知道,那封介绍信很被看重。因为从全国各地到延安的中共地下党员不少,但是很多人限于当时的环境,没有带组织介绍信,这样在进入延安之后,中共中央组织部要对这些党员进行必要的审查。于若木由于有正式的组织介绍信,表明她历史清楚,所以颇得组织的信任。

  于若木记得,她到陕北公学那天,正好遇到前来报到的朝鲜族作曲家郑律成。

  到延安后,她改名于若木。“若木”是她自己取的。笔者问起“若木”的含义,她说,那是在她从济南出发前,找了本《辞源》,从《辞源》上选了这个名字。“若木”出自《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若木,按《山海经》解说,是一种“青叶赤花”之树,长在“日所入处”。她的父亲从小给她讲解《楚辞》,所以她喜欢《楚辞》,取了“若木”这个名字。

  在报到之后,于陆琳和于若木一起被分配到成立不久的陕北公学学习。陕北公学成立于1937年7月底,第一任校长兼党组书记是成仿吾。校址最初设在延安东门外的清凉山下,不久迁往杨家湾。

  于陆琳记得,她和姐姐于若木分在同一个队里——5队。这个队一共13个女生,于陆琳的年纪最小,被大家笑称为“十三妹”。当时,在这个队里,除了于若木两姐妹之外,还有卓琳三姐妹。后来,卓琳成为邓小平夫人。吴亮平夫人三姐妹也在这个队。

  于若木在陕北公学学习不久,就被派去护理陈云。其中的原因之一,便由于她有正式的组织介绍信,被视为在政治上很可靠,符合“老实可靠”的条件。

  于若木在那封写给大哥的信中,这么写及四妹于陆琳:“四妹来到西北学了一年日语,能读书报及会话,现在工作。”

  学习日语,是为了从事破译日军密电码的工作。这是一项在当时极为机密的工作,于陆琳能够从事这项工作,表明组织上对她的充分信任。

  于陆琳在给大哥的那封信中,也这么写道:

  我们现在都很好,也许比你想象的更好些。虽然都离了家并弄得四零五散,但都是在为了目前的抗战,为了民族解放的事业而工作着,所以感到格外的高兴。

  “你我都是老实人”

  笔者问起于若木来到陈云那里从事护理工作,怎么会从“病人与看护的关系转到了夫妇关系”?

  于若木说,陈云最初问她的历史,她作了回答。这样,他开始了解于若木,也简单地向于若木介绍了自己的身世。

  于若木还回忆,空闲时,陈云让她唱歌。那时,她唱了一支苏联流行歌曲《祖国进行曲》,开头是“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广大……”这首歌在北平学生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

  后来,陈云向她问起有没有爱人,谈过恋爱没有。于若木回答说:“我还不懂。”

  陈云说,他现在也没有爱人。他如实地告诉于若木,他过去结过婚,后来分手了。

  他问她,愿不愿意跟他交个朋友。

  相处日久,陈云向于若木说了这么一段发自肺腑的话:“我是个老实人,做事情从来老老实实。你也是一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在一起,能够合得来。”

  这样,他和她日益接近,关系日渐密切,慢慢明朗化了。

  不久,于若木的二哥于道源来到延安。这在于若木的妹妹于陆琳写给大哥于道泉的信中曾提及:

  你大概还不晓得我也同我三姐来到西北了吧。我们来了不久之后,二哥也来了。不过,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就出去了,现在在鲁西的游击队内工作。

  陈云郑重其事地把于若木的二哥请来,向他很认真地说了他和于若木的婚事,征求二哥的意见。在陈云看来,于若木的二哥是在延安唯一能够找到的代表女方的家长。

  二哥知道陈云是一个很老实又有很深革命资历的人,对陈云和于若木的婚姻欣然表示同意。

  1938年3月,陈云和于若木在延安结婚。

  于若木说,她和陈云的婚礼特别简朴,因为陈云不喜欢铺张。结婚那天晚上,陈云花了一块多钱,买了些糖果、花生,请中共中央组织部的一些同志热闹了一下,就算是办了婚礼。

  后来,消息传开来了,有些人要陈云请客。当时,陈云手里有点钱,论请客也请得起。可是,他没有请客,因为他以为没有必要摆场面。

  于若木说,别以为当时在延安婚礼都这么朴素,也有人大操大办呢。延安一家报社的主编结婚,在延安的“合作社”办了几十桌宴席。当时,“合作社”是延安的最高级的“宴会厅”。那位主编因为常写文章,有稿费收入。不过,婚宴几乎花尽了他的积蓄。不久,他死于肺结核,死时还未能还清婚宴的债!

  于若木还说,陈云的记忆力很好,在延安,他能叫出上千名干部的名字。陈云认为,他作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应该熟悉干部。

  陈云和于若木结婚不久,邓小平从太行山回到延安。邓小平得知陈云和于若木的恋爱经过之后,写了一首打油诗相赠:

  千里姻缘一线牵,

  鼻痛带来美姻缘,

  中山政策女秘书,

  先生路线看护员。

  诗的第三句中的“中山”指的是孙中山。孙中山跟宋庆龄的结合,初缘起于宋庆龄担任孙中山的秘书。诗的第四句中的“先生”指的是陈云,而“看护员”当然就是指于若木了。

  从邓小平这首打油诗可以看出,早在延安时期,邓小平与陈云的关系就相当亲密。

  笔者向于若木提出了一个细节问题:她和陈云之间如何称呼?

  于若木笑了,因为还没有人向她问过这样的问题。她告诉笔者,陈云在家里总是喊她原名“陆华”。在陈云看来,别人都喊她“于若木”,而他喊她“陆华”,显得很亲切,成了“爱称”。至于于若木呢,当着别人的面,总是称他“陈云同志”。两人相处时,叫“陈云同志”当然显得很别扭,直呼“陈云”又觉得不尊敬,因为在她的眼中,陈云如同兄长。她实在找不到恰如其分的称呼,所以干脆在家里无称呼!这种“无称呼”,在于若木看来,是因为两人的政治水平、政治地位相差悬殊而年龄又相差较大所造成的。当然,两人有时分处异地,写信时,她则称他“云兄”。

  于若木曾经这样说道:“使我们走到一起来的,正是我们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在这一共同理想和思想基础上,陈云同志总是循循善诱,不断提高我的思想和觉悟水平,逐渐弥补我们之间因年龄、职务、生活经历的不同而造成的差距。也正是在这一共同理想和思想基础上,我总是不仅把自己当成他的妻子,而且当成他的学生和下级。我欣赏他的智慧和工作的果断,更敬重他那像水晶一般透明的党性和人格。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家庭生活自然是融洽和谐的。”

  婚后,于若木仍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党校在延安城东郊区的桥儿沟,离城里相当远,所以她只有在星期六下午才能到陈云那里,星期日吃了中饭回校。“住礼拜六”便是这么来的。

  于陆琳记得,当姐姐于若木和陈云结婚之后,她曾经去看姐姐。

  那时候,于若木和陈云住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窑洞。那是一排三孔窑洞:一孔窑洞是陈云办公室,一孔窑洞是陈云卧室,还有一孔窑洞陈云秘书贾震住。

  那天,正遇上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于若木恰巧又不在——她一早就去看望徐冰(后来曾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了。于陆琳急得哭了起来,陈云连忙安慰她,并派出几个警卫员去找于若木。这时候,日本飞机的轰炸非常厉害,中共中央组织部那里的窑洞中了7枚炸弹。当时,陈云把于陆琳安排在最安全的地方——两孔窑洞之间的通道里。日本飞机几度前来轰炸,于陆琳安然无恙。直到下午,于若木回来了,于陆琳这才破涕为笑。

  于陆琳在陕北公学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中共中央党校就在中共中央组织部附近,于陆琳常常去看望姐姐于若木和姐夫陈云。

  那时候,于若木在中共中央党校第19班。在她的同学之中,有社会科学家马洪。

  于若木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党的建设、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等,学了5个月之后,结业。然后她进入在延安刚刚成立的马列学院学习。马列学院成立于1938年5月5日,那天是马克思120周年诞辰。马列学院是当时延安第一所专门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的学校,被誉为延安的“最高学府”。首任院长由张闻天兼任,院址设在延安北郊的兰家坪。

  于若木记得,来马列学院讲课的,大都是延安的名家。比如,她听过张闻天讲列宁主义和战略与策略,王学文讲政治经济学,吴亮平讲列宁主义问题。陈昌浩、艾思奇也来讲课,印象最深的是陈云来讲党的建设。陈云所讲的革命的坚定性,给了她很大的启示。这样,陈云跟她又多了一层关系,即师生关系。

  在马列学院的学生中,既有于若木这样不到20岁的高中生,也有丁玲这样的“名人”学生。李先念、宋平当时也是学生,所以,后来李先念、宋平见了于若木,都说彼此是“同学”。

  于若木记得,在马列学院的同学中,还有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杨虎城的儿子杨拯民。林默涵也在马列学院学习过。

  在马列学院学习期间,于若木依然“住礼拜六”,即在星期六回到陈云那里。

  从1938年起,于若木在马列学院学了3年。1941年,她因为怀孕,妊娠反应很大,不得不离开马列学院,回到家中休息了一段时间。

  这时,马列学院成立研究室,于若木在研究室学习。

  在1942年1月,于若木生下长女,由她取名“陈伟力”。她觉得这名字响亮,好叫,又有一定的含义,陈云也认为取得好。

  我问,怎么会由你来给女儿取名呢?

  于若木说,生了儿子,由陈云取名;生了女儿,由她取名。

  陈云很喜欢孩子,把孩子交给保姆带,他都有点不放心。最初,妹妹于陆琳前来照顾于若木和孩子。后来,于若木就自己带孩子,带了一年多。

  1944年3月,陈云调离中共中央组织部,担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当时,正值陕北财经极为困难之际,中共中央调陈云解决这一难题。西北财经办事处的主任为贺龙。

  这时,孩子大了一些,于若木就担任陈云的机要秘书,为他收发文件,处理来往的重要公文。

  到了1945年1月,于若木再度临产,又是妹妹于陆琳前来照料。

  据于陆琳回忆,一天夜里,于若木即将分娩。当时尽管立即派出警卫员,前往延安中央医院请大夫接生,但由于路很远,来回用了很长时间。于陆琳记得卫生部长贺彪就住在后面山上,她马上上山去找他。山很高,又不知道贺彪住在哪一孔窑洞,于陆琳就挨门挨户查问,最后终于找到贺彪。

  贺彪赶到时,孩子屁股已经出来了。幸亏他来得及时,顺利接生孩子。但是,孩子出生时,已经不会啼哭——这是相当危险的信号。就在这时,延安中央医院的大夫带着器材赶到,给孩子打了一针,孩子终于“哇”的一声哭了……

  于若木生下的是长子,便由陈云来取名。那时,发电报习惯于用韵目代日。陈云常拟电报,所以对电报韵目极为熟悉。长子是在13日出生的,13日的韵目是“元”,所以陈云就给长子取名“陈元”。这“元”字还有另外两层含义,即“元”月出生;“元”又是“第一”之意,也就是长子的意思。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叶永烈作品集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蹦蹦跳先生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中国科幻小说经典陈伯达传哭鼻子大王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毛泽东与蒋介石中学生必读名家:一百个问号之后白衣侦探她,一个弱女子小灵通三游未来奇怪的“病号”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出没风波里邓小平改变中国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江青传钱学森传历史选择了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