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声震四野秋:百年匪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2章 饥寒起盗心,兄弟尽阋墙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声震四野秋:百年匪王》 作者:王金年

第52章 饥寒起盗心,兄弟尽阋墙

  饥饿的阴云越来越浓重,它重重地压在人们的心头,使人们见不到一线光明。

  突然间,人们发现自己的大便已经没了任何臭味,这是食物缺少粮食的结果。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但大饥饿的年代里,沂蒙一带的狗,已经不再吃屎!况且那时的狗也同人一样,已经饿得不成样子了。

  接着人们发现,老鼠也开始大批饿死。很多稍大一点的老鼠往往是正走着走着,便一头栽倒在那儿,再也爬不起来了。人们很高兴地捡起死老鼠去烤着吃,结果发现老鼠骨瘦如柴。

  俗话说:“富贵起淫心,饥寒起盗心。”

  人一旦饿极了的时候,为了起码的生存,为了最低的自然本能,会将平日里所有的尊严、荣誉、脸面、名声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所有的道德伦理,信仰理想统统顶不过一块窝窝头!这个时候的人们为了抵御饥饿的啃噬,往往会去偷,会去抢。

  村里很快就传出了为了一个窝窝头,兄弟间大打出手的事。

  这事就出在绕弯家。

  那时还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天一两粮,饿不死司务长。就是说,无论何时,管伙房的人总是可以利用职权和方便为自己填饱肚子。这时,食堂虽暗地里解散了,但架子还在,为的是应付上边的检查,同时上边来人也好接待。所以,绕弯除了在食堂能基本喂饱自己外,不可避免地也往家里捎回一两个糠窝窝头。因为他家里三个孩子,一个个正是敞开肚皮填不饱的时候。

  这天晚上,绕弯同往常一样,将拿回家的窝窝头放在了饭橱里,便到西间房洗脸去了,擦了一把脸回头一看,两个窝窝头没了。再一看,院子里有个人影,像狗一样蹲在暗影里正大口地嚼着什么。绕弯一看明白了,拾起一根推磨棍大吼一声冲了上去:“老三,还我的窝头……”

  绕弯一共兄弟三人,老二九岁那年让山上的马蜂给蛰死了,剩下他们兄弟俩相依为命。老三家也有三个孩子,早已揭不开锅了。老三知道当哥的有点道道,平时里总是哀求他给点吃的。但绕弯自己已是自身难保,所以每次均十分坚决地拒绝了老三的哀求。没想到,今天老三尾随进了自己家……当绕弯第一棍落在老三的后背上时,老三嘴里正含着窝头的另一半,一半已被他吞咽下肚了。挨了一棍后,老三本能地站起,嘴里呜呜地哀求着:“哥呀,亲爹呀……”

  但绕弯完全不顾这些,他吼叫着:“快还给俺……”伸手就去抠老三嘴里的窝窝头。这一抠不要紧,食指伸到了老三的嘴里,这个时候的老三是抱定宁肯丢命也不丢食的信念,只见他一使劲,咔嚓一声,绕弯的食指被咬下了一截。

  “哎呀,俺的娘啊……”绕弯一声惨叫,一下蹲在了地上。老三趁机拔腿就跑。一路狂奔,一路狂吞。还没到家,两个窝窝头,连同哥哥的一段手指一块下了肚。

  自此,兄弟彻底反目。直到今天,两家后人还互不来往(绕弯已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病故,老三还健在。但只要见了哥哥家的人便低头绕开)。

  渐渐地,邻村里死人越来越多。但那时,死了人不能说:“又死了XX个”,只能说是“死了XX个”。

  一开始,死去的人还是要埋的,为了埋死人,只好奖励活人。因为你不奖励就没人愿埋。就是想埋,也没劲儿埋。怎么办,公社做了规定,凡埋一个死人者奖励杂面煎饼一个、小咸菜一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人们纷纷为了一个煎饼而奋勇报名。以至于埋尸成了一项很光荣、很实惠的工作。至少,这张剪饼可以保证你活到明天。

  有时,为得到一张煎饼,人们不得不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关家桥埋尸队在将一个人抬到村外时,发现这人还有一口气。埋,还是不埋?埋吧,人还没死,不埋吧,这一张煎饼就没了。

  “干脆还是埋……”

  “顾不得这么多了……”

  “抬回去也是死。”

  埋尸队的人意见竟空前一致!最后,这个还没咽气的人就被活埋了。

  再过了一段日子,干脆连埋也不埋了。很多人就直接死在了自己的家里。那时,村里村外、屋前屋后、坑上坑下到处是饿死的人。用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

  这时,在大右派季风的身上也发生了一件事。这天,他收到了已经回济南的“路右派”寄来的一张包裹单,上写糕点两斤。原来,路琴对于季风将回城的名额让给自己,一直牢记在心,总想报答,就在这最饥饿的时候,给他寄来了两斤糕点。这无疑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季风收到包裹单后高兴得像个孩子,立马就找到我爷爷,要他和他一起去公社邮电所去取。

  我爷爷知道季风的真正意图,是让他和他一块来分享这些糕点。我爷爷便找借口不去。

  季风的执拗劲又上来了:“瞧不起我是不?你再说你不去……”

  “好好好,我去,我去……”我爷爷只好答应了。

  两人兴冲冲来到邮电所。由于饥饿的缘故,两人都出了一层虚汗,但两人拿到包裹以后,呆了,小木盒显然撬开过。打开一看,里边还剩下两块糕点!

  季风与我爷爷面面相觑,谁也没说什么,尽管只剩下了两块。四元钱的取包费照付。付完钱,打开包裹,两人马上来了个二一添作五。

  包裹被撬已经成了历史之谜,是在济南就被撬了,还是在邮路上,还是到了关家桥以后,恐怕谁也查不出来了。

  但这事却提醒了我爷爷,我爷爷马上找到穆蛋、穆三胖,说季同志是个文化人,是国家的有用之材,不能在咱手里出个闪失,得想个办法。最后,穆蛋出了个主意,让他替刚刚撑死的李拐子喂羊。因为喂羊可以……更愚蠢的是当时还有个混蛋透顶的死政策:宁可饿死,也不准逃荒。上边还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宁死一百九十九,卫星红旗不丢手”。认为逃荒是给社会主义抹黑,是给共产党丢人!

  于是,县里抽调大批基干民兵,荷枪实弹地守住沂蒙县的大小路口,严禁老百姓逃荒。

  这下穆三胖的苏制五一式步枪终于派上了用场。他带着村里的基干民兵守在关家桥村的西头,凡是进城的老百姓都要审上几审,尤其是一家三口以上的。

  不久,穆三胖的这支步枪又押解了一个人。这个人之所以被押解就因为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不过是个处方,而这个处方不过是两个字:粮食。

  说这话的人是关家桥的一个老中医,一生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奉行的是“悬壶济世”的行善哲学。周围的人没有不说他好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老中医……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很多人因缺粮而患了水肿,便到他那儿求诊就医。

  病人问:“缺什么药?”

  老中医曰:“就缺一味药。”

  “什么药?”

  答曰:“粮食。”

  就因这句话。被蒋大喇叭认定是“现行反革命”,是“煽动闹事”,并命令立刻抓人。但关家桥本村的民兵实在抹不开面子,不愿抓,便只好让崮下村的民兵来抓。穆三胖只好扛上枪执行了。

  真的不是我爷爷事事都好,料事如神,实在是他经历的事太多了,所以,对所有的事他几乎都有经验。

  在这样严酷的形势下,他找到了县委周书记。为了怕人看见,他是晚上去的。当时,县委的几个干部刚刚“开完会”,所谓的开会就是偷偷地吃点东西,那时已没什么可吃的,不过是些糠窝窝和清煮胡萝卜。

  周书记一看我爷爷夜间来访,甚是惊诧:“哎呀,老前辈,要不您也吃点……”周书记拿出了三个胡萝卜,这是他准备带回家的。

  我爷爷说:“谢了。我有工资,有口粮,还能撑得下去。”这个时候,说实在的,我爷爷毕竟有商品粮供应(原先每月28斤,最少时减至21斤,后又有所增加),还有每月的工资。他和我奶奶两人吃,至少是饿不死的。只是他的一些老部下找上门来,才有些吃紧(一枪准的孙子求上门来,则直接要了我奶奶的命)。

  “老前辈,您这深更半夜的来……”周书记一个劲地在想自己是不是哪个地方又做错了。

  “周书记,你也是咱本地人吧。”我爷爷反倒不急不躁。

  “是呀,我当然是本地人。”

  “咱沂蒙人一旦遇到荒年的做法,你可知道不?”

  “当然知道,逃荒要饭,闯关东。”周书记说,他家老辈的就有闯关东的。

  “是呀,打从大清起,咱沂蒙就有闯关东的习惯。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连当年吴化文制造无人区时都没有不让老百姓逃荒,小鬼子一来,逃荒更是家常便饭。”

  我爷爷越说越气:“怎……怎么到了共产党,反而不让逃荒了呢?!”

  周书记也连连嗟叹:“这不都是上级部署的嘛!”

  “你凭良心说,这政策对不对?”

  “是有点过分。”

  我爷爷加重语气说:“人相食,是要上书的。现在饿死这么多人,早晚要查责任。而中国历朝历代都是‘菩萨都是对的’,刀把子最终砍向的是下边的一批替罪羊。到时你……”

  周书记的确是个聪明人,他一把拉住我爷爷说:“老前辈,您什么也别说了,打明天起,咱睁只眼,闭只眼。”

  从那以后,沂蒙县的拦人政策有所松动,外逃的人有所增多(大都去了东北,也有去新疆打石油的),饿死的人才逐渐减少。

  1962年5月,上头追究责任,周书记的处分在县委书记里是不轻也不重,仅判处2年有期徒刑(但1963年7月就放出来了)。

  依我爷爷的性格,他当然也去找了公社书记蒋大喇叭。但蒋大喇叭仍固执地认为自己必须忠实地执行上级意见,仍坚持“宁可再死人,红旗也不丢”的政策。所以,关家桥公社跑出去的人最少。最终,他为自己的忠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金年作品集
大脚姥姥声震四野秋:百年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