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名著 > 《黄帝内经白话文》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9章 调经论篇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本篇导读

  “调”是协调、调和或调整之意;“经”是指经络、经脉。本篇主要论述如何通过调和经络气血阴阳,进而调整经络内属脏腑或外连肢节的病变,故以此名篇。

  本篇提出了五个观点:一、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感受邪气则经络气血运行失常并产生种种疾病,故疾病的诊治皆以经络作为依据;二、血、气、神、形、志五方面,是人体生命物质及其功能活动的概括,本篇论述这五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在病理上产生“太过”、“不及”的表现和治疗方法;三、论述气血相并形成虚实的病理,以及血并、气并、气血相并等各种病变的表现;四、阐述了阴阳偏盛偏衰产生的病理机转及症状;五、论述了根据虚实病变,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以及对不同病位的施治方法。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写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刺法上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病属不足的用补法。什么是有余,什么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说:有余有五种,不足也有五种,你要问哪一种呢?

  黄帝道:希望都听听!

  岐伯说:神有有余和不足,气有有余和不足,血有有余和不足,形有有余和不足,志有有余和不足。这十种情况,随气流变,变化无穷。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1,三百六十五节2,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3。

  注释

  1 十六部:指手足十二经脉,加上冲脉、督脉、任脉、带脉。

  2 三百六十五节:指人的全身关节。

  3 经隧:经脉流行之道。

  译文

  黄帝问道: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能够发生各种疾病,而各种疾病发生,均有虚实的不同。现在,夫子您只说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岐伯说:都是从五脏发生的。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因而生成人的形体。而志意通达,与内部骨髓互相连系,而形成了人的身体五脏。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的通道,都是出自经脉之间,从而运行血气。如果血气不调和,就会变化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诊断治疗,要以经脉作为根据。

  赏析与点评

  虽然有神、气、血、形、志的有余和不足多种病变,但这些病变的实质均是五脏病变,只有意志治,方能保证五脏功能正常,如意志有余或不足,则不仅影响五脏之气,还可影响经脉气血的虚实。五脏病变的发生其实也常常是经脉气血失调所致,经脉气血一旦失调,“百病乃变化而生”,故对于五脏病变的治疗仍然要立足于“守经隧”,即通过疏通经脉,调理气血而治疗五脏的虚实病变。这也正是本文“调经”的本旨。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1,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2。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3,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4,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注释

  1 血气未并:血气未有偏聚。

  2 神之微:心经的微邪。因心藏神,故有此说。

  3 深斥:推针深刺。

  4 虚络:指虚而陷下的络脉。

  译文

  黄帝问:神有余和不足的情况如何?

  岐伯说:神有余就大笑不止,神不足就悲忧。如果病邪还未与血气混杂,那么,五脏还是安定的,这时病邪只是滞留在身体表面,只是肌肤毫毛恶寒,尚未进入经络,这叫作心经的微邪。

  黄帝又问:治疗时怎样使用补泻之法呢?

  岐伯说:神有余的,就刺它的小络之脉,使之出血,使之出血但不要推针深刺,更不要刺伤大的经脉,这样,神气就自然平调了。神不足的要用补法,看准那虚络,按摩以达病所,再配合针刺通利经气,不令出血,也不使其气外泄,只是疏通它的经脉,神气就平调了。

  黄帝又问:针刺微邪应该怎样?

  岐伯说:按摩病处,不要停止,针刺时不向深推针,只是引导转移病人之气,使之充足,神气就能恢复。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欬上气,不足则息不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写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入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1,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注释

  1 “精气”两句:精气贯注于内,邪气散乱于浅表。

  译文

  黄帝道:很好!气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气有余就喘咳、上逆,气不足就呼吸不利、气短。如果邪气尚未与气血混杂,那么五脏还是安定的,这时皮肤只是微病,病势尚轻,这叫作肺气微虚。

  黄帝又问道:补泻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气有余就泻经隧,但不要伤了经脉,不能出血,不能气泄。如气不足的,就要补经隧,不能出气。

  黄帝又问道:针刺微病时应怎样?

  岐伯说:应按摩病处,不要停止,同时拿出针让病人看,并佯说准备深刺。但是刚进针还是改为浅刺,这样病人的精气自然贯注于内,而邪气就散乱于浅表,无处留止,邪气从腠理发泄了,真气自然就能恢复正常。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写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译文

  黄帝说:很好!血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血有余就易发怒,血不足就易恐怯。如果邪气尚未与血气混杂,五脏还安定,只是孙络邪盛外溢,经内就会有淤血现象。

  黄帝又问道:补泻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血有余,泻他的盛经,刺之出血;血不足,看他虚弱的经脉,把针扎在经脉上。在进针后,如病人脉象正常,留针时间就要稍长;如脉见洪大,就要立刻拔针,不使出血。

  黄帝又问道:刺留血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看准哪有留血的络脉,刺出其血,但注意不要让恶血回流入经脉,而引起其他疾病。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1;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写其阳经2,不足则补其阳络。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3。

  注释

  1 泾(jīnɡ)溲不利:大小便不利。

  2 阳经:和下文的“阳络”,指足阳明经脉、足阳明络脉。

  3 索:消散。

  译文

  黄帝道:很好!形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形有余就腹胀,小便不利;形不足则手足不灵活。如果邪气尚未与血气混杂,五脏还安定,只是肌肉有些微微蠕动的感觉,这叫微风。

  黄帝又问道:补泻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形有余就泻足阳明胃经的经脉之气,形不足就补足阳明胃经的络脉之气。

  黄帝又问道:针刺微风之病应怎样?

  岐伯说:刺其分肉间以散其邪,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伤及络脉,卫气能够恢复,邪气就消散了。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飱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1。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写然筋血者2,不足则补其复溜3。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注释

  1 骨节有动:骨节之间有微动感。

  2 然筋:即然谷穴。

  3 复溜:穴名。在足内踝上二寸处,属足少阴肾经。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写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译文

  黄帝道:很好!志有余和不足的情形是怎样的?

  岐伯说:志有余就要腹胀飱泄,志不足就手足厥冷。如果邪气尚未与气血混杂,那么五脏还是安定的,只是骨节间有微动感。

  黄帝又道:补泻的方法是怎样的?

  岐伯说:志有余就刺泻然谷穴出血,志不足就在复溜穴采取补法。

  黄帝又问道:在邪气与血气尚未相混的时候,怎样刺治呢?

  岐伯说:就刺骨节微动的地方,不要伤及经脉,只刺邪所留止处,病邪马上就能除去。

  赏析与点评

  上述分别讲了神、气、血、形、志有余和不足所形成的虚实病证。心藏神,神病多属于心。心(神)有余,见“笑不休”,心(神)不足,见“悲”。证之临床,心火亢盛,神不守舍,见“笑不休”的狂证;而心气不足,神气弛缓,见抑郁悲哀,情绪低落的癫证。肺主气,气病多属于肺。肺气有余,失于宣降,则发为喘咳的肺气雍实之证;肺气不足,宣降无力,则发为少气不足以息,动则气促的虚损病证。肝藏血,血病多属于肝。肝主怒而有余,则疏泄升发太过而为烦躁多怒;肝气不足,肝胆相表里,则胆气虚怯。脾主肌肉而充形体,故形病多与脾有关。水湿雍盛于脾,脾不健运,故见腹胀,二便不利等症;脾虚则化源不足,四肢失充养,久则萎废不用。肾藏志,志病多属于肾。肾为胃之关,肾病则关门不利,水聚而为腹胀、飱泄等症。肾藏元阳,肾阳不足,不温手足,四肢逆冷。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1。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2,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3。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4。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5,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6,血之所并为气虚。

  注释

  1 阴阳相倾:阴阳失去平衡。

  2 血气离居:血气失去正常状态。

  3 炅(jiǒnɡ)中:内热。

  4 惋:闷。

  5 温则消而去之:温暖则气血散开而流走。

  6 并:偏胜。

  译文

  黄帝道:很好!我已经听到关于虚实的各种情况,但还不知道是怎样产生的?

  岐伯说:虚实的发生,是由于邪气与血气混杂,阴阳失调。这样,气窜乱于卫分,血逆行于经络,血气都离了本位,就形成了一虚一实的情况。如果血与阴邪相混,气与阳邪相混,就会发生惊狂的病证。如果血与阳邪相混,气与阴邪相混,就会发生内热的病证。如果血与邪气在人体上部相混杂,气与邪气在人体下部相混杂,就会心中烦闷,多怒。如果血与邪气在下部相混杂,气与邪气在人体上部相混杂,就会使人气乱健忘。

  黄帝道:血与阴邪相混,气与阳邪相混,像这样血气分离不循常规,怎样才算实,怎样才算虚呢?

  岐伯说:血和气都喜欢温暖而厌恶寒冷。寒冷会使血气涩滞不能畅通,温暖就能使血气消散而易于运行,所以气若偏胜,就有血虚的现象;而血若偏胜,就有气虚的现象。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1,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2,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注释

  1 血与气相失:血和气失去了相互联系。

  2 大厥:突然昏倒,中风之类疾病。

  译文

  黄帝说:人体最宝贵的,就是血和气了。现在夫子您说血偏胜、气偏胜都是虚,那么就没有实了吗?

  岐伯说:多余的就叫作实,不足的就叫作虚。因为气偏胜,血就显得不足;血偏胜,气就显得不足。加之血和气失去了正常联系,所以就成为虚了。大络和孙络里的血气都流注到经脉,如果血与气混杂,那就成为实了。如血和气混杂后,循着经络上逆,就会发生大厥证,得了大厥证,就会突然昏死过去,如果气能恢复就能活,否则就会死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1。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2。

  注释

  1 阴与阳:阴经和阳经。

  2 阴阳:指男女,此指房事操劳。

  译文

  黄帝道:实是从什么途径来的?虚又是从什么途径去的?虚实的关键,我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

  岐伯说:阴经和阳经,都有输入和会合的腧穴。阳经的气血,灌注到阴经,阴经气血充满了,就流走到其他地方,这样阴阳平衡,来充实人的形体,九候的脉象一致,就是正常人。凡邪气的发生,有生于阴分,有生于阳分。生于阳分,是感受了风雨寒暑;生于阴分,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房事过度,喜怒无常。

  赏析与点评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大类,由风寒暑湿燥火侵袭所致的,为“生于阳”的外邪;由于饮食不当、居处不宜、喜怒失节、房事劳倦所致者,为“生于阴”的内邪。后来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为宋代陈无择创立“三因学说”提供启示。现在也通常都将病因主要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收1,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2,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注释

  1 收:急而聚,拘急。

  2 聂(zhé)辟(bì):即褶皱的意思。此处指皮肤上的皱纹。

  译文

  黄帝道:风雨伤人的情况如何?

  岐伯说:风雨伤人是先侵入皮肤,然后传入孙脉,孙脉充满再传到络脉,络脉充满就注入大经脉,血气和邪气混杂于分肉腠理之间,其脉象坚大,所以说是实证。实证外表坚实充满,肌肤不能够按触,按触就会疼痛。

  黄帝又问:寒湿伤人的情况如何?

  岐伯说:寒湿伤人,会使皮肤拘急,肌肉坚紧,营血凝涩,卫气耗散,所以说是虚证。虚证,多见卫气不充养皮肤,皮肤松弛而有皱纹。按摩就会血脉流畅,则气足而温暖了,所以感觉舒服不痛了。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1,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注释

  1 下虚则阳气走之:下部阴气不足,阳气就来凑合。

  译文

  黄帝道:很好!阴分发生的实证是怎样的?

  岐伯说:多怒不节制,就会使阴气上逆。如果阴气上逆,下部的阴气就要不足,下部的阴气不足,阳气就乘虚下行,所以说是实证。

  黄帝又道:阴分发生的虚症是怎样的?

  岐伯说:喜乐太过,其气下陷;悲哀太过,其气消散。气消耗,血脉就虚了。若再吃寒冷的饮食,寒气趁虚而充满于经脉,就会使血涩滞而气耗散,所以说是虚证。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译文

  黄帝道:古经上所说的阳虚产生外寒,阴虚产生内热,阳盛产生外热,阴盛产生内寒。我已听到了这种说法,但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说:诸阳都是受气于上焦的,来温养腠理之间。现在寒气侵袭于外,就会使上焦之气不能达于肤腠之间。上焦之气不达于肤腠之间,以致寒气独留在外表,所以恶寒战栗。

  黄帝又问:阴虚产生内热是怎么回事?

  岐伯说:劳倦过度,形体气力衰疲,谷气不足,上焦不能宣发五谷之味,下脘不能布化五谷之精,胃气郁遏生热,上熏胸中,所以阴虚生内热。

  黄帝又问:阳盛产生外热是怎么回事?

  岐伯说:上焦之气不畅通顺利,皮肤紧密,腠理闭塞,汗孔不通,卫气不能发泄外越、所以就发生外热。

  黄帝又问道:阴盛产生内寒是怎么回事?

  岐伯说:由于厥逆之气上冲,寒气积在胸中而不得下泻,寒气不泻,使阳气消散,而寒气独留,因而血液凝涩,血液凝涩则脉不通畅,其脉虽盛大却兼涩象,所以成为寒中。

  赏析与点评

  本段所讲阴阳虚实内外寒热的病理含义和现今临床所指不尽一致。“阳虚生外寒”是外感寒邪早期的恶寒症状,并非虚寒,现代临床所讲的阳虚生外寒,是指阳气不足,不温肌表腠理的畏寒。本段所讲的“阳虚生内热”是脾气虚发热,与现代临床所讲的“阴虚不能制阳”的虚热不同。本段所讲的“阳盛生外热”是寒邪犯肌腠,腠理闭塞卫气内郁不得外布郁而发热,与现代临床所讲的阳热亢盛的各种实热证不同。本段所讲的“阴盛则内寒”是因寒气积于胸中,使血脉凝涩不畅,久则损伤阳气而产生的内寒,仅限于胸中,虽属阳虚阴寒之邪过盛,但与现代临床阴盛则寒所讲的一切脏腑之寒证不同。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写奈何?岐伯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1,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2。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3。外门不闭4,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必切而出,大气乃屈。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5,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6。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7。

  注释

  1 气盛乃内针:邪气盛才进针。

  2 如:而。

  3 邪气乃下:邪气才退。

  4 外门:针孔。

  5 持针勿置:拿针不立即刺入。

  6 气出针入:在呼气时将针刺入。

  7 追之:针刺中的补法。

  译文

  黄帝道:阴与阳相混杂,同时又与血气相混杂,病已经形成,刺治的方法应怎样?

  岐伯说:刺治这样的病证,取其经隧刺之,并刺脉中营血和脉外卫气,同时还要观察病人形体的长短肥瘦和四时气候的不同,而采取或多或少或高或下的刺法。

  黄帝又道:邪气已经和血气混杂,病形已成,阴阳失去平衡,这时补法和泻法怎样运用呢?

  岐伯说:泻实的方法是在邪气盛时进针,使针与气一起入内,从而开放邪气外泄的门户。拔针时,要使气和针一同出来,精气不受伤,邪气就会消退。不闭塞针孔,让邪气出尽,这就要摇大针孔,从而通利邪气外出的道路,这就叫大泻。拔针时一定要急出其针,邪气才会退。

  黄帝又问:补虚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岐伯说:拿着针先不要忙着针刺,必须定神定志。等待病人呼气时下针,呼气出而针入。这样,针孔四围紧密,使精气没有地方外泄。待气正实的时候迅速把针拔出,气入而针出。这样,针下的热气不能随针而出。堵住其散失之路,而邪气散去,人的精气就能保存了。总而言之,在针刺时,不论入针还是出针都要不失时机,使已得之气不致从针孔外泄散失,使未至之气能够引导而来,这就叫作补法。

  赏析与点评

  此段讲的是针刺补泻的基本手法。具体的泻法是:吸气时进针,摇大针孔,针中病邪,呼气时出针;具体的补法是:呼气时进针,针孔四塞,得气后再等呼气时起针,扪闭针孔。后世又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疾徐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等各种手法。但无论何种手法,都必须依靠经络的气化运动,才能有效地达到补泻的目的。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1,生于五藏,五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2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3。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为上4;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注释

  1 虚实者有十:神、气、血、肉、志各有虚实,计有十种情况。

  2 被:波及之意。

  3 燔针劫刺:针刺入后,用微火烧其针。

  4 两:即阴阳脉。

  译文

  黄帝道:你说虚实有十种,都产生于五脏,具体说是与五脏相联系的五脉。可是人身有十二经脉,能够产生各种病变,现在夫子您只是谈了五脏。那十二经脉,联络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气穴,每个气穴有病,必定波及经脉,经脉的病又都有虚实,它们与五脏的虚实关系如何呢?

  岐伯说:五脏本来和六腑有表里的关系,其经络和支节,各有虚实的病证。根据病变的所在,随时调治。病在脉,可以调治其血;病在血,可以调治其络;病在气,可以调治其卫气;病在肌肉,可以调治其分肉;病在筋,可以调治其筋。病在骨,可以调治其骨。用火针劫刺病处和拘急的地方。如病在骨,可用火针深刺,并用药温熨病处;如病人不知疼痛,最好针刺阳阴二脉;如人身的形体有疼痛,而九候的脉象没有变化,就用缪刺法治疗;如疼痛在左侧,而右脉出现病象,用巨刺法治疗。必须谨慎审察病人九候的脉象,然后进行针治,这样,针刺的道理就算完备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苏晶,袁世宏导读,苏晶等译注作品集
黄帝内经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