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名著 > 《素书》在线阅读 > 正文 正道章第二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素书》 作者:黄石公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①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⑦。(张注:怀者,中心悦而诚服之谓也。有行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矣。)

  [注释]

  ①信:诚信。这里指信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

  ②俊:才智过人的人。<淮南子•泰族)言智慧超过千人的人被称之为俊。

  [译文]

  品德足以使远方的人心悦诚服地前来,信义足以使别人信仰专一而无二心,行为足以博得众人的拥护,才智足以借鉴古代圣贤的作为,聪明足以洞察属下的欲望。这是人群中才智超过千人的人。(张商英注:怀,是心中真心诚意地服从的意思。有行动有作为,而且众人对此能够适应,就会博得众人拥护了。)

  行足以为仪表①,智足以决嫌疑②,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③。(张注: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注释]

  ①行:所作所为。仪表:人的外表,这里引申为准则、楷模。②嫌疑:疑惑难辨的事情。

  ③豪:才智过人的人。<淮南子•泰族训)言智慧超过百人的人被称之为豪。

  [译文]

  所作所为足以成为人们的楷模,智慧足以决断疑惑难辨的事情,诚信可以用来使人信守成约,廉洁可以用来使他分理财物。

  这是人群中才智超过百人的人。(张商英注:遇到疑惑难辨的事情时,如果不是智慧就不能决断。)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①。(张注:孔子为委吏、乘田之职④,是也。迫于利害之际而确然守义者,此不回也。周公不嫌于居摄④,召公则有所嫌也④。孔子不嫌于见南子⑤,子路则有所嫌也⑥。居嫌而不苟免,其唯至明乎!俊者峻于人,豪者高于人,杰者桀于人。有德、有信、有义、有才、有明者,俊之事也。有行、有智、有信、有廉者,豪之事也。至于杰,则才行不足以明之矣。然杰胜于豪,豪胜于俊也。)

  [注释]

  ①杰:才智过人的人。<淮南子•泰族训>言智慧超过十人的人被称之为杰。

  ②孔子为委吏、乘田之职:孔子担任过管理粮仓和管理畜牧的小官。委吏,主管粮仓的小官。乘田,管理畜牧。此事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大意是孔子做小官吏时,做到了计量公平准确,畜养牲口繁多,由于如此尽忠职守,因而升为司空。③周公不嫌于居摄:周公不把居于摄政地位当作嫌疑。不嫌,不避嫌疑,当仁不让。摄,摄政,代君主处理政务。公元前1063年,周武王死,子姬诵立,是为成王。但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成王处理政务。他对太公、召公说:"假如我不代理掌管政权。天下就会发生叛乱,那时我就无法向先王交代了。"此时,管叔、蔡叔、霍叔勾结殷裔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受命东征三年把叛乱镇压下去了。周公摄政七年,成王长大,周公就还政于成王。

  ④召公则有所嫌也:召公在这方面却有所嫌疑。此事见于《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名爽,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陕以西由他治理。成王即位之初。周公为太师,召公为太保,辅相成王为左右大臣。周公摄政后,召公不悦。周公作<君爽>来解释,并要求团结,以恭谨态度来治理天下。

  ⑤孔子不嫌于见南子:南子,春秋时卫灵公夫人,也称嫠夫人。与太子蒯聩不和。公元前496年蒯聩谋刺她未成,奔晋。公元前495年子在卫国,南子派人对子说:"各国的君子不受困辱,又想和我们国君建立兄弟交情的人,必定会来见见我们夫人的。我们夫人也希望见见您。"孔子不得已才去见她。会见时,夫人在细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后向北面恭敬口头行礼。夫人在帐中拜,两手辛,披戴的外飒玉器首饰发出了叮踏碰击的响声。孔子回来后说:"我一向不愿见她,既然相见就要以礼答谢了。"子路听了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假如我做得不对,天一定厌弃我!天一定厌弃我!"一个月后,卫灵公和夫人同坐一辆车子出宫,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大摇大摆走过街上。过后孔子说:"我没见过爱好德行像这样爱好美色的人。"于是孔子怀着厌恶的,情离开了卫国。

  ⑥子路则有所嫌也:子路在这方面却有所嫌疑。公元前493年,卫出公继位,孔子由楚到卫,子路问孔子:"卫君如果请老师治理国事,老师将首先抓什么?"孔子说:"一定要先正名分!"子路说:"能有这回事吗?老师您怎么这样迂腐呢!又怎么个正法呢?"这就是子路对孔子"正名分"的主张表示嫌疑。

  [译文]

  他忠于职责而不玩乎职守,在利害相迫时依然义无反顾。明知必有嫌疑发生却绝不苟且轻易避开,见到有利可图却不随便取为己有。这是人群中才智超过十人的人。(张商英注:孔子担任掌管粮仓、管理畜牧的小官,这就是尽忠职守。在利害相迫时依然坚持正义,这就是义无反顾。周公不把居于摄政地位当作嫌疑,召公在这方面却有所嫌疑了。孔子不把会见南子当作嫌疑,子路却在这方面有所嫌疑了。居于嫌疑地位而不苟且避开,大概只有高明的人能够做到吧!才德超卓的人是比人严峻的人,威望出众的人是比人高超的人,才智超群的人是比人杰出的人。拥有道德、拥有诚信、拥有正义、拥有才能、拥有圣明,是才德超卓之人的事情。拥有品行、拥有智慧、拥有诚信、拥有廉洁,是威望出众之人的事情。至于才智超群的人,则才智和德行不足以把它表明了。然而才智超群的杰人比威望出众的豪人要高明,威望出众的豪人比才德超卓的俊人要高明。)

  右第二章,言道不可以非正。

  [解析]

  本章的基本内容,就是说任人用人都要用人中之俊、人中之豪、人中之杰,强调要取得统治天下的权力,就不可能没有称为英雄豪杰的将相谋臣。

  天道的体用既已心领神会,那么为人处事就要顺天道而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有德的君子,应当德才学三者兼备,有豁达的胸襟气度,有出众的才智信义,像这样就可以成为人中龙凤,世间俊杰,这才是做人的正道。

  人之俊要求的品质是:"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也就是说崇高品德的精神力量足以使远方的人心诚悦服地前来归顺,讲求信誉足以使万众一心消除异议,办事公道足以得到众人的拥护,博学多才可以借鉴古代为人处事的成败得失,明察秋毫可以洞察下情惩恶扬善。具备了德行高尚、恪守信用、办事公正、博学多才、明智通达这五种品质的人,就是人中之杰。一代诤臣魏征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魏征(公元58嗍3年),字玄成,是唐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以刚直不阿、敢于进谏闻名,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有才干的谏臣。他在贞观初年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余事,数十万言,对唐太宗的自身修养和治国决策的确立多有助益,深得唐太宗的器重。唐太宗把自己比作未经冶炼的矿石,把魏征比作良工,还把魏征比作能照出自己过失的"人镜"。魏征对唐朝兴盛——"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魏征加入了瓦岗军,被李密请到元帅府,拜为文学参军。魏征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拟定了一些具体意见,但因李密优柔寡断,没有付诸实行。当王世充大举进攻时,魏征提出了深挖沟、高筑垒、坐待其敝的正确建议,但未被采纳。李密兵败于王世充西投李渊后,魏征也随李密到了长安(今陕西西安),结束了他一年多在瓦岗军的生活。魏征与唐太宗共事17年,多所进谏,大部分得到唐太宗的赞同和采纳。魏征犯颜直谏的故事很多,首先是帮助唐太宗总结隋亡的教训,在大乱之后治理好国家,劝唐太宗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尽量使百姓静下来,第一不为皇帝个人的享受而滥用人力财力,第二皇帝不要四处游幸给百姓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第三慎重处理对外关系而不要轻易出兵。这些建议的贯彻使唐朝迅速兴盛起来。

  唐初规定,男子十八岁成丁,开始服兵役和徭役。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决定下令征未满十八岁的少男中身体壮实的人当兵。作为谏议大夫的魏征认为不可,拒绝执行。唐太宗大为恼火。责问魏征为何如此固执,魏征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把河弄干去捉鱼,不是捉不到鱼,但明年就无鱼可捉了。如果把未满十八岁的男子全部征召人军,必然会使劳力减少、农田荒芜,明年的赋税、徭役从哪里去征收呢?"唐太宗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利弊,重新下诏纠正。

  贞观六年(631年)正月,唐太宗打算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魏征坚决不同意,劝谏说:"陛下功业虽高但百姓受的恩惠还不够多,德行虽厚但恩泽尚未遍及全国,国内虽已太平但物资还不够用,外邦虽已臣服但国家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祥瑞虽多次出现但国家法网仍嫌繁密,收成虽然不错但国库还嫌空乏。"魏征这番不同凡响的话,使唐太宗深以为然,打消了封禅的想法。

  魏征很欣赏古时舜帝告诫群臣的一句话:"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认为臣子明知君过还顺从君意就是"面从",当面顺从,背后又议论,是最不足取的。所以,他发现太宗的过失,总是无所避讳地当面指出,执著地据理力争,即使惹恼了皇帝,也神色不移、毫不退缩。

  唐太宗晚年,由于国家经济状况已经好转,开始变得傲慢起血时政疏》和《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劝太宗一如既往把贞观初年纳谏如流的风气保存下来。此后,魏征仍然不懈地对朝廷的大政方针和太宗本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始终保持着敢言善谏的作风。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去世,唐太宗亲自上门吊唁,发出了"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的哀叹,又作挽诗云:"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杀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刑无复人。"表达了他痛失"明镜"时的哀伤。

  人之豪要求的品质是:"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也就是说行为能够被人奉为楷模,起到表率作用;在功名利禄、是非恩怨的复杂矛盾面前,作出明智的抉择;说一不二、一诺千金,即使吃亏上当也不反悔;重义轻财、一心为公,能与下属同甘共苦。具备了表率的行为、明智的决断、守约的诚信、轻财的廉洁,就是人中之豪。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朱德元帅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身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工作忙,担子重,而且年事渐高,但他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求实律己的品格,始终想着自己的责任。人民不忘总司令的丰功伟绩,十分爱戴朱德,朱德身边工作的同志也千方百计地照顾朱德,总希望他生活过得好些。但他反复强调:"我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没有什么特殊。个人特殊了,就要脱离群众。"同志们说:"革命胜利了,应该安排好您的生活。"朱德却严肃起来说:"民主革命胜利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又开始了,保持无产阶级本色,是战胜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

  朱德在深人群众、广泛视察工作中,常常有群众或单位给他敬送礼品。对此,朱德都一律拒绝,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性原则,遵守党的纪律和生活准则,廉洁奉公。1974年,他到秦皇岛贝壳雕刻厂视察,亲临厂房看望工人,与工人谈心,征求工人对国家建设和本厂生产的意见,鼓励大家增产节约,多为国家作出贡献。贝壳厂的工人们都为朱委员长88岁高龄还身体力行操劳国事的精神所感动,大家商议,一定要选一件最有意义的贝雕制品送给朱委员长。大家选来选去,选了一幅《山峡夜航》图。这幅图的画面上,青山对峙,湍流直泻,航灯闪烁,航船破浪而行,象征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全国人民历尽千难万险去夺取全国胜利的伟大气概。工人们把画选好后,唯恐委员长当面拒绝,便悄悄地把它放在警卫员乘的车座下带走了。回到住处,警卫人员发现这幅贝雕,连声赞叹工人们的精妙手艺。当他们把画交给朱德时,朱德看了看,说了声:"送回去,老规矩。"

  朱德多次接待外宾,出访友好国家,在国内,视察工作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但他从不以个人的名义接受礼品。外国朋友出于对他的敬仰和尊重,常常送给他礼品。对此,朱德把它看作是送给中国人民的,都吩咐"立即交给公家",自己丝豪不留。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西三楼展厅,陈列着一张朱德二十多年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两万多元的存款单。康克清大姐按照朱德生前的嘱咐,在他去世后,全部交给了党。朱德生前不只一次地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把它交给党组织,做我的党费。他还说,子女们应该接革命的班,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而不是接受物质和金钱享受,让他们接受钱就是害了他们。

  朱德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可谓大矣,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要求组织对自己子女有什么照顾,相反,他把自己看成普通党员,甘愿做人民的公仆,数十年如一日,堪称全党全军的楷模。

  人之杰要求的品质是:"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苛免,见利而不苟得。"也就是说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富于敬业奉献的精神,在义利、生死的矛盾面前能够毅然决然地舍生取义、挺身赴难,在功名利禄面前决不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具备了这四种品质,就是人中之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三国蜀相诸葛亮就堪称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诸葛亮生于汉室衰微之时,早年便失去双亲,流寓他乡,辗转飘零,曾亲自经受汉末军阀割据、豪强并起的战乱之苦。这种生活使他自幼便怀有治乱兴邦、保境安民之志,尤其是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时,更是博览群书,广游士林,纵谈时事,希冀他日得以效法古代圣贤,辅佐圣主,扫平群雄。

  公元207年十月,身为汉室宗亲、起势于群雄纷争的夹缝之中的刘备为了图谋发展,经徐庶推荐,不避严寒,虚己躬亲,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辅。诸葛亮敬其人品,识其英雄,且感知遇之恩,认定刘备是明君,自己辅佐他可以成就挽救天下的伟业,便开诚布公,坦露心志,向刘备详尽阐述了自己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并指出了一条避实就虚,首取荆(今湖北江陵)、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安身立命,继而鼎足三分,联吴抗曹,一统天下的路线。刘备听后茅塞顿开,深为叹服,遂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感其诚信,欣然出山,时年27岁。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选择的是一条兴微继绝、前途多艰的道路。当时曹操北定中原之后,为了图谋天下,于公元208年七月挥师南下,进逼江东。刘备等人新败于长坂(今湖北荆门县西南),溃不成军,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问",出使江东,联吴抗曹。他大智大勇,冒难东行,据理力争,终于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同年赤壁(今湖北蒲圻县西北)大战,孙刘联军借助火攻,以少胜多,迫使曹操北退。战后,根据诸葛亮的隆中路线,刘备得荆州、跨益州,虎距西南,并于公元221年建蜀称帝,诸葛亮功拜丞相,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然而风云有变,吴蜀联盟渐生离隙,自从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吴斩杀,孙刘两家矛盾日益激化,终于于公元222年爆发吴蜀战争。刘备义气用事,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东南),元气大伤,他自己在逃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东)后也一病不起,临终前遗命诸葛亮辅助太子刘禅,如果刘禅不才,可自己取代。诸葛亮流泪发誓竭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直到身死。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命托孤,被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鞠躬以行,尽瘁国事。他一面重新实行联吴伐魏的既定谋略,一面南平孟获,稳定后方,促进生产发展。继而充实武备,练兵习武,于公元228年春,开始率军北伐,街亭(今甘肃天水市东南街子镇)一役,由于马稷违亮节度,贻误战机,遂兵败而撤。但诸葛亮并未丧失信心,仍厉兵讲武,待机再举。这时蜀汉朝中对兴师动众颇有异议,所以诸葛亮上表分析形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志在必征,方能北定中原,并于文末表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气节。公元231年,诸葛亮二出祁山(今甘肃西河县东北)北伐,因为粮草不继,被迫退军。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兵出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屯田武功(今陕西扶风东南),想与魏军持久作战,然而由于长期忧愤呕血,勤于政务,夙兴夜寐,积劳成疾,遂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而罢兵。

  诸葛亮从27岁出山辅佐刘备到他54岁病逝,正好半生,这期间,他兢兢业业,不辞劳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睿明智和高风亮节、忠公体国的献身精神为历代后人所敬仰、礼赞。

T/xt.小/说.天+堂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黄石公作品集
三略素书